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平洛物语 > 第14章 杏榜

平洛物语 第14章 杏榜

作者:干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6 19:44:03 来源:文学城

四月十五日,是个重大日子,贡院西墙外有一告示板,上面写着中试者的名字,彼时平洛城满城的杏花盛开飘落,香飘十里,顾也称杏榜。

众多人围在墙边看,有考生,有凑热闹的闲汉,更有许多乡绅员外家的家丁,距离人潮远处的正是许多马车轿子,一会恐怕就要上演一场场“榜下捉婿”的闹剧。

蔡文生怀揣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挤到榜前,从头等看到榜尾,从期待看到失落,忽然间耳边的一切吵闹都变得恍恍惚惚,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席卷而来,脑中浮现出父母和妹妹的脸,再是他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平洛,一边读书一边在酒楼打杂的画面,生活艰难辛苦,夜里听着不眠灯火平洛城的靡靡之音独自寂寞,他没能忍住,鼻尖一酸,泪水模糊了眼眶。

十年,至少十年,他曾在乡试时落过一次,但他站了起来,不顾家里拮据苦读三年再考了一次,终以解元的成果来到了平洛城,参加了会试。

真的落了?

究竟是自己能力不足落榜,还是像李元山说的那样官场人情?

可林瓒和林海伦并不是那样的人啊,难道林瓒因为改制一事选择牺牲自己?那是不是等到下一次会试自己就能中试了?

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林府,有些卑微的弯腰恳求门房通报林瓒一声自己求见,他想知道到底自己为什么落,他在明美堂的成绩那样好,林海伦对自己也赞赏有加,就算不为头等,至少不会落吧?

终于,门房带来传话,请他进去厅堂。

他跟在门房身后,默不作声,姿态拘谨,走过一条又窄又长的走廊,来到会客的厅堂,林瓒正坐在主人家方位的椅子上,宾客入座边的桌子上,已经安置好了茶水,还冒着热气。

“小人蔡文生,见过尚书令老爷。”蔡文生恭恭敬敬的给对方行礼。

“起来吧,坐下说。”

“谢过官老爷。”

“何事?”林瓒波澜不惊,也没有坐的十分板正,而是稍微歪了下身子,倚靠在椅子的手扶之上,手边的桌上放着些许寒食,她悠然的吃上几口。

蔡文生仍旧紧张,眼下这里仅他们二人,上座的正是朝中一品大臣尚书令,不是普普通通的芝麻小官,稍微说错一句,怕是今后都与官途无缘。

“小人方才从贡院西墙那边过来的,”蔡文生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那边,很多人都在看榜。”

“嗯,我知道,所以呢?”

“小人……小人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蔡文生忍不住咽口水,喉咙发紧,身子也忍不住抖起来,虽然林瓒是清流一派的,但官衔摆在那儿,很难不让人打从心底畏惧。

林瓒假装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故意顺着他的话:“那便是落了。”

蔡文生身体一怔,低头盯着眼前的地面,不敢看她,声音如蚊:“小人,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小人的文章没能中试,尚书令是这次会试的批卷大臣……是,是哪里不够好吗?”

声音小是小,但这里空荡寂静,仔细听也能听到个大概,林瓒没给自己找借口,语气明朗:“你的文章很好,但这次中试的名额只能有一百零八号,他们皆为各地州府世家门第的公子,就算不论身份,也比你这样的白屋书生更有资格做官。”

“就,就因为我是庄稼汉的儿子吗?”蔡文生也顾不得害怕了,他只觉得心寒且失望,他曾对林瓒有过多么可笑的期望。

“蔡文生,我没有瞧不起你的意思,只是眼下的大庆还不需要你这样的读书人。我不否认你的才华,等时机成熟,你再来考,必定高中状元。”

“老爷您出生高贵,当然觉得落第不过就是再准备个几年再考的简单事,就跟吃饭喝水一样,”他大抵是心如死灰,连心里那抹自卑和畏惧也都麻木了起来,“可小人不过是个一无所有的穷书生,有几个春秋等官老爷您说的时机成熟?小人家中有病重的老母,还有个待字闺中的妹妹,父亲过劳死在了地主家的田里,后来,家里就跟地主借钱供小人来平洛读书,我们立了借据,若是落榜,往后一天还不上本金,就翻一倍利息,小人这辈子都只能拴在他家的田里了,永不翻身。”

这蔡文生,生得文弱样子,好歹是个大男人,说着说着竟然还掩面哭泣,林瓒知道他心里苦,可眼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默默听着,任他发泄。

最后长长叹出一口气:“我知道你的难处,这样,你向那富绅借了多少银两,我具都替你还了。”

蔡文生哑着嗓子:“官老爷,这不是钱的事,只是小人寒窗苦读,脚踏实地,所求不过是有朝一日能扬眉吐气,能为我爹娘争口气,为家里的兄弟姐妹做主。一家人都将希望寄托在小人身上,就指着小人能出人头地,以后不受人欺负。”

眼见着蔡文生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以往看他总是文静缄默,没想到话会这般多,林瓒下意识皱眉,但也没打断,直到蔡文生絮絮叨叨了一会,像是说累了,最后喝了汤离开,离开前若有所思看了林府的牌匾几眼,最后深深叹气,拂袖离开。

他没要那钱,也没对林瓒口中所谓的“成熟时机”有所反应,离开时候的表情看不出悲喜,木木的,林瓒看了心里也腾升出一抹落寞,她不曾这般辛苦孤注一掷过,说到底也不敢说能理解对方的心情。

.

