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南海虹 > 第13章 第十三章 婚礼上的陕北民歌声

南海虹 第13章 第十三章 婚礼上的陕北民歌声

作者:豫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2 12:33:58 来源:文学城

售楼部后门外的草坪上,搭起了一道气球和鲜花的拱门,拱门后面是大海,旁边是一面大大的投屏,一条红地毯从拱门一直铺到了售楼部门外的台阶上,红毯两旁摆放着桌椅。

售楼部的更衣室里,化妆师正给赵小茅化妆。

“姐,你看看镜子里的人。这是谁呀?”黄欣在一旁给赵小茅整理着刚刚梳好的发髻。

“小欣欣,我们就是旅游结婚,没要举行婚礼。现在回来上班第一天,你们搞这么一出,也不告诉我一声,这是谁的注意?”赵小茅仰着脸,让化妆师画着眉毛,紧张地一动不动,僵直着脖子,斜着眼睛看着黄欣。

“你猜呢?”黄欣不等回答,忍不住说,“当然是你亲爱的夫君呀,你以为还会有谁?他找的他朋友,他朋友找到我,说你们在意大利万神殿看见人家结婚,对着新人撒大米,你那双眼直盯着看,眼珠子一转都不转,馋得不得了。你那夫君当时就发信息,要给你办个婚礼。我们一听,好呀!大家一商量,就这么办了。罗娇还自告奋勇去找刘经理使用售楼部的场地和设备。”

“衷心感谢,麻烦你们了。”

“说哪里话。大家都说你平时给我们的帮助太多了,都没有机会感谢你,这次绝不让你低调蒙混过关。”

“唉,我哪里给大家有什么帮助,有些只是举手之劳。”

“好了,新娘子,妆化完了,现在我们来穿婚纱。”

“还有婚纱?”赵小茅惊喜地问,“哪儿来的婚纱?”

“婚礼当然要有婚纱,徐大卫开影楼的朋友提供的结婚礼服,你俩都有。”黄欣拉着赵小茅,“来吧,保证你满意。”

“在哪里?”赵小茅迫不及待地问。

“急啦?”黄欣像变魔术一样转身捧出了一袭婚纱,“看吧,新娘子。”

穿好婚纱,黄欣拉着赵小茅上下左右看了一遍,点点头,又拿出来一白一红两双高跟鞋。

“怎么两双?”

“你听好了啊,姐。按照这里的规矩,待会儿新郎官要来给你穿鞋。穿白鞋呢,婚后他当家,穿红鞋呢,婚后你当家。现在我要去换衣服了。”黄欣临出门前又叮嘱了一句,“我要叫新郎进来了,鞋你可别搞错了啊。”

穿着结婚礼服的徐大卫进来看见穿着婚纱的赵小茅,俩人都愣了。

“怎么,不认识了?”赵小茅笑着转了一个圈。

“想我徐大卫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这才能娶到如此美貌的天仙为妻?”

“好了,别贫嘴了。旅行结婚都一个月了,早就是你妻子了。”赵小茅指着地上的两双鞋说,“刚才黄欣说了,穿白鞋婚后你当家,穿红鞋呢我当家。现在,选择权交给你了,穿吧。”

徐大卫蹲下身,脱掉赵小茅脚上的鞋子,端详着,并不动手。

“你的脚真好看。”

“怎么,没见过?”

“看不够。”

“那你亲一下。我听说新郎给新娘穿鞋时要亲新娘的脚。”

“好。”

徐大卫捧起脚就往嘴边放,赵小茅猛地缩回脚,用手揉着徐大卫的头发。

“傻子,你真亲呀!捂了一天了。”

“哎呀,辣眼睛,辣眼睛!”穿着伴娘服装悄悄进来的黄欣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捂着眼睛说。

“小欣欣,你都看见什么了?”赵小茅故作镇定地问。

“我看见有人秀恩爱,撒狗粮。” 黄欣催促道,“快穿吧,外面都等急了。”。

赵小茅拿起鞋,自己穿上。

黄欣看着赵小茅双脚上的一只白鞋和一只红鞋,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灯光照亮了草坪,音响播放着喜庆的音乐,红毯两边的桌旁坐满了人,投屏上放映着赵小茅和徐大卫的旅行照片。来宾们不时发出赞叹声,当看到他俩亲热的照片时,有年轻的女士发出了尖叫,男士们则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人还鼓起了掌。

