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娘子且慢 > 第16章 初露锋芒

娘子且慢 第16章 初露锋芒

作者:松间月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4 01:23:49 来源:文学城

穆时安拒婚的风波并没有因为五公主的求情而结束。三日后的朝会上,就有一个姓徐的御史参了宁国公穆光宗一本,说他御下不严,纵容手下管事侵占田地。宣帝正因为穆时安的事恼着,见状毫不留情地将穆光宗训斥了一顿,又命刑部尚书沈珏查明此事,严惩不贷。

那徐御史是聂皇后的人,本是聂皇后和穆贵妃两派斗法,侵占田地的事哪个世家没干过?原本大家都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可如今竟然捅到了宣帝面前,这稽查的任务又落到了沈珏头上,他心中叫苦不迭。

后来果然查出宁国公府霸占良民田地一事,两府又有着姻亲,沈珏身份尴尬,但眼下证据确凿,他不得不秉公办理,免得牵连整个永定侯府。

宣帝见到沈珏呈上的证据后勃然大怒,当朝斥责了穆光宗,又停了他五城兵马司的职,让副将徐文殊暂时代理他的事务。

宣帝虽然对他是有迁怒,但不是个昏聩的君主,退朝后又将沈珏叫进了御书房,命他暗中盘查其他世家是否也有霸占良田的事。

沈珏身为刑部尚书,干的本就是得罪人的活,但他身在其职,不得不行其事,只要有宣帝护着,他倒是不怕得罪人。

很快,朝堂上就掀起了风波。被查出侵占田地的有一大半人,宣帝当朝就将那些人贬斥一顿,命他们将良田尽数归还,全部降了一级官职,又罚了半年俸禄。

幸而曾老夫人平日严厉,王氏身为太傅之女,从小耳濡目染,一贯谨慎廉明,是以永定侯府并没有发生过侵占良田之事,因此沈珏得以独善其身,还得到了宣帝的嘉奖。

朝堂上人人自危,稽查一事因穆时安拒婚而起,旁人对着宁国公府自然就没了好态度,穆时安在书院也时常受到世家子弟言语奚落,那些曾经想要嫁入宁国公府的人家也都歇了心思,毕竟,再怎么样也没人敢和五公主争。

毕竟穆时安是拒绝了五公主的人,谁要是敢和他议亲,无异于与皇家叫嚣。沈清宁因着此事也郁郁寡欢了好长一段时日。

沈清欢跟着许夫子学了好几个月,得她指点调教,琴艺进步甚大。许夫子见她天资过人,又格外勤勉,就推荐了她去跟着举世闻名的琴师曲先生学琴。

曲先生为人孤傲,寻常不随意收弟子,平生也仅收过四名弟子,若是他瞧不上的,即便是皇亲国戚,他也是断断不肯教授的。沈清欢第一次去的时候,曲先生坐在竹屋里,足足晾了她三个时辰,也不让人给她送吃食。

沈清欢从许夫子那知道了曲先生此人自傲,最厌恶沽名钓誉心浮气躁的人,所以只当这是曲先生对她的考验,所以她一直心平气和地坐着,即便腹中饥饿也面不改色,不骄不躁地候在院中。

直到未时一刻,曲先生才让童子将她叫了进去。一进去,曲先生就让她先弹一曲听听,沈清欢便从容地弹了一曲《潇湘水云》,随着她一双纤长的手来回拨弄着琴弦,飘逸的琴音渐渐流转开来,潺潺琴音,似水声流动,又似薄雾笼罩,如梦似幻,使人如入仙境,恍然置身在碧波之中,身心涤荡,耳目清明。

一曲弹罢,沈清欢轻抚着琴身,有些爱不释手。这把七弦琴琴音冷冽,琴尾似弯曲的月牙,琴身漆黑,绘着蛇纹。沈清欢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琴,一时间竟有些不舍。

曲先生垂眸暗暗观察了许久,方才听她弹曲时就觉得她是个可造之才,如今见她这么怜爱这把琴,可见她是个真心喜爱古琴之人。

“弹得倒是不错。既是许沅举荐来的,那我就先留下你。”曲先生神情冷峻,眼神中却透出赞许。“只是我这人不喜俗世,你若想跟我学琴,就自己过来。”

得到他的同意,沈清欢高兴极了,忙应承下来。“先别高兴得太早,以后每五日来一回,无论寒暑,我这是不能告假的,若你能做到,我就教你一年。一年后无论你学得如何,我都不会再教你了。”曲先生为人刻板严厉,他见沈清欢年纪小,也怕她会半途而废。

“为何是一年?”沈清欢疑惑不解地望着他。不想,曲先生只轻蔑一笑:“若是一年还学不会,今后也不必再学了。”沈清欢闻言愕然,许久后才郑重地点了点头承诺道:“先生放心,清欢定不会让您失望。”

