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偏执暴君的小太后 > 第17章 【17】

偏执暴君的小太后 第17章 【17】

作者:小舟遥遥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26 14:56:22 来源:文学城

【17】

中秋佳节,月色旖旎,宫外百姓登高赏月,宫内也自有赏月绝妙之所。

位于太液池畔的千秋殿便是先帝专为中秋赏月所建,殿宇精巧而紧凑,左右水榭是江南风格,走廊曲桥以白玉石营造,月光清辉洒落其上,莹彻明亮,宛若月宫天桥。

随着夜幕降临,廊下桥边的宫灯也逐一亮起,暖黄烛光映照出宫灯上精美吉祥的花样,节日气息愈发浓郁。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王公贵族、高官重臣及其家眷皆已按次序入座,国丧距今已近四月,好不容易有这样一场盛宴,自是谈笑风生,一解先前的愁闷。

各家小娘子们坐在一块儿,也是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其中要属云家的两位小娘子最受欢迎,谁叫她们家姊妹里又出了一位皇后呢。

“真是世事难测,去岁这个时候,你家十六娘还与我们一起打秋千,今年她就成了坐在上头的那位。”

“十三娘,十五娘,皇后大婚之后,你们可曾见过她?”

“是啊,听说她入宫后备受荣宠,也不知现在是什么模样。”

听着耳畔絮絮不休的问题,云十三娘和云十五娘互相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最后还是十三娘正了正神色,肃声道:“皇后娘娘是国母,岂是随随便便就能见的?就连我们大伯母和七叔母想见她,也得递帖觐见。至于你们问她现下是何模样——”

十三娘瞥了她们一眼:“待会儿陛下和娘娘不就来了,自己睁眼瞧去呗。”

她这话说得不算客气,其他娘子讨了个没趣,怏怏地散开了。

耳边清静下来,十五娘松口气,少倾,瞥了一眼上首那座华美的凤椅,眼底泄出些艳羡之色:“十六可真是好命呐。”

同为云氏嫡女,同一片屋檐下长大,十六娘高高在上成凤凰,受万人敬仰,她们却只能坐在下首,望其项背。

“与其说好命,不如说她生了一张好脸。”

十三娘淡淡捋了下裙摆:“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羡慕的,没看到她出嫁那会儿,七叔母天天哭么,我都担心她眼睛会苦瞎咯。当皇后虽尊荣,但陛下那个年纪……”

她掩下后半句没说,十五娘却明白,转眸想了想,那份羡慕之意也淡了几分。

皇后又怎样,陛下已是不惑之年,说句大不韪的,以后她怕是要当大半辈子的寡妇。

又过了些辰光,外头才遥遥传来云板声,殿内的王公贵族、官员命妇们停下交谈,纷纷整理衣冠,敛笑肃容。

果然不一会儿,就听得太监高声唱喏:“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霎时殿内气氛都变得庄重,一殿人齐齐跪拜行礼,异口同声:“臣等拜见陛下,拜见皇后!”

声音落下,之后便是一阵威严的静谧,直到帝后行过长长的团花地衣,于高台落座,这才响起晋宣帝洪亮的嗓音:“诸位请起。”

“谢陛下、谢皇后。”

一阵衣料摩擦、玉珏碰撞声后,下首众人重新落座,也有按捺不住的,还没坐稳就好奇往上打量。

只见灯火辉耀,一身紫诰色团龙纹袍服的晋宣帝端坐居中,他右侧那把凤椅亭亭坐着身穿红霁色牡丹金绣凤袍的年轻皇后,她乌发高挽,凤钗精美,魏紫牡丹绢花插于鬓间,越发衬得肤色莹白,秀美端丽。

晋宣帝便是保养得再好,与皇后这么并肩而坐,依旧能看出两厢的年龄感,老夫少妻,更像父女俩。

二皇子侧眸,看着那装扮一番后国色天香的小皇后,再看了看身旁犹如清汤寡水的二皇子妃,心底不禁啧了声:待他登上皇位,身边也该有位像皇后这般的女人相配才是。

二皇子妃嫁给二皇子也有些时日,怎不知他的德行,心头冷笑,面上却不得不提醒:“殿下,宫宴之上,你注意些。”

二皇子转脸看她,明知故问:“注意什么?”

二皇子妃齿冷,咬牙挤出笑:“莫要又在父皇面前失仪,这回三殿下可不在,怕是无人帮你求情。”

这话便是揭短了。

二皇子面上一阵青白,碍于场合也不好发作,只狠狠瞪了二皇子妃一眼:“等回去再教训你。”

二皇子妃梗起脖子,不为所动。

左右两侧的大皇子夫妇和四皇子夫妇瞧见这场面,已是习以为常,从前大皇子妃作为长嫂,还会劝上两句,后来见二皇子多次轻辱大皇子,也懒得多管老二家的破事。

慢悠悠喝了一口葡萄浆饮,大皇子妃转而聊起其他:“今日是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好日子,三弟怎的没赶回来?”

