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南雀旧事 > 第1章 成亲

南雀旧事 第1章 成亲

作者:西门阿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8 15:56:47 来源:文学城

王雪楹成亲这事儿,本算不得南雀什么大事。

叶家的寻常朱门红绸高挂,绸缎间的流金溢彩的绣线,迎着温软的日头泛光。

是时正南乾五年,这一年王雪楹十七岁,怎生个柳腰花貌玲珑心?南雀城可谓无人不晓。

偏生好女出落在商贾之家,于是只落着声声无果的叹惋。

时人皆云,王雪楹嫁给叶珩,是商贾嫁商贾,真真儿的门当户对,假若叶珩往后步步高升,他一人得道是两姓飞升。

王雪楹只觉得旁人实在道中了她的心思。

这南雀城数二的富贾王家的大姑娘,对婚事踌躇许久,权衡之下还是择定了她的这门娃娃亲。

只因叶珩此人今岁方解元加身,是多少人确凿的前途无量,同他成婚,若他日高升,也能赠她王家一方登云梯。

……

其时风轻云淡,长宁街锣鼓喧天,王雪楹透过微扬的珠帘,随意瞧见了几分熙攘的华光。

“姑娘,”侍女祭歌不住地回头往身后的车架探寻,心下正怪,数了几回都觉着添妆的车架多了两架,有些不确定地贴着车帘询问,“奴婢瞧着…好似多了两架妆车……”

王雪楹秀眉轻蹙,思忖片刻:“云锦姐姐前些日子是传信说要给我添妆,许是杜家的车架罢。”

这两家富商的喜事儿,最不缺的就是银钱,一路上侍女左右洒了有十篮的红封,足足三千两,天女散花般就落入行人手中,四下人喧马嘶,只这花轿里的女娘一人旁听着这份热闹,想着是何种光景。

只是王雪楹大约是想不到,叶珩是今儿比捡了红封的百姓还要神怿气愉的一个。

如玉的郎君此刻眼角眉梢都是意气风发,今日叶家阖府一片鎏红,喜轿落定,叶珩忽而心如鼓擂,轻轻推起轿帘,将手伸向他心心念念的人。

王雪楹殷红的视线里只余下叶珩修长的、骨节分明的手掌,她顿了顿,终于有自己嫁人了的恍然,小心将手交付在眼前人的掌中,又被轻轻握住。

她想,既然决定了要嫁给叶珩,那从前多少痴念,从此便做烟消云散罢。

=*=

叶家为了这亲事,连摆了七日的流水席。时值清秋,新米方获,又在永安寺施粥赠米月余。

若只是金银的粉饰,还不足以至此。

南雀城每日不知要成多少对佳偶,大小富商更是多得数不过来,但没有哪一个能邀来如此显贵。日后百姓闲话到这一桩婚事时,都戏言,这南雀城的至贵至贱的人家,都头一遭集在这场宴上了。

叶家宴请,同行商贾为多,官宦人家只几户同叶珩在作文上相好的寻常勋贵。

故而南雀城顶天的几个权贵登门赴宴,打了阖府个措手不及。只是很快叶家人就屡明白,人家是来给新妇撑腰的。

一桌新宴,上首是大长公主,左侧是两年前废武从文的殷御史,右侧依次是刑部侍郎江斐和尚书令之子张知行。

叶珩忙执着酒盏,恭敬上前。

“吾家有女初长成,一家有女百家求。”

张知行自顾斟上酒,先饮一杯:“我们家阿楹,说是南雀城最好的姑娘也不为过。同她自小有婚约,实在是你小子命好。”

这番话若是王雪楹听到,怕是得狠狠嗔怪他给自己戴上这样的高帽,且任谁都能听出他对叶珩的不满。

“表兄说的是,”叶珩垂首应声,也回敬一盏清酒,“叶珩定会珍爱吾妻。”

话虽是对着张知行说的,叶珩却瞥向一侧的江侍郎,言语间有意咬重“吾妻”二字。酒杯复又斟满,他敬向江斐:“也多谢江侍郎对阿楹的关照。”

江斐只是淡笑着饮了酒,“我感念雪楹两年前的救命之恩,”他顿了顿,蓦地起身,拜握行了个礼:“恭祝二位,白首不相离。”

叶珩有些哑然,俯身回敬,江斐却已然举杯同张知行对酌,他便也压着心下那份难言的怪异,继续敬了殷长戈和大长公主。

殷长戈是南平官场最独特的存在,也是弃武从文第一人。她和王雪楹算是表姐妹。

而新阳大长公主和王雪楹其实全然不相熟,只是她的皇帝弟弟借故让她陪着殷长戈。皇帝两年以来的执念,就是与殷长戈重修旧好。

皇帝想着,殷长戈在乎王家,就讨好地让新阳来给王雪楹撑场面。无奈破镜难重圆,有些事早已成定局,新阳也不觉得殷长戈会回头。

=*=

风清月明,夜露浸华衣。

叶家后院有棵年久的海棠,不遵四季,常能开到秋末。

叶珩有些薄醉,几瓣透粉含香的海棠随风拂过,倒是令郎君清醒了几分,落脚站定在门前,略显犹豫。

一门之隔,王雪楹却半掀红盖头,百无聊赖地品着糕点,听祭歌给她盘算今儿的大小事宜。

“府里那边儿的宾客今儿都是二姑娘在管呢,老爷还夸二姑娘长进了不少。”