孙达胜手持话筒,喜气洋洋地走到鲜花搭成的拱门下,一举手,音乐停止。

“明月东升,海波不兴,花香四溢,满座亲朋。在这花好月圆的良宵,欢迎,热烈地欢迎各位敬爱的长辈、亲爱的朋友、还有可爱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参加赵小茅小姐和徐大卫先生的结婚典礼!徐大卫和赵小茅这对金童玉女,经过了六年的恋爱长跑,终于修得正果,喜结连理。可喜可贺呀!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一阵热烈的掌声。

“但是——他们不想惊动大家,不举行婚礼,跑到国外去旅行结婚了,去享受他们低调的奢华了。他们不愿意分享快乐,” 孙达胜把话筒调过来对着来宾,“你们同意吗?”

一片七嘴八舌的声音。

“不同意!”

“当然不同意!”

按照黄欣的指引,赵小茅站在售楼部后门里面,徐大卫站在门口的台阶下。听孙达胜这么说,他们三人都有点儿懵了。

“这个孙大圣,又要搞什么鬼?”黄欣不满地说。

孙达胜把手向下一压,人们静了下来。

“他们想低调的奢华,我们要简约的隆重!”孙达胜举着手向四周展示着,“大家看吧!今天,我们为他们准备的婚礼虽然简约,但是很隆重,很隆重!”

大家纷纷鼓掌。

“现在,请新娘闪亮登场!”

场上响起了结婚进行曲。

黄欣轻轻地推了赵小茅一下。

赵小茅出了门口,向前走了几步。

一束追光,又一束追光,两道追光照在她的身上。

赵小茅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惊叹、赞美加掌声。

赵小茅缓步向前,在台阶上竟然一个趔趄。

人群一阵惊呼。

徐大卫一个箭步冲上前扶住。

“抱起来,抱起来!”下面的人拍着有节奏的巴掌,齐声喊。

徐大卫抱起赵小茅。

下面一片欢呼。

“刚才怎么回事?”徐大卫悄声问。

“鞋跟太高,穿不惯。”赵小茅搂着徐大卫的脖子,在他耳边说,“你抱起我的时候,我忽然恍惚了,那种感觉真好!”

在红毯前,徐大卫放下赵小茅。

“新娘新郎踏上了开始幸福之路的红地毯,就要穿过开启新的生活的彩虹门。”孙达胜一挥手,音乐声变小,“新娘,赵小茅,是我们的同事,行业精英,美丽大方。新郎,徐大卫,摄影师,帅气英俊,他拍的照片你们也见识过。两人经过六年的恋爱长跑,今天终于并轨了!”

打印机缓缓吐出了一份文件。

刘美龄拿起文件,快速看了一遍,兴奋地用手背拍了一下,然后装进一个信封,在信封上写下了“祝赵小茅”,迟疑了一下,想了想,接着写了“新婚快乐”几个字。

“这份大礼应该不错。”刘美龄得意地自言自语一句,快步走出了办公室,兴冲冲地向着婚礼现场走去。

在售楼部的后门里,迎面是一块展板上喷绘的海报。

刘美龄突然停住了匆匆的脚步,吃惊地盯住海报。

海报上是赵小茅和徐大卫牵着手深情相望的大幅照片,还有“天作之合,人间佳缘,凤凰于飞,琴瑟和鸣,——赵小茅徐大卫新婚典礼”几个红字。

刘美龄伸长脖子仔细地看了看海报,愣在原地好久,然后猛地一跺脚,又飞起一脚踢倒海报,扭身回了办公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胸口剧烈地起伏,气狠狠地掏出信封里的文件,狠狠地拍在桌子上,随即又发疯似地抓起来一撕两半。

罗娇兴冲冲地推开门进来。

“刘经理,婚礼开始了,你怎么还——”

“怎么不敲门?你!”刘美龄大声呵斥道。

“我敲了呀。”罗娇委屈地解释,“刘经理,怎么这么大的火气?谁惹你了?我现在就去找他给你出气!”

“没人,没人惹我。”刘美龄掩饰着自己的失态。

“这是什么?公司任命赵小茅为销售部经理助理的任命书。”罗娇把桌上的纸拼在一起,“怎么撕啦?你不是一直看好她极力推她么?她惹你了?”

