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七零炮灰女配觉醒后 > 第13章 第 13 章

七零炮灰女配觉醒后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鸩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18:51:43 来源:文学城

一连大半个月,乔希瑶都在地里干农活。

从最初的不适应,干一整天的农活累到浑身酸痛,下了工就想坐着,累到饭都不想吃,到渐渐适应,手上磨出了血泡老茧,本想告假好好休息一天,石水村的秋收季节到了。

按照石水村以往的经验,秋收的季节必然会下一场雨,为了避免成熟的作物被雨水打湿或冲走,村支书让全村男女老少集体上阵进行抢收,连在山坡各处巡逻的民兵连也要进行秋收,这个时候除非你病得很严重,否则不管你出了什么事情都不批假,先把粮食收了再说。

秋收关系着村里人种植大半年的成果,是村里的头等大事,尽管新来的知青们累得要死,也得硬着头皮继续干活。

高矮不一的黄土高坡上,成熟了的高粱、玉米、糜子漫山遍野,村里的男女老少背着背篓,挎着篮子,在梯田一般的地里不停穿梭劳作,四面的黄土高坡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忙碌秋收景象。

乔希瑶背着一个毛头柳编制的背篓,在闷热的玉米地里掰着玉米,额头上全是大滴大滴的汗水。

她掰下一个不大的玉米棒子,反手丢进背后的背篓,岣嵝着身体,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日头毒辣,玉米地里跟人差不多高的玉米秆挡住了外面的风,人在里面劳作,又闷又热又累。

上辈子在这石水村干了许多年苦农活的乔希瑶,原本以为自己重生回来,会适应这里繁重的农活。

她也的确咬紧牙关,强逼着自己干了大半个月,可是一回头,看到周围林立着等她去掰得玉米,她还是忍不住想哭。

她不想干农活,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都不想。

可是不干,她就挣不了工分,无法换粮食养活自己,她不干也得干。

远处村支书解志,扯着嗓子在地边大喊,“乡亲们,加把劲儿努力干,只要咱们拧成一条绳,团结一致,排除万难,在秋雨之前抢收完庄稼,按照今年的收成,咱们一定能在年前分出足够大家饱腹的粮食,明年开春之前,就不用出去讨饭了。”

石水村穷,家家户户青黄不接,一到冬季,高原上的作物除了冬麦,其他地儿都光秃秃的一片。

许多人家孩子多,家里用工分换得粮食养不活一家人,不得不带上破碗破口袋,一家子离开石水村,沿着镇上、县里、市里,挨家挨户地乞讨。

这在陕北六七十年代的穷苦农村,每年都在上演的事情。

大家伙儿心里都知道村支书那是在放大话,就他们石水村这缺水贫瘠的土地,就算今年的收成好,他们能换不少粮食,可是家里孩子多,再多的粮食也不够吃,过了年关,他们还得出去要饭。

不过就算心里知道是放大话,大家伙儿心里还是充满希望,一个个干活干得特别起劲儿。

解志喊完话,看到不远处的高粱地里,个子挺拔的解堰,正埋头割高粱。

他那身灰色褂子两侧露出的结实麦色胳膊,正在阳光下滴着大滴的汗水。

而在解志的旁边,站着一个身形瘦小,眉目周正,但脸带病气,身上穿着一身褐色老土布衣裳的五十五岁中年妇女。

这妇女是解堰的母亲,名叫王桂英,本来她是烈属,自身又有心疾,可以不用上山来干活。

但王桂英是个要强的女性,年轻时就是一个干活能手,丈夫参军战死以后,她一个人在地里拼命劳作,独自把家里的孩子们拉扯大。

现在年纪大了,她也闲不住,平时解堰不让她在家里干农活,她总会偷偷的干。

她看全村人都在抢收,也不干重活,就帮着大家端茶递水,偶尔搭把手。

解堰知道自家老娘闲不住,让她老实呆在家里,只会招来一顿骂,只能任由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解志三两步走到王桂英的面前,摘下头上的头巾,给王桂英扇着风说:“嫂子,这么热的天儿你热不热?要不你回家歇着,你要热出个好歹,县里军人退休所和武装部的主任,皮都得给额扒喽。”

“大家都在忙秋收,额好手好脚的,回家去干啥?”王桂英给地里同样在干活,晒得小脸泛红的小女儿递上一盅水,偏头看着解志,“志兄弟,你有话明说。”

解志对王桂英这个堂嫂子十分敬重,平时不会主动来找她说话,主动找她,那准有事儿。

解志嘿嘿一笑,“老嫂子,不瞒你说,我婆姨娘家三嫂子有个闺女,你知道吧?”

