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诺沉默片刻,轻声问道:“纪总,您介意的话,能让我复印一下这张纸吗?我想研究一下,看看能否从外部获取些相关信息,或是帮您查找些有用的资源。”
纪辰良迟疑了一下,最终默默地将纸递给了她。许诺仔细端详着纸上的分子式,随即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她皱了皱眉,疑惑地问:“这两个分子式看上去很像,几乎没有区别,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呢?”
纪辰良见她提出疑问,轻轻笑了笑,眼神中带着一丝认真和欣慰。他将其中一个分子式模型轻轻旋转了一下,解释道:“在二维图纸上看,它们确实几乎相同,但在三维空间里,差别就出来了。你看这个位置——”他指向其中一个氢原子的连接位,“这个氢的位置和另一个分子有些微小的偏移,虽然细微,但会让分子的立体结构发生变化。”
许诺凝神看着他指示的位置,试图理解:“所以这个微小的不同,会导致整个分子的形状在三维空间里不一样?”
纪辰良点了点头,眼神中多了一丝兴奋:“正是如此。在纸面上它们差别不大,但在实际的三维结构里,它们会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这也正是为什么实验中会出现不一样的纯度,这一细微的变化影响了分子的稳定性。”
许诺微微点头,尽管有些细节她还未完全理解,但她意识到这个小小的差异或许正是解开项目难题的关键。她将分子式小心复印,暗自决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这个分子式的可能性。
沈望舒回到家的时候,就看到许诺抱着电脑跪在沙发上,带着黑框眼镜,梳了个冲天辫,虔诚的查阅文献。
“都10点了,你怎么还不睡。”沈望舒问道。
许诺认真的答道:“我好不容易熬到他们都下线了,我才有资格登上这个查文献的账号。”
“你不是做人事的嘛,为什么要查文献?”沈望舒好奇走到她身边问到。
“说来话长。 ”许诺并没有打算解释或者说她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我先去洗澡了。”沈望舒也没有打算追问,解开领带以后就往浴室方向走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快,但他们俩已经开始进入一种互相不打扰的下班时间。
沈望舒洗完澡出来,许诺依然跪在沙发上,连姿势都没有改变。“你饿吗,要不要我去做点宵夜?”
许诺头都没有抬就说道:“不用,你累的话,就先休息吧。”
沈望舒虽然希望能够跟许诺聊聊天,但是看许诺那么认真的样子也不好意思打扰,便意兴阑珊的拿了本书回房间了。
他在床上看了两个小时的书,许诺一点也没有回来睡的意思。虽然他明天有很多计划要完成,应该要早睡,但是许诺不在身边,他又觉得少了点什么,有点难以入睡。
于是,他借着倒水喝的机会,又去了客厅,许诺依旧那个姿势,盯着屏幕阅读文献。
他替她倒了一杯水,走到她身边说道:“喝口水吧。”
许诺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你到底在看什么文献啊。”沈望舒终于受不了被无视,开口说道。
许诺感知到沈望舒不爽,加上自己也看了很久文献没有进展,于是主动投入沈望舒的怀抱里,软软解释道:“就是纪博那个项目,他那个私生子跟我们的研发总正闹不愉快呢。”
“那跟你查文献有什么关系呀?”
“我也是想帮帮纪辰良,这个是纪博的手稿,但是我们都没有破解里面的意思。”许诺把桌上复印的手稿递给沈望舒。
沈望舒低头仔细打量了一会儿两份分子式,眉头微皱,随即问道:“我没看错的话,这两个氢原子的位置不同,会影响整个实验结果,对吧?”
许诺微微一怔,没想到他能一眼看出关键问题所在。她点了点头:“没错,氢的位置决定了分子的三维形态和反应活性,这也是我们一直纠结的地方。”
沈望舒不再说话,而是继续研究着分子式,指尖轻轻划过几处标记,然后指向纸上模糊的转换方程:“这里说的最后一步转换,是要把分子A变成B。但从这个结构来看,我不觉得它是个简单的旋转。”
许诺认真地看着方程式,渐渐意识到他说得对:“你是说,光靠旋转不够?”
沈望舒点头,继续分析道:“对,旋转只能在二维上调整形状,而我们需要在三维结构上产生根本的变化。关键是,这里有个非常细微的对称折痕。”他指向纸上的淡淡印痕,“会不会这个折痕暗示着应该在这个位置打断?”
