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 第19章 第十九章

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第19章 第十九章

作者:茶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2 18:35:53 来源:文学城

下午周嘉妮被安排去红薯地干活,前头的人负责割,她负责用耙子拢,拢上一堆抱到地头上,再统一运到场地摊晒。

她在这边干着活,不远处负责刨地瓜的两个男青年频频朝这边打量,互相捅咕着笑了几句什么,片刻后,其中一个朝周嘉妮走来。

“同志,你是前几天才来的新知青吧?怎么称呼?”

周嘉妮直起腰循声看过去,她能认出这是上两届的老知青,但名字对不上了,客气地点头道:“你好,叫我周同志就行。”

“我叫严满仓。”严满仓笑着问道,“你是从齐阳来的吧?在这边还适应吗?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有些熟悉的情景在脑子里掠过,周嘉妮一阵头皮发紧,忙道:“谢谢你的热心肠,暂时没什么需要帮忙的。”

严满仓还以为她不好意思,忙道:“没事,都是知青,搭把手应该的,而且我有的是力气,你……”

“严同志,真的不用!”周嘉妮赶紧划拉了一堆地瓜秧抱着去了地头上。

严满仓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拒绝了,沮丧地回去,赵聪凑过来小声问他:“咋样咋样?是不是那个?”

严满仓点点头,道:“应该没错,我想象不出比她还俊的人得长什么样。”

昨天才听说这批新知青里有个长得很漂亮的,没想到今天就碰上了,就是人家似乎没那个意思。

“肯定是害羞呢。”赵聪冲他挤挤眼,怂恿道,“别这么快放弃啊,这种初来乍到的才好追,多送温暖多关心,你想想咱刚来的时候啥心情,等时间一长人家适应了就轮不到你了……”他还要再说什么,见周嘉妮返回,忙道,“回来了回来了。”

周嘉妮走了两步停下,摊开掌心抢了个红包,划着界面看了眼群里的信息,北极甜虾、冷冻榴莲肉、大黄花鱼,都不是她想要的,遗憾的合上手掌回去干活。

刚拿起耙子,严满仓又走了过来,比先前更加殷勤地道:“周同志,我来吧,你去旁边歇着,这点活我捎带手就做了。”

前头割地瓜秧的婶子扭头看过来,露出了然的、意味深长地微笑。

周嘉妮以为刚才的举动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知道严满仓没看懂还是不死心,她深吸了一口气,索性直接说道:“严同志,这是队长分配给我的任务,我完全能胜任,而且你这样对女同志来说影响很不好。”

严满仓脸色渐渐涨红,有些失望的回了赵聪那边。

赵聪见他脸色不好,没敢调侃,赶紧安慰道:“算了算了,长得好看的人都傲气,还不一定适合过日子呢。要不还是昨天那个吧,我看昨天那姑娘也行,你俩不是聊了很久吗?”

严满仓脑子里浮现出另一张朝气蓬勃的脸,皮肤微黑,眼睛又亮又有神,交流起来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虽然她也委婉的拒绝了自己,可没像刚才那姑娘似的让人下不来台。

最起码,还跟他聊了很多这批知青的情况。

但是…严满仓忍不住又朝周嘉妮那边看了一眼,嘴上道:“再说吧!”

种完麦子就扩建知青点,新知青都得搬过去,等离得近了说不定还有机会。

晚上,周嘉妮跟着赵梅从三位老乡家里收了二十多斤鲜豇豆。

二十多斤看着不少,但九斤左右才能晒一斤干的,但吃的时候泡一点就能炒一大盘,也挺出数量。

不光有鲜豇豆,还收了五斤干的,这是人家去年的存货。

鲜豇豆一分八一斤,干豇豆两毛钱一斤,在周嘉妮这里划算的不行。

除了豇豆,周嘉妮还从老乡手里买了三斤粉皮、七斤生花生、二斤鲜枣,鲜枣是老乡家里枣树上结的,口感算不上特别好,就是吃个新鲜。

于晚霞跟孙萍被她这阵仗影响的有些意动。

两人倒不是为着冬天的时候吃,都想给家里人寄点回去。

但又不想从鲜豇豆开始操作,便这个给周嘉妮冲了一碗麦乳精,那个给周嘉妮匀了手里所剩不多的酱豆干,还帮她把当天换下来的衣服洗了,然后瓜分了那五斤干豇豆。

周嘉妮笑骂:“俩懒姑娘,自己找老乡打听打听就能买着,非从我手里倒。”

于晚霞毫不客气地道:“捡现成的多香啊。”

孙萍在旁边点头。

周嘉妮气乐。

不过这两人后头帮她干了不少活。

赵梅第二天一早就把头天收的豇豆洗干净用粗盐水煮软晾了起来,又请了一上午假,揣着周嘉妮塞给她的两块钱回了娘家,中午背回来十斤鲜的、三斤干的,晚上又带着周嘉妮出去凑了二十来斤鲜的、七斤多干的。

