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打的猎物放不得,更何况王大丫的野狍子还受了伤,所以两人都没有回村里,直接就从小路去了镇上。
王猎户还没受伤时带着大丫来处理过猎物,王猎户倒下后大丫则成了送猎物的人,两人熟门熟路地到了八珍阁,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伙计看见两人就赶紧跑进了后厨,没多久一个身型高壮皮肤黝黑的青年就热情地出来打招呼,“大丫妹子来了,重不重,没压坏你吧?”
李铁柱说着就去拿王大丫身上的背篓和野狍子,只见她躲了一下,恨了那个李铁柱一眼,没好气地说,“你是第一天认识我吗?这点东西我还背不动了?”
末了还朝他递了个眼神,李铁柱顺着这个眼神过去,就看到了刘玉桃,长得是挺白,但是瘦瘦的,脸上寡得很,他又往后看了眼王大丫,身量高,脸庞俊秀大气,肤色虽是比刘玉桃黑了些,但脸色红润娇俏,时时刻刻都散发着勃勃生气,胸是胸腰是腰臀是臀的,最主要是气呼呼看着他的那股劲儿勾得他心里痒痒的,多看一眼晚上都睡不着觉。
刘玉桃在一旁观察两人,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了王地主家那条大黑狗,每次遇到了村长家的那条小花狗,就屁颠屁颠地跟在后头,小花狗也是嫌弃得不了,气呼呼的状态和王大丫如出一辙。
“你干啥呢,傻愣着不动,快帮我妹子搬东西啊。”王大丫在一旁指挥。
刘玉桃不是第一次来这里,自然知晓李铁柱一直喜欢王大丫,对于使唤别人家的“男朋友”她还是很别扭,正想怎么拒绝呢,
李铁柱就朝厨房喊了个人出来,一只手就把她背上的东西拿走了,而李铁柱自己则是将王大丫的东西全揽在身上,还不忘朝王大丫邀功,“我娘说了,男子只能给他自己的媳妇儿干活,我可不能帮她拿东西,我帮你拿。”
王大丫立马红了脸,啐了他一口,“不知羞,谁是你媳妇儿。”
说是这样说,但嘴上那弯上去的弧度显然是对李铁柱的识相挺满意的。
刘玉桃在后面被喂了一嘴狗粮……
走到后厨院子,就有人来称量货物,看见李铁柱跟在大丫后面又不免打趣一番,王大丫是酒楼固定的供货人,加上又和李大厨儿子李铁柱有那么点意思,所以每次来,酒楼都给了好价。野兔子20文一斤,野鸡18文一斤,野狍子分开狍子肉和狍子皮卖,肉给了30文一斤,狍子皮200文。
刘玉桃的东西少就先算了她的,虽然她还是很馋鸡汤,但是想到野鸡18文一斤,就可以买6斤糙米,或是3斤白米3斤白面了,瞬间就摒弃了拿野鸡回家吃的想法,便也将准备拿回家的母鸡拿出来称,王大丫给的肥兔子足有15斤重,三只野鸡差不多20斤,就按20斤算,肥兔子20文一斤,有15斤就是300文,野鸡18文一斤,有20斤就是360文,一共就是660文,刘玉桃捧着伙计递过来的用丝线串着的铜板笑眯了眼,这下家里的吃食总算有着落了。
偌大的喜悦在账房称算王大丫货物的时候慢慢淡了下来,王大丫的狍子肉除了皮后就有51斤8两重,账房就按了52斤算,然后五只肥兔子一共33斤,两只野鸡12斤,一共就是2636文,1000文就是一两银子,也就是说刘大丫一趟就赚了二两多银子,看着手里的钱串子,刘玉桃不禁感慨,果然有对比才有伤害啊,不过刘玉桃也没眼红王大丫,自己的钱可是有一大半是大丫送的呢,眼下还是想一下置办些什么回去比较好。
