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偏偏造反的是我驸马 > 第52章 申鸣

偏偏造反的是我驸马 第52章 申鸣

作者:步禾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15:12:38 来源:文学城

宋景淮这样一说,宋今纾也知道他也是知道内情的人。

于是宋今纾不再掩饰,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就是因为我知道,所以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父皇越陷越深。”

宋景淮皱眉,道:“你想做什么?”

“去做我该做的事。”

宫城外有一高台,上有一架铜鼓。

百姓称其为“申鸣鼓”,只要有冤欲申,有声要发,人人皆可敲响。

只是这架鼓,已经数十年未曾敲过了。

至少从宋今纾出生起便一直被搁置,如今它上面已经落了许多灰尘。

本来是国泰民安之象,可这一切,从青冥来了之后就变了。

宋景淮看出了宋今纾的想法,劝道:“就算你不直言真相,可若敲了这鼓,你便再也无法抽身了!”

宋今纾站在高台下,道:“我自出生起,有一户可避身,有一食可充饥,有一衣可御寒,都是百姓们的血汗,如今他们有难,我不会独善其身。”

她抬头望向高台上的大鼓,沉声道:“我读圣贤书,食百姓粮,绝不会袖手旁观。”

话毕,她登上第一阶梯子。

宋景淮愣了片刻,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公主!”

宋今纾转头,看到萧云湛和姬霖朝自己的方向跑来。

姬霖在下方站定,道:“此事疑点重重,千万不可鲁莽。”

宋今纾一笑,“我心意已决。”

萧云湛看向面前恬静笑着的女子,想说的话在口中转了个圈,变成了“注意安全”。

二人交换了目光,宋今纾便转过头,继续向上攀登。

百姓们齐齐聚了过来,将高台四周围得水泄不通。

“和宁公主是要去敲这申鸣鼓吗?太好了,我们有救了!”

“哎呀,敲了这鼓,陛下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人声嘈杂,但宋今纾此刻什么也听不见,她只是向上爬着。

每登上一步,便离那鼓更近一分,离百姓更近一分。

足足三丈高台,宋今纾没有带丝毫犹豫,不出半刻钟便登了上去。

她拿起脚边有些发黄的鼓锤,面对身前这面庞大的铜鼓,用力敲了下去。

砰!

“公主敲了,她真的敲了!”

砰!

宋今纾使出了平生最大的力气,将所有希望寄托在面前这架鼓上。

她吼道:“敲申鸣,除奸佞!”

砰!

鼓声响彻建邺,犹如巨石投入深海,令人为之一颤。

而此时恰到好处的风,将阵阵鼓声传到了金辰殿中。

永和帝沉着脸坐在龙椅后,手边的奏折已如小山般高。

“是谁在敲鼓?”

李公公弯了腰,小心答道:“回陛下,是和宁公主……”

龙椅上的皇帝身形一顿,似要说些什么,却仍沉默了。

不多时,外面又传来阵阵呼声。

“敲申鸣,除奸佞!”

“敲申鸣,除奸佞!”

“敲申鸣,除奸佞!”

一阵接一阵的呼喊几乎炸得永和帝头皮发麻,也让他越来越焦躁。

在极力忍耐后,他的余光瞥向了手边的奏折,于是在一息后,伴随着噼里啪啦的落地声,奏折全都被扫在了地上。

李公公哪里看不出来永和帝的心思?

他要长生,要国运,怎么会允许有人落他的脸?

身为一国之君,怎会愿意向他人妥协?

至于太傅,永和帝定是不会处置的。

若要依他看,今日敲这申鸣鼓的若换了别人,早就被拖下去了。

自己伺候永和帝已经几十余载,他看重谁,又想做什么,他自认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想到当年的事,李公公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小太监已经整理好了地上的狼藉,奏折又被规规矩矩摆在了龙椅上。

似乎这样做,就可以掩盖永和帝从未想打开它们的事实。

无非是劝永和帝严查幼童大量失踪一案,和让他不要再修通天阁的事。

荒谬,他是天子,做什么还需要这些臣子置喙?

