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平洛物语 > 第4章 林府

平洛物语 第4章 林府

作者:干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5 22:21:39 来源:文学城

平洛府有千千万万个林姓人家,但世家门第名门望族,就只有御街外东柳巷子里那一家。

林府早在民保年间时就是官家倚重偏爱的仕族进士大家,但凡出自林府的考生,都优先考虑分配官职,因着林府的子嗣和学生在少年期便会被招入幕府中做几年僚吏,积累下来的政治见闻也比平常的白屋书生要多的多。

林府代代出人才,实打实的书香门第,到林瓒父亲那一辈,依旧是朝中重臣,在平洛一带都受人敬仰。

民保年时嘉灵帝曾嘱咐林府,务必每三年向朝廷引荐一批可用的人才,后来索性给林府盖了座“明美堂”,要求林府主君在自个府上办学,所需用度皆管大内度支司拿,直到现在的官家治世,也仍是没变。

林瓒的父亲,林海伦,曾任太学博士、太子太傅,现已辞官在家闲赋养病。

他做主君那一年,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在朝中大有作为,连太子殿下,也就是如今的官家,也是他的学生之一,求学期间也曾恭恭敬敬从东宫前去明美堂听课,不敢有所怠慢。

不过要说林海伦最得意的学生,大概就是他正妻所出的长女——林瓒。

林海伦虽苦心钻研于学究学问,人却不是刻板固执之流,喜欢活气的学问,他的学生一共五个人,撇开私心,他实在喜欢林瓒。

林瓒九岁在集英殿熟背四书五经,做古体诗,明光帝赐予文职官阶迪功郎,十二岁府试解元,十六岁春闱会元进殿试,考策问,明光帝钦赐状元郎,赐正七品文职翰林院修撰,于实录院掌修实录。科考七年,一路无阻。

现如今得从一品尚书令,号令整个令厅,主导考课院,左右官员升迁,也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林海伦曾为女儿的性子发过愁,她当年直言谏院之流弊,暗讽天子坐山观虎斗,是为君上之大过,被恰巧前来明美堂的明光帝撞见,眼见着将要降大罪,明光帝不仅没有大发雷霆,还赐她免跪牌,大肆褒奖。

林瓒为人过于恃才放旷,不拘泥过往圣贤遗训,敢于逆反求证,林海伦正是赞扬她这一秉性,只可惜她过于少年老成看透世俗,说话又极尽刻薄,怕是在官场上容易树大招风。

可林海伦万万没想到的是,林瓒在官场上打理的好好的,懂得收起自己的棱角,但也没有失掉自己的风骨,倒没有在官海中沉沦,却是沉在了另一个更为可怕的泥沼里面。

长公主,冯蓁。

林海伦一直以来教导自己的学生,包括子女,皆是注重一个“谦”字,为人不争不抢,不哗众取宠,不追名逐利,一切皆淡泊,就连给林瓒起名单一个瓒字,也是望她心如玉,身为勺,朴实无华,一心为圣上解忧。

但自她得免跪牌那一天起,她就注定和跟在官家身侧的冯蓁纠扯不清了。

.

林瓒从令厅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她还没有用晚膳,便带着晚膳一道去了无岚堂,父亲林海伦在从庐州服丧回京之后便没有复官,而是在家中修身养性,杜撰书册。

无岚堂在林府最深处,林海伦差家丁在堂边种了许多紫竹,这类竹子不需要人刻意照顾,又能坚韧生长。

紫竹是娘亲在庐州老家最喜爱的植物,后来跟着父亲定居在了平洛后,常思念家乡,父亲便叫人在院中种了多处紫竹,可自娘亲过世后,这些紫竹也病恹恹的,父亲仍旧将它们留在家中,只是不知道他寂寥时瞧见,会不会睹物思人。

“父亲,”林瓒瞧见父亲在灯火下伏案写着什么,遣走了下人,端着一碗莲子羹和一盘环饼便推门而入,放下手里的茶床,又去点了几盏灯,“说了那么多次,夜里写书要多点几盏灯,屋里暗得很,这样写下去,眼睛迟早要坏。”

“不妨事,我夜里很少写东西,只是今日兴正浓,实在舍不得放下笔来,”林海伦不过知命之年,不知道是不是丧妻的缘故,他看着更加年老,见着林瓒来,便放下手中笔,走到桌椅边落座,瞧着林瓒的脸后又看看她端来的吃食,好一阵叹息,“瓒儿,你太瘦了。以后吃些肉吧,我年岁大了吃不得荤腥油腻,多以素食斋饭为主,可你不过二十又八的年岁,府上的管事说你尽吃些粥食粗粮,实在损身子。”

林瓒清淡一笑:“爹,二八也着实不小了。近来胃口不好,总是不饿,倒是父亲你身子虚浮,大夫说要多加调理,且喝一些莲子羹再睡下吧。”

林海伦隐在家中养老,府上大小事务自然由林瓒一人主持,她便是林府新的主君,好在父亲并未完全隐退,仍旧主事着明美堂。

“好。”林海伦端起莲子羹,喝上几口,见着林瓒也拿了环饼吃着,又说道,“你今日在朝堂上说的那番话,我都知道了。瓒儿,爹不求你名留青史,只盼你平安稳妥,你如今坐得尚书令的位置不易,更要小心谨慎,事事留心。”

