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帝的年下卿卿 > 第10章 变故

女帝的年下卿卿 第10章 变故

作者:枫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0:07:13 来源:文学城

“郎君,夫人不见了!”

京中云府,云相长子,当朝大理寺少卿云山近的书房前,老管家脚步匆匆赶来,满脸忧惧。

“话说清楚,怎叫不见了?”云山近拍案而起,眉心骤起沟壑。

“夫人今早本说带二姑娘回宁府省亲,家丁一直未归。老奴方才去宁府接人,舅老爷说夫人走了,还给您留了…和离书。”

管家话音越说越小,云山近的脸色越来越黑。

听罢此语,云山近颓然瘫坐在椅子上,喟然一叹:“去找,无论如何,必须把她和瑶瑶带回来。”

管家苦涩的摇了摇头,迈着碎步去安置寻人的事儿,袖口里藏的措辞决然的和离书,也未敢放去云山近的书桌。

云葳离世的消息传入京中,管家一早就料到了会有这般结局。

这十余载,夫人与郎君就云葳几乎没日没夜的吵了无数次,日盼夜盼的,竟是亲女离世的噩耗,夫人再识大体,也受不住的。

京城南门外的长亭处,一素淡的小马车停驻路边。

“姐姐一路小心,珍重身体,前路还长,您想开些。”

说话的是一弱冠之年的小将模样的男子,语气里满溢关心。

“我带瑶瑶把葳儿接回来,就安置在宁家墓园,你去刻个碑,改叫宁葳吧。”

车内的女子形容憔悴,话音更是凄婉。

此人正是云府少夫人,定安侯府长女——宁烨。

“若是姐…不,云少卿来问,我如何说?说您远走散心了?”

小侯爷有些忐忑的出言询问,家姐与云山近青梅竹马,感情本是深厚笃定的。

“照实说,自今而后,我们母女与云家再无瓜葛。”宁烨冷了语气:

“一家无情无亲,满眼权势利益的混账,我后悔自己瞎了眼,入了他们的门庭。被软禁拿捏十余载,不能与亲女相见,成了毕生遗憾,此仇不共戴天。”

“明白了。此物您收好,天色将晚,您快些启程。”小侯爷将一枚令牌交给了家姐,若云家人敢拦,宁家兵将也不是吃素的。

与此同时,大内禁中,沛宁殿内——

“大娘娘,”皇帝文昱紧走两步,迎着刚入殿的齐太后,口吻里满是焦急:

“朕打发了那些朝臣,便想着非要跟您相见,当面说才心安。朕不信长姐会做这等事,何况长姐自湖州遇袭便失踪,若去了襄州封地,怎会不与朕和您联系呢?”

昨夜齐太后便听到风声,京中突传谣言:

言说文昭因不愿放权,与云相政见相左,而迁怒于云家。恰在襄州撞见云相归入道门的孙女,怒从心头起,勾连襄州府兵,将人诛杀泄愤。青山观碍于长公主威势,秘而不宣,只说小女冠染病早夭。

此事不论真假,都是在公然挑起文昭与当朝宰辅的对立,让世人觉得,先帝所选辅政大臣都是弄权之辈,内讧四起。

此谣言既败坏了文昭的名声,也在逼迫这不知所踪的人现身。最紧要的,是给陛下亲政捧场,如果摄政长公主是狭隘阴鸷的弄权小人,朝政自当由年满十六的皇帝来决断。

齐太后半眯凤眸,话音沉稳如钟:

“国法面前,无论王侯将相。皇帝务必派人详查始末,不可因顾念亲眷而生恻隐。文昭若做了便该承担后果;若蒙冤,吾自是相信,皇帝与她手足深情,定会给她公道。”

“是朕疏忽,没能护好长姐。长姐失踪让您担心多日,又得了这等荒唐谣言。您放心,朕会尽快查明,还请您万万珍重,不然长姐归来,朕无颜见她。”

文昱的仁孝戏码信手拈来。

“陛下日理万机,圣体为要。”齐太后拉过他的手拍了拍:

“老身年逾半百,半生风浪,顶得住的。若无旁事,吾不打搅陛下了。早些用晚膳,夜里别太劳碌,你年岁小,身子吃不消。”

“是,朕送送大娘娘。”

……

襄州青山观,距离云葳受伤已过去了整整七日,她醒来也有将近四天,却依旧只能躺在床榻上,一应事情都需旁人照料。

云葳见不到,卧房外廊道下,一众女冠将她的房间围拢的严严实实。她也听不到,桃枝的长剑划过一女子脖颈,寒芒染血的轻微嘶鸣。

“姑姑去哪儿了?”

半刻后,桃枝端了一碗补药入内,正在给人舀着药汤吹凉。

云葳迷迷糊糊的睡了个午觉,醒来只有观主在侧,却不见桃枝。

“姑娘总拉着婢子陪着你,婢子也很累的,偷了个懒,又被你发现了。”

桃枝笑着与她打趣,眸光有些闪躲:“张嘴,药喝了。”

“撒谎的坏习惯会传染?”云葳偏头不肯喝药,语气里隐有不悦:

“您手上有剑油的味道,不拔剑饮血,您不会擦剑油。让观主来此坐镇看着我,姑姑做什么去了?”

“听话,先喝药。”桃枝的表情有些不自在,只好把药匙又往她嘴边凑了凑:“喝完就告诉你。”

“观主,长公主怎还不走?”云葳直接无视,转了视线询问:

“我的意思不是请您转陈了吗?她若明知带不走我,为何要在深山道观长留?”