“不知道,那姑娘长啥样儿?”王桂英明白了他的来意,顿时来了兴致。

“个子挺高,细眉大眼睛,模样长得挺俊俏,屁股还挺大,一看能生儿子。而且那姑娘是初中文化,算是个文化人儿,又在那县里的百货商店当售货员,今年刚满十八岁,上那家姑娘家说媒的媒婆,都快踏平她家门槛了。”解志侃侃道。

“在百货商店当售货员啊?还读过书,有初中文化?”王桂英眼睛一亮,“有这样好的姑娘,你咋不早点跟我说。”

这年头,售货员的工作,那是无数人眼中绝对的香馍馍正经工作,堪比后世的公务员,在人们的眼中就是铁饭碗,是让很多人羡慕且想干的工作。

而这年头许多人,尤其是在农村,大部分人都是文盲,有个小学文化,他们都觉得那是文化人,有个初中文化,在他们眼中可就不得了。

这样一个既有铁饭碗工作,又有文化的姑娘,模样长得还不错,屁股还大,按照乡里的说法,屁股大的女人好生儿子,王桂英听得可心动的不行。

她大儿子和丈夫都战死,死去的大儿子没留下一个血脉,家里就剩下一儿一女。

解堰作为她仅存的儿子,这么多年来不处对象不结婚,返乡后的这两年,她把十里八乡的姑娘都给解堰相亲了个遍,他一个都没看上。

可把王桂英给气得,没少骂解堰,要绝解家的后,他也不吭声。

王桂英猜想自己二儿子,应该是看不上乡里那些没文化的姑娘,没少托人帮忙找找城里的姑娘相看,村里这两年下来的女知青,她也没少请人托口风,老二总是拒人千里之外。

现在解志主动来搭线,王桂英是信得过他的为人的,不等他回答,拍板道:“这样吧,志兄弟,等咱们忙完秋收,额亲自带着老二去县里跟那姑娘相亲,相亲的地儿他们选。你也给那姑娘的娘家透透口风,堰儿是你看着长大的,他是什么样的为人,你再清楚不过,要他们两个小年轻相看成功,我保管掏出家底,在县里给堰儿置办个房子,再让堰儿去县里工作,不会让他媳妇回咱们这穷乡僻壤,守着额这个病老婆子。”

解家两个军人战死,抚恤金不少,解堰以前在军中当兵,每月发了津贴也会邮寄到王桂英的手里。

王桂英手里不缺钱,想在县里买套房子,只需要找找房管所的人帮忙留意即可。

解志听她如此阔绰,顿时笑眯了眼:“嫂子放心,这事儿额一定给你办妥了,等下午下工,额就让额婆姨去她娘家三嫂子那边说道说道,让她们家提前做好准备。你也跟解二好好的说说,别到时候放人假鸽子,闹得大家都不好看。”

“行咧,你且去吧。”

他一走,解堰就抱着成捆得高粱放在平坦的地边上,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问王桂英:“妈,志堂叔跟你说什么。”

“你志堂叔给你找了一个好的相亲对象。”王桂英把搁在地边,提早泡好的大麦茶,递到他手里,笑着把解志之前说得话讲了一遍,“那姑娘长得不错,有文化,又是县里的售货员,多少男同志都想娶她做媳妇咧,等秋收忙完,你说啥都要跟额去县里看看。”

解堰目光微拧,“妈,我跟你说了很多遍,不是我喜欢的姑娘,我不会娶的。”

“你见都没见到那姑娘,你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她?”王桂英拿眼瞪她,“你都二十七岁了,再过三年你就奔三了,你爸在你这个年纪,早就有你大哥和你了,要他们都像你一样,要遇到合心意的再娶,我们解家早绝后了!这次你不去也得去!”

提起牺牲的父亲和大哥,解堰沉默了一阵,无可奈何道:“行,都依你。”

转头拿上弯刀,朝山坡的另一边走去。

这块高粱地,是村里分给他小妹的任务地,地里的高粱大部分都被他割完了,他现在要去别的地,收割村里给他安排的任务地。

斜拉拉的黄土高坡地上,高粱、玉米、糜子交叉种植着,解堰经过一片玉米地时,发现村里两个有名的泼皮无赖,正猫在玉米地的地垄里,鬼鬼祟祟的在看着什么。

他顺着他们的视线看过去,一人高的玉玉米杆中,一道穿着浅蓝色秋长衣的窈窕身影,正背着背篓,手脚麻利地从玉米秆上扒玉米棒子。

那背篓里的玉米快装满了,压在那窈窕的身影上,让她不得不岣嵝身体,本就丰腴的前面部位,更加凸出,身姿曼妙的让人浮想联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