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第19章 元末农民起义8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第19章 元末农民起义8

作者:八扇屏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21 02:05:11 来源:文学城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朱元璋站在濠州城的门口,很快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个阶段--见龙在田。]

[濠州成内有四五支起义队伍,但他们都自称是红巾军,势力最大的那一支,首领便是郭子兴。

没过多久,郭子兴便发现,这个叫朱重八的小伙子打仗勇猛,而且为人谦和,仗义疏财,不仅会老老实实的把战利品如数奉上,而且还将自己给他的封赏大部分都分给跟随他打仗的兄弟,因此短短时间内便颇有威望。

郭子兴很看好这个小伙子,又有汤和这个千户拍着胸脯的作保,于是就把朱元璋调来当自己的亲兵,还把养女马秀英嫁给他。

成了亲的朱重八感觉生活有了奔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造反事业,就给自己改了名--这濠州城里人人都尊称他一句“朱公子”,他想要给自己整一个更响亮的名号。

于是,“朱元璋”这个名字便就此诞生。

璋,乃是上古六礼器之一,形状似匕首。

朱元璋,意为诛灭元朝的匕首。]

咸阳学宫里,刘季听了这个名字,暗暗在心里赞了一声。

以身为剑,锐不可当,此诚大丈夫也!

而没文化如胡大海,只能竖着大拇指喊一声:“牛逼!”

然后十分诚恳的对朱元璋说:“元帅,要不您给俺也改一个名字吧,俺愿意做元帅灭元的先锋!”

然后汤和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急,轮不到你。”

天幕的认证,那跟口含天宪也差不多了,不管是取名还是先锋,不知道马上要有多少人来跪求。

[朱元璋刚加入起义军的时候,张士诚还没有领着十八盐丁扛着扁担造反,脱脱也还在当他的裱糊匠权臣。各地农民起义虽然多点开花,但也只能打打周围的已经腐化的地方驻军,元廷的中央军战斗力还在。

可中央军只有一部,分身乏术。脱脱便像清末一般,允许地方自行组建地主武装,就是团练兵。让那些想维护自己利益的地主,和农民起义军打生打死,互相消耗。

而脱脱自己,则领着中央军,消灭重点敌人。脱脱认定的重点很简单:谁让大都断粮,我就让谁断头。于是,势力很小但占据了运河中段徐州的芝麻李,成了脱脱怒火下的炮灰。

徐州城破,芝麻李全家去见了阎王,但他手下有两个将领领着残兵突围,逃了出来,一路往南跑到濠州,被郭子兴收留。没有全部歼灭,脱脱很生气,他想着一定要赶尽杀绝,才能震慑天下,以后不敢再打大运河的主意,于是继续派兵打濠州。

这次带兵的将领,是个老熟人,就是前面说过去修黄河的贾鲁。黄河事了,脱脱很看重贾鲁,于是让他去刷军功。贾鲁也很实在,每天尽心尽力让人攻城,自己就在城下压阵,有时候甚至连饭都不吃,想要尽快完成丞相的嘱托。

事实证明,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真的会饿死。一次贾鲁压阵的时候,下了死命令:今天一定要攻上城头,不然大家都别吃饭!结果他自己先饿的头昏眼花,晕乎乎的从马上栽下来,没几天就去见阎王了。

估计阎王见了他也得语重心长的劝一句:小贾啊,不吃饭有害身体健康。

虽然贾鲁死的很魔幻,不过想想他修黄河时那些被迫996,还吃不饱的民夫,好像也就没那么魔幻了呢。]

“啊?”濠州被围的事情,汤和是从头到尾参与的,但是只听说那贾鲁堕马摔死了,并没有细究,只当是天佑他们红巾军。

说来贾鲁堕马的时候他就在城墙上防御,还以为是自己百步穿杨,一箭射中了呢!

随着朱元璋改姓朱,现在叫朱英本来叫沐英的小少年,问李善长:“先生,996是什么意思?”

“……”虽然在朱英眼里他是最有学问的人,但这个玩意儿他真的不知道,天幕经常会出现一些他们不太懂的词汇,都被忽略了,不影响他们领会天幕说的真意就行,于是他解释道:

“就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的意思。”

朱英点点头,又问:“那郭天叙在滁州和和州给爹爹使了许多绊子,听说他打这应天的时候阵亡了,是不是可以说他996了?”

李善长:?倒也不用这么举一反三。

[濠州危机暂时解除,可投奔来的两个将领又起了歪心思,他们不想当丧家之犬,而是反客为主,想做这濠州的主人--这格局,可能也就芝麻这么大了。

朱元璋作为郭子兴的亲兵,日日见他们明争暗斗,不堪其扰。他想:我是来搞一番大事业的,是要继承外祖遗志的,崖山那十万忠魂压在我身上呢!结果现在跟这群虫豸混在一起,怎么能扛起反元大旗。

于是他跟郭子兴请了长假,脱离队伍,回乡招募乡勇,打算组建自己的小团队。]

李世民想起当年和父皇起兵反隋的时候,他大哥和手下那个小团体动不动就扯他后腿,还在父皇面前进谗言,父皇居然每每就信了。

他不能说父皇,那是不孝,只得冷哼一声:“那起子小人,打仗不怎么样,惯会搞内斗!”

群臣不知是说天幕还是说李建成,还是说最近反扑激烈的世家,只能装聋。

[有句话说得好: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就像秦末,并不是老天故意把极品英豪都集中在了一个小小的沛县,才出现刘邦、萧何、樊哙、曹参、周勃这些人,一起建立了大汉江山。

而是这些人先有了秦末乱世这个大机缘,然后又在各种困境与挫折中获得了大成长,最后凭借自己的砥砺而成的实力,脱颖而出。

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

时也,命也,运也。]

刘季越听脸色越不对,秦末、沛县……?

