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旁观者 > 第2章 第 2 章

旁观者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雲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0 04:00:30 来源:文学城

回程祁牧野就交了辞呈。但哪个领导会放过她那般听话又肯吃苦的下属?拉着她苦口婆心地画了几小时的饼,扣下她的辞呈,让她休息个几天,散散心,再回公司。

祁牧野也没觉得公司能轻易放她走,毕竟干工程的,有命挣,没命花。每年都要来个大换血,像祁牧野这样在公司好几年的老员工,想要离职,就得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公司培训一个出色的员工也要花血本的,没在你身上吸回来,想走?那是痴心妄想。

不过也好,祁牧野收拾好背包,最后看了眼自己的工位,仔细算来,自己也有三个多月没有休息了,趁这几天,狠狠弥补自己一番。

啧,早知道刚刚就顺便把年假也给休了,离职前反薅资本家一把。

上级给了祁牧野半个月的假期,前五天,祁牧野全消耗在了床上,非必要不睁眼,非必要不下床,非必要不出门。

但生物钟也不是摆设,前段日子每天睡四五个小时,早就刻在了骨子里,突然松懈下来,一天睡个十几二十小时,反倒比赶进度时疲倦。

简单地来说,就是贱骨头,享不得福。

三四个月没有娱乐活动,突然闲下来,除了睡觉,祁牧野一时也确实想不起还能干什么。她端着巧克力蛋糕,半坐在飘窗上,不时刷一会儿手机,不时吃一口蛋糕,不时看着窗外的风景发呆。

她是个无趣的人,一辈子循规蹈矩,没什么远大的理想。唯一的目标,大概就是尽早挣足够的钱,然后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时之间,祁牧野也说不上来,但至少不像现在,被人赶着走,没有规划,为了生活而生活。那不是祁牧野想要的。她生性向往自由,爱叛逆,即便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旦被要求所束缚,那再喜欢,便也提不上任何劲。

这就是为什么,她不选任何关于历史的专业。她是以一颗赤子之心爱着历史的,她不想因为任何学术上的任务去研究历史,去接近历史。她不愿往自己的喜欢里洒下任何杂质。

说到历史。祁牧野刮掉盒子里最后一口奶油送入嘴中,今天就去图书馆看看吧。

许朝歌这个人,她也确实想多靠近一点,多了解一点。起码得搞明白,为什么在见到她之前,自己就在梦中与她道别。

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便利之处就是,随时随地可以点上自己喜欢的外卖,随时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想要的东西触手可及。尹江每个区都有几个图书馆,甚至,祁牧野住所附近就有三个。每个图书馆藏书的类型不尽相同,她喜欢历史,经常去的图书馆也都是历史人文类书籍较多,只是她之前从未想到过要多了解许朝歌这个人,更没有想过要怀疑史料所著。

毕竟许朝歌墓葬出土的那段时间里,她也去图书馆查过许朝歌。记载不是少之甚少,就是以各种犀利的语言进行批判。就像之前所说,批判最多的,就是妻不以夫纲。祁牧野向来对这种思想嗤之以鼻,看的多了,便也对许朝歌的兴趣消退。

但这次,她想起陆存的话,或许,真的有一些被隐藏的真相呢?

她想起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两人。在那篇墓志铭出土之前,史学家一致认为两人是向来的死对头。千年万岁,椒花颂声,谁敢去想,太平公主会对上官婉儿有这样的感情呢?

历史是讲依据的,但历史却又是由人书写的。

在那个男权社会里,女性生来就是男人的附属,她们的存在就是一种过错,他们又怎能容忍这般低贱的人在自己眼前搅弄风云呢?

他们当下比不过她们,但是他们掌握了笔杆子,他们扼住了真相的咽喉,他们脑中想象的故事情节,随手添几笔事实,半真半假,便成了我们现在探索的历史真相。

谁能说,我们没日没夜研究的史书不是一本话剧呢?

许朝歌,你也是这样的吗?他们对你那简短的描述,是他们愿意看见的故事情节,还是说,你这一生,真如他们笔下那般不齿?

不!怎么能说是不齿呢?建宁三年,尹江大水,万间房顷刻毁于一旦,死伤八万余人,百姓流离失所,万亩良田被毁,饿殍遍野,哀嚎声、呜咽声远隔十里如声临其境。灾后又起瘟疫,人人自哀,感染者数万人。同年九月,尹江县丞奉命治水患,年年治水年年发洪。两年间,竟逃了七个县丞。建宁六年,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旱,秋收仅往年的三成,家中无粮,易子而食。建宁八年,许朝歌登上历史的舞台。历时十余年,分流,挖道,修堤坝,建水库。一千多年来,建宁三年和建宁六年的噩梦在尹江的历史上销声匿迹。