许诺眼神一亮,脑中突然闪过之前看过的一些文献,她隐约记得某种打断并旋转重组的操作能破坏分子的对称性,提升纯度。她立即在电脑上调出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屏幕上很快跳出了几篇匹配的结果。
“这篇文献提到,如果在这个位置打断分子A,可以生成两个新的分子C和D。”她读到文献中的描述,沉思了一会儿,“如果把C中的氢旋转到特定的位置,形成中间产物E,或许能进一步提升纯度。”
沈望舒听得若有所思,低声说道:“然后再让D和E结合,形成B。这样既解决了对称性,又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
许诺接着查阅第二篇文献,发现其中确实提到类似的氢旋转和结合工艺,这种操作在提升纯度方面有显著效果。她逐字逐句地对比了三篇文献的实验步骤,确认整个流程具有一定可行性,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套操作的理论基础看来是稳妥的。”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兴奋,“沈望舒,你的猜测真是提醒了我!如果我把这些步骤汇总给纪辰良,他一定会知道该怎么做。”
拿起打印好的文献资料,她的心情从未像此刻这般激动,仿佛离解开问题的真相又近了一步。
“你这么晚打电话给别人合适吗?”沈望舒看了一眼手表,皱起了眉头,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许诺握着手机犹豫了一瞬,但随即坚定地按下拨号键:“不管怎样,我得让他知道,我找到办法了。”
电话接通后,纪辰良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沉静而疲惫,带着一丝意外的清醒:“我也在琢磨这个问题。你要不现在过来一趟?”
许诺握紧了手里的几篇文献,几乎没有迟疑地回应:“好,我马上过去。”
沈望舒看她急匆匆地穿上外套,脸上闪过疑惑,忍不住问道:“这么晚了,还要出去?”
许诺点点头,目光中带着某种坚决:“如果这个方法真的可行,长远来看,能救很多人。”
沈望舒沉默片刻,似乎对她的决心有些触动,最后轻轻一叹:“好吧,那我送你过去。”
夜深人静,城市笼罩在一片微冷的夜色中。车子行驶在空荡的道路上,路灯将车窗打出忽明忽暗的光影。沈望舒一边开车,一边不时看向许诺,她神情专注地翻看着手中的文献,像是在确认什么,嘴角微微抿着,带着几分紧张和期待。
车子稳稳地停在公司的大门口时,才刚过三点。
走进办公楼,许诺和沈望舒踏着夜晚的静谧来到实验室。纪辰良早已在等候,见他们进来,神色略显疲惫,但眼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你找到什么了?”纪辰良问,语气中带着期待。
许诺递上几篇打印好的文献,小心翼翼地说:“这是我找到的三篇文献,试试看,或许有帮助。”
纪辰良低头翻阅,忽然停住,露出了一抹惊讶的笑容。他从桌上拿起一叠纸张,推到许诺面前。两人对视了一眼,竟发现文献内容一模一样。
“你走之后,我又翻看了父亲的手稿。”纪辰良轻声说道,目光微微放空,像是回忆起了什么,“我原本以为,只需直接从A转换成B,一步到位就能实现。但你之前提醒我换个思路,于是我试着思考一种分步转化的可能性。”
他指着其中一篇文献,解释道:“这里提到,如果在这个位置打断A,可以生成两个中间分子C和D,再旋转C中的氢,得到过渡形态E,最后让D和E重新结合,形成目标分子B。这种方法虽然复杂,但似乎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纯度。”
许诺一边听着,一边将文献和自己的笔记一一对比。随着每一个步骤的确认,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仿佛越来越接近一条通往最终答案的路径。
“如果这样一步步来,”她轻声说道,几乎带着不可置信的语气,“我们真的可能达到父亲所说的纯度……这就是我们一直忽略的关键步骤。”
纪辰良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手中的文献,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终于在迷雾中捕捉到一丝清晰的轮廓。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是啊,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答案。”
“嗯,那你先忙吧,我只是来给你送文献的。”许诺将文献递给纪辰良,准备转身离开。
ABCDE是我编的,原型是我的毕业论文鹅去氧胆酸提取熊去氧胆酸。但确实时间太久了,实验的具体细节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就记得是打断一个氢原子然后再在三维的地方接上。但这个方法是90年代的化学方法,我印象里,应该是还有一个生物酶的转换。所以大家就看个乐子就行了。不要太在意细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4章 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