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佞臣的马甲计划 > 第12章 江天

佞臣的马甲计划 第12章 江天

作者:素千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11:09:11 来源:文学城

朱文栋愤怒朝柱子而去,速度奇快,周围的侍卫离柱子远,大步狂奔都没赶上。

西南王侧过头,心里直直发愁,这可怎么是好,一时兴起抓了个烫手山芋,哪里堵的住天下悠悠众口,这是要遗臭万年啊。

就在朱文栋要撞到柱子时,柱子前突然鬼魅般出现一人,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单手拎住了朱文栋的脖颈,提了起来,朱文栋躲闪不及,脖子卡个正着,脑袋被阻止没撞到柱子上,身体却没及时停下,膝盖磕到了柱子上,他没有那人高,被提起来以后身子来回晃,下巴不能动,只能用舌头“赫赫”几声,表达不满。

那人反手拍晕了他,然后提着晕过去的朱文栋来到苏景同身前,“世子料事如神。”

“居然拦住了!”西南王虚惊一场,抹掉不存在的汗。

这下不用上史书挨骂,西南王顿时高兴起来,搓搓手,腆着脸凑到苏景同身边问:“军师怎么知道他牙齿□□,怎么知道要撞柱?”

“文人无非就那么几种手段,”苏景同瞥他:“别再问我蠢问题。”

“是,是。”西南王毫不在意在众人面前被下了面子,“军师,朕还有几件事需要和军师定夺,你看……?”

苏景同回头叮嘱抓着朱文栋的人,“先把人关起来,别让他自杀了,本世子有的是账要同他算。”

“是。”

朱文栋被关在苏景同府上足足半月,直到顾朔打进来,才被放了出来。

朱文栋文人、年纪又大,经此一事,不出意外病倒了。顾朔特准他俩月假期,在家休养。

朱文栋的事迹传遍了建安,无数文人称颂,著书立传。

太学府学子对朱文栋感情更是不同。太学府聚集了天下英才,无不将文人傲骨刻在心上,文死谏武死战,为国捐躯以身殉国,传说中的气节在现实中出现,且还是自己的祭酒,瞬间将朱文栋立为了道德标杆,甚至还在太学府为他打造了一尊雕塑。

今天,太学府学子得知奸佞小人苏景同要来太学府,群情激奋。

太学府原本皇亲国戚勋贵子弟与靠才学进来的各地才子互看不顺眼,维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衡,现在各地才子主动自发找来了。

闻道堂、明德堂、中和堂,三堂的学生齐聚在勤学堂,四堂达成一致意见,要好好给苏景同一点教训。

从月上中天,到太阳升起。

苏景同打着哈欠起床,这日子是越过越不像话了,一天比一天起得早。苏景同闭着眼迷迷糊糊穿衣服,摸索着从屋里出来,屋子太小,放不下洗漱的盆,他只能来外面洗。

苏景同在清晨的冷风中吹了一会儿,脑子磨磨蹭蹭地回笼,摆在门外的是一个洗脸盆,和一个空桶。

苏景同迟钝地想,昨晚潘启给他留了一桶水,他用完后忘了打水。

所以……

水井在哪里?

苏景同在宫里时间不算短,愣是没见过一次水井。贵人来往的地方是没有井的,井水通常在偏僻地带。

苏景同抓了个值夜的小太监问路,提着空桶溜溜达达去了。

打水花了许久——他不会用打水的装置,虽然很快找到了窍门,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他提不动桶。

在他手被挑断前,他提两桶水都能健步如飞。

但现在不行。

苏景同由衷地感谢太医长年累月给贵人看病,对一些偏门的、不会出现在贵人身上的症状生疏,只看到镣铐和簪子划破伤口,没发现他手筋被人挑断。

苏景同试着提了两次水桶,颇为遗憾地把半桶水倒回井里。

半桶也行,够早上用了。

正殿灯亮了,宫女太监们成群结队进殿,应当是顾朔醒了。苏景同慢吞吞洗脸,让冰凉的井水,为自己带来新鲜的活力。

收拾完毕,顾朔那头传膳,苏景同过去和他一起吃。

苏景同的特权主要体现在吃上。苏景同不大懂顾朔到底为什么这么执着他的饮食问题,似乎认定了他胃不好,他忘了他的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大消化,但只有个别时候会痛,也不知顾朔为何如临大敌。

苏景同吃了一片宫廷小黄瓜、一口如意卷、两筷子蟹肉双笋丝,一勺莲子粥。

顾朔眉头皱起来,“再用些。”早膳是贺兰芝亲自下厨的,苏景同最爱贺兰芝做的饭,三年前能吃一大碗。

苏景同摆手,饱了。

顾朔压着他吃了一筷子龙须面,苏景同表情痛苦,连连摆手,真的饱了!

