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鸟尽弓藏的将军谋反了 > 第102章 第 102 章

鸟尽弓藏的将军谋反了 第102章 第 102 章

作者:难再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1 07:37:10 来源:文学城

早朝前,周文泰未急着上殿,让文武百官等着就是。

在殿外问向大内:“司寇府的这位唐守清,这人怎样?”

历经两朝的老内侍,弯腰应声道:“回君上,其人出身前朝相府,原做相府门客……”

“这些寡人都知道,挑我不知道的说。”周文泰不耐烦道。

“是。”内侍斟酌应答,可实在不知道这位新君何为知道,何为不知道。

便又小心回话:“唐大人清廉,从不站队,不结党营私。前朝为官时,便就自己府邸之事,多次向先王……向前朝余孽进言,说府邸太大,修缮打理浪费银钱,恳请去住自己从前的小院。且府上至今只有两个小厮,一个负责打扫庭院,一个生火煮饭。”

周文泰警惕地看着他,想确定自己身边的奴才,没被朝臣买通,帮着他们说好话。

“那江敞怎么说?”

“前王并未答复。唐大人便不敢私自乔迁。后来前王身体每况愈下,便不大看折子了,一律交由江家族人担任的长史处理朝政。”内侍被他看得浑身发毛,又说回司寇:

“前段时日王都有一件趣闻,唐大人才将其母接来,唐母惯于小偷小摸,在小贩那儿偷了个橘子,狱卒来拿人得知是唐大人的娘亲,当街放了,又花钱打点了小贩,小贩改口说橘子是送的,不是偷的。但唐大人不允,愣是将自己娘亲送进大牢,关了几日。才放出来。”

“沽名钓誉罢了。既然都知道那是司寇母亲,谁还会在狱中为难她?不过就是在狱中跟在家里一样。”周文泰听了直犯恶心,想到筝筝动过离开的念头,竟还是跟这种货色,便一阵恶寒。

又问:“江敞为何不看折子?”

“先王可能很忙。”这让内侍怎么回答,他又不是前王肚子里的蛔虫。

可一问三不知,轻则赶出宫去,重则脑袋不保。

他只能硬着头皮搭腔,左右君王也不会听信自己一面之词,还会分辨的。

“前王之后沉迷于五石散,神志清醒时少。”

“忙什么?”周文泰问。

想着筝筝那气死人不偿命的话,一句一噎,需得心底强大才行,也难怪□□被她气得去碰那东西。

“十有**跟王后争执。”内侍问。

若君上再问,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吵什么?”周文泰问。

这回内侍便开始脚软了:“回君上,老奴不知。大抵是因前相国入狱之事。”

“你等于啥也没说。”周文泰的面上看不出喜怒,已负手进了勤政殿。

百官朝拜后,周文泰宣了平身,只着常服,跪坐于席上,也让众人纷纷入座。

庭前有从军令司马提拔上来的都尉,上前一步道:“君上,臣有事奏请。”

“说。”周文泰看似在听,实则余光扫过众人,人群里不见时克然身影。

又定格在了其貌不扬的唐守清身上,他眉目周正却并不出众,放在人群里甚至找不到。比筝筝的亡夫还差些。

江敞虽脑子不大灵光,又喜欢意气用事,好歹有王权富贵之家长起来的贵气,举手投足间皆是风月,自是一派风流。

而他,则是平庸之至,庸碌俗人一个。

看了就闹心。

若是换了那等君王重样貌的朝代,他政绩再好,也熬不到来御前尽职。

“昨夜江氏族人去诏狱欲劫狱,又在城中作乱,企图弑君谋反。不过,已被臣镇压,如今人就羁押在殿外,等候君上发落。”都尉请旨道。

“那就……都杀了吧。”周文泰轻描淡写道。

他没兴趣看,怕闹眼睛。

“江家,满门抄斩,不就活口。”

“是!”都尉领命退了下去。

周文泰才终于开了口:“唐卿,寡人对你没什么印象了。”

“君上,昨夜□□去狱中劫狱,并未得逞,诏狱如同铜墙铁壁,连一只蚊子也飞不进去。微臣在天不亮得知此事时,便一直想着入宫面呈君上。不料,被都尉大人抢先了一步。”唐守清立即出列,拱手行礼。

“臣人微言轻,君上龙章凤姿,不记得微臣,也是情理之中。”

“□□劫狱之事,与你无关,你不必风声鹤唳。”周文泰在心底嗯了一声,这位司寇大人声音也不好听,平庸的罪名又落实一处,实看不出有丝毫魅力所在。

“我从前常往相府走,你既为相府门客,你我应该是见过的。”

“是。只相府门客多,微臣实在微不足道。微臣在相府家宴时,常见君上。只不过那时君上在席间,微臣在其他学子在偏殿用饭。”唐守清对答如流,却机敏地察觉到不对,心底泛起隐隐不安。

“而后恩师提拔,坐到了咸阳令的位置上,君上又带兵出征,保卫四方百姓,护一国之安宁,与微臣打交道的时候不多,微臣并无机会在君上跟前,为君上分忧,故而君上不记得微臣。”

