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七零道系知青 > 第4章 第四章朋友和敌人

七零道系知青 第4章 第四章朋友和敌人

作者:洛水伽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2-07-08 11:59:51 来源:文学城

陈家人不但多,还都是壮劳力,干活速度很快。他们挖坑的挖坑,割草的割草,挑粪的挑粪。

江宁本想跟着一起去割草,不是他躲懒,是他的身体还没彻底恢复,重活干不了。

陈大山却坚决让他留下来对大家进行技术指导。

陈大娘也不让他去,她表面上是关心江宁,实则是嫌弃他干活不行。江宁还不知道自己被嫌弃了。

江宁到底不好意思闲着,他帮着大家伙把割来的青草剁碎,和着农家肥一起倒进挖好的大坑里。

忙了一上午,他们一共挖了三个大坑,陈大娘她们效率也挺高,割了几大车的青草蒿草。

陈大山热情地邀请江宁去他家吃饭,江宁被熏了一上午,什么也吃不下,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要回去休息。

江宁回到棚屋,老胡还没回来,他去水缸舀了一盆水,经过一上午的暴晒,水温正好,他快速地冲了个澡,洗完澡,他坐在棚屋外面的风口处,吹了一阵风,等到身上的味道淡了才回来。

江宁还是没有胃口,但身体所需,他必须得吃午饭,早饭都没吃。

江宁回屋去翻找自己的行李,他记得收拾东西时,看到包袱里有一些干货,他拿出一把干木耳,拿水泡上。

他想去摘点菜,寻觅了一会儿,终于在棚屋下面的石台上找到了几株苗条黄瘦的小白菜,在杂草丛里拣了三根歪歪扭扭的小黄瓜。这就够了。

江宁把小白菜和小黄瓜洗干净,放在一旁,锅烧热,少少地抹了一层油润锅,然后放上葱花和干辣椒,炒香了,再把木耳放进去,木耳在油锅里砰砰乱蹦,江宁站得远远的,等它蹦累了,成熟了,再把小白菜扔进去翻炒。快出锅时,再撒上一把蒜末。

江宁把菜盛到有豁口的白瓷盘子里,黑白青三色挺配,色有了;低头一闻,挺香,香也具备了;再尝一口,味道也不错,可谓是色香味俱佳。江宁挺陶醉自己的厨艺,其实他挺爱做饭的。可惜的是,吃自己做的饭,在现代社会竟也成了一种奢侈。他总是加班出差,吃的最多是外卖和食堂。

江宁把木耳小白菜放下,继续做下一道菜,蒜泥拍黄瓜。这黄瓜虽然长得丑,可是人家挺地道,黄瓜味十足。

两道大菜顺利完成,该准备主食了。

江宁从自己的粮食袋中抓出一把杂面,他闻了一下,这里头有豆面和白面还有一点小米面,杂面不多,烙成饼子不节省,他只用了一点面,加上一碗水,切点葱花摊煎饼。

他摊到第二锅煎饼时,老胡回来了,他显得十分疲惫,脚步沉重,无精打采的。

江宁笑着说道:“老胡,你是回来得早,不如回来得巧,我刚做好饭,你就到家了。”

老胡勉强笑笑,打起精神,回道:“是啊,我刚上山梁就闻到了一股香味。”

江宁把饭菜端上桌,招呼道:“吃饭吧,我把稀饭熬上就过去。”

稀饭是用绿豆熬的,小火熬着,灶里烧的是劈柴,不用一直看着火。

两人相对而坐,老胡尝了一口木耳炒小白菜,再咬一口煎饼,夸道:“味道真不错,没想到你还会做饭。”

江宁说道:“我挺喜欢做饭,又爱琢磨,要是材料足够,手艺会更好。”

老胡无奈一笑:“手艺难得,材料更难得。”

江宁看老胡精神不足,也没再找话说,两人安静地吃饭。

江宁细细品尝着每一口饭菜,耳边谛听着从山谷传来的风声,再看看亮得刺眼的阳光,这种慢节奏的日子,总让他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老胡吃饱喝足,精神头略略恢复了些,他打量着江宁,突然说道:“小江,我怎么感觉你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江宁不慌不忙道:“大病一场,仿佛重生,我感觉我脱胎换骨了。”

老胡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点头道:“我猜也是。”

他接着问:“我下工时,听说你在搞什么科学育肥?”

江宁把事情告诉了老胡,老胡称赞道:“你要是能做成,不但救了庄稼,也帮了大家伙。牛棚里的陈洛今天累昏过去了。”

江宁不认识陈洛,但他知道这些知识分子的境况比他们知青差多了,他们不但要接受繁重的劳动改造,还时不时地接受思想改造。

虽然不认识,江宁仍关心地问了一句:“他现在情况如何?”

老胡:“没事,暂时死不了。”

吃完饭,老胡去洗碗,江宁也没拦着他。

中午,他们有一个多小时的午休时间,2点钟,大家接着上工。

江宁过去和陈家人一起接着挖坑引水沤绿肥,一切进展挺顺利。

傍晚时分,生产队长王明成开完会回来了。

王明成在路上就得知陈大山和江宁不经过自己允许,私自调动劳动力挖粪池的事。

陈大山积攒了一肚子对王明成的不满,反过来也一样。陈大山当了十来年的队长,他这人虽然是个大老粗,可是在刘家河大队的威望却很高。王明成明面上是生产队长,大家并不服他,只要他做得稍有不好,就有人私下里议论说,还不如老队长呢。

王明成满腹憋屈愤怒,但他又不敢触犯众怒,真的拿陈大山怎样。

王明成暂时不敢动陈大山,但对于江宁就不用顾忌了。一个插队的小知青,还不是任他拿捏?