这般的人生,又怎会令人不齿?相反,抹杀这段历史的人,才叫人不齿。

这般想着,祁牧野也来了兴致。既然他们存心要将许朝歌从历史中抹去,那她便帮许朝歌找回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她在图书馆找遍了尹江的地方志、江河注,堆积在桌子上,像个怪人一般,将自己包围起来,低着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企图寻找许朝歌的点点踪迹。

建宁八年以前,几乎没有关于许朝歌的记述。各种资料关于建宁八年以前的许朝歌,往往都是一句“家贫,至尹江入商贩之流,目不识丁,举止粗俗”概括。

古代的社会阶层分为士农工商,商贩处于社会的底层,所以后面对许朝歌的描述,倒也能理解。好在铭朝比较开放,不是特别在乎这些,这样许朝歌才有机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建宁八年,尹江县丞张梅行上任,招募百姓,在雨季来临前疏浚河道。百姓深受水患之苦,一纸招募令,竟引得半个县市的百姓报名。许氏朝歌,闻一知十,为众妇女之首。

建宁十年,许氏首率群民改道分流,横贯石镇,以彼洪水灌溉我良田。

建宁十四年,许氏任尹江水利司长,乃大铭第一任女官,奉旨开凿大运河。

建宁十七年,大洪。

建宁十八年,尹江县丞张梅行率众兵修堤坝,建水库,滞洪蓄洪,安民心之根本。

建宁二十四年,张梅行任云乡郡郡守。离任之日,倾城百姓,无不夹道惜别。

建宁二十六年,女官许朝歌私占良田,蛀空国库,搜刮民脂民膏,引得民愤,众官联名弹劾,至九月,入诏狱。同年十二月,御上仁慈,赐酒一盏。

这段历史在后面的铭文帝有过更改。建宁二十六年,西胡频繁骚扰,勾结南蛮占领大铭三个郡,大铭国库空虚,军心涣散,屡战屡败。又出许朝歌私占良田一事,为平民怨,铭惠帝下令赐酒一盏。工部尚书张梅行听闻冒死求见,谅许朝歌治水有功,曾一度造福地方百姓,着令其隐姓埋名,终身不得再入尹江。

这短短的几百字,便是祁牧野所能找到的,关于许朝歌的一生。

一连查了三天,查到尹江的图书馆再也找不到关于许朝歌的记录,祁牧野才不甘情愿地离开。走出图书馆的时候,已夕阳如血。许朝歌的那条大运河,南北贯穿了整个尹江。也不知是命运还是巧合,那些记载她的生平的图书馆,无一不在运河旁。

背包里的手机振动了几下,打开一看,是公司群里领导在问项目的事情。四下无人,祁牧野干干脆脆地翻了个白眼。且不说现在是在休假,周六大晚上在群里问工作上的事,这摆明了就是讨人嫌。若是以前,祁牧野兴许还会叹口气,撇撇嘴打开手机找个角落回复。但如今,她摆明心思了要离职,正好,让公司早点赶她走。

索性,她直接将手机关机,扔进包里,朝这挨千刀的资本主义竖了个中指,阔步走到河边。

一个人的时候总是最令人放松,肆意地让自己的思维发散,慢慢消化自己无趣的一生。

现在的大运河与千年前定是不尽相同,可不知怎的,今天站在河边,祁牧野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内心深处总有一股别样的情绪暗中涌动。千年前的许朝歌,是怎么想到去开凿大运河的?她又是怎么一步步从目不识丁的小丫头走到水利司长的位置?又是为什么,让她成了万民口中蛀空国库的贪官?

又是出于什么目的,让许朝歌的一生淹没在历史中?

祁牧野摇摇头,企图让自己静下心来,越是心乱,便越理不出头绪。三月的天还丝丝泛冷,她紧了紧拳头,抬头望向不远处的水面。

草木无情。千年来,早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眼前的景象,见不得一丝往日的踪迹。时间是冷酷的,一个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在这些亘古不变的事物面前,又显得如此渺小。

晚风拂过,柳枝冒着嫩芽,轻挠着祁牧野的脖子。她轻笑着捉住这作祟的柳枝,叹道:“许朝歌啊许朝歌,你过得好吗?”

那段隐姓埋名的日子里,她是怎么过的呢?

“许朝歌过得好不好,不亲自去问,怎么会知道?”

祁牧野回头,陆存正缓缓向她走来。

祁牧野切了一声,一脸无语:“开什么玩笑,我怎么去问?”她想起许朝歌还未打开的墓穴,“人都化作一具白骨了,还怎么回答我的问题?”

陆存:“我没说一定要面对面去问啊?”

“你今天去图书馆查那些资料,不也是和她的一次对话吗?”

祁牧野惊道:“你跟踪我?”

