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七零道系知青 > 第17章 第十七章房子

七零道系知青 第17章 第十七章房子

作者:洛水伽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2-07-08 11:59:51 来源:文学城

江宁要盖房子,所需材料已基本凑齐,但还有很多杂事要办。第一条就是手续。

江宁先写了一份申请,大意是说,由于知青点宿舍太过拥挤,他自愿住到崖上棚屋,但棚屋四处漏风,冬天不利于人们居住,他为了再干五十年革命,必须要保持健康的身体。他准备自力更生,自己建房。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已经打好了泥胚,找好了人手,大队也支持了旧瓦和木头。他为了报答组织,在此声明,房子建好后,他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以后等他返回家乡,房子归大队所有。特此写一份申请,请队长盖章签字。

陈大山认的字不多,就让陈壮给他念了一遍。

念毕,陈大山一脸无奈:“小江,你这孩也太谨慎了。村里那么多人盖房子,我也没见过谁还写申请的。”

江宁说:“我是知青,跟村里人不一样。”他是个外来户,在村里又没有宅基地。别看现在没人说什么,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还是提前把能做的都做了。

尽管,陈大山和陈壮都觉得没这个必要,但江宁坚持,陈大山只好盖章签字。

申请书一式两份,大队一份,江宁自己留一份。

写完申请书,江宁还给自己请了几天假,请别人给他代班。盖房子是大事,陈大山自然就准了。

接下来,江宁又去找村里菜园比较大的几户人家,像刘大娘家,王婶子家,家里人口不多,但菜园大,菜种得又多。他盖房子要管饭,提出从她们家买菜。

江宁先去的刘家,刘大娘就是大黄的主人家,大黄一看到他来,摇头摆尾的蹭上来。

刘大娘听说江宁的来意后,爽快地答应了,但提到给钱,她坚决不要:“这一下雨,菜就疯涨,根本吃不完。我没少送街坊邻居,一点青菜,哪能要钱。”

江宁坚持要给,刘大娘故作生气道:“我说不要就不要,我收你那点钱,别人不得笑话我?”

江宁见此情形,决定入乡随俗,决定以后再用别的方式还这个人情。

刘大娘笑眯眯地说道:“你啥时候需要菜,自己去菜园子里摘就行,想摘多少摘多少。”

他又去王婶子家,情况跟刘大娘家差不多。

江宁这下欠下了两份人情。

接着,他又买了二十个鸡蛋,两只公鸡,人家来盖房子,总不能全是素。

一切准备就绪,李守信带着他的临时建筑队就来了。

他们熟门熟路,干起活来又快又好。

村民们有空也来帮忙。

江宁负责跑腿、协调和做饭,陈大娘王婶子主动过来帮忙做饭,帮江宁减轻了很多负担。

等到开始盖房子时,大家说,用砖头打地基比较好,没有砖头怎么办?凑?你家几块,我家几块,大队倒塌的旧房子旧仓库又派上用,大家挑拣了一些好的拿过来。江宁的房子就成了下半截是砖,上半截是泥胚的房子。地基一打好,房子盖得飞快,两天过去,四面墙就垒了一人多高。

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说笑,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江宁心中感激,更加用心地给大家做饭。

第一天午饭的主菜是小鸡炖蘑菇土豆,由于人多肉少,每个人只能分到两块肉。但这毕竟是荤腥呀,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的吃。众人吃得是满面红光,意犹未尽。

对于盖房子这事,江潮也想帮忙,他碍于自己的身份不敢来,江潮的爷爷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条五斤多重的大鱼送来。

江宁收到这份重礼,有些过意不去,老胡却劝道:“给你就收下,江潮爷爷感谢你对江潮的帮助,这孩子总跟你在一起,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要不是不方便,他都想亲自来谢你。”江潮是个孩子,跟江宁来往,大家不怎么在意,要是江潮的爷爷也跟他来往,怕是对江宁会有不好的影响。

江宁想了想,收下了,以后他会多照顾一下江潮。

江宁看着这条大鱼开始琢磨开了,这鱼怎么吃?红烧、清蒸、炖汤还是做水煮鱼?

最后,他看了看这么多张嘴,红烧不太够,狼多肉少。

水煮,红红的汤底,多放豆芽小白菜小油菜,显得鱼肉很多的样子。

而且还可以一鱼多吃,鱼身做水煮鱼,鱼头炖豆腐。

下午四点钟,江宁就开始准备晚饭了。他先把大鱼处理好,鱼肉片下来,加盐和淀粉腌好。

锅烧热,放入小半碗油,加入葱姜蒜和干辣椒爆香,再加上他自己炒的底料,很快,一股强烈霸道的香味在山崖上弥漫开来。

正在盖房子的众人忍不住吸吸鼻子,问道:“小江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正在抹墙的方朝阳说道:“我刚才看见老胡提了一条大鱼。”