不过此事不能一拖再拖,再如何也要先安抚那些民众。

“去,把太傅找来。”

宋今纾敲了足足十多下,听着台下百姓的阵阵呼声,她缓缓下了高台。

百姓们想蜂拥而上,被几个侍卫拦住。

“和宁公主,多谢你了……除了你,谁管我们这些老百姓……”

“是啊,真是多谢公主……”

说着,为首的几人就要跪下。

宋今纾吓了一跳,上前将他们扶起。

“你们折煞我了,我不过做了自己的分内之事,无需多礼。”

眼看众人收不住话头,萧云湛将宋今纾拉到了自己身边,姬霖趁此代替宋今纾去安抚百姓们。

“怎么了?”

萧云湛扫了她一眼,“方才在上面喊得那么有劲,现在又想和他们长篇大论?我看着都觉得口干舌燥。”

看到姬霖在人群中游刃有余地应对着,宋今纾也歇下了再操心的心思。

不知道父皇什么时候会给出答复。

半个时辰后,宫门被打开的声音打断了人群的喧闹。

从中走出一群侍卫,为首的正是李公公。

李公公手拿着圣旨,对着为首的宋今纾说道:“和宁公主宋今纾听旨。”

所有人齐刷刷跪下。

李公公咳了一声,缓缓打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近日建邺童少,已闻之矣。朕已遣人事物用之,又倩庶人勿惊,必赐汝曹。和宁公主宋今纾为民谋,有心怀天下之心,朕心甚慰,愿汝持此心,不负朕于所待。钦此。”

“儿臣接旨。”

等宋今纾接过圣旨站起,李公公才凑近身子,低声道:“公主为民请命,本是好事。可若无所顾忌,怕是会得不偿失。”

宋今纾淡淡应着,只是手上的力道更重了些。

李公公还是得体地笑着,道:“公主聪慧,想必能明白咱家的话。咱家还得回宫复命,这就告辞了。”

宫门又被关上,隔绝了内外的两个天地。

宋今纾抬头,还能隐隐看见那处高阁。

马车里,宋今纾和萧云湛二人对坐。

宋今纾看着手中的圣旨,道:“他只是想暂时压下此事,却没有想过停手。”

“已经走火入魔之人,怎么会甘愿从梦中醒来。”

换做以前,宋今纾绝不会认同萧云湛对永和帝这样的评价。

再大逆不道,宋今纾也不得不承认萧云湛说得对。

父皇已经几乎疯魔,即使隐瞒所有人,他也要用童男童女的鲜血为自己延续生命。

况且圣旨上并未提修建通天阁一事。

那些失踪的幼儿,好像再也不能回家了。

青冥……

宋今纾猛然抬头,看向萧云湛。

“他既是你师傅,可有办法阻止他?若非他的蛊惑,父皇怎会如此?”

萧云湛挑了眉,身子前倾。

“我的人是在和整个皇室作对,而且和青冥的人起了不少冲突,不过已经尽最大可能去阻止了。目前看来,祭品已经足够,只要之后再无孩童失踪,他们就会想办法让百姓忘了这件事。”

宋今纾有些不可置信。

“所以圣旨不过是幌子,父皇本就不打算再继续?”

萧云湛抬手捏了下宋今纾的鼻子,“此事你本就能力有限,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宋今纾疲惫地闭上眼睛。

这样看来,自己不是白忙活一场?

只是萧云湛说得对,自己已经不能再做什么了。

谁叫自己无权无势,只有个公主的虚名呢?

