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储秀宫待了不久,几乎是在照雪将煮熟的元宵端上来后吃了几口就离开了,离开时还带走了眼圈红红的胤礽,穆舒觉得这爷俩应该是回乾清宫抱头一起怀缅故人去了。
临走时康熙还丢给穆舒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但穆舒拼命挠头也还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康熙是什么意思。
既然想不明白,穆舒干脆将这个眼神抛诸脑后不想,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平地响起一声雷。
康熙的旨意下到了后宫,钟粹宫的那拉庶妃一下子成了那贵人,大家心知肚明是元宵节那日昭格的花灯起了作用,纷纷猜测那贵人是不是要重获圣宠了。
穆舒见过那贵人几次,但属实是没什么印象。其实这也难怪,那贵人本身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请安时总是自己在一旁安静坐着也不参与妃嫔们之间的谈话,而她本人除了两个早逝的皇子,此外就再没任何存在感。
那贵人晋位的旨意颁下来后,宫里人不论是真心还是虚情假意,贺礼都像流水似的进了钟粹宫,穆舒也随大流送了一扇红木雕玉水仙屏风给那贵人。
礼物被穆舒大手一挥送了出去她却并没有丝毫心疼,要知道穆舒刚穿越来时就已经将自己的财务状况摸了个清楚。
原主毕竟出身自赫舍里家,也算是门第显赫,又是将女儿送进皇宫给康熙当妃子,赫舍里家给穆舒准备的嫁妆虽然不会如孝诚仁皇后一般隆重奢靡却也是十分舍得,光是赤金白银就有几万两,更别说其他的摆设日用。
穆舒平时也用不上这么多东西,现下拿来送礼正好,这扇屏风在一众礼物中和并不会过分精巧惹眼,也符合穆舒的身份不会引人注目,正合穆舒心意。
乍时间得了这么多关注,那贵人受宠若惊,连带着身边的宫人这段时间也是走到哪里都昂首挺胸,恨不得整个皇宫都知道那拉庶妃封了贵人。
但这并没有持续太久,没过几天那贵人又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
康熙旨意刚下时,要说那贵人不惊讶是不可能的,但这个消息也并没有让她开心太久,只会觉得有些讽刺,从前她诞下两个皇子确实终没有得到晋位份的消息,现在俩孩子都没了,她心心念念的晋位反而成了,这任谁看了不说一句造化弄人。
在这深宫之中母凭子贵,但凡脑子清楚的人都知道子嗣远比位份重要的多,若是可以,那贵人才不要当这劳什子贵人,她只要她的孩子能好好活着,有孩子才有盼头,可惜那贵人没有选择,只能当着她这个那贵人,也多亏了她父亲进上来的那盏花灯让康熙想起了她,这些日子时不时会召她侍寝才让她的盘算没有落空。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年节后康熙又忙碌起来,开笔仪式后就正式开始处理公务。
一时之间宫里又恢复了往常样子,妃嫔们每日聊聊新鲜消息打发时间,后宫里的消息传得快,散得也快,没过几天那贵人晋位的消息就被另一件事取代了。
太子爷要进学了。
胤礽出生于康熙十三年,从出生开始就由康熙亲自教养,在这宫里也是独一份的存在,作为康熙唯一的嫡子,康熙恨不得把天底下最好的东西都塞到胤礽手里,每逢年节生辰康熙私库里的好东西就像是流水一般全都充进胤礽的私库。
这还不够,作为皇储,康熙很重视胤礽的教育,对他的老师选择可谓是慎之又慎,甚至可以说是到了龟毛的地步,原本胤礽在康熙十八年时就应该进学了,但胤礽的太傅人选却迟迟不能定下来,虽然大清人才众广,但康熙不是觉得这个人学术欠缺,就是那个人品行有瑕,总是挑不到最满意的,干脆就先搁置着慢慢挑,在这之前胤礽都还由他亲自教导。
去年康熙好不容易才从一堆人中考察选中几个勉强满意的人,就定下了胤礽过了年后二月中进学。
二月初一,皇太子胤礽正式进学就傅,师从大学士张英、李光地。
大学士张英是清朝最出名的大臣之一,张廷玉的父亲,在后世中比这更出名的是他关于六尺巷的故事,时时有人传颂拿来教育孩子。
张英本人康熙六年进士出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康熙十二年,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时,奉旨入直尚书房,以备顾问,开清代词臣赐居禁城之先;十九年四月,康熙夸赞张英“勤慎可嘉”,授予内阁学士;康熙对于张英在文学政治上的表现赞赏有加,再有品行高洁的加持让严苛的康熙一时半会儿之间也挑不出错处。
至于李光地更不用说了,李光地是康熙近臣,康熙对他一身的真才实学颇为赏识,去年七月也是康熙和李光地两人反复研究了个透彻,最终拿定主意顺利收获了台湾;但真正让康熙看在眼里的是李光地对于理学的研究,康熙不止重视胤礽在文学素养方面的培养,对于经世理学这类学识也是十分看重。李光地此人十分擅长理学和经世之学,对经义性理、历算、图书、象数、韵谱、道术、周易、乐律、音韵诸学都能有所研究,由他来教导胤礽康熙还是信得过的。
