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七两三钱 > 第2章 第二章

七两三钱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离心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5-31 03:46:43 来源:文学城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若不是准备离开时的那晚,天公不做美下了一场大雨,贠朝怕伤口淋雨再次恶化,才没踏出破得连门都只剩个框的山神庙,他之后也不用为带孩子头疼,更不用为算账头疼。

“防风二钱……八文……连翘三钱……五文……”贠朝自怀中掏出竹笔,淋上一星水缸中的水,润了笔尖,在账册上写着。

他如今写字已经很工整,左手运用熟练,并不比右手写得差,很快便写完今日收支,将竹笔套上笔帽收好,合起账本。

秋夜里寒气渐起,月上中天时已是寒凉,贠朝独坐院中,却像是没感受到一般,呆呆地瞧着手里这本账。

他又忆起穆如清生病前拽着他说话——“你到底有没有把我当作徒弟?你从不让我叫你师父,是不是还完我家的钱就走了!”

这小子胆大包天,竟然敢扯着他的衣领拽他个踉跄,声音也大得要把屋顶掀翻。

但那时贠朝无由来地一阵心虚,因为穆如清说得不错,除了不让人叫他“师父”的原由,他本是打算还完钱就潇洒离开的。

只不过账有点难算,他记着记着就懒得去算还剩多少银子便还完这七两三钱了。

老话说的不错,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算账不知奔波劳碌苦。

再也不是花钱如流水的风光时日,还要带一个向来只会读书四肢不勤的半大小子,最开始那段时日贠朝都不知是如何熬过来的。

用仅能找到的穆如清母亲遗物典当来的银子,他设计占了这座后杨村闹鬼的屋子,精打细算着,一日日繁忙。

后来,他在村子里做起行脚郎中,整日接触的都是碎银与铜钱,还要兼顾采药炮制,忙得马不停蹄,能记点账已经很是不易了。

一两银子十六钱,一吊铜钱共千枚,换算都是一个大事。

更苦手的是他并非专门的账房先生,每每得闲算账算到一半都会觉着烦躁,扔下账本便跑,招来穆如清指导他练功解气,久而久之,账越积越多,想要理清便更难了。

可恨穆如清这小子好似一头狼,还是会朝他白眼的那种。

“你养我不过是为了我父母的恩情,不过是为了钱,你不做我师父,是不想和我有任何纠缠,还完后你就要走了,你快要走了,对不对!”

穆如清赤红着眼语气凶狠冲他劈头盖脸的一番质问,让贠朝如今想起来还是心里发堵。

别家的小孩子面对长辈时都知道轻声细语,便是吵架耍脾气也只是撒娇哭闹,穆如清倒好,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语速快不说,声量又高,直把贠朝闹得哑口无言,也太让他没有面子了。

肯定是老爷夫人没有把他教好。

毕竟在当年读书时,穆如清就爱偷偷流出来乱跑,肯定没学成什么好样。

现在这长得越发俊俏的小伙子太不好糊弄,遇事总爱深究,还不如当年那个傻傻的小胖子。

“小云,你怎么在这里?”

正腹诽着,便听到声音自背后传来,将他从记忆中捞出。

贠朝并未有说闲话被人逮住的心虚,他和形形色色的人打过教导,对上穆如清还不是游刃有余。

转过身后他镇定出声:“过来,我摸摸还烫不烫。”将账册随手放在院中石桌上,贠朝招手让穆如清走近。

穆如清穿着洗得发旧的里衣站在门前,反衬得脸色皎如月,只有上挑眼尾的一点殷红散发出病气,不觉着难看,倒给人更添颜色,若是哪家的姑娘看到穆如清如此模样,不得芳心大动。

但贠朝看这张脸看得久了,不觉着有什么,只知道对方这样子肯定不舒服。

他在院中待得久了,寒气入了骨,等穆如清走近,他准备抚上穆如清额头时手都有些僵硬,贠朝只好活动了一番,又呵上一口气将手暖至温温的,才探了上去。

入手还是热烫的温度,再观眼前长得已和他差不多高,大半夜还穿着单薄寝衣的人,贠朝暗骂穆如清只长了个子没记得长脑子。

“发着烧大半夜还往外跑?是嫌病得还不够重?”贠朝数落他。

穆如清薄唇似刀,抿得紧直,他望着贠朝好像还有话要说,终究没有开口。随即垂下一双泛红的桃花眼,视线停留在石桌上的账本,并不答话。

“烧糊涂了?说话。”贠朝一遍说着,手上亦是不停,将外衣脱下,直接罩在穆如清身上。

这带着些体温的布料终于让穆如清回了神,他双手攀上领缘,渐渐收紧十指,将自己整个裹起,才在贠朝的注视下启了口:“……我饿了。”

少年人声音还因发热而沙哑着,但这一声轻飘飘,软绵绵的,带点朦胧睡意散去后的鼻音,如一片羽毛快速掠过贠朝的心头一点,倒让贠朝的态度软和下来。

“当然是会饿,你晚上根本没吃多少。”贠朝叹息一般的话语,也不知是说与谁听的,声音小的可怜。

穆如清问他:“什么?”

