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可见王灵芝脸红了一圈,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终于受不了宋贞,甩开几人走出了屋子。
姓宋的是不是克她,啊啊啊,一个两个的吃里扒外,她真的要气晕,偏偏还不能惹宋贞。
憋了一肚子的火无处发泄。
宋贞收敛了几分笑容,也没落井下石,多说了两句便提着她空空的篮子回家了。
两个儿媳妇都还没有回来,家里只有她自己。
闲来无事,宋贞闪身进了农场,掺了灵泉水之后,家里人都尝出来水比之前更加清甜,人都能喝的话,那家里的牲畜和作物肯定也是行的。
想到就做,提了半桶水走到后院浇她的甜菜,给小猪和两只母鸡拌了食物。
新年这几天像长了腿一样,嗖一下地就到了元宵节这天。
今年是暖冬,除了下雪那几日冷了些,这几日外面日头高,村里好多人家借这个时候晒粮食。
林家只有一些陈粮,晒了半天就收进了厨房,院子里打扫地干干净净,房子虽老,但胜在整洁利落,给人留下第一好感。
胡连生刚踏入林家门槛,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便生了些好感。
陪在一旁的陆安国面上挂着笑容,看到宋贞家不像他们家那么乱,这才松了一口气。
今儿个是元宵,他本想去县城问问先进个人和先进家庭的进度到哪里了,之前都是年前就能批下来,这都过了十几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他心里发慌,骑着自行车跑了一趟。
却没想到遇到了这位胡书记。
胡书记笑眯眯地告诉他已经批下来的,陆安国的心这才稳了下来,队员得奖,他这个大队长面上也有光。
恰巧胡书记没有什么事情,就跟着一回了大钟山村,要亲自见面感谢宋贞救回了他的小孙子。
陆安国不好推脱,只好没打招呼带着人来了林家。
不过刚刚看到胡书记脸上满意的神色,陆安国心里十拿九稳,笑呵呵地冲着屋里大喊:
“林嫂子在家吗?”
宋贞在厨房里切红糖,听到这雄厚有力的声音,便知是陆安国,快速将手上的红糖切块收起来,洗了把手推开房门一看,陆安国身旁还站着一位气势不一般的人物。
她不怯场,挂着得体的笑容,便走到了二人面前。
“陆队长新年好啊!请问这位是?”
“我是胡连生,同志,多谢你救了我孙子,一直没有机会上门道谢,实在是惭愧!”胡连生说话大方,一句话便解释清楚自己来的原因。
宋贞了然,看到他身后一个年轻人还提着东西,点了点头,不好意思一笑。
“这不能谢我,胡书记,我也只是凑巧,您来这一趟是客气了。”话说的滴水不漏,将人往主屋迎。
她嫌在院子里吃饭太冷,便让林江找木匠打了一张大桌子,图纸是按照后世经典木桌打的,可以伸缩,节约了空间。
最起码不用在屋外吃冻嘴了。
“您请坐,我去给您二位倒茶。”宋贞神情真诚大方,利落地去沏了一壶热水,涮了涮新杯子,才给陆安国和胡连生一人倒上一杯。
“同志别忙了,今日我来你家,也没事先招呼一声,特意带了些礼物,你务必收下哈!”胡连生刚一说完,他身后的年轻人便把礼品放到了桌子上。
“上次您爱人已经买过东西了,锦旗我也收下了,这礼品我再收就有些不礼貌了。”宋贞客气,不是贪得无厌,也没必要给这位大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但她不知道胡连生就喜欢宋贞这种不卑不亢的性格,他很惊奇,村里的妇人竟也有这种眼界。
见胡连生没有说话,陆安国在旁边打圆场,“好啦婶子你就收下吧,胡书记的心意嘛,你不收,胡书记心里也难安。”
胡连生点点头,开玩笑地说,“我们家子嗣少,孙女还在读高中,孙子就是同志见到的那个,要不是同志你施以援手,我和我爱人的日子真要过不下去了。”这话里有几分真情实感,宋贞倒有些惊讶。
无奈地起身道了谢,礼品算是收下了。
见礼已经送到,胡连生没有多停留,和陆安国离开林家。
临走之际,陆安国将入选的事情告诉了宋贞,还说家里要出个代表去参加后天的表彰大会,宋贞点头表示明白。
人选嘛,宋贞仔细一想,也只有林江合适。
林江沉稳,林河有些急性子,大场合林江能去,林河去就是凑热闹了,这不是她偏心某一位,毕竟她不是原主。
但她能看出来林江更想出去闯一闯,从上次他和张小兰卖竹筐那次,宋贞就隐约察觉到林江想要出去闯一闯。
