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南朝抄书人 > 第43章 只当狗吠

南朝抄书人 第43章 只当狗吠

作者:园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5 22:32:20 来源:文学城

掾吏手朝前一挥,立有二卫士上前,作势要拿人。

王回落网,她便成了无用的弃子。可也不想想,兔急咬人,狗急跳墙,何况她还是个人。“周远之,你就不怕我说出什么?”

掾吏投向周远之的目光立时多了几分探究意味。

周远之无视萧冉的威胁,反将目光投向掾吏:“忘了问了,廷尉寺要拿的人,姓甚名谁?”

“错不了!掌柜跑得匆忙,遗漏了买卖簿子,簿子上写的清清楚楚:王回。吾等追查到玄通书肆,书肆的人称王回刚刚被你的人带走。”

王回?!萧冉喜嚷:“错了,你们错了!”

***

周远之这招高且损,想必,不出一日,廷尉寺的人便会传得满朝皆知,萧正德的小舅子要杀他。

前提是,王回要认下这口锅。

萧冉担心:“他若抵死不认呢?”

周远之说:“犯人认不认,衙门判不判,是两码事。扎在萧正德身上的剑,是王回买的,这就够了。”

萧冉想起了旧事。“所以,当日不论田青认不认,你都有法子要他的命,对么?”

周远之只作没听出她话里的杀气。“记性太好,不是好事。你眼下最该关心的,难道不是殷灌蔬能否安抚住公主?”

“我——”

周远之拍手,叫来江南,吩咐他送萧冉去殷府。

***

江南驾车,两名护卫坐在车后,前后夹击,萧冉只得老老实实蜷在车中。

穷极无聊,想打听些八卦。

没辙,她掀开车帘:“喂!”

吓了江南一跳,他瓮声瓮气的:“作甚?”

“考考你。永兴公主当初拒绝嫁给殷钧,你可知这是为何?”

“嘁,建康城谁不知?殷钧其貌不扬,身材短小,公主不喜欢。她喜欢……我家郎主那样的。噫!你这厮套我话?”

哦,公主是个看脸的。呵,这个肤浅的时代。萧冉不禁同情起殷钧来。完了又同情公主,被逼着嫁给一个不愿嫁的人,太可悲了。忽然又想给自己一巴掌:人家金枝玉叶用得着我同情?

“公主既然不乐意,至尊为何恁般执拗?另选就是了,天涯何处无佳婿,三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的郎君还不好找?”

江南不答,萧冉哼哼:“爱说不说,想你也不知。”

明知是坑,江南还是跳了。“至尊与殷钧的父亲是旧交,至尊很赏识殷钧的为人。太子殿下也很赏识殷钧的学问。”

这样哦。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贵为公主都逃脱不了父母的安排,叶大娘又能如何。

这些公主,风光归风光……蓦然想起另一位公主。

萧冉又开始套路:“那长乐公主与永兴公主,孰为姊孰为妹?”

“长乐公主?”

“就是太子家令谢禧娶的那位,萧正德的阿妹。葬身火海的。”

跳跃幅度太大了。“你打听这作甚?”

“聊一聊贵人的轶事不行么?前朝刘义庆不还专门写了《世说新语》?”萧冉说,“长乐公主府失火的惨案,有没有说法?”

这回江南真不知了。

牛车在巷子口停住,萧冉跳下车,江南叫住她:“有一回,随郎主去探望谢家令,听见他啼哭:是我害了他……”

害了他,还是她?害了谁呢?

萧冉揉揉疲惫的双眼,先了眼前的事。

殷灌蔬已经回府了。

“正欲差人寻你。”老翁气色不错,想是事成了。萧冉嘻嘻笑:“我这叫不请自来,面皮厚。”

殷灌蔬笑着指指坐榻,萧冉移步上前,规规矩矩坐好。

“成了一半。”

什么叫成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成?

殷灌蔬面露惭色:“看在老夫薄面,公主暂时不追究,但有个条件,要找到那幕后下饵之人,以那人换李郎。”

换李郎?萧冉眼珠在堂上扫射一圈,是了,就说何处怪异,打进来,就没见到李方!公主好手腕。

问题来了,王回被廷尉寺带走了,怎么换?