关于胤礽进学后的消息穆舒是从胤禛那里得知的。
胤礽进学后没几天,胤禛又到储秀宫来了,彼时穆舒正拿着一只毛笔坐在书桌前,桌子上铺上一张宣纸用紫檀镇尺压着,这个镇尺是那日穆舒送礼时开库房时发现的,小叶紫檀的木料上描刻着两只只圆头圆脑的小狗在一起打闹,可爱极了,穆舒一眼就喜欢上了,干脆拿出来摆在书桌上。
从学生时代,穆舒奖励自己做事情的方法就是买一些喜欢的东西哄着自己去做,高中时为了用完一个好看的本子,穆舒硬生生的在上面记满了课堂笔记,现在可爱的镇尺摆在桌子上,穆舒想了想决定拿几张纸来画画。
宣纸铺在桌子上穆舒,想了想决定从最简单的简笔画开始,虽然还是不习惯用毛笔,但画画可比写字简单多了,简单试了几笔穆舒就开始试着画一只简笔画的小狗,画了好几次穆舒才满意的点点头,正放下笔准备休息一会儿喝点山楂茶就听到门外听雨说胤禛来了。
几个月的相处下来胤禛对储秀宫熟悉的不得了,仿佛他就住在这里一样,几乎是在听雨通报的下一秒就踏进了内殿。
看着丝毫不拿自己当外人的胤禛,穆舒噗哧一下笑出声来,胤禛看看穆舒,用眼神质问她,不理解穆舒怎么突然看着他笑起来?
“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最刚开始你来找我时天气那么冷你也只坐在偏殿等我叫你进来,现在倒好,直接进来就自己找地方坐下了。”穆舒走上前捏了捏胤禛肉嘟嘟的小脸蛋,胤禛不大点一个小娃娃脸上还都是婴儿肥,皮肤绵绵嫩嫩的,从前不敢下手,现在混熟了之后总想着捏一捏。
胤禛不喜欢别人总是捏他脸,下意识的甩了甩,又可怜兮兮地开口道:“可是我今天给您带了好东西来,赫额娘忍心让胤禛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偏殿等吗?”
胤禛的语气可怜巴巴,不管历经多久穆舒永远无法抗拒卖萌的胤禛,声音立刻软下来:“咱们四阿哥这么可爱,我怎么可能舍得让他一个人在外面等呢?”
“胤禛已经长大了不可爱了!”
皇家孩子都早熟,像胤禛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叛逆的时候,总是幻想长大成人后的自己,不喜欢别人把他当成孩子,胤禛总觉得可爱是用来夸小孩子的,而他作为一个“大人”就不能再用可爱来形容了。
“好好好,四阿哥不是可爱,是玉树临风的少年郎,咱们四阿哥真能干,都能自己出来给我送温暖了。”穆舒宠溺的夸道,改成摸摸胤禛光秃秃的小脑瓜。
“胤禛不是来送温暖的,是来给赫额娘送点心的。”胤禛不知道送温暖是什么意思,认真反驳道,说着让宫人将手里的食盒打开给穆舒看,食盒里面是一小碟码放整齐的精致小点。
宫人将食盒交给听雨,听雨把这一小碟点心摆到两人面前支着的炕桌上,穆舒朝胤禛推了推要他先吃,胤禛却摇了摇头示意穆舒先吃,胤禛虽然平时淘气但礼仪规矩是极好的,等到穆舒年起一块核桃糕后才伸手拿起一小块。
核桃糕是将核桃磨成粉掺进糯米面粉中再将混合好的核桃面粉一层一层放进模具里,中间撒上些许核桃仁,再上锅蒸,当核桃面粉蒸熟后脱模摆盘后再往上撒上一些经过炒制的核桃仁碎就成了。
穆舒咬了一口立刻赞叹的嗯了一声,这个核桃糕味道真不错,细腻绵密丝滑,淡淡的甜香中和掉了核桃皮的苦涩,口味一如既往的好却又感觉像是全新的味道,和平时吃到的膳房糕点的味道似乎不太一样。
还没来得及问清这糕点是哪个师傅做的,胤禛就开口了:“好吃吗?这是今日小厨房的师傅新做出来的,我觉着好吃专门拿来给你尝尝!”胤禛说这话时小表情得意的邀功,在穆舒眼里像极了昂首挺胸的小萨摩耶,满脸上都写着“快夸我!快夸我!”,看得她捧腹大笑,给胤禛说了一箩筐的好话,说到最后胤禛都有些害羞了。
逗完胤禛,穆舒又连吃两块核桃糕都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得不说景仁宫的小厨房确实很好,厨房设在自己宫里,什么时候想吃,想吃什么都能有,锅灶也是自己单独的想吃些什么都能随时做,就不用再等到膳房去再排队提膳。
只可惜穆舒暂时是实现不了在储秀宫拥有自己小厨房这一愿望了,小厨房这种东西可不是谁都能拥有的,只有位份够高、恩宠够盛的人才有可能能拥有自己的小厨房,放眼整个后宫除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就是佟佳贵妃的景仁宫里才有了,剩下的人都还是得老老实实叫人到膳房去提膳。
穆舒倒是没什么所谓,她对于现在在储秀宫吃膳房送来的膳食没什么不适应,膳房的师傅也都是烹饪做饭的一把好手,更何况御厨众多,想吃什么东西都有专门的人做好拿回来,有时候就连景仁宫也偶尔会到膳房去提膳,好几次都能碰到曹丰等人在膳房,有时候还会直接照着穆舒的膳食单子拿一份一样的走,没办法,现在景仁宫上下都知道储秀宫格格会吃了,若是主子没什么特别的要求,照着她的膳食单子来一准没错。