顾朔只好逼他吃了两块山楂糕,消消食,又叫人打包了一盒核桃酪,上午饿了吃。

苏景同嘀嘀咕咕:“浪费食物。”眼见是不会吃了。

送苏景同去太学的马车停在广明宫门口,车不逾制,是最普通的马车,普通的木材,灰蒙蒙的车厢,赶车的人是个高瘦的男人,肩背很有力量。

苏景同上车后,赶车人一言不发,驾车飞驰而去。

苏景同靠着车厢观察赶车人,不出意外这位就是改头换面易容后的江天。

苏景同落到顾朔手中,不仅没被杀,自己谋逆的事还一笔勾销,在西南王余党眼中,泄密的风险极高,杀之除隐患。

他平时在宫中,不方便动手。眼下他频繁来回太学和皇宫,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顾朔除了在沿路及太学紧密布局——钓西南王余党,还会派人贴身保护他。以他对顾朔的了解,顾朔只有把最强的江天派来,才能放心。

这是苏景同第一次见江天。

关于江天的传说并不比左正卿少。世人常说,江天重塑了世人对“天才”二字的认知。

江天出身贫苦,无师自通武艺,靠天生的直觉动手。十二岁就在武状元选拔中连中三元。

莫说大周,便是从有史料记载开始算起,江天也是年纪最小、出身最差的武状元。

武状元,除了出色的战斗水平,还要有健强的体格。成年人的体型更大,力量更猛,比少年要强得多。因而少年当武状元,格外困难。

江天的最终对手,正是一位体格强壮,虎背熊腰之人。

文帝朝经济不好,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江天那时因为忍饥挨饿,面黄肌瘦,身材比常人瘦小许多。

因而这场战斗的胜利,堪称空前绝后创造奇迹。

当上武状元吃饱饭以后,和他在决赛打得难舍难分的对手,在他手中连十回合都没撑过。

江天被破格选入了禁军九卫。

他进禁军的当天,禁军上下沸腾,都在传禁军来了个小天才,九卫的统领为了江天能分到哪个卫抢破头,禁军大统领没舍得给任何卫,亲自教他,走哪带到哪,比亲儿子都亲。

江天是个活泼又内敛的人。这个描述很对立、很离谱,却惊人的在江天身上达到了统一。

他很爱八卦,就喜欢听东家长西家短,经常陪禁军的厨娘聊天,听她絮絮叨叨说谁家老头爬灰、谁家小媳妇和婆婆吵架。

但又很内敛。禁军九卫里,没有比他更能吃苦的人。他对自己下手极狠,练不好的招式重复千百遍,直到形成肌肉记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大统领点出过的错误,他从没犯过第二遍。

用大统领的话来说,从没见过他睡觉。他总是全禁军第一个起床,也是最后一个入睡的。

他练的剑磨损总是最快的。他的梅花桩和木头人更替也是最频繁的。

江天全靠直觉,就能当武状元,禁军大统领略教了几月,江天水平突飞猛进,不过两年,九卫统领们皆不是江天的对手。

又过了一年,大统领再不能赢江天。

可江天这一年才十五岁,还在攀升期。

他从直觉到基本功雄厚扎实,只用了三年。

学无可学,他开始了自创招式,把当前禁军体系中常用的剑法一一改进,又调整了训练方式和周期,禁军战斗力飞升——后来禁军在和摄政王苏季徵的战斗中以少胜多,皆因单兵战力暴涨,他转为为顾朔效忠后,西北军实力也迎来飞跃,就连西南王,都曾派人去偷师。

现在没人知道他到底多强,没人知道他实力的底线,因为再也没人能在他手中撑一炷香的时间。

比他武学天赋更可贵的,是他的任务完成度。江天十五岁以后,进了禁军九卫的玄枵卫,执行机密任务。

大统领起初担心到吃不下睡不着,任务和比武完全不是一回事,你就是天神在世,一旦被几十上百人围殴,同样难以活下来。他生怕哪个任务刁钻,把他的宝贝徒弟葬送掉。

后来大统领半夜睡不着,在屋檐上看星星,顺便怀疑人生,为什么他和江天的差距像人和神一般大。

假使他们之间的差距只有一星半点,他还能努努力,找找差距,可江天和他之间的差距,已经无需任何言语来界定。

江天是无死角的。

他冷静理智,大局观出色,不为感情用事。他像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永远知道怎么执行任务最合适、效果最佳。

他平时的活泼快乐八卦,很轻易给人他还是不稳重的少年的错觉,可当他执行任务时,哪怕在闲聊八卦,心里的警惕从未放下过一分,他是身体在说说笑笑,他的灵魂在冷眼旁观。

他是禁军九卫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出任务只失败过一次的人——失败的那一次,周文帝下的密旨是杀左正卿,他抗旨不遵,护送左正卿前往西北找顾朔。

他生来是为了书写“天才”二字。

苏景同摸下巴,所以,左正卿喜欢的是他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江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