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人来报,货物装点完毕。
李藏峰点点头,纵身下马,将马鞭扔给了旁边的伙计。
“去把车队交给庄子上的人。”
不等慌乱接住马鞭的伙计回话,便转身向货船走去。
好巧不巧,这个伙计正是当初青芽因其面善而拦下的那位。
他因出发前和李镖头搭了个话便被管事的顺势安排成了李镖头的小厮。
听到消息时,王福签简直欲哭无泪,还不敢有丝毫的表露。
果然,李镖头的看头不是那么好吃的...
不过好在这一路还挺轻松的,李镖头几乎不让他近身伺候。
他只需要认真办好李镖头交代的事,话少一点,就不会惹到看似难搞的头儿。
王福签亲自牵着自家老大的马,领着另外几个杂役把二十五匹马并十二架马车与庄头进行了交接。
都是打过交道的人,循例不用多说,只道好好照料马匹,回来结清托管费用。
王福签最后拍了拍这头漂亮大马的脖颈,眼神不经意一瞟,忽然发现自己帮忙转交的油布包袱还静静躺在马袋里。
顿时后背一紧,这还得了!
自己差点闯祸了,刚刚竟没仔细检查一番!赶紧又吩咐其他人也查看下别的马匹,落下东西这事可大可小,他们不经常出海走镖,还是慎重点好啊。
回去后,王福签轻轻敲开李藏峰的舱门,再次恭敬的把包袱双手递了出去。
“......”
李藏峰冷着脸开始后悔同意要这么个小厮了。
被赶出去后,王福签嘿嘿一笑,看来头儿很在意这个包裹嘛。
哦豁豁~那自己岂不是相当于牵了两次线,要是在他们村,都得是吃席坐主桌的地位了!
不禁自豪的挺了挺胸膛。
狭小的空间,让李藏峰想忽略那个包袱都不成,简直是扔哪都碍眼。
最后索性大马金刀的坐在床侧,单手散漫的解开了它。
耐着性子侧头一看竟是个瓦罐...倒出里面的零零碎碎,眼中闪过一丝讶然。
这些东西于他当然没用,但他还是原样放了回去,修长的手指用力将包袱打了个结,青色的血管微微鼓起,李藏峰心无旁骛的样子倒显得有些认真。
几百里之外的淮州武安县,偏安一隅的育婴堂内此刻格外热闹。
除了几个牙牙学语的孩童,院内二十三个正式上了半个月课的野路子学生们,此刻正紧张兴奋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绿染小先生的课业考核成果。
在香萍、庆书等人的再三坚持下,这**天即使所有人都要下田抓虫子青芽也没停止授课,利用中午最热的时段,她们挤压了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没耽误一点进度。
虽然每个人都累的晚上倒头就睡,但宁愿如此也不愿中断对识字的渴望。
尤其是在触碰过这个机会后,小一点的孩子即使还不懂其中的重要性,但被知事的哥哥姐姐们一带便也有样学样了。
本次的半月分班考以每人听写四十八张梧桐叶,每叶正反用炭笔各书写一个大字作为考核内容。
青芽用三字经启蒙,四十八张梧桐叶,也就是四十八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一千多张梧桐叶把堂上的案桌堆起厚厚一叠。
青芽清了清嗓子,
“进度班已经分出来了,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们每个人的考核成绩都做到了自己的最好。”
听到小先生的夸奖,每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们知道自己的斤两,如此拼命的学不仅是想力争上游,更是想让小先生看见,她们争气,没有辜负先生,也无愧于让崇高的书本出现在她们这群孤儿的世界。
虽然至今,她们还没有真的见过一本真正的书籍,但没关系,她们已经认识了它。
对着这么多双亮晶晶的眼睛,青芽笑容一收,变了脸,
“但是,你们千不该,万不该,”
视线扫过去的每一个孩子眼睛里都浮现了惊慌。
青芽心里一咳,有点不好意思了...原来欺负人的乐趣是这样的呀~
于是她破功了,笑着叹了口气,
“不该可着院外的两棵树使劲薅,瞧把咱们的门面都薅秃了腿儿~”
有胆子大的孩子已经捂嘴偷笑了。
“所以,我想了个补救措施,虽有点掩耳盗铃之姿,但后面会有大用处~咱们也算将功补过了。不过,以后你们可得好好照顾这两棵功臣树。”
孩子们嘴里一边大声答应着,一遍好奇先生想干什么。
好在青芽也没再卖官司,让她们每个人领一打桌子上的梧桐叶回去,也不拘是谁的。
然后又每人派发了一股五色线,给“答卷”顶部穿孔,来到梧桐树下一块把它们物归原主。
孩子们懵懵然但觉得很是有趣,尤其是在看到自己写的大字在低矮的枝桠间随风轻轻摇摆,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先生,我,我有个字只有半个身子...”