这次去表彰大会,说不定会给林江带去一些新的启发。
元宵节当晚。
很多人家大门口挂上了大红灯笼,喜气洋洋的十分好看。
将选上先进家庭的事情告诉了林家人,林河没有异议,他正好在家里当监工,哥哥去他是一点异议都没有的。
林江也点头,对这次表彰大会隐隐有期待。
后天一大早,林江穿了一身新衣服和陆安国一起去县城参加表彰大会,剩下的人忙着盖房子。
从宋贞的主屋开始建,先把旧房子敲碎了土卡拉都一车一车拉到山底下,紧接着按着画好的图纸,先打地基,再一块砖一块砖地垒外形。
原先的主屋改成三间房,中间做客厅,两边是卧室,除了那张吃饭的桌子,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放的,宋贞想了想,还是盖了个炕,村子里都不兴买沙发,宋贞让帮忙垒炕的村民将炕缩地窄一些,村民们虽然不明白她的意图,但还是照着宋贞的意思做了出来。
是自己预料中的样子,宋贞满意。
虽然买不到沙发,但她可以买布买棉花,暂时先做倚靠的垫枕头,这也是十分舒服的。
盖了一周才有了外形,村里大半都来帮了一把手,速度才如此之快。
宋贞也不小气,农场里的猪肉多,每三天就让村民们吃上一顿肉,煮饭烧水里都掺着她的灵泉水,倒没有几个喊累的。
还夸她们家饭好吃,真想一直替她们家盖房子。
宋贞只笑不语,盖到第七天的时候,林江才从县城里回来,整个人都不一样了,焕然一新的感觉。
张小兰围着林江转了两圈,“大江,怎么感觉你变了?”
林河也凑热闹地看过来,“可不是嘛,我哥都感觉都变年轻了。”
“爹,你吃灵丹妙药了?”林二宝凑近了看,也没看出来爹有啥不同。
林江笑出了声,递给林二宝一个小包袱,“拿去和大宝还有小阳吃。”
“欧耶,又有好吃的啦!”小馋鬼林二宝抱着小包裹跑进了屋子。
他们几个大人都好奇地看向林江。
被这么多人注视,林江有一丝不好意思,摸了摸后脑勺,看向大家。
“娘,大河,小兰,我这次出门学到了很多。”
“优秀的同志有很多,咱们家得到这个先进家庭完全是沾了娘的福气,县委书记组织我们这些获奖人员去隔壁省城参观了一个模范大队。”
“你们猜是什么样的?”林江难得卖了个关子,林河和张小兰都是一脸想要知道的表情,宋贞也好奇。
“比我们生产队还要好吗?”
“嗯!”林江重重点头,张小兰不信,“大江,咱们生产队已经够好的了,比我娘家来说,简直这辈子都难以超过去。”
张小兰娘家在山凹凹,生产发展都很落后,所以才出此言。
“是啊哥,我觉得我们大队就已经很不错了。”林河也没敢想,哥口中的模范生产队是有多优秀。
林江不说话,将自己领到的东西放到桌子上,一个印着党先锋的搪瓷杯子,一只钢笔,还有一个印着党徽的本子。
他会写字,所以上面记录了很多他此行听到学到的新知识。
“模范大队全员生产稳居全省第一,这个含金量够高吧,每家每户的产量都比咱们大队高出三倍,换句话来说,咱们一亩地只能产一百斤的粮食,而他们一亩地能产三百斤粮食。”
“不仅粮食比我们生产的多,而且他们大队养猪,养鸡都是一把手,村子里几乎个个都是青砖房。我和陆队长看完,都十分惊讶。”
说粮食张小兰和林河就明白了模范大队是有多厉害了。
粮食就是命,多翻一倍的粮食都能让他们这帮地里刨食地高兴半年了,更别提翻三倍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先进的灌溉技术,不用人工,只用借助一个木头造的工具,就能轻松解决浇水问题。而且,村子里就有小学,他们村普遍文化程度很高,县委书记说,教育是最高等的生产力,我起初还不懂,后来才知道都是新上任的队长一步一步改进的。”
“如果不是我有机会去这一次,我真不知道外面还有这么多东西值得我去学习。”
林江越说越激动,眼里全是崇拜和向往。
“所以,你们也要多学,指不定以后恢复了考试,咱们一家人除了小秀,还能多考两个大学生呢。”宋贞一笑,她说这话并不是玩笑,她这个年纪参加不了高考,但是她可以等八零年以后开放夜校报个班也拿个文凭。
在后世,学历还是真的大有用处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 2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