两人沉默了几分钟,刘美龄长长地出了口气。

“徐大卫本来是我要发展的男朋友,怎么和赵小茅结婚了?”刘美龄恨恨地说。

“这个,刚才听孙达胜说他们已经六年多了。”罗娇嗫嚅说。

“胡说!我知道他们刚认识。表彰会上徐大卫亲口对我说他不认识赵小茅,赵小茅也说只是见过徐大卫。”刘美龄吼道,“你还来请求在销售部的场地办他们的婚礼,我一直被蒙在鼓里,竟然还答应了。简直是欺人太甚!”

“刘经理,你不要怪我,这个我也是才知道。”罗娇使劲地看了刘美龄一眼,低下头不说话了。

“你还敢顶撞我?” 刘美龄使劲拍了一下桌子,“不想干了是吧?”

“不敢,罗娇不敢。我只是想消消你的怒气。”

“你说,你说怎么办?”刘美龄拿起撕破的任命书随手一扔,“怎么不说话了?我准备重用你,遇到事情你哑巴了,啊?”

“不知道刘经理愿不愿意听我的?”

“说吧,我听着哪。”刘美龄压住火,换了口气,尽量温和地说。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都是把最捣蛋的学生安排坐在第一排,在眼皮子底下。”罗娇把任命书拼到一起。

刘美龄想了几分钟。

“我明白了。你去吧。”刘美龄挥挥手。

罗娇刚要离开,又被刘美龄叫了回来。

“刘经理,还有什么事?”罗娇一个急转身,差点没站稳。

“看来你还很有鬼点子嘛,都是跟谁学的?”刘美龄站起来,两手支撑着办公桌,向前探着身子问道。

“我有一个老乡,我们关系不错。他很有头脑,经常指导我在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做法。改天我叫他来拜访你。经理你刚上任,肯定有不少难事,有些事情对外人不好说,叫他来分析分析,听听他的意见,还是有必要。你说呢,经理?”

“这事再说吧。刚才咱俩说的话,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能给别人说。明白?”

“罗娇明白。经理放心,就是对亲爸亲妈,我也不会吐露半个字的。”

刘美龄心烦地向外挥挥手。

罗娇赶紧灰溜溜地走了。

“好,新人已经给双方的父母大人敬完茶,改口红包也收了。我们祝他们家庭和睦,快乐健康!新人呢,要把红包装装好,别弄丢了。”孙达胜把话筒伸到徐大卫面前,问道,“看着红包还不老小,是十万吧?”

“不是十万。”徐大卫老老实实地回答。

“是五万?”

“也不是。”

“刚才数过了?”

“没来得及数。”

人们一阵哈哈大笑。

赵小茅笑着拍了徐大卫一下,徐大卫把口袋里的红包掏出来,递给赵小茅。

“那是多少?”

“是一百万。”

“那么多?红包也装不下呀,是美元?是欧元?还是英镑?”

“都不是。”

“告诉大家,是哪国货币?”

“是日元。”

“那回去可得好好数一数。”

“对。我数一遍,她再数一遍。再数也还是一百张。”

孙达胜和徐大卫的一问一答把人们逗得笑翻了,有人还跺着脚大笑。

赵小茅笑得弯着腰,擦着笑出来的眼泪。

“新郎官是个很幽默的人,以后家里一定是欢声笑语满堂啊。”孙达胜把一束花球递给赵小茅, “好事年年有,花落是谁家?下一个环节,新娘要投花球,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谁是下一个新娘子?”

赵小茅接过花球,背转身,向后奋力一掷,身后是一片高举起的双手。

花球划过一道弧线,越过那些拼命向上举起的手,不偏不斜地打在刚刚走过来的罗娇身上。

罗娇猝不及防,手忙脚乱地伸手抓住,引起周围一片笑声,她也尴尬地笑了,随后就高高地举起花球。

“新人给大家敬酒的环节我们就省略了,这个新郎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喝酒。”孙达胜停顿了一下,面对着一片笑声,接着说,“啊哈,不是你们想的那个原因,是他对酒精过敏。”

“大圣,你认为我们想的原因是什么?”有人大声问。

“对啊,大圣说说,你想的原因什么?”有人符合说。

疑问夹杂着笑声。

“那是我想歪了,过于敏感了。你们都很纯洁,啊?”孙达胜假做尴尬地自我解围,“我就罚酒一杯,请大家自便,该吃吃该喝喝。咱们简约归简约,但喜庆不能少。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游戏。什么,谁说的让新人咬苹果?”

