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 第7章 忘忧手工坊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7章 忘忧手工坊

作者:何无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3 05:13:33 来源:文学城

姜月虽然身披古代人的躯壳,但是内里的灵魂还是个现代人,她其实打心底里认为买人做童养夫是不对的。

因此她准备在一年以后,在两人成亲之前,询问裴秋生是否喜欢她,是否愿意与她成婚。

若是他不喜欢她,不愿意成婚,她也不会强求,还会帮他劝姜氏夫妇打消这个念头,答应解除婚约。

若是他说喜欢她,愿意同她成婚,那她也要考虑一下,不过大概率是同意的。

毕竟,她不想做背信弃义之人,抛弃童养夫的做法在古代也是不地道的。裴秋生一个人无依无靠,更无庇身之所,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何况,与裴秋生成婚,相当于他入赘,她也因此不用离开这个家,不用离开姜氏夫妇。这段日子以来,她发现姜氏夫妇对她是真的打心眼里儿的好,她也想替原主多尽尽孝道,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再说,与一个喜欢自己的人成婚,要比嫁给一个不知姓甚名谁的人靠得住。

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当前最紧要的事就是攒钱,还清这个月的租金,换个地方开铺子,还要努力吃上肉!

现如今灯笼、花篮、蝴蝶、蜻蜓和百灵鸟都还算好卖,等有竞争了,她再将玫瑰花、凤凰和扇子搬出来。

玫瑰花做起来很简单,就当一个普通的推陈出新的样式。

凤凰的做法十分复杂,手把手都不一定能教会,不是拆几遍就能学会的。

而棕榈扇则具有实用功能,如今正值夏季,市面上的扇子大多是蒲扇,卖十五至二十五文一把,若是纸扇则是五十文起步。

若是哪家扇子只卖八、九文钱,定会很受欢迎。

只是这两样东西都不好编,由于许久都没编过,具体步骤她记不太清了。她刚刚试着编了几次,都没能成功,这几日要抓紧时间回忆练习一下。

此外,明天她准备去街上看看,有没有做木雕泥塑的,价钱市场如何。

打定主意以后,她飞快得编好了第二日所需要的棕榈编,留了两把棕榈叶用来练习。

姜氏洗漱完出来,看见装满了两个箩筐的棕榈编,惊讶道:“阿月编得越来越快了,不到一个时辰就编了这么多。”

姜月笑道,“孰能生巧嘛!”

第二日,姜月与裴秋生约定,今日他早些结束,趁着黄昏陪她去趟街上。

酉时未到,裴秋生就过来了,两人一道出发。

“你带路吧。”裴秋生道。

裴秋生以为姜月提出去街上一定知道路怎么走。

姜月却以为裴秋生在这一片生活过五年,记性又好,一定记得怎么去街上。

她弱弱地问他,“要不你带路?我忘记了路怎么走。”

裴秋生愣了一下,随即道:“那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

裴秋生走到无人僻静处,问道:“系统,给我一份这个朝代长安的地图。”

【好的,《长安地图》还有五秒钟到达,请宿主查收。】

裴秋生将手心朝上放在头顶,一份地图掉落在他手心。

此时他想到姜月一个人在码头他不放心,拿到地图后他看都没看一眼,径直快步返回,见到姜月安然无恙地在那里等他,才松了口气。

他走近了才打开地图,发现这份地图描绘的十分详尽,他循着地图上码头和附近街道市集的位置看了一遍路线和方向,记了个大概,道:“我们走吧。”

姜月惊喜地问道:“哪里来的地图?”

裴秋生随口道:“我刚才在那边问去街上的路,一个好心的老爷爷给的。”

姜月道:“老爷爷人真好。”

穿越后一直生活在长安郊外的两人到了街上的集市,第一次见到了古代都城长安的繁华。

此处人潮拥挤,比肩接踵,各式各样的铺子人来人往,街上叫卖声此起彼伏,玩杂耍的周围呼声震天。

姜月请教在这里摆摊卖手帕的大婶,“大婶,请问您知道哪里有卖木雕泥塑吗?”

大婶热情地大声回答她,边说话边指路,“沿着这条路再走十个铺子,右手边有一家手工坊,那里面有卖。”

她又打听了些别的,得知附近的手工坊有好几个,大婶指的这个,东西最多,生意也最好。

姜月笑着感激道,“谢谢大婶!”

姜月在前面走,裴秋生就在后面跟着。

循着大婶所指的路,果然看见一家手工坊,门口挂着个牌子——忘忧。

两人走进忘忧手工坊,一位生得清秀的店小二便迎了上来,“请问公子和姑娘要买什么?”

姜月道:“我想看看木雕和泥塑,可有的卖?”

