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吴小麦断断续续把三百千学完,至于吴娟和宁花,起码三字经磕磕绊绊能认下来。吴小麦打算佳禾六岁时,就送去祠堂念书,不求佳禾日后大富大贵,只希望她读书明理,日后可以去学一门谋生的手段。族里不禁止女子去私塾读书,只是大部分人家都不会送闺女去祠堂念书,认为没用,家里还少了个干活的人。倒是村长和几个族老要求族里每个丫头都要会写自己名字,几个族老时常叹息,族里那几个丫头怎么不是小汉子,天赋极高。村长听多了,便去县城打听,把几个丫头送去县城绣坊学刺绣。几个丫头识字,坊主乐意收下,毕竟识字,绣吉祥话不容易出错。回村一说,村里人才乐意自家闺女去祠堂念书,念完三字经就不管了。只是能学刺绣的终究是少数,送去的丫头,绣坊最后只留下两个。倒是刘春花把几个丫头带在身边,教她们厨艺,刘春花觉得日后让几个丫头去码头那摆摊也不错,能写会算,摆摊不怕被骗。祠堂会教一些简单的术数,学完应付普通的买卖还是可以的。
吴小麦又买了两亩荒地,家里小孩长大不少,不用天天盯着,家里的五亩荒地已经养出来了。稻豆轮作,稻子的产量已经赶的上良田里的产量,依旧不种麦,村里老人看过,说地力还不够。现在家里五亩地可以轮作,粮食和豆子都不用买。除了管蘑菇棚、蘑菇坑,就是在地里打转,自然能多种一些是一些。村里买地的人多了不少,多是一亩两亩的买。蘑菇坑满了之后,村长就把蘑菇树枝分给村里人,这些蘑菇树枝长出来的蘑菇,卖了钱归自己,村里人的手头宽裕不少。现在各家各户的阴凉处、山上的阴凉地,多少都堆着村里人的蘑菇树枝。前几年的蘑菇树枝之前不长了,本打算砍了当柴烧。二狗一时气愤,拿斧头砸蘑菇树枝,结果第二天,蘑菇树枝上长出不少蘑菇,长势比之前还旺盛。村长组织村里汉子把蘑菇树枝全部敲了一遍,直接让蘑菇产量增加了一半,乐的村长直接请村里人吃了一顿流水席。吴小麦把自家蘑菇棚的蘑菇树枝全部敲了一遍,效果很好,至于牲口棚的那堆树枝,完全没效果。吴小麦嫌那堆蘑菇树枝太占地方,直接送给了三壮几个。吴小麦手上快有近千两了,本来想把自家房子推了,建青砖大瓦房,村里看了半天,只有村长家是青砖大瓦房,自家建有点扎眼。准备等村里有人建青砖大瓦房的时候,自家一起建,倒是把牲口棚的屋顶换成瓦片了。
后面跟村长商量了一下,村长建议吴小麦在码头那边买个商铺,最近几年往来镇上的商贩多了不少。吴小麦跟村长在码头转了两天,看了几个商铺,最后花了六百两买下了一个后院五间正房带一排下人房、院子带水井的店铺,价格很贵,主要这店铺是青砖大瓦房,店铺门脸又很大。村长本来想说买个小的,吴小麦看上这个,觉得买两个小的,不如直接买个大,连房子都不用再买。买下后,村长让人把门脸改成两个,一大一小,把冬菇干移过来,这边离码头近。冬菇干混在粮铺里,多少有些不方便,怕碰碎。小的用来卖冬菇干,冬菇干的门面不需要太大,隔个小门面,钉两排小架子、放个长桌,后院留个单独的房间当仓房就好。至于大的,用来开店,刘春花把几个丫头带了出来,几个丫头时常在镇上码头买梅干菜肉饼,生意相当好。每天往返镇上,就算有牛车,几个丫头也累的够呛。村长一直想在镇上租店面,只是租不到合适的,买店铺公账上没那么多钱。在镇上开店,几个丫头可以住后院,每天不用赶早过来,还可以卖点汤面、豆浆之类的。至于吴小麦买的这个店铺,对外只说是村里租的,冬菇干这个买卖,吴小麦自家也有份,肯定不用收租金,梅干菜肉饼这个还是要收租金的。饼摊现在挣的钱都是归村里的,几个丫头负责做饼卖饼,每日拿工钱,几个丫头干的可起劲了。租谁的都是租,租吴小麦的门面,起码不用担心,店面会被收回。