她哥也摸黑过来了,送了三十多斤鲜豇豆、十来斤干的。

他是听妹子说这位周同志干豇豆也要,就找本家叔伯和左邻右舍凑了凑,要是周同志不要,他再还回去。

周嘉妮全留下了,结算完又给了赵大哥一毛钱的辛苦费。

这么多豇豆晒起来很壮观,但在农村里却不稀奇,年年都有人晒一院子豇豆,等过几天分了地瓜和玉米,各家屋顶上都是切好的地瓜片,那才叫壮观。

赵梅对这事特别上心,每天一早一晚都仰头看天,生怕天气不好豇豆霉,没想到连着四五天大太阳,晒得特别好。

最后拢起来一过称,出了八斤半,加上收的那些现成的,一共30斤9两。

晒完这批,暂时没再收了,抢收接近尾声,社员们开始忙活自家的自留地,同时也都惦记着接下来分粮的事情。

计算自家人的工分,合计能分多少,收拾地窨子啥的,再大的事也没有分粮重要。

分粮还有些附加的东西,比如地瓜秧、玉米秸、玉米骨、高粱秆子、豆秧等等,队里留一部分做饲料,其他的分到社员手里,有的当柴火,家里养猪的也能做饲料。

就连刨出来的玉米茬,都会在晒干后分下去。

老少知青们也都动起来。

不光新知青惦记着从老乡手里买粮,有些老知青也惦记。这时候能不倒欠大队,还有余钱从老乡手里买粮,都算好的。

在场地摊晒玉米的时候,邱则铭拿竹耙子来回勾着,慢慢挪到周嘉妮身边,小声道:“细粮能再匀你十斤,粗粮…你要多少?”

上回那些跟邱则铭银货两讫了,这次合作再另算钱跟票。

周嘉妮小声回他:“你能给多少?给多少我要多少!”

邱则铭觑了她一眼,周嘉妮道:“不是我自己吃,我往省城寄。”

这倒不纯是借口,家里人勒紧裤腰带给她攒各种票,现在能搜罗到粮食,当然得给家里寄些过去。

邱则铭道:“那粗粮先给你三十斤吧,细粮十斤。”

周嘉妮点了下头,邱则铭接着道:“粗粮要的全是新粮,再等几天,要是晒得不够干咱们吃亏。”

“明白!”

周嘉妮借助收豇豆混的脸熟,自己也跟人预约了四十多斤玉米,多加了钱,不用给票,也得再等等,到时候她也要验货,晒不干,或者掺了石子混重量的,她也不要。

除了玉米,还要了几十斤红薯,有老乡家自留地种的这个,不用等队里分,有二十来斤是今天晚上过去拿,另一户约的明天。

今晚上拿到红薯,她又能开团了。

韩阳带着另一个老知青吴立华过来找邱则铭,道:“邱同志,想跟你们商量一下,能不能帮我们知青点解决一下蔬菜的问题。”

周嘉妮就在附近,一听这事,脑子里嗡了一下,刚想躲开,就听韩阳喊她:“周同志。”

只好硬着头皮过来。

为了解决知青吃菜的问题,村里给他们划了自留地,一人一分地。

周嘉妮他们这批新知青没有,明年开始凭工分挣口粮了,村里也会给他们划一块出来,自己种菜自己吃。

头几批知青,一开始都懒得打理,管老乡们买,后来发现高估了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口粮挣不出来得靠买,买了粮又吃不上菜,加上村里大娘大爷们也总念叨,才开始打理自留地。

今年连着几茬蔬菜长得都不错,秋收前知青们还跟着老乡去集上摆过摊。

现在眼看着要分粮了,老知青都在临时抱佛脚忙活着挣工分,都不想请假去赶集,却又都急着想把菜换成钱,好还欠大队的账或者找老乡买粮,就把主意打到新知青头上,希望他们帮着解决一下。

韩阳笑道:“跟你们一起的赵卫国同志和王长征同志,一人买了十斤支持我们。二位同志也支持一下?”

明天入V,万字更新,求宝子们给个首订支持,笔芯笔芯?~

预收文《九零年代小日子》求带着。

文案:

郑家大闺女秀琴是出了名的好,长得俊,勤快手也巧,村里供销社新来的会计看上她了,她不愿意,转头找了个游手好闲的混子。听说找到那个男人啊,除了那张脸一无是处。

袁家小儿子袁颂是出了名的万人嫌,连他哥嫂都不说句他的好话,可人家就是有福气,整天游手好闲还找了个顶顶俊的媳妇。

脸好看也不能当饭吃啊,大家都等着郑秀琴后悔,回娘家哭鼻子。

谁知,后来大家才知道,袁颂哪里是混子啊?人家在外头租了个大院子开废品收购站,是他娘觉得收破烂不好听,还不如待业青年呐,捂着嘴不让嚷嚷,怕说不上媳妇。

现在媳妇娶进门了,老太太给新媳妇交账:“琴啊,看在他还挺能挣的份上你可别嫌弃他。这十万块钱是他说给我的零花钱,这不是胡闹吗?他手里还有多少我也不知道,你去问,把账要过来你管着……”

知道真相后一直嫌弃小叔子的大嫂酸了。

等着看郑秀琴笑话的人也酸了。

小两口日子红红火火,袁颂收废品兼着维修收来的废弃电子品,郑秀琴就在镇上开个小店,从卖二手电器开始逐步成为当地有名的电器商……

丈夫是破烂王袁百万,她就是电器西施郑百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十九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