“说你该吃的时候不吃,大半夜净是找事!”贠朝说着转身向厨屋走去,他这话是说给穆如清听的,心中却十分清楚,喝药抑制食欲,病中又容易干呕,穆如清肯定是吃不下太多。

“我自己去——”

“别跟着我。”贠朝听到背后沉重的脚步声,不待回头便知道穆如清想要同他一起,立即出声训斥:“滚回去躺好,等着吃饭。”

穆如清握着还披在身上带着药苦味的外衣,心中不免有些悲凄:他和贠朝的关系从没这么僵硬过,就是从前练功偷懒,贠朝也只是使计耍诈,诓骗着说不要他了,而不像如今这般,话中句句带刺,连“滚”都用上了。

或许真是生病的人容易多愁善感,他那日在厨屋内,还不知道自己为何头脑发昏前胸巨痛时,突然觉着自己说不定会死在灶台上。

那时他生平首次生出面对死亡的恐惧,贠朝却外出看诊不在他的身边。

独自胡思乱想,便会生出些其他的念头,只是一切都戛然而止在贠朝出现的一刻。

其实他当时还有些意识,当他被贠朝背起,胸膛贴在实实在在的后背时,心安得不行。贠朝身上的温度虽比他的低,却令人心中升起一道温暖,正如眼前还冒着热气的甜汤。

“不是饿了?怎么不吃。”贠朝说着将油灯点上,碗上的热气飘渺,映得对面的人看起来有些不真切。

“嗯。”穆如清捧起碗,缓慢地喝着,一双眼在如豆的灯中,看起来如水一般润泽。

怪不得人们常说桃花眼招桃花,穆如清人在病中,桃花便像是落在潭中,眼神晃晃荡荡的,让人看着便会不自觉生出些怜意来,贠朝连催促也顾不上了。

贠朝忽然移开眼,透过纸窗望向窗外模糊的明月,口中说道:“我明日要出去。”

话音一落,手臂上便传来了滚烫的温度,还带着有些发疼的力道。

穆如清直直望着贠朝,皱着眉毛,连桃花眼看着都失了光彩,问道:“你要走?”

“松开。”贠朝想要拂去穆如清的手,可对方本就抓着他的左臂,他无法活动的右手是决计掰不开这牢牢的五指,只好解释:“我是去求药方,别这么大惊小怪。”

“真的?咳咳——”穆如清不信地重复,又突然咳嗽起来。

贠朝轻拍穆如清的脊背,漫不经心地回道:“我从不骗人。”

带着碗出去时,贠朝刚越过门帘,便转头朝穆如清所在的方向,无声地骂上一句“白眼狼”。

枉他带孩子带了三年,又是照顾又是指导武义,现在只为了一本账穆如清就这般不依不饶,往后还得了?

然而第二日贠朝准备出门时,穆如清已经穿戴整齐跟在他身后。

“这是做甚?”见穆如清上前,贠朝皱眉问着。

回答他的却只有阵阵咳嗽声,穆如清那因发热本就红着的脸,经过深咳后颜色更重,泛着病态。

如此情况下,贠朝缓缓叹出一口气,他觉着这几日的叹气次数比之前二十多年加起来的还要更多。

“……你要去问药方,至少要带上病人吧?”穆如清说话时少气无力,瞧着好不可怜。

得了,这还是怕他偷偷跑掉。

贠朝:“我可是要去郁宁城,得走二三十里,现在你这幅样子撑得住吗?”

“没事。”说着穆如清便率先向前行去,贠朝只好利落给门上锁,追上兀自走向道中的人。

秋是万物走向衰亡的季节,这次再去郁宁,城中更是贠朝从未见过的破败景象。

萧索秋风里,残破落叶与纸钱不分彼此,打着旋儿一同飘落,哭声四起,许多户人家在门口挂上白布,更显悲凉。

此次疫病不仅来势汹汹,在城中闹得更甚。

带着穆如清从驴车上跳下,贠朝向赶车的刘叔道了声谢,想要掏出几个铜钱却被对方摁回怀中。

贠朝早成了附近几个村里出名的铁公鸡,病看得不错,但就算是打欠条,求药人该付的诊金是一个子儿也不会让。上回后杨村里人因着药钱大闹一场的事,传得沸沸扬扬,连隔壁镇临近的村民都人人皆知。

今年情况实在不好,知道贠朝“凶名在外”的刘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说:“别了别了,贠大夫,上回看病的八十文我还没还上呢,今年收成不好,诊金给咱便宜点就成。”

承了对方的人情,刘叔的话又说到这份上,贠朝也不好一点面子都不给。他撇了一眼还坐在驴车上的穆如清,心道要不是为了这小子,谁愿意当这冤大头。

他面上似是经历一番认真思考,才对刘叔说着:“那成,诊金就不收了,可药钱是不能差的,五剂药少说也是要六十文。”

“啊成成成,说好了,等你们结束还去找咱带捎你们回村里去,我就在城南林记米铺。”刘叔像是怕人反悔,挥手催着穆如清下车又使劲甩了两鞭,赶着乱嚎的小灰驴迅速离开。

“走吧。”贠朝说着,转头看向从进城后便不发一言的人——穆如清这小子正盯着济民堂的匾额出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