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七零娇寡妇二嫁小叔子[觊觎长嫂] > 第1章 娶你嫂子当老婆,愿意吗?

陆家算得上榆树村条件数一数二的人家。当家人陆世荣能说会道,颇有威望。

他年轻时跟着族叔去外地做工,当过木匠学徒,跑过堂,拉过车,当过大户人家的长工,积蓄了一笔钱,回村里起了六间青砖大瓦房。

后来,新中国成立,他加入了民兵队,还当上了村里的大队长。

十几年过去,陆家的大儿子陆安明读完了高中,从公社到镇里,又升到县城得了个办事员的职位。

还娶了个十里八村有名的大美人当媳妇,更是个难得的高中生,眼看着家庭事业双丰收,前程无限光明。

陆家还有个小儿子陆安朗,虽说是后来收养的,但也不是个普通后生。

他上完了中专后,和他哥不同,领了一套绿军装,戴上一朵大红花,光荣地参了军。

听说年年都升衔,早不是个普通大头兵。

这么多年,和和美美的陆家一直就这样向前,在榆树村这个小地方,人人称颂,无论谁说起来都竖起大拇指,赞一句全家都是能耐人,面有羡色。

无奈,天有不测风云,邻省发了大水,陆安明被派去支援灾区,在去一座受灾村落的路上,遇上了泥石流,落得个死不见尸,活不见人。

当家人陆世荣亲自去了趟邻省,带回了一套大儿子去时穿的衣裳,直挺挺的腰杆就弯了三分,办了场丧事,立了座新坟。

大半年来,陆家因这事是愁云惨淡,全不见一丝欢声笑语。

哪怕,最近陆安朗休假回来,也没让陆家的气氛活起来。

这天下午,陆家大儿媳,新寡的孟若栩从卧室出来,换了件去地里穿的旧衣裳,扯着一顶编织草帽。

她往常戴的那顶帽檐破了个小洞,又从柜子顶找了个新的出来,只等出门就往头上戴。

傍晚的太阳也挺大,她惯性地想着,再怎么样,也不能把脸晒黑了。孟若栩转头去厨房,想挎个篮子。

婆婆刚才说自留地里豆角结成串,让她去摘点回来做成菜干,她干脆地应了。

虽说她嫁进陆家以后,一般不去地里,就帮着婆婆做点饭,这道派遣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她揣测,婆婆大概是想和后院劈柴的小叔子单独说点私房话,支开自己。

这两天随着小叔子回家来,借着媒人口,想跟他相看的大姑娘至少也有三五个了,他的年纪也该着急了。

谁料,孟若栩因为找帽子耽搁了会,正撞上这对看起来沉默寡言的母子谈的话,让她心里骤然石破天惊,巨浪滔天。

“哗”的破风一声,斧头的利刃劈开垛子上的圆木,裂成两半的木柴,“哐当”散在石板地面上,发出脆响。

“小朗,如果说让你娶你嫂子当老婆……你看?”婆婆温和的声音显出几分迟疑。

明明不轻不重的一句话却像块巨石一样,把孟若栩砸得个钉立当场。

孟若栩呆立片刻,放轻脚步,靠近厨房后院的墙边,侧耳倾听,妩媚的一双琥珀色杏眼像猫一样机警冷静。

有力而连续的斧头破风声突兀地停住了,只有柴火滚落的咕噜声响了两下,然后是一片落针可闻的寂静。

这寂静持续了好一会,孟若栩几乎能听见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

“妈,你怎么这么问?”只听小叔子用清朗沉稳的声音问道。

“……这不是,我担心我大孙女臻臻吗。”陆母觑着小儿子的脸色,看不出想法,平静无波。

两年不见,小儿子变得越发沉稳,气势凌人,这战场上就是磨练人,难怪能当官。

但再怎么样,也是自己的小儿子,从九岁就被他哥领着到自己家的小娃娃。

陆母心一定,慢慢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一来,你嫂子这样年轻,总不能叫她为你大哥死守。”

早已长成铁铮铮男子汉的小儿子从垛子里拔出斧子,重新“哗啦”一声劈开木柴,撩起的袖子露出半截微褐色的臂膀,军营里捶炼出的肌肉鼓胀强劲,真的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了。

他似乎也同意这点,没说话,从成捆散开的树枝里一根根地抽出来要劈的木头,慢条斯理地劈材。

“那她总要嫁人吧,她嫁人了,小臻臻怎么办。我们陆家的孩儿,当然不能让你嫂子带走,没这道理——只能跟着我和你爸,那不就成没妈的孩儿了,多可怜啊。”

陆母的声音骤然拔高,似乎就连想到这画面就让她难受不已。

陆安朗微一点头,脑海中浮现出仰着一张玉雪白嫩脸蛋的小侄女,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眨着,好奇地躲在她腿边偷瞧他的模样。

“二来,你嫂子人材没得说,个高条顺,性子通透聪明,还是高中毕业,当村里的计分员两年来,没人说过一句不好,我和你爸都满意这个儿媳妇。”

陆安朗俊挺的面容瞬时极快地划过一丝晦暗的情绪,让人分辨不能。

“三来,你……,”陆母斟酌着语气,知子莫若母,她心里模模糊糊地有些猜测,但不好直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先成家,后立业,事业上你当兵立功,我和你爸也不能帮你什么,但你的个人家事,还是能帮你参详参详的。”

