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屏屏的种田日常 > 第17章 第 17 章

屏屏的种田日常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纸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3 11:43:42 来源:文学城

茶坊内设讲就,雕梁画栋,书画挂了满墙,大厅角落处放有梅兰菊竹的盆栽,桌椅板凳刻有字画,跑堂的小二也是一副书生打扮。

这里倒不像是个歇脚吃饭的地方,更像是书斋会友的风雅之地。

然而在这般风雅之地,往来之人却大多衣衫破旧,言语粗俗,端上桌的菜也是粗茶淡饭,不过是寻常的家常菜。

蒋鹭要了几样清淡的小炒,跟车夫在临窗的桌上吃饭,车夫同他道,“这里本来是个酒坊,后来朝廷不许酿酒,便改成了这个模样。”

车夫说起来时,表情是说不出的嫌弃,似乎这里的陈设很不能入他的眼。

蒋鹭能理解,内设再文雅与往来之人气质不合,彼此融入不了,看着就古怪别扭。

夜里蒋鹭没有睡沉,一直警醒着,不过倒是他想多了,一夜过去,风平浪静。

隔天下午,马车经过盼西亭,原该顺南而下,蒋鹭却让马车改道往北边走,此地往北走二十里是百草村。

马车把车停下来,同蒋鹭道,“小老爷,此去后可要折返往南?”

“自然是还要往南。”

“那便得加钱。”马车笑眯眯的甩着手里的鞭子,“来回各五文。”

雇车的银钱早给了马行,这时车夫说的加钱,是要进他自己的腰包。

蒋鹭看已经是午后,不好耽误时辰,便掏了十个铜板给车夫。

车夫笑呵呵的接了,这才继续赶车。

岷县辖下五村、三镇,由一条波浪江蜿蜒相连。

二十年前波浪江发了洪水,沿途几个村镇皆有受灾,洪水退去,百姓依然各自安家。

但百草村所在之地却依然被洪水占据,村民不得已全部北迁,如今所在之地距离水源有些远,十年前凿了一条溪流引水,改善了用水情况,只是用水还是不太容易,田地也多为旱田。

这个时节正是豌豆成长之时,田地里不少村民都埋头拔草。

他们没有种植水稻,一年的口粮都靠这一片片的豌豆和小麦,片刻也不敢松懈,家家户户都是天不亮扛着锄头带着干粮到田里除草松土,天黑才慢慢往家里赶,便是年关将至也没有几户人敢松懈。

见村里突然来了辆马车,也只是抬头望了望,然后就继续手里的活计。

蒋鹭在军营时结识了两位兄弟,两人均是百草村的,只不过一个住村头、一个住村尾。

车夫将马车停在村口的枯井处,蒋鹭提着几包油纸包的点心下马往里走了十来米,看见一户檐下挂着江记乳鸽招牌的土矮房,抬手敲门。

门里一时听不到动静,蒋鹭等了一会儿,再次敲门,里面传来怯生生的询问,“谁呀?”

是个懵懂孩童的声音。

“蒋鹭,来找江山青的。”

“这里没有江山青。”

蒋鹭正欲开口,门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多时门从里面打开,一个国字脸络腮胡的男子出现在门里,眼里带着惊喜,“小蒋兄弟,你怎会来?”

“刘兄的饷银和抚恤金在我这儿,我给他家送去,顺道先来看看你。”

江山青见到蒋鹭本是高兴的,听他说到刘千冰,叹了口气,“倒是可惜了,不过你来得倒巧,刘兄家里正闹着呢,我本打算去瞧瞧,可我家里一摊子事儿不好走。”

一个扎着朝天髻的小孩从江山青的腰间探出个脑袋,好奇的盯着蒋鹭看。

“爹爹,他不是要债的?”

江山青轻轻拍小孩儿的头,“不是,小蒋兄弟,这是我儿子,小苗,小苗,叫蒋叔。”

“蒋叔。”小孩儿不怕生,直勾勾的盯着蒋鹭看。

蒋鹭看他脑袋较其他小孩儿大些,想到些什么,眸色暗沉,“江大哥,我有事同你商量。”

江山青一愣,他有些犹豫的往屋里看了眼,“小蒋兄弟,请进。”

蒋鹭进门后才发现,这房子不仅是外面破旧,里面莫说是家徒四壁,根本就是个土坯子,墙上、屋顶有不少的破洞,地上摆着的桶里装着黄泥和秸秆的混合物,看来是准备补墙。

屋里连桌椅板凳都没有,三个人站在屋中央一时无言。

还是江山青打破了沉默,“先前同你们讲过,我父亲做乳鸽生意赔了钱,外面欠着高利贷,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抵了债,可还是没还清,这几年我从军走了,妻子又病重,见天的吃药,这家全靠我母亲打理,时不时的跟邻居借钱度日,还是昨天赏银和军饷发了才还清,本打算好好修葺一番,可环顾一圈,发现也没什么可修的,只好补补破洞。”

江山青窘迫的挠挠头,“这孩子也是见天的被要债的上门恐吓,你刚才敲门,他还以为要债的又来了。”

蒋鹭心下明白,更觉得自己这一趟确实应该来。

“我来正是要同江大哥商量一件生意事。”

半个时辰后,蒋鹭从江山青家离开上车往刘千冰家去。

正如江山青所说,刘千冰家此刻正热闹,蒋鹭一路上问了两位村民找到刘千冰家。

门口聚集了十来个村民,各个都伸长脖子往里探看,里面时不时的传来碗筷摔打在地上的声音,见来了外村人,又开始对着蒋鹭指指点点,言语里都是好奇。

蒋鹭给江山青和刘千冰家都买了几包点心,本来他是要提着点心下车的,听见里面动静,便把东西放下,空手往门里走。

他一边往里走,村民一边给他让路,里面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晰的传进他耳朵里。

“你只管伸手问我这孤儿寡母要钱,也不四处打听打听,我王秋云到底拿得出拿不出。”

女声高亢,透着几分泼辣。

“这祖屋是我刘家的,如今八弟走了,你个妇人迟早改嫁,如何能继续住?另外前儿我便得了信儿,八弟的饷银下来了,区区二十两银子,你有什么拿不出来的?再说了,八弟死了,那是为朝廷死的,不是还有抚恤银两吗?弟妹,你何必同我装蒜?”