宋景淮在二人离开后,便一直盯着宋今纾的马车。

马车消失在视线里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了身后高台。

方才,宋今纾就是站在这上面,与铜鼓相较显得极为娇小的她却拿着两根鼓锤,发出了最震撼人心的力量。

半月后,永和帝找出了使孩童失踪的“幕后黑手”。

游街当日,建邺百姓几乎都拥了出来,不停朝囚车上扔烂菜和臭鸡蛋。

“幕后黑手”头发散乱,看不清面容,只是站在车里,仿佛周遭一切与他无关。

他在百姓的叫骂声中被推向菜市口,这场沸沸扬扬的孩童失踪案就这样了事了。

宋今纾隐在人群中,终是失望地离开了。

但是周围有眼尖的人认出了戴了面纱的宋今纾。

她的穿着再普通不过,但她身上特有的气质让人在人群中总能一眼发现她。

“公主!”

一人呼喊,周围的百姓都纷纷侧目,确定是宋今纾后,瞬间便围了上来。

躲在暗处的疏影眼疾手快,飞身挡在了宋今纾身前,伸出手隔绝了她和人群。

宋今纾笑着按下疏影的手臂,道:“他们并无恶意,不用担心。”

疏影没有说话,仍旧挡在宋今纾面前。

宋今纾没有办法,便转头看向群众。

“公主,真的是你!今日那畜生被问了斩,都是因为你啊。”

“是啊公主,要不是那日你敲了申鸣鼓,这事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宋今纾扫过面前的一张张面孔,兴奋的、喜悦的、感激的。

要是他们知道真正的凶手是他们的天子,还不知道他们会有多失望。

只是她还不能揭穿,否则只会引发百姓暴动,使人心动摇。

她在等一个时机。

“各位不用谢我,凶手也并非是我所捉。既然你们叫我一声公主,我得担起这个名号才是。”

好不容易脱身,宋今纾终于有了喘气的机会。

身后有人交谈,但宋今纾没有听到。

“从前只听说和宁公主无所长,还颇受陛下冷落。如今看来,和宁公主该享天下养。”

“可不是吗,这事发生以来,谁为我们发过声?怕是只有和宁公主一位吧。”

今日,宋景淮和洛贵人一同在殿中用膳。

洛贵人眉目清秀,也不过三十岁而已,浑身上下散发着温婉的气息,只是坐在那里便是一副好景。

宋景淮夹了一块八宝鸭放在洛贵人面前的盘子中。

“母妃多进些。”

洛贵人眉眼弯弯,道:“你有心了。和宁那孩子的事,想必你早已经知道了。”

宋景淮应了一声,道:“此事已然过去,父皇也没再提。”

“母妃说这个,是要提醒你,不要去做惹你父皇不快的事情。如今太子之位空悬,你……”

一声筷子落地的清脆声音打断了洛贵人的话头。

“母妃,隔墙有耳。”

洛贵人怔愣了一瞬,随即反应过来。

“是我多嘴了。”

侍女递过崭新的玉筷,又恭敬地退了下去。

“你和叶家小姐相处得如何了?她是叶家嫡女,此番嫁与你,可要好好待她。”

宋景淮似是不感兴趣,“璟王府的一切皆有她打理,我很放心。”

那个女人,古板无趣,总是被条条框框拘着,实在没意思得紧。

洛贵人见他兴致不高,也没再提叶欢。

宋景淮对付着吃了些东西就要告辞,路上便碰到了萧云湛。

“萧将军。”

萧云湛转过身,却没有行礼的意思。

宋景淮微蹙了眉,原本就不太好的心情更是糟糕了起来。

“璟王殿下新婚燕尔,不在家中陪伴美娇娘?”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宋景淮捏了捏拳头,极力忍住不去发火。

“萧将军对本王的事倒上心。不过本王只是来提醒你,和宁是心有大义,不过若三番四次去触父皇的逆鳞,怕是你也无力回天。”

萧云湛面容冷峻,却带着浅浅的笑意,眸中却是一片漆黑,似无尽深渊。

“多谢殿下关心。公主心中有数,出了事自有我与她一起担着,不是吗?”

宋景淮眼皮跳了跳。

谁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

不就是他们是一家人,不需要自己操心吗?

