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在高二下学期,参加了一个全国的演讲比赛。
比赛是朱天怡在群里简单提了一嘴,王迪看了看说明,主动申请的。
然后过五关斩六将,一路竟然晋级到了决赛。
决赛的时候,王迪的演讲题目叫,我身边的女性榜样。
她说,当人们提及榜样二字,总是会想到伟人、先驱、英雄,但其实平凡也是一种伟大,在平凡中生长出来的力量,亦值得被看见和尊重。
王迪讲小区里收养流浪猫的李奶奶,虽大字不识却懂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大爱;也聊起自己的母亲沈芳,在逆境和挫折中重回职场,女性从来不只是囿于厨房和家;最后她谈起老师詹静。
“当我说出她的名字时,或许除了她教过的学生没人听过。她不是伟大的教育家,没有成为网红教师,因为并不是特别卷甚至没评上过什么先进。但她是我学习生涯中的’燃灯者’,今天我之所以可以站在这里侃侃而谈,大概率要感谢詹老师在小学时对我的启蒙和教导,她教会我什么是热爱,什么是演讲;教会我生命短暂,人不可惶惶终日。她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如何工作,一个合格的大人如何生活。”
王迪没有在演讲中提及詹老师去世的消息,她想通过这比赛让大家记住詹静的名字,但不是以“卖惨”的形式。
比赛结束后,王迪收到了很多消息。
朱天怡:【还有进步的空间,收尾出可以再有力量感一些。】
徐朗:【本社团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荣誉,载入史册!】
王爸:【表现不错,希望下次聊聊身边的男性榜样,比如我!】
李解:【迪迪好样的,好多小学同学都说看哭了!】
王迪有些不好意思:【怎么都知道了,其实才拿了二等奖而已,不要再夸了!】
她逐条翻聊天记录,发现周之语把比赛的直播链接发到了之前给腿姐建的群里,好久没联系的陶悠然也在群里一连发了许多崇拜的表情包,其他几人陆续在回复。
王迪开心地接受着大家的无脑夸,自己的头像突然晃了晃。
「刘丛洋拍了拍我的脑袋说很想你。」
王迪盯着这句话看了许久,仿佛此时刘丛洋真的在拍她脑袋,当初设置这个“拍一拍”的时候,尽管也有其他更恶搞的选择,但她鬼使神差地写了这个。
仿佛就是在等此刻。
她也戳着刘的头像拍了拍他,对方没有单独设置。
算不算是一种无声的默契?
王迪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哎呀,又自我脑补了!
升高三的暑假,王迪回了趟老家。
小伙伴们都挺忙的,周之语他们只放一个月假,补课一个月。
王迪干脆回学校见好友,门卫大叔依然记得她,王迪现在性格外向不少,她甜甜地和大叔唠了会家常,就被放了进去。
趁着中午,王迪在校食堂蹭饭吃,周之语现在和李解一个班,又加上宋小雨,四个人有说有聊。
周之语抱怨道:“美其名曰,自愿报名,谁敢这时候不来?!”
李解补充:“岂止啊,高三开始要每天晚自习上到9点!真羡慕你们大城市的!”
王迪:“我也就回来放松几天,我爸已经给我报培训班了。”
王迪四下张望,问周之语:“陆昊呢?”
“他今天请假了,说天热不舒服,男的真的不行,隔三差五找借口逃课!”
王迪偷偷和周咬耳朵:“你俩现在公开了吗?”
“岂止啊,我爸妈都知道了。”
“……”
宋小雨看看似乎还在找人的王迪,带着一丝促狭开口:“今天怎么没看到刘丛洋?”
“刘丛洋?学霸哪儿是天天能看到的。”李解不明所以。
王迪有些失望,这次回家住在姑姑家。
那就是没机会见着咯。
周之语也反应过来,她盯着王迪,笑着问:“要不要等下和我去问个数学题目啥的?”
“额……不必了吧……”
王迪想,自己有这么明显吗……
一直等到回上海的路上,她才接到刘丛洋的电话。
“听说你回来?”
“对,就这两三天。”
“前两天有点忙,今天要不要出来碰个面?”
“额,我已经在回去的火车上了……”
“这样啊,那下次吧。”
“好”
两人一时无话,王迪正准备挂电话。
“王迪。”似乎是第一次这么正式地喊她的名字。
“你大学打算考哪里?”
“嗯?”
“上海?”
“不知道诶,还没想过。”
“那你想好的话,顺便告诉我一下。”
——
王迪在高三的时候,收到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的表白,来自自己的同学、社团好友徐朗。
高三以后,社团会议变成了两个月一次。男生在一次开会结束,说想散散步,愣是陪着王迪走到了家门口。
他支支吾吾几次欲言又止,王迪以为他要说啥,还主动询问鼓励了一番。
然后徐朗白着一张脸,但耳朵通红地问起王迪大学的意向。
“我还没想好诶。”
“我想将来和你考一所学校。”
“?”王迪皱眉。
“看不出来吗?其实我喜欢你。”
“?”眉毛皱得更深了。
“不是现在,我想提前和你约定,上大学后,你考虑一下我吧。”
王迪脑子一片空白,她想到上一回刘丛洋在电话里,也是问她考大学的事情。
所以,那也是一种暗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