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爱华连忙打断她:“我的图其实没有画得这么好,是波哥厉害,房子建成这个效果是他努力的结果,咱们可不能居功。”没有陈扬波这么费心费力,她画的图真没有建出来的一半好看。
姜丽华皱眉:“肯定是你图画得好,你不画出来他以前还不会想到要这样建呢,姐你别谦虚了。”
姜成才乐呵呵道:“都有功劳,都有功劳,不要吵架。”
姜爱华想起一事:“爸,波哥问起我们家要不要办酒?你们觉得呢?”
罗家珍眼睛一亮:“要办的要办的,房子建这么好,肯定是要办酒的。”
姜丽华却有些发愁:“可是我们家没什么钱了。”
姜成才跟罗家珍是知道这房子超支了的,但看到成果这么漂亮,超支了他们也心甘情愿。
这个年头谁家建房子能一口气就把钱付完的?欠点账不是很正常吗?
姜成才问道:“这房子超了多少预算?”
姜爱华道:“超了三千多了,原来只有八千的预算……”
跟姜成才预想的也差不多,他想了想:“我跟你妈一个月工资800,但过年这个月放10天假,只能拿500块钱左右,我准备把这500块钱都拿出来,请客吃饭。至于这债,我们明年省一省,慢慢还吧。”
罗家珍算了一下,欠三千多而已,他们上个半年班,到六七月份的时候就能还清啦,到时家里的日子就好过了。
有了新房子,她还打算买一头牛呢:“等债还清了,我们还要买一头牛呢!”
啥?买牛?!开什么玩笑,家里一年才用得上几天的牛?而且租一天两块钱,但买一头小牛就要一千多块,成年的水牛两千多到三千不等,就为了种那八亩地?
这下就连姜丽华也不满了:“妈,你脑子是不是糊涂了?你跟爸现在可是一个月赚八百块钱的,买牛干嘛?你们还打算回家种地吗?”
难怪大姐会时不时就对着妈发一顿火,连越来越懂事的姜丽华都怀疑她的脑子是不是不好了。
两人现在工作稳定,虽然离家远了点,但每个月可是实打实收800块钱的,回家种地,一年都不知道能不能纯赚800?她可没忘记自己的学费一直交不上差点退学了,现在她妈居然还想回家种地?!
罗家珍见二女儿也反对,有点不高兴了:“难道打工还能打一辈子不成?迟早不是要回来种地?”
姜爱华看向姜成才:“爸,你想回家种地?不打工了?”
姜成才一怔:“没有啊,养鸡挺好的,为什么要回来种地?”种地不赚钱,他拿了几个月的工资后总算回过神来了,在果园里打理上万只鸡,一个月就能赚到全年种地的钱。
现在夫妻两人每个月稳定收入800块,这才过去多久,新房子就建起来了,要知道他们以前种了几十年的地,日子可是越过越差的,他怎么会想着回来种地呢?
只要她爸没有这个想法就好,姜爱华就可以集中火力对付她妈了:“妈,你到底在想什么?正是因为我们三个都不再盯着那八亩地不放,而是找了别的赚钱路子,才有钱建这么好的房子,你怎么又说出这种昏话来?”
罗家珍小声抱怨:“新房子这么好我却住不上,天天住在果园里,打工有什么好的?”
姜爱华立刻道:“这也是我准备跟你们商量的,我觉得我们明年除了还债外,还得买一个大件,有了这个大件,爸妈也不用天天睡在果园里了。”
罗家珍顾不得自己刚刚被打脸,连忙问道:“什么大件?”
姜爱华道:“买一辆摩托车,有摩托车的话,这每天这十几公里的路半个小时就到了,你们愿意的话甚至可以天天都回家。”
姜成才跟罗家珍瞪大了眼睛!
一辆摩托车!上社村里只有村长家才有摩托车!
现在最流行的嘉陵摩托车,一辆要九千多块钱,加上上牌还有其他杂费,差不多要11000!简直跟他们家的房子一样贵。
但是为什么他们会听得热血沸腾呢?
如果家里能有一辆摩托车,那他们家就是上社村第二户拥有摩托车的人,除了村长家,他们家就是最富有的,还有谁敢看不起他?!
姜成才热血沸腾,脸都涨红了:“对,我们家是要买一辆摩托车了,如果有一辆摩托车,我们可以在家里住,当天来回!我还可以顺路送丽华去上学,八公里只要二十分钟就到了,好啊,就这么决定了。”
罗家珍也激动了:“对哦,我怎么糊涂了,没想起来要买辆摩托车,这可比买一牛头还要紧。”
她捏着手指算,算半天算不出来,不得不开口求助:“爱华,我们得攒多久才能攒够买摩托车的钱?”