李元山差人去看了榜,这蔡文生果不其然落了,还听说他立马就去了趟林府,出来时眼眶红红的,想来对话也并没有想象中愉快。

不过他现下突然脑中一闪,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这蔡文生其实算是个人才,破格给他一个名额并不损害多少利益,为什么林瓒执意要落了他?就算林瓒特意控制中试贡士,可也只多一个名额,是否林瓒有别的打算?

他隐隐约约觉得有一丝不对劲,赶忙去往应思源府上,却被告知应思源正与晋王相约平安坊的茶楼斗茶,还算上了彩头,双方压的宝贝都不小,不许有人打扰,无奈他只得和应府的门房再三交代:“中书令回来后,一定要告诉他我来过,让他寻着合适的时间叫我来一趟,就说我有些事需和大人交代。”

李元山是应府常客,应府的门房自然是认识他的,连忙点头应下:“御史中丞请放心,待得老爷一回府,我便立马告知。”

“拜托了。”李元山再次强调一遍。

越是拖得久,他心里那种不安便加剧一分,总觉得什么事要发生了,但他又实在没有头绪,想了许久这十几天林瓒的举动,也不过就是请客吃饭,倒卖家中古玩字画,唯一一个比较罕见的就是常乐伯去探望了林海伦,可常乐伯和林海伦私交一直很好,且以上这些对于林府来说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林府穷,开销大,再加上有几天林瓒和林海伦都病下了,他也听说长公主因着补贴的事项刁难过户部尚书钟文学,且先前皇上也说过取私库宴请举子,由林府操持这些并无异象,可怪就怪在此事过于顺风顺水,林瓒那边似乎什么都没发现,一切照旧,他不由得想到之前应思源说过的话。

林瓒虽自诩清流不入这等下三滥的事,但她不是吃素的,否则也不会坐到尚书令的位置。

她就是明攻明算,也让不少人吃过苦头,有时候看似光明正大没有任何不同,但越是这样表面风平浪静就越是有什么风暴正在酝酿。

终于熬到脯时应思源回府,门房给了他信,他马不停蹄赶来,将自己的顾虑一五一十说给对方听。

但这时候的应思源正想办法拉拢晋王,也想间接接触到世子,大庆共四个大都督府,其中势力最大的属晋王冯玉田,为四大都督府之首,任何地方的军事决策都要受平洛大都督府的牵制,唯一的制衡就是枢密院,世子更是年纪轻轻文武双全,大皇子若是和晋王攀好关系,往后立太子登基都是板上钉钉的事。

“你何必这般担惊受怕,若是害怕她搞什么动作,你大可让那个蔡文生不要去敲登闻鼓,或是一不做二不休,把人给……”应思源点到为止,摆了摆动作,“就算这次我们的人安插不进来也不打紧,林瓒这人谁不知道,最是痛恨连襟裙带,她用人只认能力。但人终究不是神仙,总有生老病死,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没人能干干净净一辈子,好不容易当上官,结果却要活成林瓒那个样子,图什么?”

应思源心情大好,他今日输了斗茶,输了一副蓝田玉棋盘,他一点不觉得心疼,听说世子最喜爱下棋,这样既能体面的把礼送出去,又能让对方获得成就感虚荣感,主要得让这对父子高兴,人情上二方要舒舒服服的有来有往。

李元山想着也是,他不耍这种小心思了,说不定林瓒早料到自己会有这么一手,到时候自己咬一口不成反而被倒打一耙,他要是老老实实不搞什么动作,量她林瓒背地里谋划什么他都不用担心。

可一切都已经晚了,应思源和李元山怎么都料想不到,林瓒竟然拿自己作饵,“陷害”所有人。

那一晚,蔡文生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之前的住所也找不到人,李元山立马急了起来,觉得蔡文生一定和林瓒有什么密谋,他又去找应思源商量,却被拒之门外,这下他终于后知后觉,林瓒的目标是自己,应思源一定想到了什么所以对自己闭门不见,他就得这样平静的等着,等着那阵暴风雨来临。

李元山焦头烂额的这些天,礼部召开了琼林宴,宴请所有中试的贡士,一共一百零八个,个个春风满面,林瓒也在宴席中与众人喝酒,贡士的试卷也已经出了拓本分发出去,一些贡士还说起自己中试当天让人给抬回家中的趣事。

