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偏执暴君的小太后 > 第16章 【16】

偏执暴君的小太后 第16章 【16】

作者:小舟遥遥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26 14:56:22 来源:文学城

【16】

夜幕降临,凤仪宫内灯火摇曳,淡淡的银蓝月色和蔷薇花香映满窗棂。

銮驾在殿前停下,御前太监李宝德一挥拂尘:“陛——”

剩下几个字还没喊出,便见晋宣帝抬手,止了通禀声。

李宝德忙刹了声,看着皇帝掸了掸衣袖,阔步朝凤仪宫内走去。

这座空置十九年的的宫殿,修缮装饰过一番,仿佛还是多年前的模样,只殿内住的人早已不是当年之人。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晋宣帝心底泛起几分怅然,不过这份心绪并未持续多久,迈进灯火辉煌的屋内,那几分惆怅也被光亮照散了。

眼见宫人们急忙行礼,晋宣帝示意他们噤声,环顾屋内,并未见到那道娇小的身影,不由出声:“你们娘娘呢?”

答话的是玉簪:“回陛下,娘娘刚沐完浴,这会儿正在里头梳妆,您请稍候,奴婢这便进去通禀……”

“不必。”晋宣帝淡声道,抬步朝里间走去。

玉簪刚想跟上前,李宝德赶忙将她拉到一旁:“姑娘怎的这么没眼力见?”

玉簪担忧:“可我家娘娘还在梳妆,衣衫不整的面圣,岂不是失了规矩……”

李宝德心说皇后娘娘身边这两个大宫女可真是随了主人,都是木讷不解风情的:“陛下和娘娘是夫妻,又是在娘娘自个儿宫里,哪会计较那些,姑娘且安下心,快去布设膳食吧。”

玉簪朝里看了眼,见水晶珠帘轻轻摇曳,那道龙章凤姿的明黄身影已然走了进去。

桌几上的鎏银百花香炉里燃着寿阳公主梅花香,袅袅烟雾,清幽怡人。

云绾阖着眼,懒洋洋趴在美人榻上,玉竹坐在一侧,手持巾帕慢慢替她擦干头发,嘴里赞道:“宫里的沐发方子真是不错,这些日子用下来,娘娘的头发比之先前越发柔顺秀亮,握在手里好似一匹上好的乌黑缎子,真是好看极了。”

泡过澡后本就犯困,这会儿趴在榻上,云绾迷糊打着盹,嘴里含含糊糊应着:“嗯……”

许是察觉到她困,之后玉竹也没出声,只静静擦着发。

也不知过了多久,云绾觉着发丝好像被扯动两下,她意识稍明,撑起眼皮看见窗外黑漆漆的夜色,懒声咕哝:“还没擦好么?”

身后擦拭的动作稍缓,而后静谧寝殿内响起一道沉稳的嗓音:“快好了。”

乍一听到这男声,云绾浑身一个激灵,待扭过头看到那张儒雅的脸庞,困意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陛下,您什么时候来的?”

她连忙起身,见晋宣帝手中还拿着拭发的巾帕,更是紧张:“怎敢劳您做这些。”说着就要喊玉竹。

“不用喊,是朕叫她退下。”

晋宣帝按住她的手,示意她再趴下:“还差这边一绺就好了。”

云绾心头虽惶惶不安,但还是重新趴好,小声道:“臣妾仪容不整,叫陛下见笑了。”

“无妨,是朕来得早了。”晋宣帝握着她的乌发,细细擦着,随口问:“白日出去一趟,累着了?”

“累倒不是很累,就是天气太热,出门就容易冒汗,方才温水一泡,又有些困了。”

“困得话,今夜早点歇息。”

说话间,晋宣帝已替她擦好头发,长指轻轻抚过那一头如瀑乌发,他忽的出声:“小十六,朕替你挽发可好?”

云绾回首:“啊?”

晋宣帝看她睁大眼睛惊诧的模样,不由好笑:“不肯?”

云绾眨眨眼,忙坐起身:“不是,臣妾没说不肯。只是……”

她面露怀疑,抬眸看向身侧的男人:“陛下会么?”

“朕会不会,一试便知。”

晋宣帝轻笑,视线不经意瞥过她的身前,薄薄的襟口因着伏趴的姿势歪了些,露出一抹娇嫩的银红色,他眸色微动,朝她伸出手。

还没等云绾反应过来,男人已经替她理好襟口。

云绾脸颊渐烫:“多、多谢陛下。”

晋宣帝笑笑,牵起她的手腕:“过来挽发罢。”

云绾哪敢说不,老老实实由晋宣帝牵到妆台前坐下。

晋宣帝从妆匣里随意挑了一支缠丝镶珠金簪,托起那沉甸甸的乌发:“挽个随云髻如何?”