“不行,没有新意,要来更刺激的!”有人在下面喊道。

“谁说的?”孙达胜假装在人群中寻找着,然后手一指,说道,“是你说的呀。怎么个刺激法,那就麻烦你们两口子上来,先打个样,做个示范吧?”

“大圣,你就饶了我吧!”那个提议更刺激的人站起来,打躬作揖地求饶。旁边的一个女人不停地捶他。

一片笑声。

赵小茅和徐大卫也相视而笑。

“玩笑归玩笑,咱们还是要说,婚礼不闹不喜庆,但是咱们还是要雅闹。”孙达胜整整领带,清了一下嗓子说,“赵小茅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咱们就用汉语中最具凝练性的成语来祝福他们吧,成语接龙好不好?”

“好!”一片赞叹的欢呼声。

“我就先起个头。金童玉女。”孙达胜率先说。

“才子佳人。”马上就有人接上。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赵小茅向说成语的人微微鞠躬,徐大卫也笑着挥手致意。

“郎才女貌。”

“一见钟情。”

“喜结良缘。”

“琴瑟和鸣。”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

成语一个接一个地顺势而出。

赵小茅不断地鞠躬,徐大卫不断地挥手。

“好啊,顺溜,还很押韵,接得有水平!”孙达胜举着话筒,问,“还有谁接着来?”

“燕尔新婚。”

“心心相印。”

“同甘共苦。”

“相爱相亲。”

“好,好!”孙达胜兴奋地对着话筒大声说,“贴切,押韵!”

“珠联璧合。”

“比翼双飞。”

“子孙满堂。”

赵小茅拉着孙达胜说了几句话,又把怀里的两个红包递给他。

孙达胜连连点头,也说了几句,没有接赵小茅递过来的红包。

“你和孙达胜说什么?”徐大卫问赵小茅。

“我说,让他给操持婚礼的人和收拾会场的保洁阿姨发红包,另外把婚礼花费给他,不够的话再给他补。”赵小茅说,“他说有安排,让黄欣去办。钱以后再说。”

徐大卫伸出了大拇指。

“新娘新郎私下里在说什么呢?”孙达胜问,“是不是在商量生个宝宝呢?”

场上一片安静,都在等待回答。

忽然一声清脆的童声响起。

“早生孩子!”

孙达胜寻声走过去。

“小朋友,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好吗?”

“我说早生孩子。”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怯生生地说,又补充了一句,“我妈妈教我说的,她说早生贵子。我不明白,柜子是装东西的,怎么生,生柜子干什么,装宝宝的衣服和玩具吗?”

一阵哄堂大笑。

“小朋友,你说的对,太对了!”孙达胜掏出两颗包装精美的巧克力递给赵小茅,“有奖励!”

赵小茅把巧克力给孩子。

“新娘子真漂亮。”孩子接过巧克力,抬头看着赵小茅说,“像仙女一样。”

“谢谢你。”赵小茅摸摸孩子的头,又捏了一下他的脸蛋儿,“小靓仔你也很帅,还很乖哟。”

“我也有礼物要给新娘子。”孩子举起小手。

掌心上躺着一个小和尚造型的陶瓷风铃。

“谢谢,谢谢你。”赵小茅弯下腰,在孩子的额头上亲了一下,接过了带着汗水和体温的小和尚,然后目送着蹦蹦跳跳转身跑掉的小男孩。

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成语还在不断涌出。

“凤凰于飞。”

“伉俪情深。”

“这个雅!在座的人才济济呀。”孙达胜把话筒刚刚举起,“还有吗?”

“洞房花烛。”

“颠鸾倒凤”

“巫山**。”

“玉露金风。”

“很好,很好。还有没有?”孙达胜举着话筒问。

“男欢女爱。”

“如胶似漆。”

“云收雨散。”

“水乳交融。”

“取长补短,取长补短!”有人高呼。

“停,停,越来越露骨了啊。在座的有小朋友,注意少儿不宜、少儿不宜。”孙达胜双手向下一压,“谁说的取长补短?你,刚才说要来更刺激的也是你吧?来来来,你说说你是长还是短?”

几个人坏笑着围上来。

“不敢,可不敢。大圣,你可别冲着我来呀,我又不是妖怪。”

“你确实不是妖怪,你给婚礼带来了欢乐,我们大家都要谢谢你嘞!”