王明成本来心中就有气,再加上王红星在旁边煽风点火,他心中怒火更旺。

等路过粪池旁边,看到江宁时,直接沉着脸发作道:“江宁,谁给你的权利让你这么做的?你要记住,你是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不是来给我们当大爷的。”

这时候,正好赶上下工,大家一看有热闹可看,家也不回了,都围上来看热闹。

知青们也在场,那几个跟江宁不和的知青们见此情景,心里忍不住大声叫好,都留下来兴致勃勃地看戏。

江宁心平气和地答道:“队长,你要问谁给我的权利,那我只能说你对上面的红头文件吃得还不透。领袖他老人家说了,一切权力归人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翁。”

说到这里,他严肃地质问道:“怎么?你不承认领袖的最高指示?”

王明成盯着江宁看了一会儿,突然笑道:“你这不是废话吗?我做为干部能不知道这一最高指示?但你得明白,我是生产队长,社员有什么事得向我汇报,要不然,那岂不是乱了套?”

江宁点头,从善如流道:“那我现在就向你汇报:王队长,我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由无产阶级农业学家写的书,里面写了改造碱水的方法,我早上来向您汇报,可你去公社开会了。

我觉得抗旱如救火,容不得丝毫耽误,所以就缠着陈老伯一起赶紧挖粪池割草沤绿肥。现在补上早晨的汇报。你看可以吗?”

王明成继续重复刚才的话:“先斩后奏,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岂不是乱了套?”

江宁肃声说道:“队长,我们革命青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敢想敢干敢闯,我们生命不止,战斗不息,敢叫日月换新天。如果,你非要我们一味听从权威,把我们变成听话的小绵羊,你这是阻断红色革命传统,与时代潮流不符。队长,我个人挨批评事小,但革命利益事大,还望你能三思而后行。”

王明成:“……”他以前真是小看了江宁这小子,真是会咬人的狗都不叫。

他正待继续打官腔,就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说道:“小江说得对,王队长,我觉得你应该听听来自人民群众的呼声。”

说话的人正是李守信,他从隔壁大队打井回来了。

李守信的父母是工程兵,他也跟着学了不少本领,像是打井盖房子等等他都会干,在知青中威望很高。他跟方朝阳很要好,顺带着也对江宁不错。

李守信一开口,方朝阳也挤了进来,大声说道:“王队长,我也听说这事了,我觉得江宁做得对。现在灾情如此严重,大家理当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同抗旱。谁有了点子就要贡献出来。”

跟李守信一起来的几个小伙子最讨厌像王明成这种外行领导,借着江宁的事顺便发泄一通:“队长,江宁的这个法子看看有没有效果再说呗,没效果你再批评也不迟,有效果了,你不光不能批评,还得表扬他呢。”

“对,赞成。”

王明成气得牙痒痒,王红星倒是想替领导分忧,但一看群情激愤,也不敢多说。

王明成深深地看了江宁一眼,说道:“那就等几天,看看有没有效果再说。”

说完,他拂袖离去。

江宁不慌不慌,朝李守信等人一拱手,说道:“谢谢大家帮我解围。”

李守信走过来,用力拍拍江宁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你小子还跟我客气什么?看你这精神头不错,病全好了?”

江宁微笑:“全好了。”

李守信从地上提起一个网兜,塞到江宁手里:“老乡们送了好多吃的,这兜给你补身子。”

大家凑近了一看,见网兜里有豆干、豆皮、花生,甚至还有一块腊肉,众人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江宁。

江宁看得出来,李守信这人爽朗大气,人家好心送的东西,他不收反而显得不好。但全收了,又有些不好意思。

他想了想,便说道:“我这几天没上工,琢磨了几道菜,正好有了这些材料,我做给大家吃。”

李守信听说有好吃的,哪有不愿意的,当即爽快答应了。他跟江宁说道:“那我先回知青点,洗个澡换身衣裳,一会儿来找你们。”

方朝阳不用回知青点,他直接跟江宁一起回棚屋,还说要给他打下手。

路上,方朝阳盯着江宁左看看右看看,看得江宁心里发毛,只好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方朝阳笑得一脸灿烂:“我说小江,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呀,你竟敢跟王明成顶牛,还主动去接近陈大山,这跟你以前的风格不符啊。”

江宁故意叹了一口气:“还不是被这个世道逼的,你看我一生病,除了你和李守信,无人理会。家里人连封电报都没发,我能依靠的只有我自己还有你们。但咱们既然是好朋友,我不能总拖累你们,我也想变成一个有用的人。一是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些,二是你们将来有难处,我也有能力拉你们一把。”

方朝阳一脸震撼:“……”

半晌之后,他拍拍江宁的肩膀:“小江,怪不得守信说,你是一个内秀的人,我今天算是知道了。你虽然不爱言语,可你的友情很深沉。”

江宁:“你这个人很有洞察力。”

江宁心底暗暗松了一口气,又过了一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