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佞臣贤相互殴录事集 > 第17章 意图谋反

佞臣贤相互殴录事集 第17章 意图谋反

作者:丹笔书金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5 11:35:46 来源:文学城

自变相禁足府中已有三日,桓越清倒是闲淡无虞,不是与簪白自制甜食,便是缠着让袖手教她些许防身之术。

只因那夜桓邵元兵戈相向,唯袖手一人横挡在前,桓越清忧心他的安危。暗自决定若得机缘,定要学些傍身功夫,免得拖累旁人。

可桓越清年岁已大,身形渐定,此时再来习得些许基础,这扎马步便将她为难住了。

一两日的功夫下来,桓越清只觉浑身疲乏,酸痛异常。

此时,天边晚霞泛红,桓越清双颊泛红,汗珠扑簌簌滚落在地,而袖手站立一侧无动于衷。

“主上,簪白今日又做得几样北边小吃,快来尝尝。”簪白不知从何处窜出将桓越清拽住。

袖手阔步上前阻拦,十分不耐,“作甚?”

哪只簪白仿若未瞧见他一般,只顾着桓越清絮絮叨叨要她莫要伤了身体,“主子身体骨不似旁人一般是石头做的,还是要注意些为好。”

“你……”

任谁都听得出簪白这是拐着弯袖手太过铁石心肠,竟让桓越清如此劳累。

看着两人拌嘴桓越清无奈至极,知是为了那日毕无晦一事。

袖手一向不在诗书上用功,垂眼思索良久亦不明白。倒是簪白自小在这偌大桓府中耳濡目染,此时倒是一点既透。

恭宁与桓越清关系亲厚并非密事,毕无晦定然知晓。

既如此她为何会出现在桓越清与恭宁相聚之地,而桓越清由侍从引路又为何偏偏撞见她?

定然是有人将讯息透露给她,而东宫难入非毕无晦的身份可以肖想,唯有桓沈等士族可以将人无声无息送进。

沈氏嫡女与太子一直谣传有结亲之嫌,绝不会做出将一正当妙龄女子送入东宫。如此做来,若是太子对那毕无晦有意,岂不是自断后路。

而那段时日桓邵元又多番表述,不满于桓越清与褚季凌过从亲密之事。

故而,桓邵元想借此事挫挫桓越清锐气也未尝不可。

如此浅薄明了之事,稍加思索便能明白,桓邵元不能不知道,可他却偏行得。

摆明了就是想让桓越清安分守己,略加震慑的手段罢了。

是而桓越清与桓邵元逢场作戏,假意被撞破,无奈被逼禁足。

簪白却是不愿放过如此良机,向来都是袖手压制于他,难得一次簪白能越过他去,自然大加嘲讽一番。

二人各不相让,足足三日都未曾和解,倒让桓越清愁于如何开解。

不想袖手与簪白打闹间隙,院门陡然被人敲响。

“大人!大人!”

“大人!出事了!”

桓越清识得是声音,是她特意留置于外打探朝中消息的一小厮。

不知发生何事教他如此惊慌,那边簪白已将人领进。

还不待桓越清发问,那小厮已是‘噗通’一声重重跪下。

“大人!中领军大将军昨夜擅自率兵出府,被巡逻侍卫撞见,双方短兵相接,争执混乱间,大将军他……”

桓越清静静听着,心口却突兀狂跳起来。

小厮几度哽咽,无法出声,终颤声道:“大将军他,他不慎被人刺中,现已不治而亡了!”

“什么?”

桓越清似是无法理解那小厮所说,蹙眉问道。

“小人不敢欺瞒,尚书大人他们已经被紧急传召入朝了。”

“撒谎!”桓越清只觉腿软站立不成,身形晃晃悠悠间被袖手一把攥住。

奋力将扶住的手臂甩开,桓越清踉踉跄跄勉强站稳,声音嘶哑不堪。

“你说,说……”

“主上!”

“主上!”

两声急呼炸响,桓越清已轰然倒地,昏死过去。

*

褚季凌自被太监从修文殿带出便是满目茫然神色。

他打量眼前太监,是个眼生的,不是皇上传唤圣旨常用之人。

“公公奉陛下口令,解了本官的禁足,让本官即刻前往听政殿,公公可知是为了何事?”褚季凌不动声色试探。

谁知这听得这话,太监神色慌张,左右张望,似是怕极了有旁听之人。亲眼确定这修文殿一路皆无人迹,方神神秘秘小声低语。

褚季凌凑耳去听,“大人,朝中出大事啦!可了不得的大事!”

“这大将军无诏趁夜带兵外出,被守城侍卫抓住,侍卫欲带大将军向皇上请罪。哪成

想这大将军不从,还与侍卫起了冲突,最后在混乱中被人一箭杀死了!”

“现在宫中人人纷传,这大将军是意图起兵谋反,被识破后恼羞成怒自缢而亡。”

“听说陛下动了大气,恐怕要牵连九族啊,素日与大将军交好的大臣吓得不行,齐齐上书鸣冤,说自己手上有大将军通敌的铁证,要将功折罪呢。”

褚季凌面色沉重,这大将军毕北川的名讳,他自是知道的。

依他对毕北川此人的了解,忠君爱国,性善敦厚。

褚季凌仕绝不相信他会做出如此卖国求荣之事。

可为何这大将军会深夜带兵外出,还对阻拦之人大打出手,以致丧命?

思虑纷杂,褚季凌问道:“那陛下究竟如何处置?”