直到迎来四月二十一日,殿试的第一天,贡士按照规矩分成东西二组错开从不同的大门进入集英殿门口集合,内阁大学士拿着印有考题的纸包在东侧屋檐下等着,同时礼部尚书出来相迎,后跪接纸包并将其置于香案之上,三次叩头行礼。

再之后,司仪官引导读卷大臣以下负责的考试官员到香案跟前列队,按其号令一起行三跪九叩之礼,最后就是贡士们,同样遵从司仪官的号令行三跪九叩之礼。

一切礼成后,礼部的官吏将香案上的纸包打开,取出考题,走下台阶发给每个贡士一张,贡士需跪下三次行礼再恭敬领受考题。随后贡士们遵从司仪官的引导登上台阶进入集英殿之内,按照各自的序号就坐。贡士随身带着的行囊书箱在贡士入座后由兵卒依次搬入,对号入座置于物主桌案之上便迅速离场,殿试正式开始。

冯乾早坐在集英殿的侧面等着贡士,隔了一道珠帘挡着,玉公公立在身侧伺候,贡士们这才将注意力集中在考卷上,考卷的长度比起会试的来犹之过及,贡士们光是扫一眼长度和内容就提起心来。

可就在这样的时候,陈与义急急忙忙跑到集英殿门口,传话门口的内侍进去将玉公公请出来,说是有万分紧急的事情要告诉圣上。

殿试庄重神圣,什么事都应该过后再谈,眼下非要请人出来,玉公公有些不悦,刚开口说:“陈大夫您最好是有天大的……”

“公公,之前落榜的一个举人,敲登闻鼓喊冤,状告尚书令林瓒,利用职务之便压榨寒门学子,恐有党派笼络嫌疑,甘愿仗三十以求官家还其公道。”

“什么?”玉公公满脸写着不信,随即拉下脸,“不过一个落榜生小打小闹,你堂堂谏议大夫还能被这等小生糊弄过去?惊扰了殿试,谁来担这个罪责?”

陈与义满脸严肃:“这人说自己手上有证据,能证明林瓒收取考生贿赂,且与朝中重臣勾结一同限制考生录取,甚至……”他四周张望一番,最后凑到玉公公耳边,“结党营私。”

四个字惊的玉公公二手颤抖起来:“你,你是说尚书令她,她……”玉公公不愿相信,“是不是哪里弄错了……那可是尚书令,林瓒啊!你说她,结党营私?那是死罪啊!她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那个宁折不屈的尚书令,怎么可能会为了那一点点钱葬送自己和父亲一辈子的清誉,此举更是会拖累整个林府啊,她到底想做什么?!

“公公,现在不是谈论这个的时候,你快些将消息告知官家。”

“那敲登闻鼓的人现如今在哪儿?”

“收监在登闻检院,等待官家传唤。”

“好,陈大夫留此侯着,咱家先去告知官家。”玉公公不敢怠慢,步子也急了些,但也尽量不惊扰到答题的贡士。

冯乾正要问发生何事,玉公公就凑到他耳边简单交代了一切,冯乾面色一变,睁大眼睛,瞳孔中暴露出和自己一样的惊诧,紧接着捏紧拳头沉思一阵,起身从侧边绕过离开了集英殿。

走到殿门口,对着站在外面守护秩序的都门尉历声吩咐:“把这些贡士都关起来!”

关于更新,我每周更新1-2W字不等,主要看榜单。我不是全职作者,时间上不是很宽裕。

还有坑这回事……其实也是觉得没人看,更新了也没什么意义,有的人看了也不评论,收藏,评论都上不去,写文就像写日记一样,心里其实挺难熬的(我实在做不到完全不在意收藏和评论以及点击,总是期待着多一些点击,多一些评论,多一些收藏,这样更新也会更有动力一些)

不是我太执着于收藏和评论,而是这二样东西决定了文的曝光度,要是前者过低,jj那么多文,怎么会轮到你上榜有曝光呢,其实jj也挺公平的,平台大流量大,流量好不好都看自己和运气,我也没什么抱怨的,只是陷入恶性循环(收藏评论点击低没有曝光,没有曝光更没有前者)后会很磨心态,很磨。

另外对于文的严谨度,我要说一声对不起,我真的做不到将它写的非常考究和严谨,因为学无止境,我买再多工具书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如果遇到有些地方有失误的,就当是本文原创的地方,是我的私设。

目前为止逻辑上是没出问题的,剧情和人物可以正推反推出来他们后面种种行为的动机和立场。

PS:其实古时候喊一些官员,“大人”这个称呼很晚很晚才出现(至少唐宋是没有这个称呼的),古时候“大人”是家长、父母的意思,对于官员的称呼,要么是官老爷,要么就是叫对方官职名,我文中仍旧有些地方用了“大人”这个称呼,是因为我觉得称呼官职名有些让我觉得读着不太顺口,所以还是用了“大人”这个称呼,在此说明一下,这里就属于我原创,我虽然以宋为蓝本架空,但是我还是会用一些更晚朝代的设定。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杏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