云绾看着黄澄澄铜镜里倒影出的身影,轻声应道:“都听陛下的。”

“小十六养了一头好头发。”晋宣帝手握玉梳替她梳了遍发,又拿起那支簪子,开始挽发。

不多时,他拍了下她的肩:“好了,看看如何。”

“这么快。”

云绾惊叹,待照过镜子,发现发髻梳得有模有样,看向晋宣帝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惊异笑意:“原来陛下真的会梳髻。”

“朕还会骗你个小姑娘不成。”

见她笑靥如花,晋宣帝面上也露出笑意,刚想拉她起身,低头瞥过身前那抹细腻白皙的后颈,视线稍停,而后宽大的掌心覆盖上去。

蓦得感到颈后传来的灼烫温度,云绾眼睫颤了颤,有些敏.感,又有些痒。

偏身后的男人像是没有察觉般,慢慢摩挲着,又沿着脖颈线条而上,长指揉捏着她细嫩的耳垂。

云绾已不是未经人事的小娘子,这狎昵的爱抚意味着什么,她心里明白的很。

白日里母亲的交代和金嬷嬷期待的目光不断浮现在脑海中,她知道她该无条件顺从陛下,然而太过青涩的身体还是有些不受控制,她不由咬住嫣色红唇,以免泄露羞耻的声响。

窥见镜中娇色,晋宣帝俯身,一根长指按在她的唇上,不紧不慢撬开她的贝齿:“这么好看的唇,咬坏了怎么办。”

“陛下……”云绾脸颊发烫,却不敢回头。

现下这个姿势,像是他从后面环抱着她,浓厚的龙涎香完全将她罩住,空气都变得稀薄,她一颗心快要从胸腔跳出来:“还…还没用膳……”

按在唇上的长指停住,男人低哑的嗓音在耳畔响起:“小十六饿了?”

温热的气息袭掠颊边肌肤,云绾的手指都揪紧了裙摆,声音更小了,羞耻得快哭了般:“是…是,陛下,先用膳吧,臣妾有些饿了。”

“也是,别饿坏了我们小十六。”

晋宣帝低笑说了句,也不再逗弄她,只捏了捏她的脸,便直起身:“走吧,用膳去。”

**

因着镜前那一出撩拨,云绾用膳都有些心不在焉。

看陛下这般,今晚大概会留下吧。

可万一他不留呢,自己又该如何开口挽留?

好难啊。

她心底默默叹气,一边偷偷打量着身侧男人,见他慢条斯理地用饭,举止优雅从容,心底越发惴惴。

虽说他们已是夫妻,但君心难测,她一点都看不透晋宣帝的心思。

他于她而言,就像一团迷雾。

不对,若要以迷雾作比,三皇子那人她是更看不透,晋宣帝是一团白雾,那三皇子就是一团乌漆嘛黑、黑到彻底的雾!

不过她也不需看透三皇子,只要他别惹她,她也不必搭理他,大家桥归桥,路归路,井水不犯河水。

但对晋宣帝,她必须得费上心神,揣度讨好的……

“方才不是说饿,怎的不吃了?”晋宣帝侧眸看她:“是饭菜不合胃口?”

云绾回神,忙道:“饭菜很好,臣妾这就吃……”

她夹起碗中吃食送入嘴里,晋宣帝看她咀嚼微鼓的腮,忽而道:“听说傍晚你母亲离宫时,你落泪了?”

云绾微怔,一时不知该如何答,睁着一双乌溜溜眼睛望着他。

晋宣帝温声道:“何必为这落泪,日后想家里人了,召进宫里陪伴便是。你入宫不久,就遇上太后薨逝之事,朕难得见你开怀笑脸。白日见到你和你母亲在一起时那般自在,朕心里也高兴。小娘子嘛,就该多笑笑。”

“谢陛下关怀。”云绾心头微暖,弯眸朝他露了个笑:“其实今日能见到母亲,臣妾就已经很满足了。至于召见娘家人,还是按宫里规矩来办好了。”

见她这般知分寸,晋宣帝不知想起什么,神情温淡:“小十六的确会成为一位好皇后。”

他给云绾夹了一筷子菜:“快用膳罢,吃过饭,陪朕练会儿字。”

云绾本以为晋宣帝说的陪他练字,是他写,她负责研墨。

没想到晋宣帝在书桌前,看到她之前随手写的几笔涂鸦,浓眉一皱,便将她拉到身前,要教她写字。

云绾试图推脱:“臣妾也不考功名,字能看懂就成。陛下您自个儿练吧,不必在臣妾身上费心,臣妾给您研墨……”

刚想跑,就被晋宣帝按着肩膀提溜回来:“你是朕的皇后,朕在你身上费些心思,理所应当。”

云绾悻悻道:“陛下,当真要教臣妾?”

