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娘也威武 > 第7章 伤兵营

女娘也威武 第7章 伤兵营

作者:今日听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1 00:22:45 来源:文学城

北城关,十二月,天大雪。

驻军之地,营帐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远处的山头绵延起伏,都隐藏在铺天盖地的雪中。

距离上一次的大战已经过去大半个月,燕云军中气氛还算平静,除了每日必练的剑招和健体操,众将士还算清闲,暂时不必操心战场上金戈铁马的大事。

天气越发冷了,营帐外柴火难以升起,只能在帐篷与营帐下升起取暖的篝火,围坐在火堆旁边的士卒恨不得贴上去,驱赶那深入骨髓的寒意。

伤兵营里,飞燕军的军医总使见手青娘子拉了一道帘子,正于帘子内舂药煮药。

帘子外面,是受伤较重的女娘将士。

伤病营分了男营和女营,男女营帐之间分得很开。虽是驻军营地,随时都有可能上战场,但是男女之间的避防谢云昭也考虑过。

军中纪律严明,征战沙场,生死事大,也并未出现过不该有的乱象。

男营是由见手青的师兄空青子主管,两人偶尔也能交流医术,有危急情况时也能搭把手。

见手青营帐外今日伤兵又比昨日少了几位,营帐中军医脸色和缓松快。病人痊愈,作为大夫总是愉悦的。

营里药味甚重,带着些沉闷的奇香。最初闻之,只觉怪异;细细闻过,又觉有奇香入鼻;时间久了,难免气闷。

“天气凉了,这山中溪湖之水皆被冻住,我看大家取水都是一件难事。”见手青微微叹气,手中拿起一块厚实的旧布,包裹着煮药罐子的罐柄,将药倾斜倒入碗中。

滚烫的褐色药汁乖顺流入碗中,桌案上静静摆上几碗,碗中汤药只冒出缕缕白气,消散在冬日的空气里。

身侧医女上前,将药碗统一带下去,给伤病的将士端去。

谢云昭坐在角落里,正低头舂药。

药材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沉闷,她不喜欢。但是这药材是治疗内伤的调养药丸的一味重要引子,必须用力舂过,研成细粉才能入药。

在军中的日子,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她就在见手青娘子这里替她舂药。她手劲儿大,效率也快,是其她几位医女的难以比拟的,见手青乐得使唤她。

谢云昭听见她的话,抬头轻叹:“取水是难,但现在安稳已是不易。”

目光落在屋内,只见手青一人煮药,其他医女皆出去送药。

她继续道:“我怕的就是戎军一个多月折在我燕云军手上两次,总共两万余人,戎国朝中只怕沸腾激荡。”

见手青往药罐里添加药材的手一顿,随后又若无其事移开,语调里带了几分笑:“怎的,我瞧你从不畏惧刀剑兵戈,面对戎军时也向来无畏,现在倒是懂得深思熟虑了?”

谢云昭略过她玩笑似的话,手中舂药的动作慢了下来:“我怕过谁?只是他戎军若是分军入陈,我倒能慢慢收拾他们,若是他们丧心病狂,发疯地大举进攻,我这北城关怕是难守。”

她几年前攻下北城关,拿回了属于陈国的部分领土,解救了生活在戎军压迫欺凌之下的北城百姓,更是召集北城以及附近城池的女娘为军。

时至今日,她已经在北城关待了一千多个日夜,对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熟悉。

北城关这几千亩地,无一不是她与众将士死守下来的;从启阳谷到塞月河,从北城关外百里之地到北城城内,都是她戍守之地。

此地险要,只有一条可以顺畅通行的大道,那就是自启阳谷入,南下陈国。戎军自然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好地方,但此地易守难攻,戎国不会将所有希望寄托于此地,北城关将士暂时能够歇息缓和。

但若是戎国朝堂生了变故,支持从北城关过的人数压制过反对的人,戎皇也许会不顾一切大举进发此地。

谢云昭近日心跳得厉害,总是梦见戎军数十万士卒攻进启阳谷,直指北城关的样子。

身侧另一炉药已经煨好,热气将陶盖顶起,不断发出咕涌的声响。

见手青上前倒药,唤医女进来拿走,才回身看她。

“你有此忧心正常。不过,戎军若是进攻,其他城池必定缺少兵马安置。你且继续派人打探,若是有了风声,及时寻求增援便是。”

