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景佑笑道:“当然不是,是吃午饭。因为那家饭馆风景不错,早点过去还能喝茶赏景,所以我才一大早来找您的。”
“好吧,那走吧。”
“大人还没吃早饭?我这里有个红糖馒头。”
“拿给我,我要吃。”
元景佑从怀中拿出一个馒头,云水谣接了过去,几口就吃完了。
接着,云水谣就跟着元景佑离开。
元景佑选的饭馆叫福满楼,位于一个园林里面。两人骑马一个时辰,终于到了。
这家饭馆没有大厅,吃饭只能去雅间。雅间只有三个,也就是说,同时只能接待三批客人,一共不超过十人,可以说很小众了。
以前云水谣听说过这家饭馆,总想来吃一次,但总是预约不到时间。没想到现在能吃到了。
她和元景佑走进了其中一个雅间,推开窗户就能观赏园林美景,倒是令人心旷神怡。
云水谣看着风景,元景佑就看着她。
云水谣今日并未盛装打扮,只涂了一层薄薄的脂粉,脸庞就像羊脂玉一般。乌黑的发丝被风吹起,拂过云水谣的脸庞,也拂乱了元景佑的心。
云水谣突然想喝茶,回过头来,就发现了元景佑的目光。
她问道:“你在看什么?我脸上有食物残渣吗?”
“没有。”
元景佑赶紧移开目光,给云水谣倒茶。
云水谣道:“也不知道我们下次再见,是什么时候。”
“大人,我会想办法调到幽州去的。”
“我觉得,你现在在雍州任职就挺好的,也没必要为了见面专门去幽州。顾刺史为人正直,又关心下属,你在他手下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元景佑也知道,官职不是自己想换就能换的。以后能不能跟云水谣在一处为官,只能看运气。
元景佑递给云水谣一块古铜色的令牌,道:“大人,这是元家的令牌。元家的产业遍布全国,您持此令牌,可以随便号令元家店铺里的人。另外,我把我身边的暗卫分十五个给您,他们会一直保护您的。”
云水谣收下了令牌,笑道:“杜羽给我送了一百女兵,你又送了这么多暗卫,我不像是去幽州任职,倒像是去攻打幽州的。”
元景佑也笑了:“多带些人,有备无患。大人,你记得每天写一封信,飞鸽传书给我,这样我才知道您是安全的。”
“不用这样吧?”
“幽州凶险,此举很有必要。”
“好吧。”
虽然云水谣觉得每天写信有点麻烦,但见到有人如此关心自己的安危,她还是很开心的。
元景佑道:“大人若是太忙,每天在信里写上‘平安’二字即可。”
“那不行,我得多写一点,写上我想要什么,让你去买。等我下次回雍州时,再找你拿。”
元景佑眼神发亮:“大人有什么吩咐,只管在信中提及就是。”
“哈哈,我跟你开玩笑的,我还能缺了什么不成?”
“哦。”
元景佑的眼神又暗了下去。
过了一会,伙计们开始上菜。云水谣看见自己感兴趣的菜,就多吃几口。
而元景佑一直在吃云水谣不感兴趣的菜。
云水谣也没发觉,一边吃着,一边看窗外的美景,感叹道:“这个园林我还是第一次来,可惜以后很长时间见不着了。”
元景佑道:“大人等我一下。”
说着,他就离开了。云水谣也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
过了一会,元景佑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幅画,画上正是这个园林的景色。
元景佑道:“这家饭馆里悬挂着园林风景图,我向店家买下来了,大人可以把这幅画带着,随时观赏。”
云水谣有些惊喜:“谢谢……我也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云水谣觉得,自己随口说的话,元景佑都很上心。也许,自己在元景佑心里,真的很重要。
云水谣心里也不想跟元景佑分开,但她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她好不容易升官了,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而元景佑在雍州有个正经官职,对他来说也是好事。
暂时的分开,是为了以后更好地重逢。也许下次重逢时,他们俩都是国之重臣了。
想到那样的场景,云水谣有些兴奋。
她小时候读书,只是因为感兴趣,也没想过自己能当女官,还当到刺史这个级别。
当然,刺史绝不会是她的终点,她一定会成为女相。
幽州纵然是龙潭虎穴,她也要去闯一闯。富贵险中求,她能把幽州治理好,将来升官就不在话下了。
她正在遐想,却听元景佑叫她:“大人,不能蘸那么多酱油。”
云水谣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把一块白切鸡放在酱油中,蘸了又蘸。本来蘸一两下就可以了,但她刚才在想别的事,不自觉地把这块鸡肉蘸了十几次酱油。
这鸡肉肯定咸了,不能吃了。
她笑了笑,便把这块鸡肉放在一边,不去吃了。
“谢谢你提醒。”
“大人刚才走神了?在想什么?”