大皇子也奇怪:“不是说昨日已到洛阳地界,快马加鞭,今日应是能赶上的。”

闻言,四皇子刻薄笑了声:“我看他是不敢回了。”

大皇子妃奇道:“四弟为何这般说?我听说三弟在晋城断案如神,没用多久就掌握线索,已把事情调查清楚了么?”

“事情调查得如何,我不清楚。我只知他在晋城大开杀戒,手段狠辣,晋城上下官员十之**,最轻者杖责罢官、次之入狱服刑,更有甚者,被他当堂枭首,血溅衙门。”

四皇子耸了下肩:“御史弹劾他滥用酷刑、虐杀官员的折子,想来早已积满父皇的案头,他这会儿回来,岂不是触父皇的霉头。”

“虽说黜陟使的职责是察善恶、举大纲,亦有不必上报,直接处置犯忌官员的权力,但三弟这……” 大皇子妃抿唇,喝了口浆饮压压惊才继续道:“酷刑之下易出冤案,这般行事也忒武断了些。”

四皇子不置可否,往二皇子那边瞥了一眼。

见二皇子面色难看,四皇子心下止不住幸灾乐祸,毕竟二皇子舅父便是吏部尚书刘承宗,晋城一案又牵扯卖官之事,若说刘家与此案毫无牵扯,鬼才信。

而老三那不管不顾,乱杀乱砍的作风,保不齐折损了二皇子一派的羽翼。

这个老三啊,当真是有意思。

四皇子摇摇头,心情愉悦地倒了杯酒喝。

下首众人各怀心思,上座晋宣帝讲了一番中秋贺词,又手执酒盏与众人共饮:“今日佳节,诸位不必拘礼,务必尽兴。”

殿内再次响起一片“多谢陛下”,随后丝竹管弦奏起,在悠扬乐声之中,身着彩衣的舞伎们扭着腰肢,甩动水袖,踏地为节,翩翩起舞,宴上氛围也缓和轻松不少。

云绾坐在凤椅之上,朝下往去,头一次感觉视野这般开阔,底下人无论做什么小动作,她都能尽收眼底般。

这种感觉很奇异,尤其之前那些年,她一直是坐在下面的角色,现下身份对调,她忽然有些明白上位者的那份从容威严从何而来。

看罢一曲歌舞,晋宣帝执杯与云绾道:“皇后这场宴会办得不错。”

云绾举杯回敬,笑意清浅:“陛下过奖,这是臣妾分内之事。”

她端起酒杯,送到嘴边。

不妨杯中酒水并不是什么果汁浆饮,而是宫廷御酒,入舌辛辣清冽,她下意识想吐出来,舌尖微露,忽然记起自己是皇后,身处高位,怎可如此不雅,只得皱着眉头将一杯酒水咽了下去。

晋宣帝看她这样,笑了:“有这么难喝?”

云绾抿了抿唇:“宫廷御酒想来是不难喝的,只是臣妾极少饮酒,一时无法适应。”

“多饮两杯,或许就能觉出其中滋味。”晋宣帝将他手中空酒杯递给太监,又给云绾一颗定心丸:“今日中秋,便是醉了也无妨。”

得了这话,云绾也叫宫女给她添了一杯,却没立刻喝,待会儿定会有人敬酒,她留待那时再喝。

宴上其他人瞧见帝后有说有笑、宛若寻常夫妻般亲密无间,忍不住小声议论——

“之前听说陛下很是宠爱皇后,今日一看,果真不虚。”

“十六娘真变得不一样了,无论是打扮,还是气势,不说是她,我都不敢认了。”

“毕竟她是皇后了,哪还能像从前模样,女子嫁人,就如投第二次胎,至于是变人变鬼变畜牲,全看所嫁郎君如何了。”

“从未见过陛下待其他娘娘这般,十六娘真是有福气……”

“我听我母亲说,当年三皇子的生母宸妃也很受宠的,那会儿宫里还传,皇帝有意立她为继后呢,只可惜红颜薄命,她去得太早了。”

窃窃私语间,忽见一太监快步走了进来,径直往上头传话。

就在众人疑惑是怎么回事,就见晋宣帝面露诧异,而后点了点头,似是说了声“知道了”。

那太监又急急忙忙下去通禀,不多时,从殿外走进一道高大的身影。

暮色从他肩头褪落,那人一步步走向灯火明耀的殿内,紫袍玉冠,皂靴环佩,玉质金相,威仪深重,赫然便是三皇子,司马濯。

一时间殿内众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或是诧异、或是探究、或是疑惑、轻蔑、憎恶……

司马濯目不斜视走上前,恭敬请安:“儿臣给父皇、皇后请安,祝佳节安康,福寿绵长。”

不止殿内众人,上座的晋宣帝和云绾也都注意到他行礼时,右臂抬起时明显僵硬艰涩。

云绾心底正疑惑,便听晋宣帝道:“你身上有伤,不必多礼。来人,置席,扶三殿下入座。”

这话一出,那些看向司马濯的目光又多了一层惊诧——

他受伤了?怎么弄的?难道是晋城贪腐案后的主谋,胆大包天,刺杀皇子?