“呜呜,我写错字了!”
“啊~这么一看,我的字好丑哇!!”
青芽轻轻一笑,
“没关系,这样记录你们才能更长记性呀~”
随后歪了歪头,冲香萍道,
“快去把赵管事叫来一下~”
“嗳!”
赵管事和硬要跟着来凑热闹的芝兰出现在院门口时,一下便被树下一连串的彩绳和有字的树叶吸引了目光。
“这是?”
赵管事一时摸不着头脑。
“这是这些小考生今天的答卷~也是吸引贵女们前来育婴堂的引子。”
“哦?此话怎讲?”
赵管事兴致勃勃的问。
“不如就以‘见过女先生’为题,邀县内闺阁中的小姐们做一日义工教习如何?让孩子们领略贵女们的诗书气度、才艺风华。如愿题墨宝的小姐,育婴堂一定会裱于课室之中,日日激励孩子们学习。
至于门口的这两棵树,想必也会令她们动一动恻隐之心,成就一段美名佳话吧~”
青芽攥着手指缓缓说出了自己这几日的思量。
“妙啊,妙!小先生的脑子就是好使呀!”
赵管事还未开口,旁边听的眼睛放光的芝兰就率先忍不住了,这一波高帽真是给那些小姐们戴的漂亮!不愁她们不掏银子!
赵管事也赞许的看向青芽,
“你的方法可行,我这就去安排,日子就定在三天后,届时就看能有多少贵客会登门了。你带着孩子们也准备准备~”
青芽认真应下。
三天筹备时间一晃而过。
育婴堂一番装点,案上摆放了少许的纸和笔,院外梧桐树上新“长”出来的叶子添了许多铃铛,最大胆出格的还属课室中间的一句诗。
这是青芽第一次在绢布上题那么大的字,提笔时手都在微微颤抖,凝神静气片刻才敢下笔。
不过她的字本也就一般,只求中规中矩不出差错就好。
大家各自换上了最为洁净规整的衣服,孩子们的口号和礼仪也已演习就位。
只待时辰一到,贵女们登门了。
众人焦急的徘徊着,担心根本没人接下这个邀请。
青芽冲紧张过度的孩子们安抚的摆摆手,小声道,
“没关系,无论结果如何就当一场团结协作的锻炼了~”
“来了!来了!我看到有马车往咱们巷子来了!还是好几架!”
小石头疾风般跑回来,带来了这个好消息。
大家既高兴又慌张,顿时乱作一团,一时不知道要干嘛。
还是赵管事镇定,三两句分派好每个人的任务,迅速稳住了局面。
片刻后,四辆玲珑的马车果然停在了院门口,车帘掀开,几道娉娉婷婷的身影在丫鬟的搀扶下踩着马凳下了车。
青芽在赵管事的带领下上前见礼,显然管事与其中几人熟识,趁她们说话之际,青芽偷偷打量了一下这六位贵小姐。
她提前做了功课,知道此次邀请的皆为乡绅官吏之女。
几位的穿着打扮自不必多说,绫罗锦绣、钗环玉珠都是青芽这个土包子见都没见过的富贵之物,一时只觉得自己如陷花海,艳丽璀璨。
要不是派一只耳朵在留神赵管事说什么,她都要看呆了去。
直到听到自己的化名,青芽赶紧回神,上前一步福礼,
“小女不才,担不得先生二字,只囫囵教一教,让各位见笑了。”
话落她能感觉到几道打量的视线。
其中一人和气的应了话,
“有这番心意就很值得赞许~”
青芽抬头微笑着又行了个福身礼,并记住了她的名字,季琬宜,主簿之女,也是这几位中家世最高的。
依赵管事的吩咐,青芽先带着六位小姐欣赏完梧桐树下的“答卷”,才领其入课室,辅一进去,孩子们就迅速起身,向来人们行了个敬师礼,整齐高呼“见过女先生”。
经青芽暗中观察,有四位小姐嘴角绷不住,微微上翘了,其中包括着粉色罗裙一路表现最为不屑的那位乡绅之女戴小姐。
“红粉也知怜国士,青衫偏是困才人?”
季小姐倒是没笑,但显然对这句话更感兴趣。
另一位始终沉默的小姐却冷冷开了口,
“呵,好大的口气!”
青芽:还不把你们都钓成翘嘴儿!啊,有一个漏网之鱼。
“红粉也知怜国士,青衫偏是困才人”出自《闻唐陶山明府重修桃花庵感赋用原韵》 清·归懋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