可怜的李方。

萧冉愁眉苦脸地回话,周远之非但不发愁,甚至兴奋异常。“请公主去廷尉寺要人。”

脑回路真是清奇。“能行么?”

周远之不悦:“不然呢?我去廷尉寺要人,还是你去?”

萧冉摇头摆脑。开玩笑,她是何身份,怕是连廷尉寺大门都进不得。

“那就听我的,找个机灵点的……”

听完,萧冉将信将疑,公主有那么好糊弄?

出了屋子,萧冉兀自纳闷,凭什么老让她来回来中间传话,殷灌蔬和周远之谁也不肯登谁的门。

檐下,周远之仰望苍穹,长吁一气。

萧平来的前一刻,他尚纠结如何让陛下知道,小说事件的始作俑者是萧正德。现在,公主打前阵去闹,太子高枕无忧矣。

***

不出几日,大街小巷都传开了,永兴公主亲率百名家仆,驾车骑驴,持枪荷戟,浩浩荡荡杀向廷尉寺,抢了一名正在受审的嫌犯。

至尊获悉此事后,安抚了廷尉寺,传口谕至公主府申斥了公主。

随后,公主披发跣足上殿大哭,称鼠辈污蔑亡母,若不杀之,便一头碰死在金殿上……

吓得至尊颤悠悠、心惊肉跳亲自搀起爱女,心肝肉地叫着,保证严惩贼人……

“究竟严惩没?那畜生可是他惯着长大的。”

听了个没尾的故事,萧冉心痒难耐。

事情终了,洗去一身晦气,李方心情大好,招呼店伙计再加盘牛肉。

“嗐,帝王家事,谁说得清。陛下对萧正德,既内疚,又恨他不成器。不过,听闻,他遇刺之事,廷尉寺不查了。陛下这回似乎真生气了。罢!罢!说来说去,与我等何干?”斟了满满一杯酒,敬陆筠,“陆小兄弟,这回多亏了你,不然,我还得在公主府多圈些日子。”

陆小鬼几时这般受人敬重过,喜滋滋的:“李掌柜客气,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说他胖他还真喘上了。萧冉鄙夷。

那日周远之让寻个脑瓜子机灵的,她第一时间想到了陆小鬼。两肋插刀么,当然得找自家人了,找个外人,十有**往你两肋上插刀。

也不是甚大事,但确须机灵、活泛,嘴皮子溜,演技好。要对公主说,已捉到了祸首王回,但廷尉寺横插一杠,把人截走了。小人言明此人开罪了永兴公主,要绑了与公主交差,怎奈廷尉寺态度蛮横,就是不给,还放狂言公主有甚了不起,京师满大街都是公主……

总而言之,就是要挑拨公主和廷尉寺的关系,挑唆公主去廷尉寺要人,把事闹得越大越好。

陆筠人小鬼大,滑稽惫懒,一通表演下来,挑拨得永兴公主恨不能一把火夷平了廷尉寺。

痛饮酒,李方感慨:“经此一回,我看明白了,小说这玩意,我再也不碰了。”

萧冉喝得猛,呛了。你怎么能不碰呢?那我《封神》怎么办?

“急什么,听话听全。莫说《封神》,只要你写的,我统统出。只是像小说集这种的,坚决不碰了。说回来,和文字打交道,太危险,说不准哪天就被人算计,脑袋搬家了。我意已决,日后重点经营造纸和制笔,读书人越来越多了,这两样哪家都离不了。”

说得在理,哪朝哪代没有把命丢进文山字海的倒霉鬼?

做梦似的,这一坎可算过去了。

萧冉有意打听那女幻人玉娘后来如何了,市面上各种说法都有,最离谱的说她是月宫玉兔下凡,被姮娥收走了。得,准是《西游记》看多了。

问周远之吧,又惹来一通讽刺:“你很闲么?后院塘子里荷花败了,不如你去挖些藕来。”

呸!

这日,抄完一卷书,周远之点名要她亲自送。

猜着就没好话,果不其然。

“你打听谢家令作甚?”

萧冉刚张口就被喝断。

“我不听你编鬼话,听好了,少管闲事,不该碰的不要碰。不是每回都有好运气,真惹出大祸来,你就等着化为齑粉吧。”

萧冉退出来,小声骂骂咧咧:“我先让你化为齑粉!死伧奴!”

