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门长姐重生记[九零] > 第39章 第 39 章

农门长姐重生记[九零] 第39章 第 39 章

作者:尚云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2 13:00:41 来源:文学城

卖完稻子后,刚下的谷种还没有长大,中间这十来天的时间本是可以歇息的,但姜爱华哪能让姜成才夫妻歇着?家里可是留了三亩地种玉米、番薯跟土豆的。

所以趁着村民们都休息在家不忙,姜爱华又去村长家租大水牛了。

姜成才苦哈哈地,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翻地。

种玉米、番薯跟土豆的地跟水稻不一样,他得先犁一遍,然后再换成耙,把大块大块的土弄松,一亩地得耗上两倍的时间,而且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陆陆续续地下雨,这三亩地足足花了姜成才五天的时间才弄完。

姜成才本想在家歇几天,但姜爱华不让。眼见着秧苗就要长大,只要大家伙都开始准备插秧,这牛就租不到了,秋播也在抢时间,如果不赶早种下去,禾苗开花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秋霜影响收成,姜成才根本连歇都不敢歇,忙把剩下的五亩水田全犁了一遍。犁完的地放水泡着,到时再拿锄头拨一拨踩一踩,第二季的稻子就能种下去了。

姜成才把地犁好,姜爱华跟罗家珍就开始播种,玉米苗是早就育好了的,土豆跟是切成块状的小芽,番薯苗是在梨花镇上买的,种植的时间不能太热,会把种子晒死,所以只能趁一大早跟晚上两个时段进行播种,为了抢时间,连姜丽华也带着月华到地里帮忙了。

紧赶慢赶地把三亩地种完,又开始插秧了,幸好只剩下了5亩地,又忙活了快一周,总算把秧苗全部都插完了。

从七月到八月中旬,整整二十多天的时间,家里人没有一刻是松懈下来的。

把地全部种完后,家里除了月华,每个人都最少瘦了五斤以上,累得最狠的姜成才直接瘦了十斤,看着整个人都憔悴了。

但跟以前暮气沉沉的忙累不一样,他的眼里有了光。

因为他看到了家里的情况在一点点地变好。

收入在提高,伙食也在变好,这么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不用再为孩子的学费忧心,饭桌上也三天两头有荤菜,最少也能吃鸡蛋。

这种日子是姜成才以往想也不敢想的。

家里养的第二批小母鸡也开始陆续生蛋了,现在姜爱华每天能捡一百五十几只蛋,一周能攒近百斤,天气太热怕鸡蛋坏,骆川从以前的一周来一回变成五天来一回,而且他每回来都拉一大车的西瓜过来卖,两毛钱一斤,还可以切开买一半,生意好到爆。

只是他一来就看见晒得黑不溜秋的姜爱华,脸上的肌肉不由抽了抽,第二次再来的时候就给她带了一瓶洗面奶跟珍珠霜。

姜爱华:……

她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我这是晒黑了,又不是脏。”送她洗面奶是怎么回事?

骆川叼着烟笑:“我去进货的时候别人送的,你不要我也是放着等过期。”

他跟着姜爱华身后去看她家的养鸡场,池塘里放了小鱼苗,每天喂一点鸡屎,池塘的边上新种了二十几棵果树,有李子树,枇杷树,还有几棵橘子树,只是新种下去不久,只冒了几片新叶;池子里挖出来的小山一样高的黑泥被运到小斜坡上当玉米的肥料了,这堆泥铺上去,玉米的叶子几乎长成了墨绿色,个子窜得老高,一棵玉米上最少都结了有三个包。

还有一部分泥姜爱华叫姜成才挑到了屋后的菜园里,给青菜堆一点,那些茄子豆角菜心都疯长,吃都吃不完。

骆川看着这个生机盎然的养鸡场,忍不住称赞道:“你这园子弄得不错,再多养几百只鸡,日子就好过了。”

姜爱华走到玉米前扒拉了一下里面的芯,刚刚抽出了花穗还未长大:“再等一个月,等这批玉米下来了,九月份天气也凉下来了,再多养300只小鸡。”到时院子里就有500只鸡了,等鸡长到一两斤重胃口大的时候,地里那三亩粮应该也差不多可以收了,解决了粮食的问题,那产下来的鸡蛋就是纯赚的了。

骆川道:“你家的鸡蛋销量一直很好,有一批很稳定的回头客,就是产量太低,每周一百斤左右都不够卖的,你有兴趣增加养殖规模吗?”

姜爱华道:“你是说有人想投资?”

骆川道:“超市的老板承包了一座近千亩的果园,也想在果园里养鸡,见你家鸡养得好,想请你们过去帮忙管理,一个月400块钱,你有兴趣吗?”

县城一个普通人的工资一个月350,超市的老板还开多了50,这待遇不算低了。

姜爱华不可否认地心动了。

但她看了自家的园子一眼,想到上辈子可能会重演的事,她还是拒绝了:“我家里也有两百只鸡要管,还有八亩地——”

骆川笑道:“你不能去,那你爸妈呢?”