谢云昭想起裴珩来。

上一次裴珩所驻守的铖运关,大批戎军入侵,她派遣了宋策带领飞云军去支援,最后大获成功。

若是她有难,她相信裴珩也会前来相助,只是现在战事吃紧,戎军虎视眈眈,就怕有调虎离山之计。

不管是裴珩还是她,都不能擅自离开驻守之地,不然失守事大。

见手青跟随军中五年,战场上的事情也了解一些,她所说的也是谢云昭想的。

谢云昭不愿多想,简单几句止住了话头,又给见手青舂好分量足够的药,就披好大氅、掀开帘子弯腰出去了。

帘子外间稍明亮些许,从门口看去,一张张支起的床榻排列着。床榻上女娘们盖着稍厚的棉被,几张病榻之间还有小炉炭火,这条件已经算得很不错了。

医女们在旁边换药喂药,忙得脚不沾地,但好在乱中有序。

谢云昭今日仍然是一身黑衣金甲,甲外披着大氅。大氅许是许久未曾护理,毛已经有些潦草,但好在厚实,也足够暖和。

她甫一出来,就见近处几位女娘颔首轻唤,于是抬手免礼。

伤病营里多是受了刀伤剑伤、裂骨重接的女娘,时间距离上次大战已经过去许久,伤口倒是痊愈,只是裂骨重接的还需静养。

这里多数是安静的,只偶尔有几声疼痛的哀吟闷哼,几张痛苦挣扎的面孔。

谢云昭不忍多看,但是她却压抑住心中不忍和心痛,直直看过去,想要记住这个模样。

这里的军士有的被戎军砍伤勉强救回一条性命、有的在沙场上厮杀落下惊魂之症——这就是战争的惨烈,这就是燕云军守卫家国的艰难。

谢云昭泰步上前,视线从最靠边上的女娘一直看到最里面的女娘,心中蔓延上一种说不出的苦涩,比那见手青娘子最苦的药还苦一些。

她来伤病营慰问过伤兵多次,医女们都认识她,见她出来又低声同她说话,语气里带着崇敬期冀。

营帐外风雪很大,旗帜猎猎作响,北城关的冬天向来如此不近人情,冰寒刺骨。

谢云昭伫立营中,外边风声呼啸而归,眼前却是伤兵营受伤女兵将养着的模样。

她顿了许久,才开口说话宽慰伤兵,又在一位小女娘身边停留。

说是小女娘,其实是与她刚刚上战场的年纪差不多。只是身形略小,坐在角落的一张榻上,脸色有些苍白、整个人裹着被子还瑟瑟发抖,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外伤。

“她多大年纪了?”谢云昭眼神瞥过她一眼,问起旁边正准备给小女娘喂药的医女。

医女答得爽快:“将军,她小名阿李,快满十七岁了。她自北城招军而来,前些日子第一次上战场,受了些惊吓,是……惊魂之症。”

谢云昭默默点头,她军中男女,招军皆满十六岁,训练半年以上才可上战场。

这女娘未满十七,看来是刚满十六就进了军中,成为娘子军的一员。

惊魂之症……许是受了惊吓。

谢云昭武术高强,若论六艺,她也少遇对手。只是她并非大夫,不精通医术,也不知道如何治这惊魂之症。

阿李小脸素白,身体如惊弓之鸟,不住地颤抖,裹紧了棉被却还冷得厉害似的。偏偏额头又冒出细密汗珠,仿佛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一会儿被寒冰冻着,顷刻间又被火炙烤。

实在令人心疼。

“这汤药喝了几日,可有效果?”谢云昭看着汤药,颜色与其他人的有所不同。其他人多是外伤内伤,唯独这女娘是深思之伤。

“好、好些了,喝了有两日。”阿李抬起煞白的脸说道,眼里含着倔强。

这是个要强的女娘。

谢云昭心中微叹,又听了医女的话,这才知晓她的概况。

阿李初上战场,杀了两个戎军后被打晕,战后才被清扫战场的人发现,从那以后夜夜噩梦不得安眠。同营帐的女娘为她找来见手青娘子,这才发现是惊魂之症。

谢云昭伸出手想要为她拂去额间汗珠,又惊觉自己指腹厚茧粗糙,改用手指侧面轻轻拂去,声音温和亲近:“那便好,你且好好修养,莫要心急。”

阿李这模样,倒是让谢云昭想起一位故人,同样的苍白娇弱,只是阿李是生了病症,那人却是天生如此。忆起她,英武眉宇间不由得流露出几分温柔怜惜。

阿李点头应下她的话。

谢云昭看过伤兵,心中对于伤兵营的状况有数,又掀开厚重门帘出了营帐。

座座黑色的营帐排列着,潜伏在白雪之下,路上雪被铲出一条雪道。虽说大雪飘着,雪花仍是朦朦胧胧地遮在路上,但是好歹不会让那一膝深的雪牵绊住腿。

谢云昭眉头微蹙,心里还在思索其他的事情。陛下支持她,粮食补给一样不少,任谁也不敢有丝毫克扣。

因此,军中粮食伤药皆是充裕。可是这么恶劣的天气,若是戎军来袭,这日子怕是不好过。

戎军地处北城关北方百里之外,与北城关隔了启阳谷、绵绝山、雪云山和锦越大平原。

戎国人习惯了这寒天冻地,比起陈军来说,更适合在冬季雪天生存活动,行动利索许多。

“将军。”

不远处,顾安之隔着茫茫飘雪与她对视,快步迎上前来。

“前去打探的人可曾回来?”谢云昭侧头同她说话,凉风灌进脖颈,冷得人清醒万分。

顾安之摇头,她扶在腰间配件剑柄上的手冻得通红,不安地揣测道:“这前去的人不曾回来,许是雪深路滑,路上耽搁,应该无甚大事。”

谢云昭叹息,呼出一片白气,消散在凛冽冷风中。

“但愿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