走到庑廊拐角,遇上一人。

“师兄?!”

瘦了的杨济抬眼将她一估:“这位郎君,怕不是,认错人了?”

嗯?萧冉攒眉,定睛再瞧,确系如假包换的小了一号的杨济。除非……他有个失散多年的同卵兄弟。

“杨兄!”一人踱来,“二位认识?”

杨济说:“不,这位郎君认错人了。”

那人萧冉认得,出自会稽贺氏的贺七郎。

会稽贺氏……

萧冉识趣地说了声“抱歉”,错身走开。

“嗬,杨兄有所不知,这人姓萧,兰陵人……”

预感不妙,萧冉加快了步伐,不曾想,还是没逃掉:“……却转与那伧奴做起了周旋人,真真可笑。”

贺七郎!长舌男!我记住你了!

午饭时,向张有余打听。

“杨济?哦,新来的,出身弘农杨氏。”

萧冉食不知味。杨娇曾哭诉,杨济一门心思要将她嫁入高门,不惜乱认祖宗。他来书局作甚?

永兴公主是有一报二的烈性子,涉事之人她一个没放过:王回被脸上刺字发配合浦服苦役,八成是回不来了;玄通书肆关门,冯华被逼得差点上吊;萧正德名下的邸店、货站,被夺去大半,风闻主上也申饬了他。

可事发之前杨济就来了,那时玄通还没倒闭。他是冯华一手栽培的,那么早就叛变了?

“有余,你说,贺七郎那样的江东士族子弟都是考了试才入得书局,弘农杨氏=差远了吧,不经考试就进来?”

南渡以后,弘农杨便没落了,莫说难与王谢袁比肩,在会稽贺这样的江东著姓面前,也矮上一头。

张有余说:“这事周主事亲自办的,内中缘由便不知了。”

那便是太子的意思了。这就更蹊跷了。

张有余问一赠二:“为此事,贺七郎背地里把周主事骂惨了,别看他面上和杨济亲近,背地里……哼,这些衣冠士族,人前人后两张皮,虚伪得很……还有一事,我不说憋得慌,说了萧兄你可别生气。贺七他们盛传,你与周主事……”

萧冉往嘴里扒拉饭粒:“无妨,我只当狗吠。”

***

晚间,与陆筠说起杨济一事。

陆筠眼睛瞪得溜圆:“想不开啊他,现如今在江东还有人买弘农杨的账?认谁不好认这么个祖宗。”

萧冉翻白眼:“那难道叫他认个姓陆姓张的祖宗?”

那倒也是。杨姓望族,除弘农外,陆筠还真想不起来第二支。

“姓氏一张皮,姓什么不是姓?他那人就是虚伪,我自来就不待见他,撕了他的日课作业,被先生揍了好几回……”陆筠捋着下巴上不存在的胡须,拿腔拿调模仿先生,“千人千面,万人万相。你这小贼,再敢促狭,为师揭了你的皮。”

萧冉捧腹。

“你从小就认识杨济?”

“嗯,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没秃呢。他阿妹倒是极好的。而且,他待阿平兄极好。”

“你几岁跟的先生?”萧冉多问了句。

陆筠抠掉嘴角饭渍:“不知,我记事起就跟着先生,我是他带大的。”

八成是弃婴,天可怜见的。

***

翌日,踏着点去孔书吏跟前应了卯,去到抄书房刚把席枰坐热,侍者便挨间通知:全体集合,殷公驾临。

作为名义上的主事,老殷只是挂名而已,细碎琐事概不用他负责。他老人家今日隆重亮相,萧冉诧异,还有更诧异的,太子家令谢禧同行。

在众人期待中,殷灌蔬宣布了一件大事。太子殿下将于下月召集诸学士乐贤堂讲学,书局诸生,优异者可前去听讲。

此话一出,群情激动,然则……如何算优异?数十双眼睛齐刷刷望向台上。

殷灌蔬满意道:“不日将组织一次考核,评选优异。望诸君尽心准备。”

