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夏
平平无奇的小山村,正值太阳最热烈的时候,乡间传来一阵吵吵闹闹的说话声。
“她嫂,在爪子嘛,快出来啰。”大嗓门都快传遍整个村子了。
“唉,来啰。”回应的声音也响彻小山村。
“栓哥,干活路了,时间不够了,你搞快点嘛。”三两个高壮的男孩子拿着农具也一起上工了,路上说说笑笑。
“死鬼还不起来,下午的工分不要吗,天天的睡不醒,就只有吃饭的时候,跑得比那兔子还快。”大婶子也喊着自己当家人,后面是嘟嘟囔囔的抱怨。
“小三子,我们下河去捞鱼儿子。”小孩子喊着自己的同伴去下河玩。
“你们几个小娃娃,可不要去河里游水,小心水鬼把你们拉下去。”大家伙看着几个小娃娃,都不放心,提前吓唬吓唬他们。
“我不去了。”小娃娃还是有点怕的,加上想起爹妈的联合棍棒炒肉,实在有点害怕。
萃华村的村民按着时间,陆陆续续爬起来准备下午的活计。
“哎呦,听说来了三个弱不唧唧的知青。”大娘们的情报来源十分及时。
“没事,现在还能指望他们干啥子活路哦,我们能养得起。”村民们现在看得可开了,反正村里也不差他们那三瓜两枣的。
“那是现在,要放前几年,你还不是叽叽歪歪的。”
“那是不能的,我都吃不饱。”他们自己都饿肚子,干嘛还要养着那些城里人。
“小妤妹子也来了。”
“天杀的,不知是谁,居然害得小姑奶奶下乡。”
“别让我知道是谁?”
“到乡下也可以啊,有我们照应,没人敢欺负她。”
“都老半年没见了,怪想她的。”
“啊,那我要把家里留起来的鸡蛋送过去。”
“我要准备一点小零食,好拿给妹子吃。”
“叫我家小子上山摘点野果子,小妤妹子喜欢吃这个。”
“你们慢点嘛,反正下午都是掰玉米,我们多聊两句。”
“我等会儿要让妹子给我看看,最近这腰老不舒服,都快直不起来了。”
“我也是,这几天我肩膀疼,抬不起来了。”
“先干活,下工后再去嘛。”
大娘们手里拿着一把木凳子,肩膀上搭着一条汗巾,手里挎着篮子,嗓门响震天的聊着。
她们聊天的主人公还在屋里呼呼大睡。邬小妤坐了一天的火车,此时正在补觉。
“大队长,他们新来的知青,明天啷个安排。”小队长们问着大队长季中华。
“就让他们掰玉米,先试试吧,慢慢来嘛。”季中华也不要求他们干多少活,能安分上工就行。
“哦,好嘞。”
“小妤妹子,你就不用管了。”
“知道,小姑奶奶嘛,我还敢管啊。”小队长摇头,他敢说什么,那些大娘们都能撕了他。
“对了,派人把早上新鲜的西瓜赶紧送去粮站,他们这几天都要求多送一趟。”季中华又吩咐事情。
“是,马上就让他们送过去,不得耽误时间。”小队长也知道这个季节的西瓜畅销。
“喊他们摘西瓜的人注意抓紧时间,早上可以再多安排几个人,多送一趟。”季中华想着趁着时机成熟,抓紧出西瓜。
摘西瓜的活计比掰玉米的要早一两个小时,工分要多一分,就这一分都要抢得呼天抢地的。
为了公平公正,大队长也是想了很多办法,必须完美的解决问题,不然又得闹啊。
就看平时的口碑,还要有一把子力气,做事还得细心。西瓜本来就不经摔,做事不认真的,是不可能要的。
村民们每天夯吃夯吃的干活,这可都是粮食啊,可不能马虎。
“小妤怎么样了?”季外公看见老伴回来了,熬着药汤的手缓缓的停下来。
“累着了,我回来的时候,还在睡觉。”姜外婆进门坐到廊檐下面的木凳子上,散散热气。
这夏天在外面走了几分钟,满头都是汗水,都糊眼睛上了。
“等会儿熬个莲藕菱角排骨汤。”季外公想着家里还有排骨,正好这几天莲藕丰收,可以熬汤。
“给孩子养养心血,开开胃口。”季外公想着夏季多暑热、湿热,多半没什么胃口。
“好,我现在就去慢慢准备熬上。”姜外婆立马起身去准备。
不大的院子,四处都是竹架子,簸箕整整齐齐的摆在上面,里面都是各种药材。
季外公闻着药汤味道浓厚,颜色纯正,这样就差不多了。
这个铁锅都是定制的,比平常的还大了一圈,是用来熬药的。
“叔公,我们来啰。”四个高高大大的男子汉进入窄小的院子。
“温度刚刚好,你们带去地里分给他们喝吧。”季外公站在一边看他们操作。
“叔公您歇着,我们先去地里了。”四个人提着两大桶药汤离开了。
季外公又去整理晾晒的药材,夏季太阳充足,山上药材众多,这个时节正好收集炮制药材。
“你们自己拿着碗来,过来喝药汤啰。”季中华站在田垄上呼声高喊。
大家有奔走相告,不带一秒的迟疑,起身拿碗。