后来,一到学琴的日子,她就早早地做了马车来,每回学琴也格外认真刻苦,即便是受了曲先生批评也不气馁,反而神色愈发恭敬,久而久之,曲先生也对她很满意。

沈清欢得到许夫子举荐跟随曲先生学琴的事,着实让很多人眼红。曾老夫人见她得了这个造化,对她也看重了些,日常所用之物也比往前好了不少。

这就惹恼了沈清雪,从前沈清宁在老夫人跟前是第一人,谁也不能越过她去,而沈清雪就是那第二人。可如今沈清欢隐隐有要越过她的趋势,让她心中不安。

很快,沈清雪这种不安就越发强烈起来。定国公府举办的赏花宴,老夫人就只带了沈清宁和沈清欢去。从前这样出门的机会从来都是她和沈清宁跟着去的,如今她却被落下了,气得她在房里一连砸了好几个花瓶,怪老夫人偏心。

老夫人倒是冤屈得很,定国公府只发了两张帖子来,她原先也没想带沈清欢去,只是大公主点名要请沈清欢,她也不得不将沈清雪撇下。去了赏花宴才知道,原来是大公主听闻沈清欢拜入曲先生门下,心中好奇,便想见见她。

结果在赏花宴上,沈清欢一曲《平沙落雁》弹罢,引得众人称赞,风头甚至盖过了此前以琴艺闻名的秦昭云。幸而秦昭云当时抱恙未去,否则真要无地自容了。

赏花宴后,沈清欢名声大噪。她不仅生的花容月貌,言谈举止又从容稳重,只因她年纪尚小,否则求亲的人都要踏破永定侯府的门槛。

一场赏花宴过后,就连昔日喜爱她的沈清宁也心态失衡了。沈清欢却还是不骄不躁,无论是在侯府跟着许夫子学诗文,还是跟曲先生学琴,她都一如既往地勤奋,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来。

一晃几个月就过去了,临近年关,就到了曾老夫人六十大寿的日子。侯府众人都十分重视老夫人的寿宴,沈珏与王氏商议之后,让她务必要将寿宴办的热热闹闹的,好好给老夫人庆祝。

王氏知道沈珏素来孝顺母亲,便广发请帖,邀请了一众亲眷好友,将这场寿宴操办得热闹非凡。

寿宴前几个姑娘就各自准备起了祝寿的事,但为了保持神秘,也害怕被人仿了去,都很有默契地自己偷偷准备着。

寿宴那日,宾客盈门,连久不露面的安王妃也带着两个庶子来了。自从世子死后,她可是消沉了好一阵的,这次也不知道王氏是如何将她请来的。

曾老夫人穿着一身殷红的棉袄,头上戴着一顶宣帝特赐的南珠头面,满面笑容地与客人寒暄问候。三个儿子率先向她拜寿,沈珏送了一尊六寸高的玉面观音像,那观音手持净瓶,神态祥和端庄,老夫人见了格外欢喜,笑的合不拢嘴,有宾客立刻就吹捧起了沈珏的用心。

沈瑭虽是庶子,又在没什么油水的工部任职,但柳氏娘家是经商的,手上自然不愁银钱,所以他就特地请了能工巧匠用玉石雕琢了一个两寸大的寿桃。曾老夫人活到这个岁数,什么好东西那都是见过的,别人觉得这个寿桃稀奇,她看着倒是没什么稀罕的。

但毕竟也是沈瑭的一番心意,见他这些年勤勤恳恳也还算孝顺,便也笑着收下了。到了沈琅这气氛就稍显尴尬了。他此前因为和杜济泽大打出手刚丢了官职,自己也没个营生,夫人小曾氏那头也没什么银钱,他自然是拿不出什么贵重的东西。

最后只能从字画铺子里买了一幅一白先生的福寿图献给了老夫人。一般的画师画的福寿图倒没什么起眼的,但这一白先生是当世名家,他的画作极为珍贵,时常有人仿造赝品出售。

老夫人知道三儿子的处境,对他又怜又爱,故而也不曾苛责,只笑着收下了。接下来是以沈憬为首的孙儿辈,侯府的六位公子挨个上前磕头,说了许多喜庆吉祥的祝寿词。

到了孙女辈的时候,沈清宁率先送上了她写的百寿图。沈清宁擅书法,特意搜罗了各种字帖,在沈珏的指导下,写了一幅百寿书法,上面是用一百种写法写成的寿字。因为寓意极好,顿时得到了永宁伯夫人杨氏的夸赞。

“沈大姑娘真是个极有孝心的,这字写的真是女子中的翘楚啊!”杨氏话音一落,其他几位与王氏交好的夫人也跟着夸赞起来。“大姑娘蕙质兰心,也不知谁有福气能娶了她回去做媳妇!”