两人先是来了粮铺,手中有了钱,刘玉桃就想多置办些东西,家里只剩几碗玉米面了,得买些糙米回去,看到旁边白生生的白米和白面,刘玉桃就忍不住流口水,但想着还要给未出生的弟弟妹妹做衣服,吃的油,照亮的灯油,以及一些调味品就有些纠结。
王大丫目标明确,没什么可纠结的,家里还有粗粮玉米,只需要点糙米回家,偶尔给她老爹熬粥补一下身体就行,今天猎物卖得多,她就不像之前那种几斤几斤的买,一次性就买了30斤,够她老爹和四岁的病弱妹妹吃两个月了,待会儿再去买两斤肉给家里人打打牙祭,想想就美。
土生土长的王大丫只讲究吃跑,哪里还会买什么调味品,老爹不能做重活,拖着条瘸腿,日日在家里消沉度日,老娘又要照顾家里弟妹,又要做地里的活,根本没有经济来源,她还要养五个弟弟妹妹呢,所以她每次打猎挣的钱大多都存起来,就希望自己出嫁前攒下弟弟妹妹的彩礼和嫁妆。
刘玉桃知晓王大丫的想法,也很佩服王大丫,王大丫才十六岁,这个年纪在她那个世界都还只是个高中生呢,但她却凭自己的能力撑起了一个家。
最后,刘玉桃想着给老爹老娘补身子还是买了10斤白米10斤白面和30斤的糙米,这就花去了210文,接着又去买了棉布和各种调味品,手里最后就剩下100多文了,王大丫不禁感叹刘玉桃的消费力,她这一天花的可是她家1个月买米的钱了。
刘玉桃看着满满当当的背篓心满意足,这钱嘛,是挣出来的,该吃吃,该喝喝,不吃饱喝足,怎么有力气挣钱,她就不信了,她一个在文明程度极高的现代生活了二十几年的新现代青年,难道还养活不了自己?
攥着手里的100多文钱,刘玉桃和王大丫到了猪肉铺子,长得彪悍肥胖的屠户熟练地招揽着客人。
“桃丫头来啦,快来快来,今天还剩下几根大骨头,一会儿你拿去给你爹煮汤喝。”
“谢谢叔,今天我有钱,我得多买些。”
“那你等我一下哈,我先给客人割肉。”刘屠户呵呵笑着,拿着刀熟练地割肉给旁人。
猪肉铺子的老板也姓刘,早年带着家人逃难时被土匪打劫,为保护家人脸上被砍了条疤,加上他长得彪悍体壮的,配着一身铜色皮肤看着就有些凶神恶煞的,他第一次到佟家湾收猪时吓哭了不少孩子,村里人看见他也离得远远的,刘启是第一个愿意回他的话且没有用异样眼光看待他的人,得知刘启和自己同一个姓后,更是和刘启称兄道弟,时不时地就送些肉和猪骨头。
刘启人品清正,岂能占他便宜,每次都是婉言拒绝,真正接受刘家好意的还是刘玉桃来了后,当时家里为了给刘启和她治病钱都花光了,刘屠户家带着米和肉上门探病她哪会拒绝,她能饿,孕妇和伤员可不能饿啊。自那之后,刘玉桃每次来猪肉铺子,刘屠户便总拿一些猪大骨给她拿回家熬汤,她便也时常回送些蔬菜瓜果,两家的情谊便这么熟络了起来。
“刘叔,我要5斤猪板油,3斤五花肉,和三根大棒骨,那猪骨头剔出来的时候多给我留点肉。”
“桃丫头,你这是去发财了?”
“哪里啊,这是我大丫姐,她打猎可厉害了,和她上山蹭了几只野鸡野兔,这才有钱买点肉给我爹娘补身子呢。”说着,便拉着大丫介绍。
刘屠户边夸刘玉桃王大丫孝顺能干边剔肉,刘玉桃谦虚回应,一旁的王大丫则被她的大手笔惊住了,“你家才三口人,吃得了那么多?”