大家的眼中放着光芒,今晚又有好吃的了。

他们在江宁这儿干活,最盼望的就是这一天两顿饭,从来就没失望过。

江宁把底料炒香,再加入水烧开,先把豆芽放进去,再放白菜油菜,最后才放入切好的鱼片。鱼片不能煮太老,否则会影响味道。

水煮鱼做好后,江宁又开始做鱼头豆腐,今天两道肉菜够丰盛了。剩下来的就是素菜。

乡亲们送来的蚕豆豌豆被江宁拿去磨成了粉,他用淀粉做了一大盆凉粉,凉粉白中带着点淡绿,看着就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凉粉也是一粉多吃,用香菜小葱凉拌一盆,剩下的切成薄薄的方块放在锅底用油煎,撒上盐和佐料。凉粉的表皮变得脆脆的,吃起来更弹更香。

这一阵又一阵的香味,把大家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到五点时,大伙干活都有些心不在焉起来,时不时地伸长了脖子朝厨房这边张望。

江宁也察觉到了,对大家说道:“今晚早些吃饭,吃完再干吧。”

大伙挠挠头,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江宁和陈大娘她们把两盆水煮鱼端到桌上,其他菜也一一端上来。

水煮鱼红彤彤油汪汪的,鱼头炖豆腐,汤清鱼白,一红一白互相映衬着。

大家看着看着,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

江宁招呼大家坐下吃饭。

大家坐下来,迫不及待地去夹水煮鱼,鱼肉鲜嫩弹滑,吃到嘴里,麻、辣、咸、香,诸种味道一齐在炸开,让人欲罢不能。

鱼头炖豆腐比较清淡,但也别有一番滋味。还有一样好吃的是煎凉粉,又脆又香。

大家牛也顾不上吹,天也顾不上聊,只知道埋头痛吃。

陈大娘王婶子她们则边吃边聊,向江宁打听这水煮鱼的做法,她们做鱼多是炖汤清蒸,连红烧都少,都觉得这个吃法很有意思。

江宁把自己知道的那点东西悉数教给他们。

陈大娘感慨道:“小江,你这双手可真巧,会修机器还会做饭。”

王婶子接力夸:“这孩子懂事礼貌还心善,长得也好。”

两人看向江宁的目光都变了。

陈大娘抢先问:“小江,你已经十九了是吧?还没对象吧?”

江宁心中闪过一丝不好的预感。这场面太熟悉了。

不行,他要把一切麻烦的因素都扼杀在摇篮里。

想到这里,江宁放下筷子,一脸地伤感惆怅、欲言又止。

两人发现了他的异样,赶紧问江宁怎么了。

江宁这才说道:“陈大娘,我跟你说,你别告诉别人,我怕人说我搞封建迷信。”

陈大娘耳朵一动,这是有情况啊。

大家也都竖起耳朵,仔细听着,连吃饭速度都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江宁慢慢地说道:“我小时候算过命,不宜早婚,早婚害人害已。我三十岁之前不考虑对象问题。”三十以后再找别的借口吧,反正肯定已经离开这里了。

有人信,有人不信。

江宁为了佐证自己的话,又自证道:“我开始也不信,有个女同学也不信,结果……她爸就出车祸了,她哥被钢板砸了,我自已大病了一场。后来,又……”

众人:“……”

众人看向江宁的目光又变了,带着同情、怜悯、惋惜。

果然,人是不可能完美的,人生总有缺憾。

陈大娘本想把自己的侄女介绍给江宁,一听这话,直接歇了心思。王婶子的心思也淡了。小江人是好,但命更重要啊。

两人又变回了和气慈祥的长辈。

半个月后,江宁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三间正房,两间厢房,甚至还拉了个院子。

那些大娘婶子也不知道是同情江宁还是怎么了,有空就过来帮他干杂活。

江宁开垦的那块菜地被嫌弃了,陈大娘重新帮他规整了一下,种了两垄韭菜,一垄空心菜。还给茄子、豆角、南瓜搭好了架子。

江宁在一旁认真学习。他以前没怎么种过地,但他相信自己的种族天赋,只要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解锁种田的技能。

房子盖房好了,院子垒起来了,菜园子也有了,现在还差门、窗没装好,村里的老木匠正在帮他做。

这么一折腾,江宁本就不多的积蓄见底了,老胡的几块钱也投了进去,甚至他还欠了李守信和方朝阳十块钱。

但他看着自己的房子,心里还还是无比快乐。

前世,他欠了三十年房贷,才有一套小房子。现在只欠了十块钱就能有依山傍水的独栋别墅,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江宁沉迷于规划自己的房子:院子里必须得有花,凤仙花、月季花、牵牛花,每种种一些;得有树,葡萄树、石榴树、梨树,每样种一棵。得给鸡垒个窝,给大黄的儿女小黄弄个小窝,大花的孩子小花也来一个,新厨房好好装修一下。

可能是见江宁太过于沉迷,老胡忍不住提醒道:“我们不过是这里的过客,你没必要费太多心思。”

江宁豁达地笑笑:“往大了说,我们不过是宇宙的匆匆过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享受当下的每一分钟。”

老胡默然片刻,突然释然一笑:“你说得对,享受当下的每一分钟。”

他停了一会儿,又问道:“我想请几个特殊的客人,你愿不愿意一起?”

江宁猜测他要请的应该有江潮爷孙俩,便笑着答应道:“当然可以。”

筒子们,与编辑商量好了,本周五,也就是7月8号v。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老规矩,为庆祝入v,前排20发红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七章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