诸生躁动起来,甚至有人激动地发出了啸声。萧冉和张有余这对废兄废弟缩在墙角,相对视一眼,一齐笑了:铁定没他俩什么事。

殷灌蔬又讲起之乎者也,萧冉左耳进右耳扔,眼睛只盯着他右侧之人。

谢禧。

两颊瘦削,颧骨突出,双目无神,面容恹恹。

一望可知是大病初愈。

老殷难得大驾光临,大族子弟岂能错失良机,将其围拢,问东问西。

萧冉遥遥打了一拱,便退下了。这热闹,留给别人去凑吧。

张有余这不求上进的与她一道离开。

原想,老殷应付完就走了,孰料,百忙之中还抽空接见了她。

《阋墙记》风波冲淡了几分《封神》造成的尴尬,萧冉也自然了许多。哪知,寒暄几句,老殷主动问及《封神演义》进展如何。

萧冉无端紧张。

老殷眯眼:“你莫不是在想,这个老不羞,还惦记占便宜?”

萧冉晃晃脑袋:“没没没,您怎么会是那种人呢!您举荐一事,小可还没来得及多谢呢,在此谢过。”

“你这后生啊——”老殷大笑不止。

“唉,往昔,老夫少时,穷,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不是夸大,当今大学士,有几位不是苦熬出头的?为生计,什么法子都想了。后来,我认识了李郎的父亲,开始写小说。等日子好些了,我想做官,读书人没有不想做官的,说不想的都是骗子。可写小说做不了官。

“无奈,做了许多不想做的事。等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写小说时,已垂垂老矣,牙齿松动,老眼昏花,精神不济。李郎引你来见我时,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一个人年轻时就坚定不移做自己想做的事,多么不容易,多么令人钦佩。”

萧冉脑袋转了好几圈,悟出来这是夸她呢。呃,受之有愧。她发誓,她真的是为了钱才写小说的。

老殷审视她:“你的事业是小说。你不去写小说,搅和进书局做什么?来这里的,都是奔着名利来的,你来干什么?”

萧冉无语。我也是为名利来的啊!我又不是神仙,不求名求利,我吃烟喝风么?这话过了遍九转回肠,成了:“坊间传闻东宫藏书丰富,晚生想来学习学习。”

这话如何蒙得了老狐狸。老殷轻叹:“萧郎,听老夫这过来人一言,你根基浅,鱼龙混杂之处,不是你能待的。”

萧冉每个字都听懂了,却不知他何意。

老殷戳破:“你与那周郎,可过从甚密?”

“……”萧冉想油炸了贺七郎。她耐着性子解释:“前头那祸事,我与李方卷入其中,不得不与周远之相周旋。殷老放心,我知自家几斤几两,他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我心里有数得很。”

老殷叹道:“老夫当时拦都拦不住,天意如此啊。”

萧冉抓住重点,什么叫拦不住?

***

翌日清早,雨密如牛毛,萧冉哆嗦着往书局走。

刚拐进巷子,迎面一人,挡了她的路。

她气嚷:“好狗不挡道!”

江南只当没听见。“郎主要见你。”

萧冉望眼停在前面的牛车:“他为什么不来?”

“你哪恁多话?”

萧冉好笑:“你当我傻,被你坑一回不够还被坑两回?”

“郎主说,你不去也成,他立马戳穿杨济非弘农杨的秘密。”

***

出了城,往北走了很远。

萧冉探头张望,视线尽处,是无边无际的湖,风吹着鳞鳞细波,像赶着一湖银鱼,撞上岸,碎成无数银片。

忽而驰来一骑,大声叱问二人:“何人擅闯禁地?退!”

江南正要陈明,忽见一船靠岸,船头一人,亭亭而立。

他大喜:“郎主!”

哗——哗——哗——

兵士奋力划着桨。舱中,萧冉与周远之各踞一壁。萧冉敛息凝神,时刻警惕着对面。好在,周远之自登船便合着眼,一言不发,不知真寐还是假寐,跟石化了似的。

最好立刻马上原地飞升,萧冉在心里诅咒。

船终于靠岸了。

登岸时,萧冉想到适才甲士嚷嚷什么后湖重地,后湖?玄武湖?

玄武湖!

前世混迹过无数次的地方。

周远之冷不丁开口:“此地是梁洲,太子读书台。”

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