一时间夸赞声不绝于耳,沈清宁脸上含着淡淡矜持的笑意,很快就回到了座位上端庄地做好。

沈清悦画了一幅松鹤延年的长幅画卷,笔触细腻,画得极其秀丽,老夫人得了也很高兴,吩咐香雪收了下来。

等轮到沈清欢时,只见她莲步款款地走上前,奉上了一幅麻姑祝寿图。这幅画乍看之下并不起眼,老夫人没说什么,只淡淡地笑了笑。见她画的普通,沈清悦也不禁送了口气。

沈清雪绣工好,又想要在众人跟前表现一番,便亲手绣了一扇插屏。插屏上绣的也是松鹤延年,倒是和沈清悦想到了一处。

坐在老夫人身边的沈琼瞧见了很是喜欢,大赞了沈清雪绣工了得。沈清雪难得能得到沈琼夸赞,又是当着这么多人,心中不胜欢喜,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沈清韵送的也是画,画的竟然也是松鹤延年。没人想到两个姑娘竟然是一样的,场面瞬时尴尬了起来。沈清悦见状,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

她和沈清韵虽然都是庶女,但好歹自己是大房的庶女,她沈清韵明知道自己擅长画画,还处处要跟自己比。她气的发抖,一双手紧紧攥着手上的帕子,恨恨地瞪着她。

沈清雅刚学刺绣不久,在柳氏的授意下绣了一个香囊,老夫人念着她初学,也难得地夸了她几句。剩下的沈清露沈清霜姐妹年纪还小,就没有送上贺礼,老夫人怜惜她们年纪小,也没有怪罪。

大公主今日也来了,她嫁给了定国公的长子,如今也是世子夫人。她此前只见过沈清欢弹琴,倒是没有见过她的画,见三个姑娘送了画,便心生好奇地提议道:“老夫人,既然三个姑娘都画了画,不如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大公主此话一出,曾老夫人只能让香雪将几幅画拿了出去,放在案几上让众人欣赏。几位夫人都挨个上前看了一番,有说沈清悦画的好的,也有说沈清韵画的好的,但更多的还是说沈清欢画的好。

永宁伯夫人向来是个喜欢奉承人的,见大公主和宁国公夫人汤氏都是有见地的,就开口邀请她们评判。

大公主随即指着那幅麻姑祝寿图说好,而汤氏看了许久最后也选了这幅。见两位都选了沈清欢的画,沈清悦和沈清韵都恼恨地望着沈清欢。

“哦,按说这两幅松鹤延年也画的很好,为何你们都选了麻姑祝寿?”沈琼见状好奇地询问汤氏和大公主。

大公主随即笑道:“松鹤延年的确画的不错,只是三幅里有两幅都是它,倒是显得这麻姑祝寿更显眼了。穆夫人您觉得呢?”

汤氏闻言,随即笑着说道:“乍一看这麻姑祝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你们瞧,这麻姑的衣裙上,画了许多个极小的寿字,和金丝纹相互掩映,不细看是极难发现,可见三姑娘的巧思。”

众人听了汤氏的回答,又纷纷凑了过去细细查看,果然在麻姑的衣裙上瞧见了那些个寿字,立刻附和起了汤氏,纷纷夸赞起了沈清欢的巧思。

老夫人见状也会心一笑,忙夸赞起来:“我这几个孙女个个都是极孝顺的,平日里也总想方设法哄老婆子高兴呢。”

见老夫人不想沈清欢专美于前,有眼色的人也跟着老夫人的话夸赞起其他几个姑娘来,末了还说老夫人有福气,儿孙满堂还多才多艺。

寿宴结束后,沈清欢的美名就传了出去。许多人都传她不仅貌美,还多才多艺,还有说她气度不俗的,虽然出身于二房,但比起大房的沈清宁也毫不逊色。

这些话再传回永定侯府的时候,沈清宁彻底失衡了。

推一推专栏预收《谋妻》,古言强取豪夺,文案如下:

青梅竹马的未婚夫曹宪被奸人设计陷害,不但丢了秀才的功名,还卷入了一场人命官司。眼看着曹家散尽家财也无力回天,季嫣然急得哭红了眼睛。

奸人对她觊觎已久,甚至公然对曹家放话,只要她肯献身,自己就可以高抬贵手放曹宪一马。

爱子如命的曹夫人当即给她跪下,求她看在多年情谊的份上牺牲小我顾全大局。

季嫣然走投无路准备认命时,却在奸人府上意外地遇到了南下巡察的御史裴寂。

她孤注一掷地敲开了裴寂的房门,声泪俱下地控诉着奸人的恶行,天真地以为他一定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却见裴寂懒懒抬眸,意味不明地问道:“我为何要帮你?”

后来她以身饲虎,终于成功地救出了曹宪。本以为有情人能够终成眷属,却不料曹宪嫌她是残败之身,无情地废止了二人的婚约。

曹宪另结新欢后,她成了全城的笑柄。人人都讥讽她不知廉耻,连将她养大的小姨都听信谗言将她赶出了家门。

流落街头万念俱灰的时候,是裴寂的一句话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

“死固然简单,可活着才有希望。”

她听了裴寂的话,勇敢地站了起来,跟着他离开故土,踏上了进京的路。

后来风风雨雨,是裴寂予她助力,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坚定地将她护在了身后。

朝夕相处下,嫣然的一颗心渐渐被他占据,可就在二人成亲前夕,曹宪突然上京,揭开了一场不为人知的骗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初露锋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