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扮男装我拿到了登基剧本(科举) > 第3章 第三章

女扮男装我拿到了登基剧本(科举)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半个水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9 13:35:29 来源:文学城

贺云昭在屋里听见二姐说话时已经盘算好了事,一进正厅连忙快步上前,笑的亲热,“侄儿来晚了,叫叔父久等,还望叔父勿要怪罪。”

贺铭昌放下茶杯连忙起身,脸上惊讶一瞬,没想到是这个侄子出来待客,“说的什么话,不过等了一会儿,昭哥儿这是没去书院?”

贺云昭拉着贺铭昌的手臂坐下, “今日上午考了一场,给了半日假。”

“还好有这半日假,不然还见不到叔父了呢。”

“可见是叔父的好运气,也是许久没见到昭哥儿了。”

两人对视一眼,笑的亲亲热热,仿佛一家人一样。

默契的叔侄叙旧结束,叔父终于缓缓说出来意。

似是极为难,留了胡子都能看出这位贺堂叔脸上涨的通红,他艰难开口道;“实在是没什么办法,才求到家里来。”

“你堂哥任了西南郓城通判,得布政使大人看中结亲,可......”贺铭昌脸上贵浮现十分的窘迫和尴尬,“家中底子薄,能给你堂哥谋个官已经十分不易,这笔聘礼实在是难以凑齐,这才,这才...”

贺云昭一听,心中嗤笑,面上却浮现十万分的感同身受,她抬手拍着叔父的手安慰,“叔父莫急,堂哥一表人才能得布政使看中是好事,若不是家中如今也艰难,定然是帮一帮的。”

她叹口气,忧心道:“自父亲去后,家中少有进项,不过是坐吃山空罢了,这两年我在书院读书也是不容易,每月就要四十两银子,再加上笔墨纸砚同窗交际,家中一大半的花销都出在我身上。”

“上月见二姐拿我的旧衣裳改了件袄子,虽添了些花样看着是簇新的,可我心中着实难受,只盼着将来能考取功名,撑起整个贺家。”

贺铭昌听贺云昭开始卖惨哭穷,脸色一僵,嘴唇嚅动,“贤侄你...”

贺云昭又轻描淡写转了话头,她眉眼欢快笑着道:“叔父也不必替我担心,家中节俭些就好,您的来意我清楚,堂哥成婚是大事,这可省不得。”

“可咱们也不必打肿脸充胖子,布政使大人能够看看中堂哥必然是重视堂哥的人品才能,也不是看在丰厚的聘礼上,待我修书一封托父亲的旧友送去,想必布政使大人能够看中堂哥一定也是通情达理之辈了,不会为难于这一二聘礼。”

贺铭昌的老脸彻底黑了下来,写信?疯了也不会这样做。

布政使是地方上的顶头长官,他相中了底下的年轻官员做女婿本就有提拔之意,人家大官的女儿难道会愁嫁不成,要是接到了一封劝说别要太多聘礼的书信,脾气再好的人都会怒。

小子,我看中你的才能才把女儿嫁给你,以后提拔女婿,结果你居然说聘礼太多给不起还托人过来劝我。

事情若真是发生了,贺堂哥也不用操心聘礼给多少了,他能全乎个身子走出西南地界那一定是布政使大人成佛了。

贺铭昌浑身一抖,脑门上汗蹭蹭的冒出来,他手滑的都握不住茶杯了,恍惚间看到贺云昭黑白分明含着温和笑意的眼睛,他一个哆嗦!

贺老爷子嘲讽的眼神、贺父温和精明的眼睛在脑海中闪过,仿佛那些年的高压又再次回到了脑袋上。

不过是毛头小子怎么会这么难缠,贺铭昌欲张口细说,在贺云昭似笑非笑的神情中住嘴,沉默了喝完这杯茶告辞了。

贺云昭这小子是真能干出这样的事的,贺铭昌可不敢拿自己儿子的命和他赌。

颓丧回到后巷贺宅的贺铭昌对着围上来的妻女发了好大脾气,吓的六岁的女儿哇哇大哭。

“滚!把哭丧鬼给我抱出去!”

贺叔母不敢跟发火的丈夫说什么,连忙抱起女儿回屋子去了。

......