王雪楹眼尾染上笑意,“阿衿向来是懂庶务的,不过是疲于应对。”她几乎能想出妹妹对着来往宾客词穷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寒暄的模样。

叶珩推门而入时,见着的就是王雪楹含笑的、灿若星华的眸子。

叶珩从迁回南雀城,再见王雪楹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要一辈子记挂着她的笑颜。而从那天到今日,已经等过七年。

可他依然没能亲手揭开她的盖头,反而好像窥见一个事实,他没走进她的心。所以她不在意嫁给谁,也不在意盖头由谁来掀。

王雪楹对此毫无觉察,只是仓促起身有了些新婚的窘迫:“叶珩、你怎么来了…不是……你、你回来了…”

“嗯。”

叶珩在她身侧坐下,祭歌很有眼色地退出门去,房里气氛变得捉摸不定。

“你…你喝了很多酒么?”

叶珩对着自己的衣袖左右闻了闻:“你讨厌么?…往后不喝了。”

“不是。”王雪楹轻轻摇摇头,叶珩身上酒味儿不重,淡淡的,裹挟着冷清的竹墨气味,反倒有些醉人。

虽稍显迟钝,但王雪楹还是能觉出些不自在,倏然起身给喜桌上的两只酒盏斟上酒,递在叶珩面前,姣丽的眸子诚挚里透着几缕不安:“该、该饮合卺酒了…”

叶珩敛着眸接过,复又抬眼看着王雪楹在他身侧端坐,伸出手同他纠缠,又在他炙热的视线里把酒饮下。

她有些茫然地盯着叶珩定在空中的没饮的合卺酒。

“阿楹…”

王雪楹看着他的眼里带着疑问和莫名。

“罢了…”叶珩扯了扯唇角,将被晾了许久的合卺酒饮尽,倾身吻上王雪楹的唇。

两只酒盏先后落在梨花木的地板,又巧合一般地滚到一处,在红烛被吹灭时一同隐入黑夜。

叶珩尽心尽力地灌溉在这个秋夜新绽的海棠,不爱他也无妨,在他身旁常青也好。

=*=

祭歌支起和合窗时,王雪楹慵然动了动身子,睁开一只眼,声音有些清哑:“什么时辰了?”

祭歌掩袖轻笑:“辰时快有三刻了,大、娘、子。”

大娘子?

簇新的记忆忽然钻了回来,王雪楹蓦地从榻上坐起,“祭歌,我们快拾掇拾掇,该给婆母请安呢…”

祭歌从窗边快步到里屋,仍是不慌不忙:“姑娘别急,今儿府里上下都歇着呢,昨儿夜里夫人就传了话的。”

“婆母允的?”王雪楹掸了掸桃色的裙摆,拣了新裁的水绿披风,对着铜镜左右比了比,这才坐在妆台前任祭歌侍弄。

“叶…珩呢?”

“大郎君早一个时辰便起了,一直在书房呢。”

“哦。”她晓得叶珩在忙着准备来年的春闱,她也着实帮不上什么,又问“早膳用过了?”

“只用了两碗芡实粥。”

王雪楹轻轻点头,叮嘱她别短了叶珩参汤补品。

叶家今儿施粥,她用完早膳时婆母业已去了永安寺,便只去向老太太问了安。

两家虽是世交,她却不曾见过老太太几面,祭歌打听来说老太太虽是个吃斋念佛的慈善人,打理内务却最是眼明心亮,眼里揉不得一点儿沙子。因而王雪楹心里倒是有几分忐忑。

孰料老太太只是和善地提点她两句,说与她的婆母诹议好了,等她摸清了门路,便把府里上下庶务移交与她。出了老太太屋时,王雪楹想,这打听来的传言到底是不作数的。

老太太还给她拨了个侍女,说是从她婆母贴身侍女里调出来的,叫菖蒲,比她还要年长两岁,和祭歌一般大。王雪楹知道这意思,祭歌也明白,有些不忿:“嫁进来头一日,夫人没见着,倒是领了个备着的丫头,未免有些欺负人了。”

王雪楹只是莞尔一笑,“也是把这档子事儿的权力交给我的意思,大户人家都会调教个姑娘来知事或做妾室,人既然交给了我们,那用不用、怎么用,还不是我们说的算?”

“叫菖蒲来见见我。”

=

叶家园里有个不大的映月湖,湖畔建了个雪满亭,王雪楹在亭子里品茶,指尖不住叩在石桌上。

“菖蒲给大娘子请安。”

“不必多礼。”王雪楹拂了拂手,无言打量她一番,心下腹诽天下主母选丫头莫非都是一个模子?

