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家贵子 > 第56章 第 56 章

农家贵子 第56章 第 56 章

作者:微澜拾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7 11:53:36 来源:文学城

傅琛也是前几日,才知道,每隔一旬,驿使会来一趟学院。于是,他赶紧动笔写下了这封信,以期能尽快将自己满腔的思念和在学院中的近况传达给家中的妻女。

娘子,展信佳。

半月时光匆匆流逝,吾心之挂念愈发浓烈,家书抵万金,见字如面,聊慰相思之苦。家中一切可都安好,你可好,春雨可好,岳母可还康健,愿你们岁岁皆安,喜乐无忧。

我在学院中一切安好,虽身处异乡,却也能自得其乐,宿舍虽简陋但胜利在宽敞窗明几净。餐食方面,学院亦颇为用心,虽比不得娘子你的手艺,但也也颇为可口。

另外,我也结实了新的同窗好友,皆是才华横溢之士,与之交往,我受益颇多,我们志同道合,常于课余之时,相约于学院后山的那片桃花林,或赏花品茗,或吟诗作对,或谈古论今,颇为惬意自在。

学院学业繁忙,每日需研读大量书籍,撰写无数文章,少有闲暇时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独坐案前,提笔挥毫,心中不免涌起无线思想之情。每每此时,心中便充满了无限力量,更加坚定,独自在外求学,所求为何?穷其一生,我求的也不过是有朝一日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给你和春雨更好的生活。

娘子,你在家中,勿要太过操劳,家中之事,切记量力而行。若遇难事,可遣人来学院告知于我,我必设法解决,让你安心。

纸短情长,言不尽意,惟愿娘子保重身体。

盼卿回信,夫傅琛敬上。

信毕,傅琛轻轻吹干墨迹,小心翼翼的折叠好装入信封。

“驿使来了!”门外有人大喊。

傅琛闻声连忙起身,拿着信封快步朝着学院门口走去。

“傅兄,你也要去寄信啊?”韩城手持一封家书,步履匆匆,面上写满了急切。

傅琛点头,“是啊,离家半月有余,想来家中妻女盼我消息许久,便想着,寄一封信告知近况,让她们安心。”

韩城点头应是,“谁说不是呢,离家在外,家中亲人总会惦念良多,每旬写一封家书寄回,也好让她们都安心。”

说话间,两人已至学院门口,驿使站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旁,旁边,几个同样来寄家书的学子,正依次将信件递上。傅琛和韩城依次上前,将手中的信件郑重的交予驿使。

“不知我家娘子,何时能收到?”傅琛刚走出不远,又回头看了看依旧在门口收信的驿使,不自觉的就脱口而出。

韩城笑笑,“傅兄家路途并不远,想来,不多时日,便能收到,傅兄,你就别惦记了。”他突然想到昨日夫子留的问题,他尚有诸多疑惑,便开口问道,“对了,傅兄,昨日陈夫子所留之题,我至今仍困惑不解,你可已有解题思路了?”

傅琛闻言,眉头微蹙,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治国之道与民生之本,我思来想去,觉得首要在于安民,民安则国稳。需减税轻赋,鼓励农耕,让百姓手中有余粮,心中不慌,方能安居乐业。”

韩城点头赞同道:“傅兄所言甚矣,”他想了想继续说道,“若法治以规民行,德治以润民心,二者相辅相成,方能构建大同之世。”

两人边走边谈,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为这春日的午后增添了几分暖意。

“韩兄所言极是,法治与德治并重,方能长治久安。”傅琛继续到道,“然则,施行之道,又当如何细化?法治非严刑峻法所能独撑,需立法公正,执法无私,方能服众。德治亦非泛泛之善行可成,需以身作则,教化于民,使之潜移默化,心向善道。”

韩城点头应是,“傅兄高见,字字珠玑。法治如剑,锋利且正,方能斩奸除恶,保世清平;德治如水,润物无声,滋养万物,使民心向善,二者并行,相辅相成,方能生生不息。”

两人行至一座古朴的石桥边,桥下溪水潺潺,他们停下脚步,凭栏远眺,心中各自思量。

“韩兄,你可曾想过,这法治与德治,在朝堂之上,又该如何平衡?”傅琛转头看向韩城,眼中带着几分探究。

韩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在我看来,朝堂之上,法治为基,德治为魂。法治确保国家机器运转有序,官员行事有规可循;而德治则在于选拔贤能,倡导清廉,使朝政清明,官员心系百姓。二者相辅相成,方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傅琛点头赞许,“韩兄所言极是,法治与德治,犹如车之轮,鸟之翼,缺一不可。只是,这具体实施起来,又需多少智慧与勇气,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事中,找到那最恰当的平衡点。”

“作为读书人,我们注定要在治国安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韩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

傅琛点点头,“正是如此,韩兄。我们身为读书人,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要心怀天下,以己所学,为民请命,为国献策。只有这样,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此生。”

两人并肩而行,很快踏上了一条蜿蜒的小径,两旁野花烂漫,香气袭人,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照在他们身上,给这春日午后添上了一抹金色的光辉。

韩城点头,深以为然,“傅兄所言极是,这便是我们读书人一生所求,读书明事理,日后将毕身所学用于实践,造福百姓,方能不负所学,不负天地。”

清河村傅家小院儿前,驿使站在院门拦住一位提着豆腐走出来的婶子,“婶子,请问是傅秀才家吗?”

那婶子抬头望了望那身着特制服饰的驿使,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点头答道:“正是呢!”

