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爱华要的正是这种效果,罗家珍既然对楼房有心结,那就用迟早能住上楼房来解决她这个心结,而且姜爱华真的不觉得以目前的收入水平,修一栋楼房会有多难。
只是她没打算把楼房修在上社村罢了。
但无论如何,罗家珍是一定会住上楼房的。
前提是她不能直接摆烂不干了。
她跟姜成才依然是这个家赚钱的主力,要想让家里的条件实现一个大跨越,只靠她一个人是行不通的,需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她跟罗家珍道:“我们现在必须先修一套平房住,不然连这个年都过不好。”
罗家珍总算是接受了事实,却对姜爱华要修150平米这么大表示不理解:“修这么大不是浪费钱?以后楼房建起来了,这平房拿来干什么?”
姜爱华夸张道:“干什么?家里的鸡不会越来越多的吗?鸡蛋要放,稻谷要放,杂物要放,还有喂鸡的粮食,农用的工具,全都要地方放的呀,到时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你只会嫌建小了不够放的。”
这样一讲也挺有道理的,特别是他们家的玉米越来越多,那个猪圈又不结实,两面墙都是漏风的,不能很好地保管晒干的玉米,等到来年春天,只会更潮湿,如果能搬到新房里堆着,那就再好不过了。
罗家珍终于被完全说服了,接受了家里要先修平房的事实。
反正再多熬两年,她家一定能攒够建楼房的钱的。
她终于不再纠结,到了傍晚的时候跟着姜成才一起回去上班了,家里建房子的事,姜成才全都交给了姜爱华。
师傅就是找的帮他们建厨房的那个周师傅。
他的手艺不错,价格也还算公道,但看到姜爱华拿过来的手画设计图还是有些看不上的自以为是:“小妹你这房子没必要建成这样的,现在都流行那种样子的……”
他指着离他家大概二十多米处的一间平房:“看见没有?那就是我上个月才建好的,多结实——”
姜爱华却毫不犹豫地打断了他:“师傅,我不要那样的,你就说能不能按照我画的图纸一模一样地建出来?”
“你这样画着好看,但是不耐用的,还是要建成那种款式比较好——”
姜爱华道:“可是我不要现在流行的款式,我就想要我画出来这种。”
建房的周师傅满脸的不以为然:“你懂什么呀,房子肯定是要跟大众建一样的好——”
姜爱华一点儿价也不肯讲:“这是我的房子,我要自己决定房子要建成什么样子,你说的那些大众款可能他们喜欢,但我不喜欢,我就不要那样的。你只说能不能建出来吧?”
周师傅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强势的人,还是个十几岁的女娃子,他登时气急:“我建了几十年的房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建的——”
姜爱华道:“这是一间最简单不过的长方形小平房,除了屋顶的瓦是双层错落的,屋顶的架子需要费点心思,其他的不过是简单地做个间隔,到底难在哪里?”
周师傅有些气急败坏:“没人会这样建,你不了解建筑——”
姜爱华道:“师傅,我觉得你误会了,你不要用你的喜好跟习惯来改我的设计图,我画出来是这样的,你交给我就只能是这样的,而且我不觉得这间屋子很难建……”
她无视周师傅铁青的脸,再次补充了一句:“如果你接了我的订单,我会把一比一还原设计图这个要求也写进建房的合约书里,如果你交的房跟我画的图不一样,那就必须要改到一样才能给你结尾款。”
周师傅只觉得血压都升高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跟他提这么过分的要求,要完全按照她的想法来建?她懂什么?他建了几十年的房子,手艺没有一个人不赞的,他从来没见过这种屋顶,又花俏又不实用,完全没有必要浪费这么多功夫:“我不跟你说,你让你爸来。”
姜爱华道:“我爸没有空,我家建房的事都是我说了算。”
周师傅气极:“那你懂什么?一个女娃子,才活了几天?我都建了二三十年的房子了……”
姜爱华一点儿也不着急:“所以你是不答应了?”
周师傅大手一挥:“建不了建不了,一个门外汉也敢指导匠人,你这活我干不了。”
姜爱华理解地点点头:“那挺可惜的,我去找找别人吧。”
她也不生气,觉得他不会建就算了,总能找到会建的吧?
周师傅指着她的背影大骂:“我就不信有谁愿意按照你的要求把房子建出来!你等着碰壁吧!”
周师傅是隔壁梧桐村的,第一次受姜爱华这种气,到处去喷她,不到两天,谣言都传回了上社村,沈秀莲过来找她:“怎么就把周师傅得罪得这么狠了?他到处去说你。”
姜爱华愕然:“他为什么要到处去说我?好奇怪的人。”
沈秀莲笑道:“他笑你不懂装懂,说自己建了二十多年的房子就没人说不好的。”
姜爱华道:“我又没说他手艺不好,只是他那几十年如一日的风格我不喜欢,让他按照我画的图来建,他就像猫被踩到尾巴了一样当场跳起来了,简直莫名其妙。”
沈秀莲笑得肚子痛:“你到底画了什么图?让我也看一看,能把周师傅气成这样,也算有本事了。”
姜爱华就把自己的图给她看。
沈秀莲一眼就发现了屋顶的不一样:“你这个画了两层?为什么?”
