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难得一遇 > 第3章 第三章

难得一遇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Verdurous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9-20 19:14:26 来源:文学城

仲夏的燥热扑面,初凝对上陈弥的眼睛,动作稍顿。

还真是他,那个叫陈弥的。

讲台上,老刘讲得唾沫横飞,书页在风中掀翻,又停落下来。

陈弥停笔有一会儿了,见人落座打招呼:“你好,新同桌。”

“你好。”初凝回他。

“老师讲到哪了?”

“不知道。”

初凝掏笔袋的功夫,瞥见陈弥空空的桌子,“你没书吗?”

“……没有。”陈弥默然后回答。

初凝一默,心道书都没有上的什么学,只得掏出自己的书摊到两个桌子中间。

陈弥欲盖弥彰,又多余解释一句:“书今天刚丢,放学就去买。”

初凝只嗯了声。

谁信。

熬到下课,新同学们一窝蜂涌上来,那热情赶得上九月初暑热难消的天。陈弥困得不行,早早趴下补觉,初凝则在一旁回着同学的话。

冯张捡完笔,顺便回头和初凝打招呼:“您好您好,我是你前桌冯张,冯巩那冯,张灯结彩的张。以后就是同学了,咱们互相帮助,有事您说话。”

挺喜庆一名儿,这一口天津口音也喜庆。

初凝回个“成,您有事也说话”。

班上的男生女生都挺热络,聊过几句就留联系方式,初凝十分配合地扫码,加班级群,一一改备注。

有同学看见她的网名,笑两声:“哟,你这名儿,卷王。”

初凝笑笑:“瞎起的。”

冯张扫了个二维码半天加载不出来,正郁闷,听见他们聊天就迫不及待插话,“那真赶巧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同桌叫城东卷王。”

有同学附和一句“那还真是,让俩卷王凑一块了”。

初凝不解。

“待会你俩加好友就知道了,我把陈弥微信推你。”

冯张特意卖个关子,跟她聊起别的,“你别听我是天津口音,我户口一直城东这边,也住的不远。你是哪儿人啊,听口音也是附近的吧?”

初凝回个对,“我家住雍和宫那片,户口在文海区。”

她打小在交道口那片长大,一二年级又搬到雍和宫附近和爷爷奶奶住,是土生土长的城东人。后来为着小升初,父母在文海买了房,又把她的户口迁了过去 。

冯张足足呆了半分钟,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话。

文海区的R大附中就够重量级,这还来个本部。

学神下凡来这受罪,怎么想的?

但初凝的表情不像是假的,翻她朋友圈也有定位和图片,冯张彻底信了。

他好奇得要命,又和她聊起旁的:“你们学校内卷中心啊,听说食堂饭特好吃。”

“嗯……其实不怎么样。”

只怪有个厨师爹,初凝打小嘴刁,口味一向挑剔。

“老师教得也特好吧?”

初凝点头,说还行。

冯张无比惆怅,心道还真就应了那句话,围城,都是围城。

R大附中是千千万万学子的梦校,多少人做梦都想去,但挤破头都考不进去的地儿,到初凝这儿,轻易考进去不说,说借读就借读。

冯张叹了口气,看着陈弥摇摇头,没料到他忽地抬头。

一连串的问答突如其来——

陈弥问初凝:“你们学校好么?”

“挺好的。”

“你中考多少分?”

“满分。”

陈弥语气平淡,说的话却咄咄逼人:“那怎么还来一八七借读?在这不拖累自己么?”

初凝沉默,显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来一八七借读又不是她的本意。能待在自己熟悉的学校当然最好,只是母亲强加意愿,她别无选择。为此,初凝已经和宋简青冷战一个礼拜。

“我也不想来,家长做的决定。”但碍于礼貌,初凝还是回答。

“那没事了。”陈弥说。

初凝拾起支笔开始转,随口问,“你对我们学校这么感兴趣,为什么当时没考上啊?是中考没报吗?”

陈弥动作稍顿,皱起眉头。

见二人剑拔弩张,冯张大气不敢喘一声。

初凝也够厉害,痛处一戳一个准。中考第二天早上,陈弥爷爷突发脑溢血去世,陈弥为送老人去医院主动弃考了物理。陈弥一模二模都排校前三,因着统筹锁区,打算试试走校额到校,本来稳稳的R大附本部卷王,谁知经了这一遭,差点连普高都上不了。

但不知者无罪,这些暂且不提。

来往同学察觉到附近的低气压,连初凝联系方式也不敢要,自觉绕道走。

“嗨初凝,你有所不知,你同桌中考当天碰上——”冯张匆匆开口。

“报了,但我中考缺考一门,没录取上,”陈弥如实说,“对不起,我没有恶意。”

初凝笑回:“我也没有。”

“哎,话说开就好,大家都同学,”冯张乐呵呵地打圆场,“我把你俩微信都推过去了,别忘加啊。”

同桌二人都没再接茬。

不尴不尬熬到放学,初凝像条缺氧的鱼终于蹦进鱼缸,得到了短暂的喘气机会。

和丁晗约在门口回合后,俩人在路上商量着喝谁家奶茶,去哪下馆子。还没商量出什么,初平安的电话打来了。

“您这业务够繁忙的,谁找啊?”丁晗的思路被打断,调侃一句。

初凝答个“我看看”,从口袋里掏出手机。

按亮屏幕,先是几条短信弹出来,来自她爸初平安。

她按下接通键,嗯哦几声,很快挂了。

“我爸,”初凝粗略扫了眼消息内容,“跟我说晚上吃红烧狮子头,问我到哪儿了。”

“啊?”丁晗闻声,语气沮丧起来,“那咱们还去不去啊?”