这一道男声不紧不慢,“八弟当年分家时,借了我二十两银子,我可怜你们孤儿寡母,一分利息都没收,弟妹,你莫要再推说,拿出二十两银子,这债就一笔勾销了。”

刘万山手里挥着一张纸,不妨被人把纸给抢了去,他转身正要骂道,却见是个身量高挑的男子,不免气势上弱了几分,但仍然高声道,“你是何人?何故抢我东西?”

蒋鹭仔细看纸上的文字,“这是刘千冰签下的借据?”

“正是。”

“这里的签字可是他本人所写?”

“那是自然。”

蒋鹭把纸张折好,刘万山伸手去拿,他侧身一躲揣进了胸前衣服里。

蒋鹭看着刘万山,“据我所知,刘千冰虽然读过几年私塾,认得几个字,可是一手字却似狗爬,这借据上的签字银钩铁画极有风骨,当真是他本人所签?”

刘万山上下打量蒋鹭,闻言轻咳一声,“我说了是他本人所写,就是他本人所写,你是个什么人,管我刘家家事做什么?还是你同我这弟媳有什么关系?”言语间多了几分暧昧。

“我这弟媳美貌出众,这几年我弟弟一直在外面,倒是不知道怎么结识了小兄弟你啊。”

刘万山的言语间全是对王秋云的轻蔑,谎话张口就来,围观的村民不辨真假,当即议论起来。

这可气坏了一旁的王秋云,抄起桌上的土碗重重往地上一摔,“刘万山,你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王八蛋,我王秋云嫁进你们刘家从未与外男多说一句话,凭的什么你就要这样污蔑我?”

她转头看向蒋鹭,并不多客气,“你又是谁?我家的事跟你无关,速速离去,凭白冒出来污我名声。”

王秋云算不上什么美人,只是小鼻子小嘴,皮肤白皙,又有天生的两道柳叶眉,不张嘴时倒是个清丽秀气的模样,此刻动了气,五官生动,又是别样风情,刘万山下流的盯着瞧。

“嫂子,我叫蒋鹭,是荣山村的,同刘兄在军营里相识,今日受县太爷所托,是来给你送刘兄的军饷和抚恤银两的。”

王秋云立刻变了脸,不似方才泼辣狠决模样,眼眶红了一圈,声音还算镇定,“既然如此,那就多谢你了,眼下我家里正忙,没空招待你,你把银两放下,走吧。”

刘万山听到他来送银子心里一喜,顺着王秋云的话说,“是啊,既然是来送银子的,银子搁下,人走吧,我家里正忙着呢。”

谁知蒋鹭却不走,他把揣进胸前的借据拿出来,又仔细看了一翻,“刘兄生前对我多有照顾,如今他不在了,留下这样一笔欠款,我必然要弄个清楚,不然倒辜负了他对我的照拂之情。”

刘万山不欲同他多说,伸手就要去抢借据,被蒋鹭躲过后,破口大骂,“好啊,你这小子,我算是看明白了,你这是打算霸了我弟弟的银子吧?可怜他年纪轻轻识人不明,竟然认识了你这么一个恶人。”

蒋鹭不为所动,问王秋云,“嫂子,刘兄是几年前分家的?”

“少说也有七年了。”王秋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好,七年,可我看这纸张崭新,不似陈纸。”王秋云凑过去端看起来,她不识字,也分不清纸张陈旧,只是看并不说话。

这可急坏了刘万山,“空口白牙,这借据我好好收藏在家里的柜子里,多年来从不见人,自然纸张崭新。”

“这纸张上有竹子的清香味,表面还留有痕迹,应该是竹子所制。”

“是啊,那又如何?”

蒋鹭一笑,“竹制纸四年前才被从京里传出来,如何能让你在七年前写下这借据?”

刘万山变了脸色,“呵呵,胡说八道,什么竹制纸不竹制纸的,我听不懂,反正这借据是他本人亲自签的,二十两银子,一文都不能少。”

接着又对着围观的村民道,“我同八弟是一家人,哪能说瞎话诓骗他们这孤儿寡母?只是亲兄弟还得明算账,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便是闹到官老爷跟前也是这个理。”

王秋云瞪大了眼,指着刘万山骂道,“谁跟你是一家人?早八百年就分了家,大伯哥那会儿可是一个铜子儿都没给过。”

想起过往种种,王秋云悲从中来。

“我嫁过来时,没见你们几个兄弟来吃酒,刘八就同我说,他分了家,如今跟主家没有往来,这几年也果然不闻不问,如今人没了,前几天你先把田产拿走,接着借故把牛和农具收回去了,如今又说这房子是祖宅要我们搬走,好,那就罢了,怎么今天连这点儿抚恤银两都要来抢?你还真是猴子爬竹竿,一步步的要把我们孤儿寡母的逼死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