赵小茅笑得直不起腰,就势给那个人鞠了个躬,徐大卫也友好地挥手致意。

“好了好了,大家高兴就好。”孙达胜举起手说,“我最后说两个。天作之合,佳偶天成。”

“好!”一片叫好声。

孙达胜转向赵小茅和徐大卫,把话筒递给赵小茅。

“现在请新娘新郎给游戏完美收官。新娘先说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赵小茅看着徐大卫说。

“一生相守,天长地久。”徐大卫看着赵小茅说。

“完美!这是新娘新郎的心声,也是他们的婚誓吧。”孙达胜鼓掌说,“大家一起来见证!”

人群发出了长久热烈的掌声。

赵小茅和徐大卫频频鞠躬致谢。

“感谢,非常感谢各位操持婚礼的朋友,非常感谢各位来宾!我很高兴,很高兴和大家欢聚一堂。也很激动,激动得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那就表示一下吧,来个才艺表演如何?” 孙达胜说,“现在网络上都说,不会点儿才艺还上不了婚礼呢。”

“才艺,我不会。”赵小茅想了想,说,“不过我在做毕业论文时,写的是陕北民歌论题。在《诗经》产生的年代,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在黄土高原上传唱着陕北民歌,陕北民歌最能传承和体现《诗经》的赋比兴。陕北人听着陕北民歌出生,陕北民歌就是文化乳汁;陕北人唱着陕北民歌长大,陕北民歌就是精神食粮。《兰花花》、《圪梁梁》、《赶牲灵》、《三十里铺》,大家不但耳熟能详,还会唱。《黄河大合唱》里就有陕北民歌,中国人在隆重场合播放的《东方红》就是由陕北民歌改编。陕北民歌是陕北人灵魂的吟唱和呐喊,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血脉的一部分。为了写毕业论文,采风时我了解了一些,今天就给大家唱支陕北民歌吧。”

“好!”一片冲天的叫好声。

赵小茅略一思索,清了清喉咙,激情唱起《三十里铺》的旋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四妹子今年一十六

人人都说咱天配就

咱们二人没有盛够

……

人们听得如醉如痴。

赵小茅继续唱道:

你第一次把我瞅

就像牵住我心头的肉肉

有心我也想

往你跟前凑

我的脸皮皮咋就这么厚

赵小茅拉起徐大卫的手,对着他深情地唱道。

你第一次牵我的手

就像揪住我心头的肉肉,

拉着你的手

我要跟你走

走到天边边我也不回头

“太好听了!”孙达胜大声问,“唱一首够不够?再来一首好不好?”

“好!再来一首,再来一首!”人们这才从沉醉中回过神来,有节奏地拍着手喊道。

“咱俩一起唱一首吧?”赵小茅盈盈浅笑,含情脉脉地对着徐大卫问道。

“我也不会呀。”徐大卫后退了一步。

“就唱我平时唱的《人人都说咱们两个好》,你听也听会了。”

“行,我试试。”徐大卫点点头。

(女)人人呀都说咱们两个好,

阿弥陀佛天呀么天知道。

(男)第一次去你家,

你呀你不在,

你的大,

敲了我两呀么两烟袋。”

“到现在疙瘩还没消呢。”徐大卫唱完,捂着头说。

夸张的动作引起了哄堂大笑。

赵小茅笑得唱不下去。

(女) 三天呀不见哥哥的面,

手软得拿不起针呀么针和线。

(男)第二次去你家,

你呀你不在,

你的娘,

劈头盖脸打了我两锅盖。

“倒也不是太疼。”徐大卫耸耸肩说。

人们拍着手跺着脚狂笑。

(合)人人呀都说咱们两个有,

直到那如今没开口,

妹妹呀有心哥不敢,

事到了如今咋个办?

天天呀下雨天天晴,

天天呀见面开不了口。

开不了口咱就偷偷瞅一瞅,

哎——

咱们两个就招一招那个手。

刘美龄听着窗外传来阵阵欢笑声,恼怒地把窗子关严。她呆坐了一会儿,把撕破的任命书拿起来放下,又拿起来再放下,然后紧紧地抓在手里,狠狠地捏成了一团,扔到纸篓里。

赵小茅深情地唱着,一阵阵陕北民歌那缠绵而悠远、凄美而苍凉的歌声在夜空中浸润开来。

两碗碗谷子打了一碗碗米,

妹妹的毛眼眼瞭着你,

虽说是躺在那光板板席,

面对着面呀还想你。

还想你……

歌声传得很远很远,在海面上飘散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