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爱华先在一楼逛了一圈,特地看了卖鸡蛋的摊位,回味鸡蛋竟然有一个专用的位置,摆在一堆鸡蛋的正中间,只是上面空空如也,有一张黄色的广告纸,上面写着“回味鸡蛋售罄”五个字。
但就算是售罄,位置也没被别的鸡蛋占了,这个李老板还挺会做生意的。
此时虽然已经十点多了,但百货里面还是人来人往,生意看着就很火爆。
姜爱华随机地问一个售货员:“回味鸡蛋有吗?”
售货员道:“没有,那个鸡蛋要订,你可以留个联系方式,看要订几斤,货到了我们给你打电话过来取。”
姜爱华道:“这么畅销吗?”
售货员道:“当然,这款鸡蛋是纯喂玉米的,营养特别好,好多人抢都抢不到的。前天来了一批三百多斤,除了客人订了的,只剩下不到五十斤,刚上架就被抢光了。”
姜爱华道:“卖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道:“现在涨到三块五了。”
姜爱华吃一惊:“三块五?别的鸡蛋只要两块五而已。”
售货员笑笑:“你不懂,有些东西越贵,量越少,卖得越好。”
不,她懂,她只是不懂这么会做生意的李老板,是怎么敢把她家的鸡蛋卖得这么贵的同时,还敢这样压她价,甚至要求她送货上门的。
她谢过售货员,逛了一圈,找到了余诚:“我今天来是想找你们老板谈一谈以后的合作的。”
余诚有点惊讶:“咦,你还有哪里不明白吗?”
姜爱华道:“是有点,你们老板现在方便吗?”
余诚道:“你等一下,我去办公室问问。”
十分钟左右就回来了:“我们老板正在开会,你坐在会议室外面等一等吧。”
百货的办公室是在二楼隔出了一个三十平米左右的地方,用玻璃门隔开几间小小的办公室,姜爱华就坐在外面的长凳上等着。
说是等一小会儿,但一个小时过去了,也不见有人叫她进去。
这么小的地方,如果真有事开会,还是玻璃隔断的,她不可能听不见声音。
姜爱华懂了,他这是在给她下马威。
若她真的是十**岁的小姑娘还真的会被这种阵仗吓到了,但上辈子的姜爱华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种小场面还真的吓不到她。
她的鸡蛋品质这么好,还怕销不出去?
终于,等了一个半小时后,最里面一间办公室的门终于开了,一个四十岁左右腆着大肚子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下一位,是回味鸡蛋的供应商对吧?进来吧。”
姜爱华差点笑出来,还下一位,她在这里等了一个半小时,鬼影都没一个,这戏演过了吧?
姜爱华跟在他身后进了办公室,李老板随意地指了指办公室对面的位置:“请坐,你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姜爱华也不废话:“是这样的,李老板,我叫姜爱华,是生产回味鸡蛋的农民,原来我们之前并无直接的交集,一直是骆川作为中间商促成我们之间的合作的,但骆川现在退出不干了,把你们介绍给了我,让我直接跟你们交易,我就想问一下我们以后的交易模式大概是什么样的?”
李老板也不废话,直接从办公桌上拿出一份合同扔到了她的面前:“我们吉盛百货是宁安县最大的百货,成为我们的供应商是所有生产商的梦想,好多品牌想入驻我们百货还得交不斐的柜台费,我承认你们家鸡蛋的品质还算不错,就不收你的柜台费了,但我们如果要合作下去,就得按这份合同的条款来,你看一下,没问题就签了吧。”
姜爱华把目光看向了合同。
不到五分钟,她笑着放下合同:“李老板,我只是个小小的养鸡场的主人,攀不起你们商场这棵大树,我们回味鸡蛋以后就不在你们这里卖了。”
李老板一怔:“什么?不卖了?”
姜爱华道:“你们这个合同的条件太苛刻了,我人手不足产量不足,没办法达成贵司的要求,会另寻售卖渠道的。”
李老板的脸色一下就沉下来了:“你确定你要这么做?你知道多少农民求着要把鸡蛋放到我的百货里卖吗?”
姜爱华道:“或许很多?但我总共也就养了五百只鸡,就算每天每只鸡都生一只蛋,也只有五百只鸡蛋,满打满算五六十斤,我并不是非放在你们商场上卖不可的。而且只要鸡蛋的品质足够好,就算是放在小店铺里也能卖出去,毕竟鸡蛋只是鸡蛋,但‘回味’的商标却只有一个,不是吗?”
李老板眼里的轻视消失了,他竟然从一个十**岁的姑娘嘴里听到了‘商标’两个字?
她一个农村的姑娘,为什么会懂“商标”的重要性?