观主清冷的容颜上,眸色却也飘忽,背身对着云葳,敷衍回应:

“她的身份在那儿,岂会把贫道的话放在眼里?她不走,我还能赶人?小芷,你少些思量,听桃枝的,把药喝了。”

云葳忽而哂笑出声:“观主也撒谎了?这碗补药值多少钱,您比我清楚。药是长公主给的,对吗?姑姑,您杀了谁?我说过,不处置她的人,不承她的情,就此打住的。”

闻声,观主与桃枝尽皆阖眸一叹。

云葳早慧,心思玲珑,因成长过往的缘故,察言观色的本事更是一绝。

想瞒着她事情,比登天都难。

“没杀她的人。”观主率先出言,接过药碗来:

“观中负责采买的一个弟子意图在吃食里用毒,是长公主的人发现了。桃枝见是我们的人,就出手处置了。事实如此,安心了?药哪儿来的不重要,这些人情我来管,喝药。”

云葳忽闪着大眼睛,将信将疑的凝望观主半晌,不好让人一直举着汤匙,只得张嘴服药。

药汤入腹,不多时又是一阵困倦,云葳垂下沉重的眼睑,复又入了梦乡。

庭院中的荷塘畔,秋宁望着一池水波轻叹:

“殿下让桃枝杀了那女子,您自己就失去了一个可以作证的人犯。甚嚣尘上的谣言在逼迫您现身,陛下肯定想火上浇油,如此危局…”

“有人证也无甚功用,陛下欲加罪责,不需要这些,孤与他已是不死不休。”文昭将人打断:

“自湖州事起,姐弟面皮撕破,身为皇族,覆水难收,回不去了。他若学会做帝王,就该知,出手务必致人于死地,不给人翻身的机会,不然死的就是他。”

“但是太后在宫里,您到底是被动的。”秋宁难掩忧心。

“何止是太后?齐家,杜家,曾经心向孤的人,都在京中,百千人命。”文昭怅然一叹:

“若非顾及这些,孤又何必暗中筹谋多年?直接举了反旗不更简单?暂且陪着陛下演戏周旋,不急,徐徐图之。”

“听闻念音阁多年来一直护佑忠臣良将,您若能得了他们的势力,也是一大助益。让婢子去探寻一下他们的蛛丝马迹?”

秋宁试探着出言,念音阁的存在从不是秘密,但阁中人却分外低调,踪迹难寻。

“指望别人终究有所顾虑,况且这等中立势力,能挺立三百载,可遇不可求,且行且看罢。”

文昭如何不想将人收为己用,但这些人的踪迹,齐家查了多年都无音讯,怕是甚难拉拢。

“明日便回府宅了,云姑娘您还带着吗?”半晌没有言语的槐夏终于出声询问:

“林老的著述定会传给牢靠的人,她既是林老爱徒,婢子也未查到林老有别的弟子,这物件极有可能在她身边。”

“随她罢。”文昭随手洒了些鱼饵入池:

“谣言陡生,孤顺了他们的意,传出了她假死的消息,日后云家虽不再会威胁她的性命,但她怕是不会信孤了。今夜你二人谁去问问,不准勉强。孤累了,先回了。”

望着文昭只影独行的落寞身姿,秋宁与槐夏相顾无言。

幼时,她是先帝多年岁月里唯一的长女,被寄予殷切期盼;青春华年,她是弟妹们倚靠的长姐,对上孝顺长辈,对下照顾父亲无暇爱护的弟妹。

此刻,却被最在意的亲人逼迫至末路穷途,还要一肩挑起家国重担,殊为不易,心事也无人可诉。

当日入夜,槐夏依言去寻云葳,不出所料地,云葳回绝的干脆,对于长公主府,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致。

翌日午后,文昭一行人收拾了行装,正欲离开时,却在山门外撞上了另外一行车马。

狭窄的山路上仅能容留一队车马行进,青山观自开观以来,观外从未有过今日盛景:

两对头的车马队伍僵在山门外,尽皆有手持兵刃的家丁护卫随行,两方人马皆如临大敌一般的彼此僵持。

观主瞧见这番阵仗,柳眉蹙起,拂袖挥退了观中的弟子:“关门,都进去,谁也别出来凑热闹。”

文昭立在门外,有些茫然的吩咐槐夏:“去问问,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说话间,来此的马车内探出一个三十余岁的妇人,身侧还跟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正淡然的朝着此处走来。

文昭瞥见那个小女孩时,目光陡然凝滞。

这小姑娘搭眼一瞧,五官姿容简直和云葳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文昭一把拉回了槐夏,警惕的目光审视着来此的妇人:“今日不急着走,全都回观。”

身侧的观主也攥紧了手中拂尘,本来今日可以送走文昭,尘埃落定。但这位身份不明的不速之客的到来,令她心愿落空。

而她抬眸远眺,蜿蜒的山路上,还有后续的人马,拉着的,却是一明晃晃的棺木。

文昭:傻猫,有个小丫头和你长得一模一样

云葳:没话找话是吧

文昭:认真的

云葳:猫猫傻掉,懵圈ing

文昭:我不走了,不怕不怕

云葳:那你还是走吧,你更可怕

文昭:软的不行我要来硬的了

云葳:我软硬不吃

文昭:我等你打脸

云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变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