等一切安排好,挑了个黄道吉日,吴家饼铺开业。日后吴家村在镇上书院上学的小孩,也可以去饼铺后院休息,来饼铺吃饭。吴家粮铺后院都是仓库,没地给村里小孩休息。几个丫头年纪小,从粮铺调一个账房过来看着。店开起来后,饼铺不仅饼卖的好,汤面卖的也极好,浇头是豆子肉酱、酱爆大肠。豆子肉酱吴娟做的味道最好,酱爆大肠刘春花做的最好。村长每天从村里带两个大瓦罐去镇上饼铺,豆子肉酱、酱爆大肠费时,几个丫头做饼和面条都来不及,况且手艺不行。吴娟不愿去镇上,刘春花走不开,就变成从村里带。两人交替做,毕竟每天做那么多肉酱和大肠,相当累人。轮着来还可以休息一下,至于大肠交给村里妇人洗,肉则是宁花和村长家的几个媳妇一起剁。每天一百文工钱,吴娟和刘春花分大头,五十文,剩下的其她人分。加上从村里买的菜、柴火,粮铺买的面粉,冬菇干卖剩下的碎屑,吴家饼铺让村里人挣了不少钱。村里不少人想方设法的把自家闺女送到刘春花和吴娟身边学厨,没见那几个丫头跟刘春花学会做饼、做面,现在都能在镇上的店铺干活了。几个丫头家里日子好过许多,多少媒人上门提亲。
挑人这事刘春花做主,只从村里私塾选人。几个丫头日后要是嫁人,嫁到镇上,那还好说,嫁到村里,不一定到镇上的饼铺干活。要是生了孩子,那更不可能去店里干活,带孩子忙都忙不过来。刘春花一直都是选十三、四岁的小丫头,带一两年,学会做饼做面。十五岁送去镇上饼铺干活,干个两三年,给自己存些嫁妆,刚好嫁人。日后要是跟吴娟一样,和离归家,也可以给自己挣口饭吃。至于梅干菜,自己家和吴小麦家做,算是留给自家孙女和佳禾的嫁妆,梅干菜虽容易做,一般人想不到,就算厨艺不精也可以做好。
石头十一岁的时候,吴小麦把自家的房屋和围墙都推了,把自家旁边的那一亩地买下,改建成青砖大瓦房,正房九间,一间厨房,两个仓房。剩下的牲口棚、灶房、茅房、围墙、柴房,依旧用土墙。宁花又给吴小麦生了个儿子,吴小麦想着改建,那就多建几间,免得日后小孩长大,没地方住。花了三百多两才把房屋建完,吴小麦舒心了,又跑去木匠那定了不少家具,花了二十几两,被吴娟和宁花念叨了好一阵子。隔两天又去县城买了三亩荒地,准备接着开荒,总想着多买地,多给石头和自家孩子留点。只是家里就自己一个男丁外加吴娟和宁花两个成年女子,多了种不过来。就等着石头成丁,接着买荒地,良田很少有人会卖,开荒太累,请人人都不见得愿意干。
石头十二岁时,洛秀才因为养外室,被王地主赶出家门,灰溜溜的回洛家村。洛家村人都不待见他,不知从哪里打听出,吴娟替镇上码头的吴家饼铺打工。吴娟极少出村,见不到,洛秀才带着自家老娘、自己兄弟跑到镇上书院,抢石头。把村里小孩吓了一大跳,幸好人多,几个小子一拥而上,把石头抢了回来。村长知道后,带着村里汉子去洛家村把洛秀才家砸了一通,罗大娘不时跑洛家村村口骂洛秀才,洛家人才消停。只是洛秀才有功名,镇上书院拦不住他,不时跑石头身边摆老子的款。吴小麦气的够呛,又不好去把洛秀才揍一顿。想了几天,让石头回家,先自个在家读书,之后再想办法。倒是吴娟提议,带石头去投奔吴水红,吴娟自从学会三字经,每年都会让黄海生带封信回去给吴水红,吴水红也会回一封信过来。吴水红不时邀请吴娟过去,说黄家的私塾很好,石头既然读书,就应该来黄家的私塾读几年书,这样更容易考取功名。吴娟之前一直没法下定决心,这次洛秀才过来闹事,几人被烦的不行。吴娟在村里,只要不出村,洛秀才就没法纠缠。石头不行,石头要去读书,日后若是考功名,不孝的名头压下来就全毁了。避不过,那就跑的远远的,只要找不到,石头日后才能过上安生日子。
吴小麦想了三天,才下定决心送吴娟和石头走,不敢声张,只告诉村长和刘春花两人,请他们俩保密。吴小麦三人走后,村长让自家儿子孙子替吴小麦干地里的活,外人问起一律敷衍过去。一个月之后,吴小麦才回来,其他人问起,一律说送吴娟和石头投奔亲戚去了。其他人好应付,罗大娘可不好糊弄,天天跑吴小麦家里要人,闹的人脑壳疼。吴小麦打定主意不说,罗大娘又哭又闹,最后被刘春花劝走。毕竟从吴小麦嘴里套不出话,再闹下去,只会吓到几个小的。罗大娘心里憋着气,不能拿吴小麦撒气,有空就跑去洛家村,找洛秀才的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