跟着膳房吃饭唯一一点都不好之处就在大多数时候只能跟着膳房现有的食材吃,想要自己特地做一些例如虾滑之类的新鲜玩意儿就很不方便,其实也能够理解,膳房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尤其是到了饭点各宫各殿的人都到膳房来,膳房压根儿就挪不开手。
宫里的膳食吃了这么久,穆舒早已从一开始的新鲜到现在的习以为常,此时此刻的她无比怀念学校后门那条灯火通明的小吃街,没有天然全是不健康,但却每次都能将穆舒肚子里的馋虫勾住,只是现在想吃这些东西可就难了。
穆舒长叹一口气,怀缅着曾经的火鸡面卷饼、铁板大鱿鱼和柳州螺蛳粉,穆舒难过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果然要是她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厨房就好了,日常想钻研捣鼓一下这些小吃也能有个地方和人手,只可惜她不争气,现在只能看着景仁宫的小厨房眼馋。
怪不得宫斗剧里的女人拼了命的抢恩宠夺位份果然是所图甚多,但穆舒不在意恩宠也不在意位份只在意如果能在小厨房有一个自己的小厨房该多好,有了小厨房只会让穆舒在后宫躺的更平更舒服。
看来她要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再重新考虑一下了,譬如有空的时候争下宠什么的。
“对了赫额娘,你刚刚说的送温暖是什么意思,内务府那帮奴才给你的炭火不够使吗?”胤禛吃了一块核桃糕就没再动了,将嘴里的核桃糕全都咽下后忽然想到了刚进来时穆舒说的“送温暖”,纠结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
在胤禛小小的脑瓜里似乎已经脑补出穆舒因为炭火不够用在储秀宫后殿裹上好几层棉被只抱着一个汤婆子取暖的可怜场景。
胤禛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话,穆舒楞了一下随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耐心给胤禛解释:“四阿哥怎么会这么想?我这里过得很好,内务府的人都很尽心,嗯……我也不是只在四阿哥来的时候才燃炭,四阿哥不用担心我。送温暖呢不只是身体暖和呀,像四阿哥这样有好吃的糕点先想着我,好玩的东西也想着我,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暖洋洋的,四阿哥今天可不是来给我送温暖的?”
胤禛懵懂的点点头似乎是听懂了,随即拍拍胸脯:“赫额娘对胤禛好,胤禛也对赫额娘好,胤禛以后会经常来给赫额娘送温暖的。”
穆舒笑眯眯的应了一声又问起胤禛今日怎么自己来了,要知道康熙自元宵节那日回去后对于胤礽到储秀宫来的态度完全是放任自流,胤礽小心试探后发现康熙并不反对他到储秀宫来这件事后就放心下来,隔三差五就会到储秀宫来,穆舒也乐得和胤礽在一起待着,胤礽少年老成而她又幼稚的刚刚好,虽然说出来很囧但两个人确实是处在同一频道。
胤礽二月份进学这一消息穆舒是知道的,随着胤礽到储秀宫报道的频率越来越频繁,某一天胤礽突然提出来要教穆舒下围棋,只会玩五子棋的穆舒狠狠点头,现在娱乐活动不多,能多培养一个爱好就多一个消遣。
前两天胤礽来教他下棋的时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穆舒,穆舒瘪瘪嘴,这棋刚下出来兴趣没几天突然就得知自己的下棋搭子要去上学了,谁知道胤礽这一上学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连着好几天不见踪影。
“太子二哥最近可忙了,我每次去找他玩的时候都不在,小太监说太子二哥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到尚书房去,下午还要去演武场跟着谙达们习武,我前天看见太子二哥时他都瘦了好几斤”胤禛情绪低落,先前要么是他跑到乾清宫去找胤礽玩,要么是胤礽到景仁宫陪他说话,从前也要等胤礽每日看完书后二人再一起玩耍,但自从胤礽进学后胤禛已经很久没有和胤礽见过面了。
虽然知道清朝皇子们上学时都很辛苦,但听了胤禛的讲述穆舒还是觉得胤礽很可怜,本该在学校里学习abcd的年龄居然从早到晚都要在尚书房待着,这样的日子要持续上好几年直到他年龄够了能够上朝办差。
唉,看起来要换个人教她下棋了。
感谢29985010、苏浅、nuonuonuoa三位小天使上一章灌溉的营养液~
祝大家金光闪闪,好运连连~
小富贵正在努力上菜的路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核桃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