她心底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只能是稍稍对不起老大了。

但将他的妻女托付给亲弟弟,总比其他男人要靠谱,也不算辱没了若栩。

“来明里暗里打听你嫂子的人家不少,就比如说昨天的二大娘,你也碰上了……”陆母揣度着始终保持沉默的小儿子心思,“还有镇里来发抚恤金的李处长……”

陆安朗挥动斧头的动作似乎微不可察的卡住了一秒,又像是错觉,向下劈砍的力气还是那么强劲。

陆母叹了口气,便停了口,没言语了,不再细数那些源源来访的媒人。

院子里只有相当利索的“呼呼”、“哗啦”劈柴的声音。

母子俩都沉默了片刻。

她做定结论,“小朗,你好好想想,要是愿意,我就再去做做你嫂子的工作,听听她的意见。要是不愿意,就当妈年纪大了,脑子不清楚,当我没提过这件事。”

这句话之后,好一会,后院都陷入一片静寂之中,问询的对象并没给出回应。

此时,孟若栩心情复杂地听了半响,看了眼腕上的梅花牌手表,已经过了十来分钟。

她得去摘豆角回来,不然就太晚了。哪怕对这位始终冷着脸的小叔子的答案十分好奇,她也不得不走了。

猫着身,悄然无声地穿过厨房,拎走樟木柜子上的竹篮,厨房小院的母子俩都没有察觉到与他们只有一墙之隔的这场谈话中的当事人。

阳光果然有些许热度,孟若栩纤长的手指灵活地将草编帽的布带子绕过耳朵,在精巧的下巴上打了个蝴蝶结,把鬓发撩起。

帽檐被两根玉一样的手指轻轻往上一抬,露出一张白皙饱满的鹅蛋脸,脸上嵌着一双瞳色稍浅的杏眼,琥珀色瞳仁,睫毛卷曲而浓密,眼尾微微上翘,平添两分天然的妩媚。

她长着标准的丹唇琼鼻,唇形丰润,加之色泽嫣红,唇珠欲坠,上唇几成心型,细看时甚至会给人一种欲感。

俊眉秀目,面若芙蓉,瑰姿艳逸,色若春晓,相貌姝妍气质却又端丽温婉。

隔壁的赵有余刚好挑着一担水回来,一眼就看见了还隔着老远的孟若栩,那是村里独一份的修长身段,端方姿仪,不由加快了脚步。

赵有余是大队民兵队的一员,人长得高高大大,五官端正,为人也正派,可惜眼光有点高,22岁还没相中人家,算是榆树村正抢手的一个单身汉。

自陆安明出事以后,他暗里明里的对孟若栩多了几分讨好和热络,赵婶子和她的来往也多了起来。

有次,赵婶一边从荷包里大大方方地抓出一把糖,一边不住地对她夸道,“小臻臻长得可爱,我家就缺个讨人喜欢的小孙女。”

语气里的喜欢真真切切,并不是装出来的,以前,她就对臻臻喜欢得紧。

孟若栩自是懂得隔壁赵家的意思,她也并不抗拒。

陆安明,她对他自然不是没有感情,可这都将近一年了,丧事也办了,孝衣也穿了,再多的眼泪也流干了。

只得接受她精挑细选,预计相伴一生的丈夫没了这个事实,好好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就像婆婆说的,她还年轻,不可能下半辈子就为了陆安明守寡。早晚要嫁人,就只有再选一次。

赵家的条件在榆树村里也是不错的,也是六间青砖大瓦房,只有一个儿子赵有余和女儿赵有满。

赵父在镇上的砖厂当工人,生活条件比之一般的村里人家要好得多。

且从她嫁到陆家,和隔壁的相处时日也是不短。

他们一家人都性子良善,对赵有满也不错,是村里少有的让女儿一直上到初中的人家,这还是因为赵有满没考上高中,不然高中也是能读的。

人品摆在那里,将来不会对自家臻臻太差。

而且赵婶子的弟弟去年当兵退役,调到县上公安局了,赵婶说很有可能给高中文凭的赵有余安排个更好的工作。

至于赵有余本人,对她的好感则是一直都有的,只是在陆安明去世以后,不加掩饰地展现出来了而已。

家里人大方厚道,为人正派,前程尚可,还离陆家很近,便于照顾臻臻,以上都是可取之处。

这番思量,在孟若栩的脑海里已经转了好几转,待选的还有几个男人。

娘家二嫂介绍的在纺织厂当科长的,以及陆安明的高中同学,县里粮食局科员……

赵有余热切地几步外就打起了招呼,“若栩,这时候去哪?是去地里吗?”他看了眼胳膊上的篮子,问道,“要不我帮你,是去地里摘菜啊?”

说着大步就要走到近前,挪下肩上的担子,搁下水桶,一副要和孟若栩长久聊聊的架势。

孟若栩脸上浮出一道不远不近的笑意,粉面桃腮,更显颜色动人,“对啊,我去地里摘点菜,家里等下锅呢。先走了。赵有余你仔细点挑着水,可别洒了。”

说着话,脚步却没停,就这样径直地往前去了。

“啊啊啊,好,我会小心点的。若栩,有事随时叫我哈,我就在隔壁,都有空的。”赵有余赶忙应声说道,好好的一个端正青年,此时的语气中却带出一点掩饰不住的笨拙慌乱和失落。

男人啊,孟若栩在心里摇了摇头,赵有余比她小两个月,以前称呼陆安明陆哥,她就是陆嫂。

现在都直呼名字了。

她心念一转,小叔子好像从没叫过她大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