初凝回着消息:“下回吧。我爸说一会儿说不定到地铁口接我,肯定得回家吃。”

“要不你跟你爸说说,就今晚这一顿饭。”

初凝没照做,提议说:“要不你来我家一块吃吧,也算在外边搓一顿了,还省钱。”

丁晗面露惊恐:“那还是算了,虽然你爸做饭是真好吃,但我也是真受不了你妈的脸色。”

初凝哪哪儿都好,身体好,多才多艺,学习能力也强,长得漂亮,就是有个严格的妈,还有个怕老婆的爸。

她妈平时的一切皆以成绩论,从小就不允许初凝和成绩差的小孩玩,看狗都分个三六九等。小时候没少阻拦初凝找丁晗玩。

初凝抿唇,又说:“我妈这个点回不来,你怕什么。”

“真不来,我实在害怕。”丁晗现在想起宋简青还打怵。

仍记得小学那回,她和初凝去西四逛吃逛喝,回家路上在地铁睡过站,到家时已经过了初凝家门禁。

初凝回了家又挨批评,丁晗一家三口上门赔礼道歉才算完。宋简青总是面上和颜悦色,严格是写在骨子里的。后来初凝也想过,可能因为妈妈是小镇做题家考到北城,她太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丁晗都这么说了,初凝也不再勉强。上了地铁,俩人方向不一致,各自买了两瓶北冰洋碰杯,也算接风洗尘了。“滴滴”响了几声,地铁门即将关闭,初凝看了眼手表,六点整。

球打到这个点,陈弥开始收拾东西。

剩下的几个人挽留他,嚷嚷着“这么早回家干嘛去,再打会儿”。

陈弥拾起书包,视线扫过手上的口子,只回个“有事儿”。

说不夸张的,依着他今天的倒霉,要是这球再打下去,胳膊腿也得出事。

“什么事啊?”冯张一脸扫兴,拍着球刨根问底。

“给老太太买降压药。”陈弥说。

陈弥父母离婚早,打小爹不疼娘不爱,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老爷子去世后,老太太血压一日赛一日不稳定,记性也越来越差,后来去医院一查,才知道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由此,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都落到陈弥身上,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只是他从不抱怨,这是应该的,他不觉得有什么。

旁边的同学听见,随口评价一句,这还用你操心,你爸你妈干嘛去了。

“他们不管。”

离婚的父母也已经各自成家,极少回家探望。该给的生活费欠着,关心也跟着缺席。

“但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有这义务。”

走到停车棚前,陈弥才记起自己的自行车坏了,今天一大早就送到了胡同口维修处。他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出学校,在门口扫了辆共享单车。

碰到下班点,路上堵得水泄不通。陈弥在非机动车道见缝插针,自行车骑得灵活,一路上生死时速紧赶慢赶,到达社区诊所门前那条街时,离诊所下班还差二十分钟。

他庆幸地转个弯,打算在街边停车,岂料身后突然蹿出一个送外卖的电动车,几乎是擦着自行车疾驰而去。

陈弥被那车把手拐带着失去平衡,一只脚踩上马路牙子。

前方的外卖小哥终于记起什么,后知后觉刹车,回头看。

“不好意思,是不是撞着您了?”隔着大老远,那外卖小哥冲陈弥喊了声。

陈弥摆摆手,揉了揉胳膊肘,大方说:“没事,您走吧。”

外卖小哥听见,非但没再度疾驰,反而骑回原地。他硬是塞给陈弥三百块钱,满脸写着愧疚:“真是对不起,我这送外卖第一回开这么快,没成想就撞了您。”

陈弥本要推脱,架不住外卖小哥一脚油门,连他说句“不用”的机会都不给。

经了这一遭,也算因祸得福,偏财临门。他装好了三张大红钞票,在街边停下自行车。

不多时,陈弥揣着两盒替米沙坦片出来,医生的嘱咐仍在耳边回响:“按时测血压,少让她生气”。

他叹口气,重新骑上自行车。雍和宫大街一如既往地拥挤,他骑得慢慢悠悠,倒也不急。

拐过一个弯的地铁口外,初凝顺手打开了手机导航。

“前行目的地——板儿胡同。导航开始,从当前方向向西走200米……”

怪初凝离开太久,哪怕自小在这片长大,现在也快把回家的路忘个干净。

她一路跟着感觉,刚走出几步,手机响起来。

宋简青发来几条消息——

[凝凝到家了吗?妈今天加班回家晚,跟你爸说一声。]

兴许碰上了初一十五,雍和宫大街上人潮拥挤。初凝回完消息,一路逆着人群向前走,要过马路时,余光瞥见雍和宫大门旁的乞丐。

在这艳阳天,他蓬头垢面,破衣烂衫,连乞讨是铁盆都脏兮兮的。

初凝升起了恻隐之心。正翻包投钱时,有道声音传来: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