林瓒叹一口气:“自我朝建立以来,到先帝那一朝,已是各制度弊端逐露,如今官家想要改变是好事,该有人站出来说些不好听的。”

以往的大庆,职权混乱,各事务都被官家一人统筹,长此以往官家疲惫,不堪重负,民间事也得不到解决,矛盾愈来愈劣,却也仍旧不敢有人出面叫官家释权。

直到她与长公主微服私访的那些年,先帝才逐渐放权更改官制,可时间一久,却成了权相朝老横行,官家虚无了。

林海伦知她话里的意思,朝制犹如棋局,万象具变,从不曾有一劳永逸的法子,总要赶着朝代更迭的洪流演变。

“却也不能叫你一人孤身试法,官家还是太子时便于你交好,御史台总会咬着这点不放,你到那时要小心些。”

“不说这些不愉快的话了,”林瓒轻描淡写的将这些话带过,将咬了几口的环饼放下,调侃道,“不知父亲今年的公卷都有哪些人入了围呢?再不久就是贡院开放了。”

林海伦摇头叹气:“一年不如一年,但经你在朝堂上那么一说,倒是能有个四五人。”

“也多亏了父亲您并未因着诗赋好考官,就摒弃掉明经时策。”

“但也会因此让御史台有理由弹劾你。”

林瓒无所谓的笑笑:“他们弹劾我是应该的。”

“傻孩子。”

.

林府很老很老了,可以称得上古墙朽木,地段也不是很好,是个背阴地,主梁上都见了些腐坏,每年修缮宅邸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先帝曾多次说要给林府易地,但都被林海伦拒绝,林府祖祖辈辈都在那个地方,舍不得。

初春时冷的厉害,官家赐冬衣薪炭要比其他大臣多的多,为此御史台联合谏院一同诟病官家不可偏袒宠臣,林瓒也认同,自此官家再没有过多照拂,林府上上下下百来号人,女眷子嗣,月钱赏钱,尽由林瓒领取朝中俸禄供养。

而林瓒便乘机上奏,克扣百官俸禄四成,再一次惹得一众人不快。

又杜绝行卷贿礼之风气,将自己也克扣的死死的,就连明美堂的用度也叫御史台的那些人大做文章,也都克扣死了。

为支撑府中用度,林瓒的房里几乎没有能取暖的东西,仅一只简陋的银盆,烧些半湿的枯草潮木,常被熏的咳嗽流泪。

好在林府子嗣虽少,却无比和睦,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已经成家,弟弟林长安住在西院,妹妹林乐则嫁给了平远侯嫡出的小儿子,日子也都算融洽。

最小的三妹妹虽已出嫁,但知道家中的境况,时不时会回来府上,带着冬衣和薪炭,林乐的婆家算得上通融,平远侯也对林府多有敬重,并不吝啬,还多有厚赠接济。不过林瓒接受过一两次后便拒绝了平远侯的好意,新法已至,她要做好表率。

“阿姊,现下虽然已经到了春天,可这倒春寒还是厉害的很。家里什么情况我还不清楚?你还跟我在书信里说你什么都好,好什么好,我听长安哥哥说你近日消瘦的厉害,还克扣着自己。”林乐一进来无岚堂的院子就叽叽喳喳起来,她从小就是这样欢脱的性子,宠爱到大的,是家里的百灵鸟,“长安哥哥年前去了常州出任茶使,以后难得回来,所以再三嘱托我要时常回来看看你和父亲。”

林瓒忍不住笑出声:“你啊,倒会编理由扯谎。一个月里你能来来回回往娘家跑十来次,街坊邻居的闲话事小,你也不怕冷落了你相公。”

“他才不会这么不懂事呢,”林乐兴奋抱住林瓒的胳膊,“我想念姐姐跟父亲嘛,没道理讲我闲话啊。而且你又不要我送来的薪炭,咱们宅子阴冷阴冷的,我怕我不回来多看看,你哪天被冻病了都没人知道。”

林瓒伸手刮刮她的鼻子:“鬼马机灵,现下晚了,明日你再去无岚堂看望父亲吧。”

“嘿嘿,好,”林乐笑起来五官都会挤在一起,甚是可爱俏皮,欢脱的抱着林瓒的胳膊离开无岚堂,“姐你今天在朝堂上好威风的,我都听我相公说了,就连平远侯也说,大庆有你是大庆的福气。”

“你这小嘴真是抹了蜜的,说话甜死人。”

“我还带了好多糕点过来,你陪着我吃点吧,我听姜管事说你还老挑食,这不吃那不吃的,这可不行,不能挑食的。”

“嫁了人以后倒学会管着人了,还不知道小时候是谁,吃起饭来还要人一口一口哄着吃,我们家小乐是真的长大了啊。”

“哎呀,你就喜欢提那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讨厌!”

“哈哈哈……”

私居,执政、亲王(yue)府,余官日宅,庶民日家。——《宋史》

林瓒家可算是非常高贵的,她祖上起就是伺侯皇帝的,父亲是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朝中三公子(一种衣服的颜色,三公子是最高的官,然后再是蓝紫色,再是红色,林瓒就是蓝紫色公服,比她爹小一级,但手中有实职,后被削弱,失去熟拟(后文会解释这个东西),但依旧位高权重,但有雷同)级别的人(正一品官职,无实权,无实务,仅教导太子学问和道德,多为德高望重的儒者)

我们林瓒可是实打实的贵族血统(傲娇狗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林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