陆存连连摆手:“不存在不存在。我今天也去那查点东西,刚好碰见你也在那,本想跟你打个招呼,见你太过专注,便也不好打扰。我看你拿的都是尹江的水利,猜想你定是在查许朝歌。”

祁牧野刚刚武装起来的尖刺转瞬又收了起来。她打量了陆存一眼,嘟囔着:“一声不吭地在那观察别人,也很奇怪的好不好?”

“是是是。”陆存笑着向祁牧野鞠躬,道,“向祁女士道歉。”

祁牧野揉揉鼻尖,不自然地看向别处:“你这人怪兮兮的。”

陆存没有在意祁牧野的吐槽,他走到她的身边,与她一同看向粼粼的水面:“你这几天去图书馆查阅,有什么新发现吗?”

祁牧野不答反问:“那你呢?我看你对许朝歌颇有研究,你有什么发现,跟我分享分享呗。”

陆存笑:“铭朝留下来的史料就那么多,对许朝歌的描述更是少之甚少,就算是再想研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不过,这也是我想研究许朝歌的原因。事出反常必有妖,说不定我能在她身上有一些重大的发现呢?”

祁牧野:“和你聊了这么多,我还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呢?”

陆存羞赧地笑了一声:“我?我······我就是个闲散子弟。有幸家底还算厚实,也不用为了生计出门干自己不喜欢的活计。”

祁牧野想着自己为了钱在领导面前任劳任怨的模样,不由得牙疼。

“所以啊,我就到处搜罗喜欢干的事情。今天去旅游,明天去看展,改天说不定就下乡写生去了。”

“不过对于历史一事,我难得始终如一。这也是为什么,上次我对你一见如故。身为尹江人,家家户户都知道许朝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她。我现在要做的,或者说,我现在想做的,就是向世人展示真实的许朝歌。”

“挺好的。”祁牧野淡淡地回复了一句,“我是说,你这个想法挺让人敬佩的。能为一个素未谋面,甚至是已经死去那么久的人正名,精神可嘉。这大概,也是每一个探索历史的学者的精神内核吧?”

“祁女士不也是值得这样的称赞吗?我看你这三天,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每天都将自己围在书墙里,想必也是想找到真正的许朝歌吧。”

祁牧野挠挠头:“其实是闲的,要是领导不给我放那么多天假,我也不会有精力来找这些资料。不过一番闹腾下来,终究是一无所获。”

陆存沉默良久,难得严肃:“上次在博物馆一见,祁女士似乎对许朝歌还抱有偏见,几日未见,为何会有这般大的转变?”

祁牧野当然不能说她很早就梦见过许朝歌了,更不能说她看见许朝歌时那心痛的感受,只是随口扯了一句:“这大概就是历史认同感吧?如果说,我是说如果,像卫青霍去病那般的英雄,最终落得寥寥几笔的结局,你会甘心吗?想必任何人都不会甘心吧?我便是这样的心态,不论最终许朝歌成了什么样的人,她对铭朝的功绩不可遗忘,她对尹江的贡献不可遗忘,她对整个水利工程史的奉献不可遗忘。”

陆存盯着祁牧野的眼睛望了好久,她看不清他眼中的情绪,良久,他才开口说道:“祁女士,你真的很适合做历史研究。”

这话祁牧野听了好多回,大多都是一些同事与工程的同学,今天第一次从志趣相投的人口中说出,心中喜不自胜,但面上也只是聊表谦虚:“我这全靠兴趣,比不得那些专业的人。”

“我这人啊,懒得很,天一热,就想着天天空调,不开心,就想着蛋糕冰淇淋,吃不得苦,干不了考古这样辛苦的工作。”

陆存绕到她身后,看着祁牧野一旁的柳树,问道:“祁女士可知,你身边的这棵柳树是何年纪?”

“是何年纪?”

“相传,这棵柳树在铭朝的时候便有了。现在啊,可是尹江的重点保护对象。前几年,政府想在运河旁修一条跑道,最后因为这柳树放弃了。”

“放弃得好。”祁牧野转过身去,拍拍树干,“这般原生态,古色古香的大运河,干什么非得修什么跑道,与周边格格不入,毁了这景致。”

陆存:“每次我去翻阅许朝歌的资料,出来时总要与这柳树一同站一会儿。树不会给我答案,但它也曾是历史的见证者,每每与它站在一起,我就好像,自己也曾参与了那段历史。”

听言,祁牧野上前一步,环抱着树干,喃喃:“柳树啊柳树,许朝歌是个好人对吧?”

陆存扶额无奈笑道:“我不是刚说了树不会给我们答案吗?”

祁牧野:“但是答案在我们心里啊。你我之所以能相识,之所以有这番交谈,不正是在潜意识里认为许朝歌不像史书所说的吗?”

陆存爽快地点头:“你倒是认得很清。”

“祁女士打算什么时候再去一回博物馆?”

“博物馆?我前几天刚去过了啊。”

“看一次便够了吗?祁女士莫不是神童?过一遍书就能应付期末考?”

祁牧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