贺叔父被贺云昭几句话解决了,贺老太太还有些懵,居然这么快就打发了。

从前贺铭昌家的女眷来,每次都要待上小半天,耗到最后贺老太太松口给些东西才会走,如今换成了贺铭昌过来反倒是利索的走了。

贺老太太猜测道:“许是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多待,到底是男人家,上门讨钱总是难堪。”

跟在贺云昭身边服侍的翠玲立在一旁也点头慢慢开口,“叔老爷看着确实是十分难堪窘迫的样子。”

贺锦墨年纪还小性子冲动些,对着每次来都要看着自己要东西的堂姐妹们没什么好感,可还记着喝堂叔是长辈,不是她能背后随便议论的。

她总觉得贺堂叔才不是什么脸皮薄的人,可又说不出到底怎么回事,急的她去扯旁边坐着剥橘子的弟弟。

贺云昭手臂上传来一丝力量,她扭头看看着急的二姐,又瞧了眼已经心软许多的祖母,她把剥好皮的橘子递给二姐。

她看着祖母笑道:“堂叔看着确实脸皮薄,提起借钱的事也是羞于说出口,可一个能够上守寡的伯母和堂嫂家借钱的男人怎么会真的脸皮薄。”

真脸皮薄的人,可不会上门找自己守寡的伯母借钱。

贺老夫人那一丝心软已经消失不见,想到要是昭昭不出面,她们婆媳面对贺堂叔还不知道要多被动。

也就是贺云昭前世就锻炼出来了,才能脸皮厚的和贺堂叔对着演戏,换个人来估计都对贺堂叔这份窘迫难堪还是鼓起勇气的慈父心动容了。

贺母倒没那么柔软心肠,贺老夫人是出身就好,父亲虽然是无权的宗室,但作为血脉较近的李氏子弟还是被封了郡王,后来嫁给性格孤拐的贺老爷子,贺老爷子也算是白手起家,人虽心机深沉,但对着年轻时候傻白甜的妻子很是保护。

贺母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家中排第三,上有长子长女下有幼弟,肉眼可见的不受重视。

当初出嫁时娘家最开始准备的嫁妆简薄的没法看,气的贺母大闹娘家,凭什么她的嫁妆不如大姐。

要是不给她和大姐一样的嫁妆,她就死也不出门,宁肯在花轿里吊死。

姚家被她闹的没办法,最后还是补齐了全部嫁妆才把这个姑娘送出门。

当时的贺家权势正盛处于权贵圈的核心,贺父很快就知道这件事,他当即惊为天人对媳妇大夸特夸。

而后来也证明了,贺母这样不服输的性格在贺父去世的十几年里撑起了贺家大部分的事。

贺云昭看看自己强悍的母亲,温柔但明事理的祖母和有点小暴脾气的二姐。

很好,完美的家庭。

贺家并不缺钱,只是已经多年在朝中无人,表露富贵不是什么好事。

即使还有襄郡王这位曾外祖父在,可老爷子从封王开始就没进过朝堂,上朝的西门在那那边儿他都不清楚。

更何况,襄郡王除了祖母还有其他孩子,无权的宗室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的,缺钱的人多的是。

血脉越近反而更容易夺走这份银钱。

贺云昭不想去试探一下舅舅们的好心肠,于是一向保持吃喝不愁但银子不多的状态,祖母和母亲也很赞同她的想法。

贺家低调,加上没什么人在朝上,如今在京城就是个半透明,宴会缺不了,别的事上却不会想起他们家。

....

贺云昭念书的书院名为翰章书院,虽有书院之名但也可以说是高级一些的私塾。

前礼部尚书丁翰章在家开的书院,既满足了丁老爷子的教书**,还避免了收弟子之后被弟子连累。

贺云昭八岁时也是通过了测验才入读,虽然丁翰章的本意是单纯教书育人,但人在京城就免不了受到一些权贵影响,好在会把孩子送来这里的权贵人家也是真心让孩子向学的,所以书院的整体学习氛围还是不错的。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科举考试的难度。

贺云昭初入学院时思维上还是有些调整不过来,还好她静下心安心学习,在之后一年内进步神速,荣升为丁翰章最喜欢的学生之一。

不了解的人以为的科举考试题目,请你写出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并解释它的含义。

实际上的科举考试题目‘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亭育之理...’意思是出兵却不进行实际战斗,其中蕴含着掌握局势的关键,这样的狡猾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你认为这个道理该如何把握,在实际军事中该怎样运用,请你说出自己的想法,限六百字。