姜爱华道:“家里的债要还到5月份左右,6月开始攒,得攒到明年年底吧,慢的话就后年年初就差不多了。”
家里现在已经有500只鸡了,到三月份左右就能实现每日产40斤鸡蛋左右,一个月就有1200斤,每斤按一块五算,月收入就有1800……
但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鸡蛋的市场价格可能会有波动,不可能一直固定在一块五,如果销量不好,也可能降到一块三,一块二,甚至是一块钱,姜爱华不敢算得太死,保守估计一个月能赚1200-1500就非常好了。
这样一来,家里三个人的收入就有两千左右了,其实不到年底就能存够买摩托车的钱。
但姜爱华发现罗家珍这个人意志力特别薄弱,只要条件稍微好一点点,她就开始犯懒,想着要辞职回家,美其名曰回家种地,其实就是不想干活。
但他们家还没到富到这种程度,姜爱华得为两年后离开上社村做打算,罗家珍不能在这个时候偷懒。
她今年刚满40岁而已,就想着要退休了,会不会太早了点?
而且人一闲下来就容易生事,没看见夫妻两人这半年来几乎都不在家,家里的麻烦事也少了一大堆吗?就连外婆家一直想找机会说和,听说家里只有姜爱华在家,想起她拎着刀把他家的厨房全砸了的事,都吓得不敢来了。
如果罗家珍罢工回家了,以她那个好了伤疤忘了痛、记吃不记打的个性,想必要生出许多事端。
她这个人就得不时给她上一上筋,上得紧紧的才不容易犯糊涂。
背债就是最好的选择,只要一直背债,她才会感觉到压力。
但背债的同时得让她享受到之前从未有过的便利生活,她才会背得心甘情愿。
姜爱华把目光放在了姜成才的身上,她决定以后多往他身上使使力,他不能再这样子没有脑子下去了。
罗家珍一次两次地说一些糊涂不靠谱的话,两人又天天都在一起,这些话想来没少跟姜成才说,但姜成才却一句都没有跟她提过。
或许他是习惯了,又或许他觉得无伤大雅,甚至是他愿意宠着罗家珍让她这么说,但想到上辈子那个悲剧,姜爱华就忍不住要瑟瑟发抖。
回来半年多,明明家里在她的干预下情况已经越变越好了,很快就能走出贫困的困境,但罗家珍已经不是第一次做出拖后腿的事了。
私自把钱全给了娘家人、偷偷把月华送走、心气不顺拿月华出气、多次提出不想工作要回家躺平,她都算得上是他们家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了,如果不是姜爱华强势介入把主动权跟经济大权都握在了手里,她家不用两年又能回到一年前的困境。
罗家珍没有文化,她有一些世俗又荒谬的想法不可怕,可怕的是她会怂恿着姜成才为她冲锋陷阵,而姜成才又没办法辨别她的做法可能会带来的后果,这才是最可怕的。
姜成才必须要跟上家里发展的节奏,他不能被罗家珍带歪了。
姜爱华必须把姜成才争取到自己这边来,哪怕他不能阻止罗家珍的某些行为,但只要他肯提醒姜爱华一句,姜爱华都会找到办法应对。
怕就怕她像送走月华一样,夫妻两人都瞒着她,把事情做了再说,姜爱华将会变得非常被动。
有点残忍,姜爱华是要让他对自己的妻子产生戒备之心,恐怕姜成才一时很难接受。
但姜爱华想起上辈子的惨剧,姜成才轻生后,有许多没办法解释的疑团都随着他的逝世被埋进了泥土里,但重生回来这半年多,她隐隐意识到这个悲剧最根本的核心可能在罗家珍的身上。
姜成才的自尽是被她牵连了,自己满心的苦闷又无法排解,所以他选择了永远逃避。
他没有做错什么,结局不该是这样的。
姜爱华决定找机会跟姜成才聊一聊,她不允许上天给了她重生的机会,却还要让悲剧重演。
晚上睡觉的时候姜爱华刚抱着熟睡的月华躺下,姜丽华就抱着被子过来了:“姐,我要跟你睡。”
姜爱华一边把位置空出来让给她一边道:“你都有自己的房间了怎么还跟着我挤?”
姜丽华心满意足地躺下,夸张道:“姐,你都不知道,我的房间太大了,我居然不敢一个人睡!哈哈,胆大包天的姜丽华竟然不敢一个人睡,太可笑了吧,但它就是这么真实地发生了。”
[让我康康]有人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第 5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