虽然他不知道刘邦是谁,但是后面那几个人名他越听越耳熟啊,那一个个的不是他狐朋狗友就是他上司,最次也是认识的同乡,难道他未来改名叫刘邦了?

大师,我悟了。

秦始皇:我也悟了。

他只知道陈胜吴广覆灭的他的大秦,但看天幕说的他们最后失败了,他还一直琢磨过最后建立大汉的人是谁。但看看手里的名册,以及学宫众人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刘季现在那不停变幻的脸色,八成就是他和他的小团伙。

绕了一大圈,对手竟在他眼前。

沛县是吧,正好一网打尽。

等等……他们好像现在暂时也没造反的心思……

[对于朱元璋这个小团队也是一样,他回乡招募了七百乡勇,里面不乏我们熟悉的名字。

比如徐达,和朱元璋同为安徽凤阳(当时叫濠州钟离)人,但是以前并不认识。这次来投军,和朱元璋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朱元璋的心腹。

郭子兴很高兴,封朱元璋为总管,以后可独立带兵。这就是朱元璋起家的团队。

所以有人说朱元璋是靠岳父上位我不同意,郭子兴不可否认是他的一个助力,但并没有助多少,朱元璋的团队是自己招募的,地盘是自己打下来的。要说郭子兴都朱元璋最大的帮助,可能就是给他娶了马皇后这个媳妇吧。]

[他从七百人里选了二十四人来做各级军官将领来管理队伍,这二十四人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武人集团--“淮西二十四将”。包括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淮安侯华云龙、武定侯郭英等。 ]

天幕上完整的列出来了淮西二十四将的名单,以及他们的爵位,皆为公侯。

不管在不在名单上面,看的都一阵眼热。

胡大海认识的字不多,也知道名单上必然没有自己--他是后来投靠的,所以看个热闹,看了两眼他便嚷嚷:“这花云小兄弟的爵位咋这么长呢,是不是元帅偏心。”

花云性格沉稳细致,乃是朱元璋可倚靠的亲卫,他定睛细看,见花云后面写的是:追封东丘郡侯。

追封……朱元璋心里一紧,看向花云。

花云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并不知道他璀璨的人生将结束在四年后。

他愣了愣,然后有些朴实的对朱元璋笑道:“元帅,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何况是我呢!只要知道能推翻大元,元帅最后能问鼎天下,我也就死而无憾了。况且元帅能追封,就是心里有我,我儿子必然衣食无忧。元帅,不必伤感!”

朱元璋一时动容,拍了拍他的肩膀。

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名单,眼神清亮且坚定:既有如此天机,那他就应该做的比原来更好,更要避免这些兄弟的牺牲!

胡大海听了一耳朵花云的话,才知道自己嚷嚷那一声惹出来的是什么,咂咂嘴不敢再乱说,只是拽拽汤和的袖子,小声问:“国公,现在好好学认字还来得及么?”

收获了汤和的一个白眼。

[一位伟大的□□曾经说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李世民听了这话很高兴,感觉尾巴都要翘起来了。虽然不知这□□是谁,但天幕说伟大,那应该也是个极了不起的人物。

嗯,有眼光。

他也要好好看看这个朱元璋有多能耐,排在他的下面。

应天府这边,朱升也心下蔚然。

唐太宗啊,历代帝王的标杆了,文治武功没有短板。他是个文官,对军事不通。若是说能和唐太宗比肩,那元帅想来很了不起,他就可以安心在这应天府给元帅处理政务喽。

[朱元璋就靠着这七百人的启动资金,在半年时间内收获了十万兵马并一座城池,实在是比抗日神剧还夸张。]

[第一笔进账是三千人。这三千人所在的,乃是濠州旁边定远附近的一个山寨。朱元璋颇有胆气,只带了十个亲卫部下去招抚。

他对寨主说:听说有人要来打你们,我们头领郭子兴让我报个信,要不你们就跟我回濠州躲着,要不你们就自己逃命吧。

经过朱元璋一番热情的表态与劝说,寨主表示愿意去濠州归附郭子兴。朱元璋留下一个亲卫作为联络人,自己领人先回去了。结果三天后那个亲卫跑了回来,说对方变卦了。

我们朱公子很淡定,点了三百人又去了山寨。靠着一通语言的艺术,把寨主忽悠出了寨门口,想跟他分辨一通。

结果朱公子大手一挥,直接擒贼先擒王,把寨主绑回了濠州。过了半日,才拿着搜到的寨主信物,让人回去跟寨子说:你们寨主跟郭大帅相谈甚欢,让大伙都去濠州吃香的喝辣的!

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三千人到手。之后,他又搞了通差不多的操作,收服了另一个八百多人的寨子。

有了这几千兵力,朱元璋心里有了底气。前面说过,元廷的地方驻军现在都费拉不堪,但他们物资充足,等于就是块大肥肉。

可惜濠州城里的几支红巾军都在忙着内斗,一点正事不干。于是朱元璋打算自己去试试。

他派花云为先锋,夜间突袭元军驻地,结果一战而下。三千人击溃收编七万元军。

对,你没听错,就是七万。朱元璋选了其中两万汉人编练成精兵,严加训练。然后又以这两万人去攻打滁州,又轻而易举的拿下滁州,收编了城中的两万元军。

半年不到,形势逆转,佣兵十万的滁州城朱公子,成了这一片实力最大的起义军领袖。

兵王爽文也不过如此吧。]

刘邦这个位面当不成皇帝了嘻嘻,下个单元会写到他作为汉高祖出场的。

下一章就是周日零点的入v章啦,夹子前这三天会搞个抽奖哈

v后会尽量准时更新的呜呜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元末农民起义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