姜爱华眼睛一亮:“对,其实我家里的鸡大部分是我爸妈管理的,他们也懂!你等等,我问问他们。”

她急急地朝家里走去。

她怎么就没想到呢!姜成才跟罗家珍被上社村的人嘲笑嫌弃,但如果有机会让他们离开这里呢?那上辈子的悲剧不就可以避开了吗?

她回到家里跟姜成才和罗家珍商量:“很好的工作机会,就跟家里一样养鸡,一个月400块钱,要去哪里找?”

她眼中迸发出少有的急切的光,跟赚钱比起来,避祸反而更重要。

姜成才的心怦怦地乱跳:“一个月400块钱?怎么会这么高?”

姜爱华道:“可能养鸡的工作比较辛苦,老板人也比较大方,爸,妈,如果你们一起去的话,一个月能赚800块钱呢。”

罗家珍慌张道:“我……我们可以吗?”

姜爱华道:“有什么不可以的?拌饲料你不会吗?铲鸡屎你不会吗?给鸡搭窝你不会吗?家里怎么养的你在那里就怎么干,很简单的。”

姜成才跟罗家珍心动了,一个月800块钱,这可是巨款啊!但姜成才又有点犹豫:“可是我们两个都走了,家里的田地怎么办?”

姜爱华咬牙:“我来管,我管不动,我找人帮忙,种地能赚多少钱?就算是第一季的7500斤水稻全卖出去也就两千来块钱,还不及打工三个月工资,难道你们还想守着这几亩地?”

姜成才跟罗家珍一算,果然如此,不由更心动了。

姜爱华又添了一把柴:“爸,妈,村子里已经有不少人家开始建楼房了,可我们家的屋顶还漏雨呢!你们不想住楼房吗?”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理由,尤其是夏天下了好几场大暴雨,屋顶的瓦片太薄,家里到处都在漏雨,而且泥砖建的房子被雨一泡,整间屋子里都是又潮又闷的气味。

等雨晴后,姜成才绕着屋子一检查,发现好几处墙面都开裂了,越来越像危房了。

家里唯一看得下去的就是新建起来的厨房,粮食卖掉后,姜爱华把厨房收拾了一下,把饭桌搬了过去,一家人在里面吃饭。

连月华这么小小的人儿也不愿意待在泥砖屋里,更喜欢亮亮堂堂的厨房。

姜成才怎么可能不想修楼房?

但他从来没有出去上过班,一去就要帮人家养那么多鸡,他能管好吗?

姜爱华给他加油打气:“你去到果园里只要勤快点主动点,把鸡养好不要饿着就可以了,有什么好害怕的?如果不是咱家的鸡蛋好,人家老板也不会给这个机会啊,要是放出风声去,那争取的人海了去了……”

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姜成才两个人才终于答应去上班。

姜爱华让骆川给老板回个话,她爸妈都愿意去,找个时间就可以过去了。

骆川回去后就去找超市的老板王四海,说姜成才夫妻同意上工了。

王四海当然不知道“回味”这个牌子是姜爱华搞出来的,在普通人的眼里,养鸡养得好的肯定是家里的长辈有能耐,哪能想到这是姜爱华的功劳?听说姜成才夫妻愿意帮他养鸡他还很高兴,亲自跟着骆川的车一起去了一趟姜爱华家,看了她家小小的养鸡场却搞得生机勃勃,200只小母鸡养得油光水滑,每天竟然最少能收一百五六十个鸡蛋,王老板算了一下这产出比,很不得了啊!

他又看了一下用松木跟竹子混在一起建好的鸡舍,用脚使劲地踩了踩,很好,非常结实,屋顶的茅草也铺得厚厚的,里面还分开了好几个区域让母鸡生蛋,心里很满意:“这鸡舍也是你建的?”

姜成才老实道:“对,我女儿画的图,我照着她的图建的。”

王四海笑眯眯道:“手艺不错啊。”鸡舍因为不住人,很少有人肯花心思建得这么结实的,姜成才的手艺看着真不错啊。

王四海又去看了玉米地,知道他家为了养鸡专门拿出三亩水田种了玉米番薯等作物,不禁对姜成才的印象更好了:“我的果园里一半是芒果树,一小半是橘子树,还有一小半是李子树,也请了一对夫妻帮忙管理果树,你们去了我先找几个人帮你把鸡舍搭起来,以后你们夫妻就在果园里喂鸡,一个月还给你们两天假。”

王四海的果园在宁安县的东边,跟隔壁的成华县相邻,从宁安县城过去有差不多二十公里,但从梨花镇这边的山路翻山过去却只有十五公里左右,姜成才夫妻可以选择住在果园里,如果不怕累的话还可以选择早晚来回。

姜成才跟罗家珍当然不敢直接就住进果园里了,毕竟家里还有三个女儿在,白天还好说,晚上万一有贼摸过来可怎么办?

他们选择早上骑车过去,晚上再赶回来,十五六公里的山路,骑车一个半小时也就到了。

这点辛苦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只是家里的自行车不够用了,得再买两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