姜爱华道:“一层太热了,所以我才想着要铺两层的瓦,但又怕直接铺上去会太重,所以第二层就起来一点,然后错开,这样屋顶没那么单调,房子有两层的瓦遮着,冬天不会那么冷,夏天也不会那么热……”
沈秀莲沉思:“看着也不是太复杂,只是多费点功夫罢了……周师傅真的一点也不肯改?”
姜爱华耸耸肩:“他不肯改我就不用他啊,凭什么我的房子要建成什么样得听他的?”
沈秀莲喃喃道:“对啊,明明出钱的是我们,凭什么要他们这些搞建筑的说了算?”
姜爱华道:“他一点意见都听不进去,只能按照他的要求来,凭什么啊?这房子又不是他要住。”
沈秀莲叹了口气:“你有这想法很好,你这样一说我才反应过来,前几年我家建楼房的时候也是师傅说什么是什么,自己又不懂,等建完了才发现洗手间跟客厅的位置留得太小了,房间又太大,蹲厕的位置靠得太中间了,现在洗澡都怕一不小心滑一脚踩进去,真的很不方便,当时就傻乎乎的师傅说什么是什么……”
姜爱华道:“如果年纪大的师傅都是这种想法,那我就找年纪小点的,能听别人意见的。”她就不相信整个梨花镇的建筑师傅都听不进去意见。
结果第二天突然接到了陈春花的电话:“爱华,骆川说你家房子倒了?!你怎么没跟我提?”她是骆川过来送货的时候听他说起的,不然还不知道这件事。
姜爱华叹了口气,又把房子的事重头说了一遍,还说起了最近这几天找师傅不太顺利的事,陈春花拍大腿:“你应该早点跟我说的,我堂哥就会建房子啊!都建十多年了,有经验的。”
姜爱华道:“可是我要按照我的要求来,那些师傅都不愿意。”
陈春花拍胸口保证:“你放心,我肯定叫我堂哥按照你的要求来建,你等着,我这就打电话回家去帮你找人。”
陈春花的堂哥陈扬波三十二三岁的样子,初中没读完就出来工作了,先是建筑小工干起,挑砖筛沙担水泥,跟在师傅后面吃了四五年的苦才总算被认可,开始教他建房子的本事,前几年带他的师傅年纪大不干了,他一个人出来接活,建过的房子也不算少。
陈扬波笑道:“春花说你就是我们家的妹妹,让我无论如何要帮你,既然都是自家人了,你就跟她一起叫我波哥吧。”这是把她当成自己人看了。
姜爱华从善如流地叫了一声波哥,然后把自己的图纸拿给他看:“我想照着这个样子建,但是那些老师傅们都只想按照他们的想法来……”
陈扬波仔细地看了好几分钟的图纸:“别的地方都好说,就是这个屋顶需要一个好木工才做得出来……”
到底是年轻人有见识,姜爱华眼睛都亮了:“波哥你曾经建过这样的吗?”
陈扬波道:“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经跟师傅一起去过西陵,那里有一些外国风格的建筑,它们的屋顶就跟你画的这种有点类似,但你这个更简单,只要做出两层的梁,往上面叠瓦片就可以了,只要主梁的构造足够结实,可以做出来的。”他越说越有信心了。
姜爱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陈扬波年纪虽然不大,但却有一支小小的施工队,有两个是跟了他七八年的人,算是他的固定班底,但姜爱华家现在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急着要把新房建好,再加上天气越来越冷,如果到时下大雪把地冻上了就不好施工了。
所以他在建地基的时候直接多请了三个人来帮忙,挖出深深的壕沟,再往里面填上坚硬的石头,石头的缝里除了水泥,竟然还灌上了糯米浆。
把糯米浆跟水泥搅绊在一起建石地基,会让地基粘合得又结实又有韧劲,这种质量的石地基已经很多年没有人用过了。
如果是旁人的屋子,他肯定是不会这么费心的,但他把姜爱华当成妹妹看,自然想帮她把房子建得更结实。
陈扬波足足下了一米二深的石地基,此时天空也作美,天气晴朗起来,地基晒了一周左右已经完全晒干凝固了,于是他开始领着人建主体。
主体是四四方方的长方形,几个房间之间建起隔断,留出窗户的位置,基本没有难度,作为大工的陈扬波甚至都不用自己动手砌墙,而是交给了自己的两个伙伴,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屋顶的梁木上。
打滚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第 50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