猪板油12文钱一斤,五花肉10文一斤,没剔干净的大棒骨2文1斤,刘玉桃这一出手起码得100文了。
“哪会吃不完,今晚上一顿,明天三顿,不就全完了,也就猪板油的油渣可以留着做面哨子可以留长些。”
王大丫咽了咽口水,这还是第一次听小姐妹说自家的吃食呢,挣的虽然比她少,但这吃的方面,自家和人家比就是天上地下了,王大丫顿时觉得自己一家七口人却只吃两斤肉有些磕碜了,在刘玉桃的熏陶下便也买了3斤猪板油和3斤五花肉,看到刘屠户递给刘玉桃的大骨头上也有不少肉,便将剩下的十几斤骨头都包圆了,舍不得多吃肉,但是多喝些肉汤也能补身子嘛。
“来,桃丫头的一共105文,大丫的一共96文。”
两人乐呵呵地接了过来,沉甸甸的肉拿在手头,顿时就不心疼钱了,脑子里都是肉做的吃食,鼻子仿佛闻的都是香味,说话时真怕腮帮子的口水不小心流出来。
到家的时候,太阳刚刚下山,刘玉桃放下东西准备归置时就看到了厨房的炊烟,走过去就看到赵氏拿着葫芦勺,有些费劲地佝腰舀水,灶台上的木盆则盛着一指后的玉米面。
她赶紧跑过去,扶着赵氏,“我的娘诶,你咋这么不听话哟,都说了以后的家务事你不能沾手一点,只要负责养好身子就行。”
赵氏柔柔地笑着,恬静又美好,这是被人一直宠爱才能散发出来的纯真,以前是刘启和刘玉清守护她,现在便由她守护。
“我看你好久都没回来,就想煮饭等你。”
刘玉桃大惊失色,呵呵笑着,“你煮的饭也就我爹能吃得下去,可别祸害我哈。”
话语不经大脑地说出来,刘玉桃就看到自家老娘脸上浮出了窘迫,便立即安慰道,“不怪你不怪你,我们小的时候是阿爹做饭,哥哥长大了是他做饭,他走了又是我做,你没有学习实践的地方,都怪我们。”
赵氏脸色红红的,被女儿的另类安慰得又幸福又窘迫。
刘玉桃没时间和她娘忽悠,只扶着赵氏走到客厅,一样一样拿出背篓里的东西。
赵氏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囡囡,你去哪儿得的这些东西?”
“我买的啊。”
“我知道是买的,可我们家不是没钱了吗?”
刘玉桃怕她想歪,就赶紧将卖猎物的事情说了一遍,赵氏这才放下心来,轻轻摩挲着嫣红的棉布,眼里都是为人母的柔和光晕。
“大丫真是个好姑娘,囡囡也是。”
刘玉桃连连点头,轻声应和,只想赶紧打发自家老娘,好抽出时间去做晚饭。拿出了用油纸包裹得严实的布料,剥开后朝赵氏递去,“这是我买的棉布,你要是闲着无聊,就去让我爹裁布,你先给弟弟妹妹做些小衣服,要是眼睛不舒服,那我拿去找村长奶奶,她手艺也是一等一的好。”
赵氏摇头,“我可以做,不要麻烦村长大娘”,然后又爱不释手地抱着布料,“这布色泽艳丽,透气舒软,你弟弟妹妹穿着肯定舒服又好看。”
说完便拿着棉布就去了里屋找刘启,刘玉桃则是将东西一一归类,然后舀了两勺糙米一勺白米洗净上锅,准备箜饭,这样还可以熬煮出浓郁养人的米汤,当做明天的早餐。
添了适当的火柴后,又将旁边的大锅洗净,猪骨焯水洗净,再丢些葱姜进去,这才去处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刘玉桃将带皮的部分割出来,打算做个蒜苗回锅肉,切点肉丝炒个青菜,再来一个凉拌蕨菜,今天三菜一汤就算完成,剩下的五花肉则放置一旁待吃完晚饭再来剁成馅儿,明早就做肉包子,刘玉桃想着想着就忍不住流口水。
直到猪骨熬出汤油,肉味飘满整个院子,刘玉桃这才将所有菜弄好。
刘启和赵氏在屋里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这孩子今天做了什么吃食,这味道好霸道啊。”
赵氏看丈夫脸色红润,撅着嘴像个小馋猫,就忍不住笑,“囡囡今天买好多肉,说是给我们补身子呢,我看你倒是像馋的,哪里有需要补的样子?”
