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若是有人提到周沈然的名字,大多会想到他是曾经新科状元,才华出众,所著诗赋曾经在京都名扬一时,为许多人所传唱。其他便没有什么了,甚至后来逐渐被人淡忘,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而周沈然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是在旱灾到来的那个四月,大晋帝王颁布圣旨,任命新科状元周沈然为钦差大臣,负责押运赈灾银两到旱情严重的州郡。钦差大臣秉持圣意,全权负责赈灾事宜,有先斩后奏之权。
圣旨一出,朝野皆惊。圣上要选赈灾大臣的事情,群臣都有所猜测,甚至已经在私底下暗暗地争夺起这个位子了。其中以丞相、理事大臣、太傅等系争的最凶,其他人也在猜测,或许这次赈灾大臣的人选就从这几系中选一个了。但是没有人想到,居然横空出世一个周沈然。
这一下触及到了许多人的利益,让整个朝野都爆炸了起来,百官纷纷上书让瑾玉收回成命,给出的理由不外乎“周沈然资历不够”,哪有一个从六品的小官一年后就担任钦差大臣的。虽然钦差之职并不正规,也没有具体的官职任命,任务完成后就自动解除,可钦差本就代表了皇帝的意志,在州郡行事时无人敢阻拦置喙,否则便是抗旨不遵,事件严重者,钦差甚至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而周沈然一个才为官一年的新手,毛都还没长齐,凭什么被委以这样的重任?莫说担任钦差之职,巡抚州郡,他一个小毛头会写奏折会处理政务吗?
圣上居然做出这样荒诞的决定,莫不是疯魔了!赈灾事关重大,关系着国祚,怎么能如此儿戏,交给一个乳臭未干、什么都不懂的文人呢!当然,这样的话,他们也只敢在心里念叨念叨,半分不敢当着瑾玉的面说出来的。上书的奏折也是抓着周沈然资历不够、不懂政务两个方面作文章。
不过,他们不敢说,大晋朝野却总有那么些忠君爱国又不怕死的官员谏言的。说的话也丝毫不委婉,直白地把其他官员心里的话直接就说了出来。金銮殿外跪了一大片以前首辅和御史为首的清官,大有瑾玉一意孤行不收回成命他们就血洒当场的架势。前首辅大臣和御史连白布都准备好了,就放在旁边,要以死谏言。
就是平常互相不对付、互相看不惯的丞相、理事大臣一流,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和他们唱反调,而是一起跪在了后面。看的瑾玉十分头疼,若是一般作奸犯科之辈也就算了,随他们跪死便罢。可偏偏这几个还都是大晋的几个清明的好官,让她打不得骂不得。
可就这样僵持着也不行,旱灾情况严峻,几乎一天变一个样子,若是因为这个耽搁了,还不知道会死多少百姓。若是局势不受控制乱了套,流民兴起来,说不定还会陷入原剧情中的境地。
瑾玉没有时间和他们扯皮,直接扔了一些折子给他们看。这些折子全部都是周沈然在户部、吏部、刑部任官时做出的政绩。其他人以为周沈然不擅政务,只是因为周沈然的奏折都是直达天听,由瑾玉亲自批阅的,越过了筛选的那一步。
而这些折子,关于治理旱灾、管理官吏、处理刑事案件等各方面都做的堪称完美,让人无可指摘。其老辣程度,甚至不输在朝中为官十几年的老人,看的其他官员暗自心惊不已。
最后在瑾玉问出一个问题后,其他人再也没有反对的借口了。
比周沈然更精通户部事宜的人有,比他更精通吏部事宜的人也有,比他更精通刑部的人还是有,可是,没有一个人对这三部都游刃有余。
事实上,为了防止权力集中,许多官员一辈子都只会在一个职位体系内历练。例如工部的官员,一辈子都只会在工部这一行政体系内,不会跃到其他五部。负责谏言、审讯的御史台官员也不会窜到尚书省那边去打理奏折。每个官员都各司其职,这也就导致他们在遇到不属于自己官职范围的事务时,常常会不知所措。
而作为肩负赈灾大任的钦差,他既要对与旱情有关的水利、粮食方面有了解,才不至于被蒙骗,又要对官职有了解,才能快捷有效地调动手下的官员,更要对各种律令法则深谙于心,才能在处理罪犯时心中有数,不至于滥用刑法。
而能做到以上三点的人,只有周沈然一个。当然,以丞相和其他几个理事大臣的本事也能做到,可是以他们的身份未免杀鸡用牛刀了,而且他们还要坐镇京都,负责处理全国的政务。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周沈然都是最为合适的。
他家境不显,没有世家大族的私心和牵绊;刚刚为官不久,没有和朝臣结交,不必担心结党营私;受到圣上重用,属于纯臣一系,且心思纯正,为民着想;本身素质还高,活学活用,聪慧通透。
从当初京试看到周沈然的考卷起,瑾玉就已经有了要好好重用他的想法,而她也相信自己不会看走眼,不会信错人。
周沈然也没有让瑾玉失望。为了考验他的心性,瑾玉没有专门提点过他,说什么未来会好好重用他的话。一般人若是被调动好几次,也没有得到重用,心智不坚定的早就抱怨不已了,做事也会懈怠下来。但是他却一直安之若素,在什么职位上就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勤勉好学,从来没有松懈敷衍过一刻。
瑾玉没有病,随意调遣他取乐,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在历练他、考验他,若能通过考验,便能真正的被委以大任。
事实上,因为旱灾迫在眉睫,瑾玉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他历练。原本至少要在每个部门待上一年,才能对一个部门的事宜勉强掌握。可是周沈然比瑾玉想象的还要优秀,不过短短几月便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些东西都甩出来之后,百官终于没有话说了。尤其是前首辅大臣和御史,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只是觉得周沈然不堪大任,为了大晋百姓和大晋江山才以死谏言的,若周沈然本身便有这个实力,他们自然不会多言,顶多赞上一句“后生可畏”罢了。
而其他一些愤愤不平的大臣,最后还是屈服在了瑾玉的威胁中。只因瑾玉说了一句,既然他们那么想出去,便统统送他们去边疆的军营,慰问守疆战士。当然,他们可不是监军,不代表帝王意志。而且,去了,就别回来了。
边疆荒凉,蛮夷众多,还时不时爆发战争,去了说不定连小命都得玩完。且边境苦楚,哪是他们这种享受惯了锦衣玉食的人能够待的。于是一个个纷纷闭了麦,安静乖巧的跟鹌鹑似的。
解决了朝中的阻力后,瑾玉便下旨让新任钦差周沈然带上赈灾粮食和钱银从京都出发了。负责护卫赈灾物资的军队上万,皆装备精良,只听钦差和皇帝的命令。这些士兵,除了负责押运物资,防止强盗劫掠,更是未来周沈然巡抚州郡的底气。有些距离京都较远的州郡,常年不受中央管控,指不定有了自己的心思,根本不听钦差的号令,做出些阳奉阴违的事情,维持着表面的恭敬实际上暗地里使绊子。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那只是因为强龙不够强罢了。有了权力,有了兵力,才能打击宵小,畅通无阻。
赈灾的队伍出城门那日,京都锣鼓震天,大道两旁围满了百姓,给钦差大臣和众将士送行。榜眼莫之澜和探花卫亦恒为钦差左右副手,协同钦差周沈然处理各项赈灾事宜。
离京之前,瑾玉亲自为众人践行。赐下御酒给周沈然和众将士,后又仔细叮嘱、妥善交代。队伍离京之后,更是立于城门之上目送他们远去,久久伫立。
那不是一支简单的队伍,那是大晋的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