云绾也不例外,一肚子问题冒了出来,视线不由自主朝司马濯看去。

一个月未见,他清瘦一圈,本就生得冷峻的骨相,愈发清冷,如道观里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君。

大抵是受伤的缘故,面色透着些许苍白,但不可否认,纵然这般,他还是生得极俊。

就他进殿这么一会儿功夫,那一堆长安贵女的眼睛都黏在他身上似的。

看来他的婚事,是不用发愁的。

她这边思绪飘忽,座下那人冷不丁看了过来,触及她的目光,他眉梢微挑。

云绾一怔,他这是……挑衅?嘲讽?还是什么意思?

愣怔间,司马濯已举起杯盏,朝向晋宣帝和云绾:“逢此良宵,儿臣以茶代酒,敬父皇、皇后一杯。”

晋宣帝若有所思看了三儿子一眼,而后举杯,饮罢酒后,他道:“濯儿此番前往晋城辛苦了,今晚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午后再进宫奏答。”

这是在心疼三皇子?在场众人心思百转,皇帝一句话,足够他们琢磨出许多门道。

云绾对前朝之事并不了解,听晋宣帝慰问司马濯,她作为嫡母,自然也要表示关怀:“濯儿伤势可严重?本宫那里有一棵上好的百年老参,明日派人给你送去,养血补气。”

纵然她已“濯儿”“濯儿”得唤了他好几个月,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听到她这般称呼,司马濯莫名有些不虞。

甚至胸腔忽的生出一种冲动,想把这故作老成的小皇后从凤椅上拉下来,掐着她的脸,恶狠狠警告她不许再这般唤他,否则他……定杀了她。

想归想,面上还是摆出一副恭顺模样:“伤势不算太重,儿臣多谢皇后关怀。”

云绾应了一声,而后端起酒杯饮尽,算是受了他的敬酒。

一曲《踏歌》舞罢,又有乐伎捧着琵琶、玉笙、箜篌、洞箫等奏起一曲应景的《霓裳中序》,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因着晋宣帝说了尽兴,台下还有武官舞剑助兴,文官作诗唱和。

一杯又一杯敬酒进了腹中,云绾倒真品咂出几分美酒滋味,不过人也喝得醉醺醺,到最后,单手支着白嫩腮帮子靠在凤椅上看演出。

晋宣帝偏过头,就看到她脸颊酡红,醉眼迷离的模样,面上也不禁染了浅笑。

又回首看了眼宴上众人,晋宣帝起身走向凤椅,朝云绾伸出手:“皇后陪朕出去透透气。”

云绾脑子晕乎乎的,一听能出去,就把手放在他的掌心:“好。”

丝竹声在太液池畔变得缥缈,一轮明月高悬天边,清辉潋滟。

西边水榭内,灯光昏朦,司马濯大马金刀坐在窗边,窗外竹影零落,斜斜投在他宽阔的肩背。

他看着手中的名册,一言不发。

太监李宝德伏爬在他腿边,絮絮将这一月来朝堂四方的动静,以及晋宣帝召见官员等情况一一汇报。末了,他嗓音压得更低:“殿下,奴才看陛下的意思,似是想给刘家一个体面……”

“知道了。”司马濯面无波澜,嗓音清冽:“本来也没打算一次扳倒刘家。”

李宝德悄悄觑着他的神色,小声道:“那明日,殿下打算如何与陛下禀报?”

“急什么,明日午后才入宫。”

司马濯嘴角扯了扯,目光扫过名册,忽的在尾页那个名字顿住:“云士晟……”

狭长的黑眸眯起,他语调低沉:“云家人?”

“啊是,这是云府二爷,在户部当差。”李宝德抬眼,见陛下眉头蹙起,刚想细说,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这个时候怎么会有人往水榭来。”

李宝德脸色蓦得一变,神色慌乱:“殿下……”

司马濯面色如常,指向窗户,低声道:“你先出去,我自会应付。”

耳听得外头传来开门声,李宝德也不再犹豫,匆忙朝司马濯行了个礼,便跳窗而去,潜入夜色。

司马濯不紧不慢将名册揣入袖中,刚准备走出屏风,会一会来人,冷不丁一道熟悉的嗓音遥遥传入耳中——

“陛下,臣妾没喝醉呀。”

娇声婉转,不似平日刻意做出的稳重,反倒多了几分酥软入骨的媚意。

司马濯眼皮猛地一跳,看着门边那模糊的人影,鬼使神差的,步子又退回那扇沉香木雕如意屏风。

那两道脚步声逐渐近了。

在雾青色幔帐与昏暗灯光的掩映下,他看到晋宣帝揽着那醉意朦胧的小皇后朝榻边走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1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