晋宣帝好整以暇看她:“怎么?”

“可臣妾于书法这块儿,就是块不可雕的朽木,从前在家时,曾经气跑过三个家塾夫子……”她的脸上露出几分惭愧:“臣妾怕把陛下也气跑。”她是真的不想献丑呀!

许是这般年纪,好为人师的兴头愈发浓烈,晋宣帝点了点她的鼻尖:“气跑倒不会,顶多罚你。”

“啊,还有惩罚?”云绾一张小脸露出苦色。

晋宣帝被她这模样逗笑,握住她的手腕,俯身道:“当然要罚,朕可是位严格的夫子。”

云绾娇小的身躯被他罩住,纤瘦的背脊贴着男人坚实的胸膛,心跳纷乱,又听他提起“夫子”二字,不禁想到新婚之夜他也自诩为夫子……霎时间,脸颊红了个透。

晋宣帝瞥过她的耳尖,弯了弯唇,转而正色,握着她的手教她写字:“落笔姿势要端正,手腕不要握得太紧,也不可太松……”

一开始云绾还有些不大自在,练了一会儿,注意力也逐渐回到练字之上,当真好好学了起来。

中途玉簪进来添茶,见到桌边练字的俩人,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待拿着托盘退出里间,金嬷嬷迫不及待问:“怎么样了?”

玉簪道:“陛下在教娘娘练字。”

金嬷嬷:“什么?”

玉簪:“……是啊,练字。”

她说着,还学着那姿势和动作:“陛下教得很认真,娘娘学得也很认真。我记得从前娘娘在家塾听课,都没这么专心呢。”

金嬷嬷听得老脸直皱,看了眼那火光灼灼的蜡烛,心头嘟哝,此等良宵不共赴巫山,却练起字来?陛下莫不是真将娘娘当孩子养了?这可不是好兆头。

就在她踟蹰着,该寻个什么由头提醒一下,忽然传来皇帝的声音:“李宝德。”

守在殿外的李公公一听传唤,忙不迭跑了进去,不一会儿又走出来,笑着与金嬷嬷道喜:“侧殿备水洗漱,陛下今夜宿在凤仪宫了。”

金嬷嬷喜上眉梢:“好好好,我这便吩咐下去。”

是夜,月上中天,红浪方休。

素了月余,再沾上身,难免有些食髓知味,情难自禁。

叫水清理过一番,晋宣帝才拥着云绾重新入榻。

云绾困乏不已,迷迷糊糊之间好似听陛下提及二公主和三公主的婚事、中秋晚宴之类的,她强撑精神唔唔应了两声,身侧似传来一声无奈轻笑,而后拍拍她的背:“睡吧。”

这话如天籁,云绾立刻放松思绪,睡了过去。

***

自这夜后,晋宣帝开始出入后宫。

有时会去其他妃嫔那里坐坐,却并不留宿,但凡留宿后宫,皆是宿在凤仪宫。

这份偏爱,后宫上下,有目共睹。

那些妃嫔心中虽有不忿,却无话可说,毕竟皇后年轻貌美,又是正宫妻室,帝后恩爱,放在史书里都是一段佳话,哪里轮到她们这些妃妾置喙。

金嬷嬷则是喜笑颜开,看向云绾肚子的目光也越发热切,日日祈祷有喜信降临。

云绾本来不着急的,被金嬷嬷这目光天天看着,有时也忍不住摸摸自己的小腹,好奇里面是不是有小芽儿在生长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云绾也逐渐适应后宫的生活。

白日里妃嫔们来凤仪宫请安,寒暄几句,其余时间她便学习宫规、处理宫务,再有闲暇,读书练字、绣花品茶,除了不能往街上跑,这日子还算悠闲安稳。

唯一叫她难熬的一遭,便是每逢初一、十五、三十,皇子公主入宫请安,不可避免要与三皇子司马濯碰上。

虽然并没什么交流,但他时不时投来的幽邃目光,总叫她百般不适。

说句大不敬的,面对晋宣帝,她都没这般惴惴不安,反倒面对司马濯这么个“小辈”,战战兢兢,心生忌惮。

转眼荷花凋谢,下过几场冷雨,暑热散去,金桂飘香。

初一这日,皇子公主照例请安,云绾却没瞧见司马濯的身影。

一问才知,晋城出了一起卖官圈地的贪腐大案,司马濯四日前便被晋宣帝派去调查此事。

“说是晋城一名小吏妻,藏着千人血书,冒死来到长安拦了刑部尚书的马车,这才捅破这惊天大案。”