“没什么……景佑,你父亲会给你安排相亲吗?”
“啊?”
元景佑忽然脸红起来,道:“以前我爹有提过几次,但我拒绝了,他也就没再说起。他说希望我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成亲,他不会干涉太多。”
“嗯。”
云水谣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显得有些唐突。
但她内心并不希望元景佑去相亲,得到这样的回复,她很开心。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吃完饭,云水谣有些犯困。正好窗台很宽敞,她如果趴着睡觉也是可以的,还能晒到太阳。
因此她便说道:“我小睡一会,你自便吧。”
元景佑微笑道:“那我陪着大人。”
云水谣趴在窗台上,很快就入睡了。她喜欢这种清风拂面、太阳照耀的感觉,心情非常放松。
元景佑把云水谣的斗篷拿过来,披在她身上。过了一会,他又怕云水谣冻着,把自己的鸭绒大氅也给云水谣披上了。
听着云水谣均匀的呼吸,他觉得很安心,便守在一边。
云水谣醒来时,发现元景佑就守在自己身边,认真地看书。阳光照在他脸上,使他俊美的脸庞增加了几分光芒。
云水谣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趴在家里的窗台上睡觉。醒来时她会看见院子里的老槐树,也是这般沐浴在阳光下。槐树不动,树叶却反射着斑驳的光影,动中有静,岁月静好。
她现在看见元景佑时,竟会联想到自家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很奇怪的联想。
也不知道自己家现在怎么样了,听说自家的宅子已经被赏赐给了另一个大臣……
那么那棵老槐树,自己再也见不到了……
想着想着,云水谣忽然有些伤感。
元景佑见她醒了,也没说话,只是朝她微微一笑,便接着看书。
云水谣道:“你在看什么?”
“《志怪集》,从旁边的书架上拿的。”
“我也要看。”
元景佑把书递给她,她却摇了摇头:“你拿着,我来看。”
“遵命。”
元景佑从第一页开始翻起,忖度着云水谣看完了,就继续往后翻。
这本书讲的是一些灵异神怪的故事,云水谣从小就喜欢这些,看得津津有味,一目十行。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完了,云水谣才后知后觉地问元景佑:“你手酸吗?”
“不酸。”
元景佑一直举着书,手自然不舒服,不过他不会告诉云水谣。
日头偏西,已经是晚饭时分,他们干脆在这里吃了晚饭,再结伴往外走。
元景佑忽然道:“真希望每天都能跟大人一起吃饭。”
云水谣笑道:“也许以后有机会吧。”
她突然发现,今天的三顿饭,都是跟元景佑一起吃的,真是难得的体验。
这种体验似乎也不错。
他们走到园林门口,正准备骑马回去,忽然有一队人马远远地过来,马上之人身姿矫健,很快就到了云水谣和元景佑的身侧。
这队人马路过他们时,忽然停了下来。
云水谣朝他们看去,见为首之人有几分眼熟,俊眼高鼻,气度矜贵,长得跟元景佑有几分相似,但比元景佑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云水谣正在回忆此人是谁,元景佑已经朝马上之人行礼:“堂兄,你来了。”
云水谣这才想起,此人便是伏波将军元无患,元景佑的堂兄。他刚刚收复了剑门关,皇帝命他来护送云水谣去幽州,护送完毕后返回京城休养。
于是,云水谣也热情地打招呼:“元将军好。”
元无患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对元景佑道:“我本想去雍州衙门找你们,没想到在这儿遇上了。皇上命我护送云大人去幽州,明日就出发吧。”
元景佑道:“这么快?我以为堂兄还要好几天才到。”
“我接到皇上的圣旨后,就快马加鞭赶过来了,一天也不敢耽搁。幽州那边缺长官,我想还是早点送云大人过去为好。”
云水谣道:“那就听元将军的,明日便出发。”
元景佑有些难过,他知道迟早要分别,但没想到这么快。
云水谣心中也有几分惆怅,但不能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