刘启做着怪表情,夸张地道:“哎呀,哪里不需要了,伤筋动骨一百天,我得多补补才行。”
赵氏被逗得发笑,末了还是为了自己姑娘心疼,“就是苦了囡囡了,她小小年纪就要撑起这个家,是我们对不住她。”
刘启也沮丧了许多,只握着赵氏的手安慰道,“囡囡是个好的,她不会怨我们,再说我也快好了,等我好了就算不开学堂也能抄些书,到时候银钱就留在家里,至于小猴子我们就不找了……”刘启嗓音突然有些沉重,“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要找也找不到,只要他活着,他总会回家的。”
小猴子就是刘玉清,赵氏怀刘玉清的时候,刘玉清就是个折腾的,刘启总是开玩笑说刘玉清像个猴子,叫着叫着,刘玉清的小名就变成了小猴子了。
赵氏想起长子也很担忧,但是丈夫最起码还要养两三个月的病,家里只有长女能依靠,未出生的孩子也要照顾,所以也只能同意丈夫不找长子了。
两人沮丧没多久,刘玉桃就抬着小桌子进了屋,直接放在炕上,白色的稻米和灰黑色的糙米相融合,在空气中散发出香甜的米香,炸得焦黄的五花肉被浓郁的蒜苗香味包裹,让人忍不住分泌口水,还有清脆的炒青菜,凉爽可口的凉拌蕨菜,一锅飘香的骨头汤,刘启和赵氏的思绪瞬间被眼前的香味替代,刘启咽了咽口水,激动地问,“囡囡,这是你做的?”
刘玉桃在给刘启和赵氏盛汤,“当然是我做的呀。”
“你怎么会做菜?不是,你怎么做得这么好吃?”刘启不可置信,刘玉桃略微停顿,这才想起她才来到这个世界个把多月呢,刚来的时候只顾着找回去的办法,家里吃食都是赵氏这个孕妇随意弄,要么就是村里人送的,她好了之后前段日子用家里的食材随便对付,这顿饭严格来说算是她真正意义的第一餐。
以前的刘玉桃虽然也会做饭,但也和村里人的差不多,顶多就是调味品多一点,要好吃一些,但绝对做不出这些菜。她本想随便撒个谎,但后面总要用无数个谎来圆,所以便直接说道,“我就是会做啊,也不知道为什么,上次磕到头后,脑子里总是出现很多奇怪的东西。”
刘启虽是读书人,见识多了些,但也不会忘换魂的方向去想,反正自己闺女的表现都很正常,说不定这还是她的机遇,便也不再问,给自家媳妇加了块肉之后,就大吃特吃起来。
这菜看着好看,吃起来才是真美味,刘启边夸边吃,又是大口喝汤又是啃骨头的,读书人的形象都被他“败坏”了不少,赵氏也好不到哪里去,忍不住一口接着一口。
刘玉桃也饿了,赶紧埋头吃饭,一时间,屋里便只剩下咀嚼声和碗筷碰撞的声音。
等再抬头,桌上的碗都空了,老爹正揉着吃多了的肚子,赵氏则扶着肚子慢慢走着消食,刘玉桃喝完最后一口汤,便开始收桌洗碗,最后舀了白面,准备揉好醒着明天做肉包子,看着五花肉还有两斤多的样子,便舀了一大勺玉米面掺和着,准备明天多包一点,给大丫家和村长家也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