他冷哼一声,抬脚就走。

萧云湛似是觉得有趣,侧头看着宋景淮负气离去的背影,道:“殿下慢走。”

等萧云湛回到府中,便看到宋今纾又蹲在花丛边种花。

余光闪过袍角用金线绣成的风信子,便有一只手掌覆了上来,遮住了宋今纾的视线。

“仲昀,别闹我。”

萧云湛也不说话,放开手将宋今纾拉起来。

“这里的花已经许多,再多种别的反而乱了气味。”

宋今纾看了一眼一旁的花丛,道:“百花齐放才似春景,若单单种那一两种,还能叫花圃吗?”

萧云湛也不反驳,揽过宋今纾的腰,调笑道:“聪明。”

二人走到亭中坐下,宋今纾才发觉他今日回来得有些晚。

她瞥了一眼萧云湛腰间的令牌,道:“你入宫了?”

“去见了一位故人。”

想必是青冥吧。

但宋今纾不想打听太多,自从通天阁竣工以后,她深知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

毓秀端上来两杯茶。

宋今纾抿了一口。

“这是……金瓜贡茶?”

这茶极为珍贵,只有父皇和母后才能喝上几次。

萧云湛不以为意,道:“茶叶罢了,你若喜欢,我再叫人拿些来。”

宋今纾连连摆手。

“做将军的俸禄有如此丰厚,都能用这样的茶叶了?”

萧云湛投去无奈的一瞥。

“俸禄?那点俸禄还不够你裁一件衣裳的。你放心便是,我不偷不抢,谁能说什么?”

真是小瞧他了。

宋今纾耸了耸肩。

话毕,萧云湛若有所思地盯着宋今纾的衣裳。

“你看什么?”

“看你的衣裳。我瞧着,怎么跟小户人家的小姐似的?”

宋今纾低头看了看,“能穿不就行了?”

这也不怪萧云湛之前没注意到这一层。

宋今纾这张脸,就算粗布麻衣也能被她穿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明日我让人过府给你瞧瞧衣裳,有看得上的留下便是。”

宋今纾无奈,“不过衣裳而已,我不需要多华贵。”

“不穿就放着。”

宋今纾“诶”了一声,还要再说,萧云湛却转身离开了,方才放下茶杯时也是用了几分力,像是在生气。

生气?

自己有哪句话说错了吗?

宋今纾不明所以。

第二日,果真来了几人,后面又跟了一大群抬着箱子的粗使。

宋今纾站在院子里,看着他们将几个箱子里的衣裳一件件展开。

丝绸的、绢织的、绫织的、纱织的,袄裙、披帛、长袍、罩衣、斗篷、罗衫、披风、锦衣、外袄,朱红色、明绿色、蔚蓝色、鲜黄色、绛紫色、琥珀色、玳瑁色、雪青色。

一件一件,险些要占满整个院子。

钟灵和毓秀看得眼睛发直,惊讶道:“公主,驸马这,这……”

宋今纾也很头疼,看着面前各形各色的衣裳,她只想着怎么解决。

“劳烦各位跑一趟,只是我穿不着这些,还是拿回去吧。”

一男子开口道:“公主,这些都是驸马吩咐要送来与公主相看的,他说若您不选,便全都留下来。”

宋今纾觉得头大,眼睛都有些花了。

为了应付这群人,她随意指了一件衣裳,道:“那这件留下,其余的都拿回去吧。”

于是在众人离去后,那件宝石蓝的衣裳便被放在了宋今纾的衣柜中。

待晚间萧云湛回府,迎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宋今纾的“发难”。

“你是不知道今日多大阵仗,吓了我一大跳。这事定被宣扬了出去,你叫百姓如何看我?”

萧云湛不以为意,“他们倒是觉得你是该穿些好点的衣裳。”

“你又不知道。”

萧云湛扬唇,揉了揉宋今纾的头发。

“对自己好点又如何?”

最近在军训 所以会有一点慢(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申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