驿使以为眼前的婶子是傅秀才家人,赶紧从腰间解下一个布囊,轻轻打开,从中取出一封封好的信笺,双手奉上,“婶子这是麓山书院傅秀才寄的家书,请收好。”

婶子摇摇头,笑道,“原来如此,傅秀才身在学院,想必学业繁忙,知家中亲眷惦记,也不忘捎书信回家报平安,可真是有心了。不过我并非傅家人,乃是傅书生隔壁邻居。柳娘子在院中,你稍等片刻,我这就唤柳娘子来取信。”

说罢,张婶子转身走进院子,不多时,院中传来一道清脆爽朗的女声:“张婶,你说我夫君来信了?”那声音中带着满满的惊喜。

周婶连忙应答:“正是呢,柳娘子,是傅书生寄给你的家书,送信的驿使正等在门口,你且快快出去。”

话音未落,只见一位身着枣红色襦裙,梳着简单发髻的的女子快步走了出来。

接过信封,柳清舒指尖轻轻摩挲着那熟悉的笔迹,眼眶不禁微微泛红。

“烦劳驿使大哥远道而来。”柳清舒屈膝行了一礼,轻声说道。

驿使笑笑,拱手道:“柳娘子客气了,此乃在下职责所在。既然信已送达,我便先行告退。”

待驿使的身影逐渐远去,又送走了张婶子,柳清舒这才拆开信封,细细阅读起来,她一字一句地读着,时而嘴角上扬,时而眉头轻蹙,仿佛随着文字,她的思绪已跨越千山万水,与丈夫并肩漫步于麓山书院的桃花林中,共赏这春日好景。她的心中既有欣慰,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忧虑。欣慰于丈夫的勤勉与上进,忧虑的则是他学业繁忙,恐太过劳累坏了身体。

读完信,柳清舒轻轻将信纸折好,而后找了一个精致的小木盒,准备以后专门用来存放傅琛寄回的家书。他们分割两地,也就只有这薄薄的一页纸能聊表慰藉。

她转身回到屋内,铺开宣纸,提起笔,心中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思索许久,她提笔开始书写!

她在信中告知傅琛家中一切都好,让傅琛无需太过惦念,她会照顾好春雨,照顾好好这个家。之后,又说起张婶子家的猫又生了一窝小猫崽,春雨很是喜欢,她跟张婶子说好了,等小猫满月,便抱一只回来养;又说,狄公子酒楼豆干需求增加了一倍,每月比起从前,能多收入将近五两银子。

她是情感内敛的人,想到信中傅琛那样直白的诉说着思念,脸颊不由的红了,犹豫半响,红着脸写下,“我亦时常思念夫君,千言万语难以诉说我满腔思念,”她抬头望向窗外,那株傅琛去年亲手栽种的桃花,此刻花期正盛,她笑笑,继续写道,“院中桃树花开正盛,盼有一日,能与夫君一同赏花品茗。”

信毕,柳清舒又细细检查了一遍,生怕漏了什么重要信息,确认无误后,她轻轻吹干墨迹,小心地将信折叠好,封入信封之中。

次日清晨,天边初露鱼肚白,柳清舒便起了身。她简单梳洗一番,将信封仔细包好,又特地打包了傅琛喜欢的豆干和咸菜,打算趁着天色还早,送到镇上的驿站去。

到镇上,驿站刚刚开门,几个驿使正忙着整理昨日的信件和包裹。柳清舒走进去,将手中的信封递给其中一个驿使,轻声说道:“请务必将这封信送到麓山书院的傅秀才手中。”

之后,柳清舒又去买了油盐、糖果,而后又去买了些肉后,才驾着驴车往家赶。回到家中,春雨已经醒来,柳母抱着小春雨在院中散步,柳清舒笑着走过去,亲了亲她的小脸蛋,柔声道,“春雨,今天有没有乖乖听外祖母的话呀?”

柳母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们春雨今天特别乖呢,早上醒来,没有看见娘亲,也没有哭闹。”

春雨似乎听懂了柳清舒的话,立刻咯咯的笑了起来,柳清舒轻摸了摸春雨柔软的发丝,都说女儿肖父,仔细看,春雨眉眼间已经隐约能看到傅琛的影子。

柳清舒望着女儿那稚嫩的笑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接过春雨抱在怀中,轻轻拍了拍春雨的后背。春雨虽小,但也学会了淘气,小手抓着柳清舒的衣领,偶尔还会轻轻地拉扯一下!

傍晚,麓山书院,傅琛一下学便去了演武场。

昨日,他找到了武师傅,表示想要学功夫,武师傅虽有些诧异,但也答应可以教他一些拳脚功夫。所以,一下学,傅琛便赶紧往演武场而去!

演武场上,夕阳如血,将青砖铺就的地面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傅琛身着灰色短打,发髻高束,恭敬的站在武师傅面前。武师傅身形魁梧,肌肉虬结,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缓缓走到傅琛身前,语重心长地说:“学武之道,在于持之以恒,你既已下定决心,便不可半途而废。”

“造屋得先筑基,习武亦然,所以,从今天开始,你需先从扎马步学起!”

傅琛闻言,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即按照武师傅的指示,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缓缓下蹲,双手前伸,掌心相对,开始扎起了马步。起初,他还觉得颇为轻松,但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双腿开始微微颤抖,汗水也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青砖之上!

武师傅在一旁默默注视,见傅琛虽已面露疲色,但眼神依旧坚定,嘴角不禁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傅琛在演武场上扎了一个时辰的马步。当武师傅喊停时,他的双腿已如灌铅般沉重。

接下来的日子里,傅琛每日都会准时去演武场,从最初的站桩,到后来的拳脚功夫,他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向前迈进。

春去夏来又转眼又入了秋,七月底,麓山学院终于放农忙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