菖蒲是个大骨架,腰盘子丰腴,和她家里赵姨娘的身段有八成相似,应是有什么好生养的说法。不过这说法准不准王雪楹不知道,因为赵姨娘是没生养过的,保养得当几乎看不出要年近四十的样子。

菖蒲的五官清秀,机灵不足但稳重有余,倒是有管家的潜力。于是王雪楹愈发和悦:“菖蒲姑娘不若同我说说府里的情况?”

“大娘子折煞奴婢了。”菖蒲面上有些惶恐,福身赔了个礼,这才开始盘缕。

“我们叶家眼下只两房,都是老太太所出。”

“咱们大郎君是大房的独子,大郎君的父亲,早些年经商出了意外,于是叶家两支就合在一处了。”

“我们大夫人不善做生意,二房就在这上面多帮衬着,大郎君便腾出空来考功名。”

“但二房平日还是住在丹穴山山麓的园子,”菖蒲道,“和大娘子您娘家宅邸离得不算远。”

王雪楹闻言颔首,山麓那片儿多的是商贾人家,皇城脚下,又依山傍水,消息比旁的地儿灵通的多。

“二房里头,二夫人有一双儿女,姨娘李氏生了三郎君,两个郎君都没什么过人的,倒是大姑娘是打理生意的一把好手。”

王雪楹捻起茶盏轻抿,叶大姑娘叫叶梨钏,她倒是见过几面……

“不过这些日子大姑娘似乎忙得很,”菖蒲说着皱了皱眉,“好几回二夫人过来,都和老太太抱怨,说大姑娘两三个月才回一趟家,几乎是扎根儿似的住在了长宁街的铺子上。”

捏着茶盏的指尖紧了紧,王雪楹一直扬起的唇角染上一抹难言的苦涩,“是从四年前开始的罢。”她冒出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啊?”菖蒲也一头雾水。

“没事,你继续。”

……

同菖蒲话完,日头已盛,王雪楹撑着手臂,不时品个茶走神。

秋日的映月湖也还算热闹,马蹄、芡实啊都开到了末时…湖面再映些日光,倒显得拥挤。

今秋若都如今儿的日头,那湖里这几样约莫都能丰收。王雪楹如是想。

其实早在提起那个人时,她便有些失意了。最后菖蒲离开前,她特意确认了,叶梨钏的确是四年前开始不归家的。原来有人和她一样,一直记得那个人…清晰到不敢归家…不敢望向那座山头。

四年前,王雪楹在丹穴山的矮山上,亲手埋葬了她此生最好的朋友、最重要的,蒙师。

“…娘子,”祭歌唤了她一声,“郎君原在看您呢。”

祭歌轻抬下颌示意,她顺着看去,正是叶珩倚窗含笑,手里还执着一支凝着墨的羊毫。

叶珩书房的窗恰对着映月湖,将将把雪满亭的风景尽收眼底。迁回南雀城的好多年,叶珩的书房都是挨着卧房的,两年前叶府翻修,叶珩在府里踌躇良久才择定这么一处。

他想,若某天温书小憩推开窗,能看见她在亭中嬉笑…如今…也算圆满罢。

叶珩出神的间隙,王雪楹已领着祭歌向书房而来,她朝窗边的人挥挥手示意,心下新奇地推开门。

叶珩书房是四四方的,进门左手边儿是罗汉床,罗汉床中央的小案上置着一方棋局;右手边儿是茶案,案前香炉袅袅生烟。王雪楹再往里走,祭歌规矩地没再跟随,候在门口。

“怎么在作画?”她走到书案前,书案上却只展着一幅尚在晕墨的画。

王雪楹这么倒着看了片刻,只觉眼熟,走到叶珩的身边,双手拈起画,看看窗外,又看看画。

“画的是映月湖和雪满亭?”王雪楹问话时眉眼笑如一弯新月,连带着叶珩的心也软了软,手搭在她腰间扶着书案。

“是。”他答。

“那为何没有我?我方才分明就在亭下。”她诘问。只是听在叶珩耳里更似娇嗔。

叶珩将下颌放在她肩上,轻声:“我怕我画不好你。”

怕画不出你的神韵,不敢轻易下笔。

他近在咫尺的呼吸让王雪楹有些慌乱,本欲提笔大展身手来岔个话,却蓦地轻轻嗅了嗅。

“在闻什么?”叶珩的声音已然染上些带**的低哑。

“昨日你身上杂着酒香我闻不真切,还以为是竹墨,原来叶珩你身上是茶香…”她说着又使劲闻了闻,茶和旁的花草不同,茶总是清香里带着些微的苦涩,不让人腻歪,王雪楹很爱茶。

“是么?”叶珩轻抚上她的脸颊,摩挲嫣红的唇,却不等他再有动作,门外唤道:“娘子,大郎君,老太太遣人来传用午膳了。

于是叶珩长吐一口气,怀里人也忙顺势溜出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