因桓越清抱病休假,这编撰史书之事均落于褚季凌一人。

虽新得一协助之人,却也不似桓越清一般通史博论,难以助他成事。

是以褚季凌终日于修文殿枯坐,不曾听得外界之事。

“小的只是一介内宫仆从,哪里晓得。”太监讪笑几句。

褚季凌冷哼一声,止住不愿再走,“这宫中若论传递消息,当属你们之最。你哪里是不知道,是看本官身卑官弱不愿说罢。”

他继续胁迫道:“瞧你面生,想必是有人故意谴你而来,就是要将此事说与我听,现下怎的又吞吞吐吐。今你若不说明白,你也别想将本官带出这修文殿。”

见褚季凌识破,太监连忙跪地求饶,这才将实情一一说明。

“大人慧眼,不敢隐瞒,小的是太常丞大人派来的。”

“哦?桓越清?”

“是,我家大人因与大将军略有几分交情,不愿相信大将军会作出通敌大事,因重病卧床不起,派小的来请求褚大人朝中为大将军分辨几句。”

褚季凌眼中精光一闪而过,“桓越清与本官互相作对多年,今遭出了事不找桓邵元,反倒来寻本官帮忙,你觉得本官该信吗?”

太监连忙拿出一物交予褚季凌,“这是我家大人的随身之物,可正名小的身份。我家大人说褚大人向来是正直之士,自然不愿使大将军平白蒙受屈辱,恐怕无需我家大人托付,自己便会为大将军分辨。”

“而且,我家大人还说,褚大人若是应允此事,我家大人便欠得褚大人一个人情,日后定当还之。”

太监将桓越清与毕北川关系一一道出,又说毕北川恐是被人陷害,不然何至于杀之而后快。

暗中将怀疑之人说与褚季凌,只求褚季凌能使大将军沉冤得雪。

接过细察,确是桓越清之物,褚季凌眼眸低垂,神情莫名。

怀疑之人亦是褚季凌素来看不惯,獐头鼠目之辈。在大将军请旨前往边关之时,也是这些人弹劾上书,抨击大将军。

前几日入夜晚归家途中也撞见过桓越清来往与将军府,褚季凌那时便知晓他二人关系不一般。

“也好,大将军乃忠勇之士,如今遭奸人迫害,我岂能袖手旁观?”

褚季凌一改疲乏身姿斜眼睨向小太监,大步朝听政殿走去,身后太监紧紧跟随。

*

听证殿内,各高官齐聚,气氛肃穆沉闷。

殿中正有茶盏碎片,众多大臣侍立殿中,却无一人敢去收拾。

上首之人气息粗重,身旁大太监小心翼翼给皇上上了一盏新茶。

终是气氛迫人,太子这时站了出来,“皆是儿臣的错,若是听得良言,早早禀明,让大将军及时返乡养老便不会出此恶事。”

皇上并未说话,大臣也是噤若寒蝉,暗自思忖,太子此话看似请罪却实为大将军开脱,恐怕会再度惹怒皇上啊。

良久,皇上果然开口,“我儿所言,似是大有深意。”

“儿臣不敢。”

幸而太子深受皇上宠信,轻飘飘一眼,皇上便将太子晾于一处。

“毕北川随朕出生入死,这天下有一半是他带兵打下来的……”皇上一一扫视最上首两位官员。

桓斡告假,桓邵元与沈至能分列上首。

而一向深受皇上爱重,且献计颇多之人,张道疾却是微躬身形,垂首侍候桓邵元之后。

“如今之事,诸位爱卿告诉朕,朕该如何安置其家眷?”

平日能言善辩的文官此刻纷纷低头不敢上前,武官各个神色异常,不知是喜悲,亦是紧握双拳不语。

皇上端起茶盏,喝茶之声在这落针可闻的大殿格外明显,百官复而提心吊胆,忧心那茶盏会再度落于其中一人。

‘咣当’一声,皇上重重搁下茶盏,众人无不战栗。

“桓邵元,你来说。”

被皇上明确指出,桓邵元适才拱手奏明,“皇上,家国安危事关江山社稷,大将军公然领兵游于城中,已违背人臣之道。若不重罚,以儆效尤,难免有宵小之辈心存侥幸,视皇家威严如无物。”

“故而,臣以为,撤去与大将军牵连之人所有职务,终身不得再入朝为官。而大将军子嗣,为感念昔日君臣情分,法外开恩,有权者斩首,无权者流放苦寒之地即可。”

一番陈词不疾不徐,有理有据,不因大将军身份而掺杂半分私情。

“沈爱卿,你以为如何?”

皇上并未点评一二,而是看向武将之首,沈氏如今的掌权人沈至能。

沈至能已年过半百,须发皆白,然其精神矍铄,无半分老弱气息。

听得皇上询问,沈至能躬身抱拳,洪亮之声响彻大殿。

“毕北川此人藐视皇恩,意图谋反,律法严明,若不重惩不能服众。”

“诛其党羽,灭其血脉,此为臣意。”

沈至能话音刚落,其身后所有武将均跪地附议。

“请皇上严惩。”

“请皇上严惩。”

“请皇上严惩。”

……

太子旁观一切,眉眼间俱是怒意,同为武将,昔日同僚或有并肩作战之时,竟冷血如斯。

皇上自入朝后便冷淡神色此刻竟有些笑意,文官皆通察言观色之徒,现下自是纷纷附和沈至能。

徒留桓邵元与太子矗立其间,突兀扎眼。

“诸位爱卿不再转圜心意?皆求严惩?”

稍显轻快语速衬得皇上格外扭曲,百官俯首称是。

“那朕便……”

话未尽便被打断,一道纤弱身影由人搀扶着走进殿内。

太子心虚复杂,面有愧色。

过于愚直便会遭人算计,褚兄你说是不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意图谋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