“嗯,寡人自是信你,诏狱若铜墙铁壁。我从前被冤入狱时,却是太阳见不着,一张生人面孔也没有,只有刑具和暗无天日的酷刑。”周文泰道。

他不过随口一言,毫不掩饰自己过往,也掩饰不了。

唐守清还是被惊得一个脚步不稳,踉跄一下,险些跌跤。

他记得很清楚,周文泰入狱时,自己还不是司寇。

站稳后,立即拱手请旨道:“君上!君上志在四海,已派了将军出征,去收复蜀地、江东、闽越一带,想必不日便会凯旋。臣自请去闽越,为君上分忧,治理一方。”

“你从京官升起来,又去那不毛之地,岂非大材小用?”周文泰问。

又看似随口道:“唐卿,你在慌什么?”

“职位不分高低贵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只要能为君上分忧,臣不管居庙堂,还是守边疆,都是做臣子的本分。”唐守清滴水不漏道,又诚恳道:

“臣有治理王都的经历,在初到郡县时,会更得心应手。且刚收复失地,难免百姓口服心不服,臣有能力推行新政,移风易俗,让百姓五谷丰登,牢记君王恩德。”

周文泰听出了他是真心自请去那荒凉之地,而非仅仅耍嘴皮子、表忠心。

还是问道:“唐卿所言不虚,是该尽上做臣子的本分。但唐卿可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唐守清立即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回君上,臣罪该万死,还请君上让臣戴罪立功。让贫瘠的土地长出庄稼,将余生都献给闽越。”

“那里瘴气郁郁,虫蛇遍地,你不计较个人得失,愿意造福百姓,何罪之有?”周文泰问。

“臣不该痴心妄想,迟迟不婚,让君上为臣挂怀。”唐守清卷起袖子,擦了擦额上冷汗。

“臣惟愿君上与王后同心同德,平安遂顺,永享盛世太平。”

“你承认了?所以,你宁愿自请跑到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你放得下?”周文泰有些头疼,还是将话拉了回来。

没对他苦苦相逼:“那就借唐卿吉言了,待爱将德胜凯旋,收复失地,就请唐卿去做闽越郡守。”

“臣舍得……王都的三千繁华。总要有人开疆拓土,也要有人治理四方。臣愿做那个开垦的孺子牛,为君上分忧。”唐守清去意已决,尤其见君上有胸襟、情绪稳定,想必会善待大小姐,他没什么不放心的。

他留下来,才会有碍于大小姐,对她来说,并不是最佳,那么,他可以走。

“臣出身寒微,更懂得如何与寒门打交道,体察下情,会比其他诸位大人了解的更快。臣闻得王弟已到加冠之年,臣临走前,愿带王弟在刑部,为君上培养出一位新的司寇。离开后,让君上安枕无忧。”

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周文泰还能说什么?

既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为王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多希望这份尽忠是冲着自己,而不是筝筝。

但他不强求,没犯上作乱,还肯群策群力,这就够了。

“我现在知道你的可贵之处了,我想,我不如你。”

他喜欢就要占有、夺取,做不到放她走。

“臣惶恐汗颜,君上天命所归,臣卑微之躯,怎敢与日月相较。”唐守清一口气说了一堆溢美之词。

周文泰起初还听着,后来便直接左耳进右耳出了。

不知这人是不是作得一手好文章,辞藻华丽,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散朝后,回了书房,将提审与行刑的都尉留了下来,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亲兵,对心腹自然信任。

关起门来,跟自家人说话:“时克然到底是怎么回事?伤筋动骨一百天,这都快半年了,从雨水到惊蛰,这都快白露了,他的伤还是连门都不能出吗?他爹告老还乡,他也闭门不出。非得我一道旨意,让他来上朝,不能自觉点?”

“回君上,时将军他,他……”都尉思虑半晌,才缓缓开口:

“时将军原本好了,奈何天降横祸。□□谋反时,曾想拉时将军入伙,许他以王位,吓得时将军直接闭门不出。为了洗脱嫌疑,还弄断了自己腿,继续卧床不起。听闻,连他妹妹相见,都被他挡了回去。”

“我从未怀疑或他,他竟防备我至此。”周文泰眯起眼睛,不可置信,又有几分心寒。

“那他现在每天都在做什么?”

“回王上,他每日都在给儿子做竹蜻蜓,给夫人做饭。其他事一概不问。听他府上下人说,他做的竹蜻蜓很丑,做饭也难吃,但他还是每日都做,坚持熟能生巧。从前他带过的兵想去探望,也一概不见。他原来的部下送来药材、吃食,一律不收。连信笺也不收,托人给他代话,他也从来不听。”都尉道。

“好。究竟不是时家人负我,而是我负了时家人。你去跟他说,就说传寡人旨意,他再自残,我就把他儿子抓来宫里,永远不得出宫。”周文泰说完,依旧如鲠在喉。

又吩咐了下去:“让他进宫来见我,若是走不了,就算抬,也给寡人抬来。我亲自骂他。”

若非他现在重伤在身,周文泰真想痛痛快快跟他打一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