她不笨,可也不是顶级的天才,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勤奋去弥补,天才不仅在于理解能力更在于他们的进取心比常人要重。

贺云昭虽然脑子里存在一些理论上能够赚钱的方法,但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完全不同的营商环境更是有可能让她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反正贺家也并不缺银钱,有这个精力不如放在念书上,多回忆回忆脑海中的诗词比较有用。

她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以监生的身份参加半年后的院试获得秀才身份。

大晋礼待文人,童生试搜身严,到了院试时便会优待这些考生,加上她现在年纪小,搜身也摸不出什么,她还比一般年纪的男孩都高更不会被怀疑些什么。

等到她顺利考取秀才后人生就容易许多,参加接下来的考试也不会被仔细查身,她又不作弊,更是安枕无忧。

她父亲还有个虚的侯爷爵位,她表现的上进些,再请曾外祖父和几位舅舅说说话,谋个官职也容易。

贺云昭对自己考秀才很有信心,老师说了,女孩文科更好,她肯定行。

站在书桌前,贺云昭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墨香的气味,她默默念叨:“我是天才,我是一个过目不忘的冷酷天才,我是一个学习机器,我是一个洞察世事的天才,我的专注力无与伦比。”

心理暗示结束,铺好宣纸,她心中默默打好草稿,执笔写下文字‘圣天子大历服,以人文世道为己任...’

墨迹在宣纸上缓缓浮现,书桌旁的架子上放着一个个个小箱子,里面都是贺云昭念书几年写下的文字,字体从稚嫩逐渐变得有自己的风格,文章从空洞虚假凑字数逐渐言之有物,诗词从‘柳树风中摇’到‘曼柳舞晴空’。

隔日,贺云昭将自己新做的文章和诗句一并交给辅助丁先生教书的刘师傅。

刘师傅低头看着手上厚厚一叠新鲜墨迹的文章,再抬头瞧一眼青竹一样挺拔的小少年,也不由得感叹贺云昭之勤奋在书院中都是头一份的。

翰章书院里并没有什么寒门学子,虽然学风不错,但如寒门学子一般拼命学的少。

至于书院寒门子弟几近于无,一则是因为翰章节书院的束脩和每年给师傅们的贽见礼对于寒门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二来便是丁翰章侍奉三代帝王,他年轻时候赶上先帝和其他皇子争皇太子之位,恰逢能人辈出之时。

他有一寒门出身的师弟,能力卓绝,得恩师看中嫁女,其后因想博得从龙之功害死妻儿,续娶了上官守寡的妹妹,这混蛋到了先帝手下还风光了几十年,直到先帝末年才被清算。

简单来说,丁翰章这老头他雷寒门!

刘师傅将手上的文章收拢在一起,十分欣赏的看着贺云昭,作为先生当然是最喜欢贺云昭这种聪慧还上进的学生。

他沉吟片刻,“院试将至,乙字班学子中唯有你和萧长沣够到门槛,院长有意将本科下场的学生聚拢一起,那就你和萧长沣一起去院长那里听教吧。”

贺云昭惊讶的看着刘师傅,随后笑道:“有赖师傅教的好,弟子们才一刻不敢懈怠的念书,若能在院长处有所进益,除去院长的教导便属师傅功劳最大了。”

说罢,身形高挑的少年抬手在身前深深一礼。

刘师傅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却坦然受了这礼。

贺云昭看着师傅离开,这才吩咐自家小厮,“备一份补品送去刘师傅的家里给刘老夫人。”

“是,少爷。”

萧长沣。

贺云昭琢磨着这个名字,同班中她和穆六走的更近,同班的伙伴也多是围绕着她和穆六,唯独这个萧长沣三日前才入学,一共才来上了半日的课程。

怎么突然能和她一起接受考前小班辅导。

明亮眼中划过一道好奇的光,隐隐有警惕之意。

来这念书的学子可不仅是为了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学院讲师都是举人以上功名,而这些师长们对京畿地区的考题变化能够很快得到消息。

奇怪。

贺云昭站在原地思虑片刻决定先去打听一下这个萧长沣的来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