请安散去后,三位公主留在凤仪宫陪云绾说话,大公主已为人妇,久居宫外,四面八方的消息也更灵通,此刻她绘声绘色地说起那妇人拦马车的场景,就如她身临其境似的:“听说她浑身是血,突然从路边冲了出来,跪在地上直喊冤枉,蔺尚书的护卫险些要拔刀了,看她那副凄惨狼狈的样子,一时竟不忍下手——”

“啊?真流那么多血么?那妇人可还活着?”三公主年纪最小,听到这些打打杀杀血腥之事,一脸惧色。

“死了。”

大公主叹口气,压低声音道:“死在狱中,听说是……毒死的。”

“竟有此事!”云绾及另两位公主倒吸一口凉气。

大公主颔首:“父皇震怒,觉得幕后之人太过猖獗,这不特地封了三弟黜陟使,叫他去晋城彻底么。”

二公主啧声:“三皇兄才回长安,父皇就派他办此等大案,可见父皇对他寄予厚望。”

“他自个儿请命的。”

大公主端起茶杯浅啜一口,笑意有些嘲讽:“这般急着出头,却不知出头椽儿先朽烂,且瞧着吧。”

云绾捕捉到大公主话中的幸灾乐祸,略一思索,也领会过来。

告状妇人在长安牢狱里都被毒死,可见幕后之人手段狠辣,势力深广,且此案涉及卖官、圈地、贪腐,若真要彻查,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官员绝非一两人——

三皇子才回长安,势单力薄,却接下这种吃力不讨好、没准还会惹来杀身之祸的差事,的确有些冒进。

“若他真能查清此事,于百姓社稷来说,是件好事。”

云绾看了大公主一眼,语带劝告:“永兴,方才那些话,日后莫要再说了。”

大公主愣了下,而后敛笑正色:“是,小姨母。”

“前朝之事自有陛下和朝臣们处理,咱们难得聚一会儿说话,不说那些沉重的。”见气氛有些僵凝,云绾将话题转到二公主和三公主的婚事上。

二公主今年十六,已与骠骑大将军霍家嫡次孙定下婚约,双方已交换庚帖,只待三年孝期满,便可出宫下降。

二公主的婚事基本板上钉钉,不用太操心,倒是三公主,上月过了生辰,如今业已十二。

按晋宣帝及三公主生母徐昭仪的意思,现下可以开始相看人家,三年之后正好婚配。

“这事好办,这月月中便满了百日,届时娱乐宴饮开放。我在府上办个赏花宴、诗会、或是马球赛,邀长安各府的郎君娘子来玩,三妹妹到时可来相看一番,挑个心仪的。”

大公主最好热闹,驸马又是个惧内的,向来管不着她,是以国丧之前,她的大公主府几乎是笙歌不断,宴饮不停。

三公主听到大公主的话,双眸发亮:“好呀,那就有劳大姐姐了。”

二公主也在宫里闷了许久,忙不迭道:“大姐姐可别忘了给我下帖子。”

大公主笑道:“好说好说。”

云绾虽是这一桌的“长辈”,到底也是个才及笄的小娘子。

想到从前在大公主府赏花骑马的畅快,再看现在囿于深宫,成日学宫规、理宫务,还肩负着早日怀上皇嗣的任务。

二公主和三公主熬个三年,都能往外去了,而她,往前连个盼头都没有。

越往这边想,情绪也不由低落下来

大公主与云绾相交多年,自然也感受出自家小姨母的心绪,柔声安慰道:“再过半月便是中秋,不知宫宴诸事,小姨母筹办得如何?”

提到中秋宫宴,云绾来了几分精神,语含期待:“你们父皇特地交代了,这是国丧百日后第一场大宴,端午过得潦草,中秋不好再马虎,要我办得隆重些。”

因着这份嘱咐,她上月便开始准备,有何不明之处,也都细细问过尚宫局的崔尚宫以及宁德二妃。

“那儿臣回去就可以挑选那日赴宴的衣裙钗环了。”大公主见她胸有成竹,也放下心来。

小姨母这个皇后当得越好,位置坐稳,她和大哥下半辈子的荣华平安也有所倚靠。

浅啜了一口茶水,她又不动声色扫了眼云绾纤细束着的腰身。

要是小姨母能尽快有个子嗣就更好了,下回再进宫,自己得把之前搜罗来的坐胎方子抄录一份带来才是。

半月光阴,转瞬而逝,在皇宫各处遍摆金菊、丹桂飘香时,中秋佳节如期而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1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