“自然是有的,请随我过来。”

姜月和裴秋生随着他到了墙角处的架子上,只见这里的确有各式各样的木雕和泥塑,不过工艺不怎么样,比姜月的手艺差远了。

姜月指着个泥塑的小猫咪,问道:“请问这个怎么卖?”

店小二道:“这个便宜,只要五十文。”

姜月惊异于居然卖的这么贵,但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而是将这个架子上的木雕泥塑每个儿都问了一遍。

她发现面前的这些出自几个不同的人之手,随着工艺的区别,价钱也不一样。

店小二脾气再好,见她问了一圈,也不说要买,脸上也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姑娘,你到底看上没有?我这里客人多,没工夫陪你慢慢问。”

姜月道:“你若是给每样东西做个价格牌,岂不是不用我细细问了?”

店小二狐疑的看向她,“你莫不是江南手工坊派过来调查我们价钱的吧?我们这里不欢迎你们,请你们离开。”

姜月开门见山,“麻烦小哥去通知一下你们掌柜的,就说这里有个姑娘,做木雕泥塑的手艺比你们这里卖的都要好,想见他一面。”

店小二见对方居然不是来买东西的,而是想来供货的,给他们店供货的,可都是长安城最好的匠人,他可没听说长安城有谁手艺更好的。

见姜月如此大言不惭的夸下海口,他自然是不信。但掌柜的叮嘱过遇事要慎重,不能妄断,尤其是不能错过手艺好的匠人,店小二便不敢直接拒绝,问道:

“我如何信你?”

姜月问道:“你们这里有做这些的工具吗?”

店小二:“自然是有。”

姜月唇角微扬,浅浅一笑,“那么,一试便知。”

店小二将信将疑地去请示了掌柜的,得到了他的首肯,便带着姜月去了后院。

姜月见掌柜的没露面倒也丝毫不介意,毕竟她还没有作品。

来到后院的屋子,发现屋子摆着黏土、刀子、刷子、模具、刻刀、凿子、锥子等做木雕泥塑的工具一应俱全。

地上还有些似乎被做废了的泥塑或木雕。

如今天色已经不早,若重新从黏土开始加工,太过麻烦,姜月问道:“我可以用这些吗?”

店小二原本就怕她用坏了工具得在这儿守着,又急着想去堂前招待客人,见姜月要用些废料以此节约时间,自然答应。

姜月便拿起一个做坏了的笑弥勒佛,这只弥勒佛原本已经要做好了,只是断了一条手臂,没能继续下去。

不过这笑弥勒佛做得委实没有多好,整体过于平面化,表情似哭似笑,有些怪异。

姜月拿起刻刀,大刀阔斧地将眼窝和脸颊加深,重新刻画出眼睛、眼睑和眼角的笑纹,又将嘴巴的大小向脸颊两边放了放,留出牙齿的位置,将口内凿空,最后再细细刻画出两排整齐的牙齿以及里面的舌头。

将头型打磨了一下,显得更加饱满有福气。

最后再仔细修饰了下眼珠子。

笑弥勒佛转眼间就有了精气神,活灵活现的,将一旁的店小二和裴秋生都看呆了。

店小二半晌才找到嘴巴,态度瞬间就变得恭敬许多,“请姑娘稍等,我这就去请掌柜的。”

不一会儿,一位神采奕奕的留着两撮胡须的中年男人拿着姜月刚改的笑弥勒佛走了出来。

虽然姜月只是改了下笑弥勒佛脖子以上的部分,断了手的弥勒佛也没法拿出去卖,但掌柜的还是爱不释手。

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道:“姑娘只管供货,只要是工艺好的,我这边都收,价钱好商量。”

姜月松了口气,明媚的笑容如桃花绽放,“有掌柜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到了家以后,姜氏告诉她,一把刻刀需要一两银子。

这可不便宜,还得攒一攒才买。

等买了刻刀,就开始做木雕泥塑,挣更多的钱,嘻嘻。

一连几日,裴秋生与姜月都去码头做工或卖棕榈编,加上铺子里的营收,差不多每日有两钱出头的营收。

到了第五日,姜远发就回来了,这次一共买了三口锅,还有些杂七杂八的手艺人做的生活用品。

姜远发赶了很远的路,刚到家先坐下喝几口水,与姜氏说着路上的见闻。

裴秋生帮着把东西从推车上拿下来,放到铺子里的架子上摆好,姜远发看着他忙碌的身影,道,“秋生在码头搬了十多天麻袋,如今干活也变利索了。”

姜氏也道,“是啊!我听姜月说,秋生现在搬麻袋挣的钱也比以前多了,有时候一天能挣八十文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