玉米鸡蛋不是没有,但像姜爱华家这么纯粹零差评高品质的鸡蛋不好找。
听骆川说她家一年种几亩地的玉米,全部打碎了用来喂鸡。
有些农民拿来的鸡蛋号称是玉米蛋,但他们真舍得顿顿喂玉米?根本不可能。
掺杂着喂别的,鸡蛋的品质一对比就出来了,可以说“回味”这个牌子在他百货的鸡蛋里已经是鹤立鸡群了,而在熟客中建立这么好的口碑,靠的是鸡蛋的品质始终非常稳定,没有掺假。
回头客们认准了盖回味这个章的鸡蛋,宁愿多花一块钱也要订,有时候要等上一星期也心甘情愿。
但姜爱华的意思竟是不答应他提的条件,不打算在他这里卖了?
李老板双手交握在身前:“我是看在骆川的份上给你这个机会,如果不是熟人介绍,你的鸡蛋不可能这么轻易地进入我的百货,也不可能卖出名气。”
姜爱华微微一笑:“李老板,在我第一次卖鸡蛋的时候,就已经在县的工商局注册了回味这个商标,在鸡蛋上盖章,我相信我是宁安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不是你帮我把鸡蛋卖火了,是我的未雨绸缪跟鸡蛋的好品质才打出了这个响当当的名号,你拿这个当筹码来拿捏我,太不合适了。”
她把合同扔回给他:“签这种合同,我是自寻死路,只要回味这个名字还在,我的鸡蛋不愁销不出去,打扰了。”
她转身离开。
李老板目瞪口呆。
他完全没有想到姜爱华竟然这么硬气。
不是,谈都不谈,直接翻脸走了?这么冲动不像是一个成熟有头脑的人会做的决策呀?
她就这么胸有成竹?
姜爱华从吉盛百货出来后直接去找陈春花吃饭。
陈春花知道她谈崩了,非常惊讶:“开了什么条件?竟然逼得你不卖给他了?”
姜爱华道:“第一,合同两年一签,今年的鸡蛋价格降到一块二一斤,两年之内不许有波动;第二,每月最少四次送货上门;第三,三个月结一次货款;第四,吉盛是回味鸡蛋唯一的销售渠道,不允许销售给第三方,违反条约要按照年销售额的百分之2%以上10%以下罚款。呵呵,每一每都是掐着我的脖子定的,我为什么要签这种合同?没得商量。”
陈春花倒抽一口冷气:“他怎么敢提这种条件?!”
姜爱华道:“如果我的养鸡场有几万只鸡,每天能生产几千斤的鸡蛋,那这个合同我还可能真会签下来,一块二的价格虽然不高,但量大利就厚了,但我只有五百只鸡,未来就算是扩大规模,我家那五亩地也只能养一千只左右,多了我就照顾不过来了,而且鸡一多,玉米作为饲料跟不上,就会影响鸡蛋的质量,所以我估计养一千只就是极限了。”
陈春花已经觉得她很厉害了:“你一个人就养上千只鸡,多不容易啊,但是你怎么会一口就回绝了他呀?我觉得你们好好谈谈,他应该会退让一点的。”
姜爱华摇了摇头:“没必要,我觉得这个老板是在大城市里待过的,这些条款应该是抄别的大公司的……”
陈春花吃惊:“还真是!听说他在海市的食品大厂上过班,回来才创业的。”
姜爱华道:“那就是了,估计他原来所在的食品厂就是被压迫的供应商吧。”
陈春花目光复杂地看着姜爱华:“爱华,你不读书真的可惜了。”竟然能从一份这么不合理的合同就推断出老板去过哪里,她要是能上大学,肯定有大出息。
姜爱华无奈一笑:“春花姐,都过去那么久了,提它干嘛?我家现在这个样子,也没办法直接丢下不管了去上学呀!”
陈春花叹了口气,继而道:“你不用担心鸡蛋卖不出去,我这就跟老板谈一下,争取让你家的鸡蛋放在我店里卖。”
姜爱华点了点头:“好的,麻烦姐姐了,吉盛在他的柜台卖三块五一斤呢,而且基本上是顾客预订的,根本不愁销路,现在熟客习惯了在那边买,如果你老板真的愿意收我的鸡蛋,我会在工商局做一次公证,出一份正式的授权书,授权你们粮油店是回味玉米蛋唯一指定的销售店铺,如果吉盛敢偷偷冒充我的鸡蛋,盖跟回味一样的章,我就去报工商维权。”
我国1983年就已经开始实行商标法了,小打小闹的摊贩没办法抓,吉盛这么大的百货可跑不了,姜爱华相信李老板真敢这样干的话,报工商出动,一抓一个准。
陈春花笑道:“我觉得他可能会悔得肠子都青了。”
姜爱华道:“他那么大一个百货商店哪里就看得上我这点小生意了?我只不过不想让他太嚣张了,以为我卖鸡蛋全靠他,把功劳全揽他自己身上了。”
[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第 6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