“走,去坐一哈,我都快要成一锅开水了。”大家都脸红通通的,热汗淋漓,汗巾都打湿一片。
趁着喝药汤的时候,大家坐在田埂上,微风徐徐。
“叔公的药汤果然巴适,都凉快许多。”
“要没这药汤,都熬不过这大夏天。”
“还有点甜嘞。”
微微发苦的药汤驱赶了暑热,心里松快了许多。
可谓先苦后甜,大家很喜欢这个味道,不像喝中药那么苦,还能吃出微微的甜味。
“大家加紧干活哈,干完就回去,不要磨磨蹭蹭的。”季中华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喊他们加快进度。
计分员拿着小本子,四处查看劳作的情况,记录下当天下午的工分。
“计分员,我看看我的工分。”下工的时候,总有两三个人每次都要去看看。
“你们看嘛。”计分员只好拿着本子,翻给他们看。
“可以,有三个工分。”有人比较满意,自己今天挺努力的。
“我怎么只有两个哦,你怎么记的。”有人就不满意。
“我看你掰一包玉米,就坐下偷懒,别以为有玉米杆子挡着,我两只眼睛都看见了。”计分员才不会管你那些事情,你怎么上工的,他就怎么记录。
“你个懒鬼,有两工分就不错了,还在这里叽歪。”同村的都知道他的德行,看他不服气的模样,现场拆台,谁还不知道谁啊。
“说什么喃。”那人自己也不好意思了,讪讪的逃跑了。
邬小妤迷迷糊糊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抬手看了一眼手表,都已经下午六点了。
这一觉睡得可真长啊。
抹抹脑门上的汗,邬小妤坐起来,用扇子驱赶热浪,闭眼享受。
“不知道小妤醒来没有。”郑奶奶看了一眼她的房门。
“奶奶,我醒啦。”邬小妤听见声音,自己出声表示自己醒啦。
“那正好,起来吃晚饭。”郑奶奶立马喊她起来。
“好。”邬小妤起床,从简单的木制衣柜里翻出一条纯蓝色的棉布裙子,还是自己制作的软土布,略微有点粗糙。
但外婆自己染的是浅蓝色,奶奶亲手缝制的裙子,颜色很淡雅,加上裙子的锁边带着花纹,十分精致,倒也很特别。
披散的头发揽起来绾成一个小丸子,饱满的额头,沾染了丝丝碎发,慵懒又漂亮。
“外公,外婆。”邬小妤到了堂屋,看见季外公夫妻两个,很是开心。
“小妤,看你怎么都瘦了一圈啊。”姜外婆总觉得孙女脸蛋小了一圈。
“还好吧。”邬小妤摸摸自己嫩滑的脸蛋,应该没瘦吧。
“是该好好补补。”季外公煞有其事的点头,就是瘦了,还要多补补气血。
有没有可能去年冬天见面的时候,她自己长胖了,现在夏天就比较显瘦。
“奶奶,爷爷还没有回来吗?”邬小妤朝着门口望去,没看见自家爷爷。
“可能要等会儿,这几天东奔西走的,回来得很晚。”郑奶奶估算时间,可能还要一小会儿。
“小妤,爷爷回来啦。”还没等几分钟,外面传来一道爽利又中气十足的声音。
“爷爷。”邬小妤开心的跑出去迎接她爷爷。
“哎呦,爷爷的乖孙啊,受委屈了。”邬爷爷心疼的拍拍孙女的肩膀。
“怎么感觉你瘦了一圈。”邬爷爷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样。
邬小妤自己都快怀疑,她明明睡得好吃得饱啊。
“你身上怎么回事啊?”郑奶奶看见老伴的衣服和裤子上,泥斑点点,鞋子底下都是一层泥。
“哦,这不是下地看了看田地的收成嘛。”邬爷爷挠挠后脑勺,忘记注意卫生了。
“算了,你去洗手,要开饭了。”郑奶奶今天没有计较那么多。
“爷爷快去洗手。”邬小妤看她爷爷刚刚无措的表情,感觉可逗了。
“好。”邬爷爷拿着搪瓷盆,从水缸里舀来一瓢水,把手仔仔细细洗了一遍,才敢上桌吃饭。
“我带回来的西瓜喃。”端起碗筷,邬爷爷一时间脑海里浮现出绿油油的大西瓜。
“在这里,你放到地上,人家白狼给你叼起来了。”郑奶奶都习惯他丢三落四的小毛病。
“呜呜。”一只黑灰色的大狼狗,耳朵尖尖竖起,四肢脚脚健壮有力,安静的在角落里啃骨头。
“我去放到井里,等会儿吃。”邬爷爷拿起簸箕里网兜网起的西瓜,咚咚的跑出去了。
“爷爷还是那么有精神。”邬小妤看她爷爷步履矫健,一点都不老。
“呵呵。”其他三位老人听后笑了笑。
[捂脸偷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热闹萃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