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那个夏天的故事 > 第2章 第 2 章

那个夏天的故事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文成三百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2 01:15:40 来源:文学城

高三那年江夏十七岁,刚过完生日。

放学之后,她从学校后门溜出去,钻进街边的网吧里,给老板塞了张皱巴巴的十块钱,然后窝在键盘前的椅子上,咬着一块黑麦面包,打开电脑。

周围闹哄哄的。打游戏的不良少年戴着耳机骂骂咧咧,聊视频的男人压低着嗓音同对面的女孩讲笑话,柜台前的老板在看足球比赛,偶尔在进球的时候发出一声暴喝。主机开机的嗡嗡声淹没在吵闹里。

蓝色的开机界面闪过之后,江夏熟练地点开IE浏览器,登入BBS论坛,啪啪打字。

私信界面还停留在上次的对话。

大角:生日快乐。寄的书收到了么?

夏天:收到啦。

屏幕右下角的数字时间一跳一跳,显示2009年8月6日16点28分。

十几年前的那个年代,互联网还在渐渐普及,某企鹅聊天软件才流行不久、手机品牌还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上网冲浪的方式主要靠刷BBS论坛。

北京奥运会才过去一年,街上还在放“北京欢迎你”,旋律轻快又欢乐。江夏一边挪动鼠标,一边轻轻地跟着哼歌。少女哼唱的声音像是夏末的风,打着旋吹开满地的叶子。

江夏点开电脑桌面上的企鹅图标,输入一长串账号密码,然后戳了戳好友列表里其中一个亮着的头像。头像是一只暹罗猫,圆脸,胖乎乎的。

她往对话框里输入完,点了发送。

聊天框的蓝色小气泡往外弹。

夏天:书我读完了。

“夏天”是江夏在论坛和□□的昵称,也是她给自己取的笔名。

她是同龄人里最早上网冲浪的那批人之一,初中的时候她就已经在各大论坛里混了个脸熟。

谁也不知道,这个看起来乖巧纤细的女孩,顶着一头漂亮的短发和柔软的齐刘海,白色校服干净整齐一尘不染,却经常在放学后的傍晚溜去街边的黑网吧,十块钱从天黑坐到天亮。

那些日子里,窗外的电线杆下扑扑地飞过鸟雀,逃学的高中生们踩着单车飞奔过街道。江夏在满屋的烟味里窝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打字,咬着她的黑麦面包,像个叛逆的不良少女。

江夏最喜欢逛的是一个叫“十月”的论坛。

论坛的名字取自狄兰·托马斯的一首诗,里面说诗人出生在春夏季节、多雨的十月、水鸟翻飞的日子。

那个论坛是个文艺青年们的聚集地,文艺青年们觉得这个名字很酷,十月是诗人出生的时节。论坛里的人都喜欢发表文学作品,最流行的就是自由体的诗歌。

大家在最早的互联网论坛上以文会友,互相吹捧彼此的文学才华,时而愤懑时而激昂,仿佛古时候在酒肆里吟诗的那些怀才不遇惺惺相惜的长衫文人。

后来的第一批流行文学作家,很多都出自这里。

江夏就是在这个论坛上认识谢冉的。

谢冉在论坛上的名字是“大角”。他是个已经小有名气的十七岁天才少年作家,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登上过当时最热门的文学期刊,论坛里的人都叫他“大角老师”。

“大角老师”经常在论坛里看帖子里的小说,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作品,他会帮忙推荐给相熟的编辑。那时候论坛里很多人第一篇发表的作品,就是通过大角老师的介绍。

认识谢冉的那年,江夏才十四岁。

每次下课铃响,她就从课桌里摸出一叠草稿纸,一笔一划地在上面写小说。就这样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写了一个小短篇,又花了三个星期把它打成电子稿,认认真真写上笔名真名联系方式和个人简介,小心翼翼地私信投给了谢冉。

原本她对谢冉的回复不抱希望,可是他居然在第二天就回了。

大角:你真是天才少女!

这是他们两个人说的第一句话。

那是个夏天。南方的夏天总是晴天万里无云,阳光挥挥洒洒地从半开的窗外涌进来,被满墙的爬山虎染成绿色。十四岁的江夏得意地哼着歌,一边摇晃着双脚一边歪头看谢冉对自己的夸赞。

十四岁的江夏就这样和十七岁的谢冉成为了朋友。两个人互相欣赏对方的文字,一旦有空就没完没了地聊天,从论坛到邮箱到□□,有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他们什么都聊,聊诗歌聊创作聊论坛里的八卦和小故事。

十四岁的江夏心里装着那么大一个世界,只有十七岁的谢冉知道。

每天一放学,江夏背起书包就往校门口跑,一溜烟地跑去找她的灵魂挚友。一根网线连接了两个人,天南地北地相逢。

江夏知道谢冉在上海念书,独自租房,养猫,读书,写作。

他有时候同江夏讲起他的猫和他的生活,更多时候同她聊文学,聊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或者法国的拉伯雷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还有遥远的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据说南美洲是个白日见鬼的地方,谢冉说他有一天想去看看,江夏说那好哇我们两个一起去。

他们两个是最好的朋友。那时候江夏觉得,最好的朋友的意思是,我会陪你笑陪你哭陪你去很多地方,山高水长的一辈子。

江夏生活的地方是个小城市,小城市的图书馆没有太多书。于是谢冉每年在她生日的时候都给她寄书。江夏的生日在夏天,谢冉就把书从上海的夏天寄到南城的夏天。

谢冉什么都寄,手边买到什么书就寄什么书,于是有时候江夏会收到稀奇古怪的二手书,有时候是足足八开的大画集,上面印着前拉斐尔派的色彩缤纷的华美油画。

在十七岁这年夏天,江夏收到了博尔赫斯的诗集。晚自习结束之后,她坐在教学楼最高的那级台阶上捧着诗集读诗,风吹起她的声音和白色校服,诗里面好像有星星点点的光。

然后在周五放学以后,江夏对着谢冉的头像框啪啪打字:书我读完了。

大角:这么快?

夏天:嗯哼。

她歪着头继续打字。

夏天:一个坏消息。

大角:什么?

夏天:我们高三正式开学了。

大角:所以?

夏天:我以后不来网吧了。我要好好学习。

夏天:告辞。

大角:……

大角:认真的?

江夏自顾自点点头,又想起隔着网线他看不见,于是在键盘上敲字:认真的。

夏天:我会想你的。

夏天:再见。

大角:……再见。

大角:高考加油。

这么打着字两个人居然伤感起来。

以前谢冉高三开学的时候也同江夏一本正经地告过别。两个人郑重约定了过一年等谢冉高考完再聊,结果各自想对方想得翻来覆去睡不着。

一整年里每天都在聊天的两个人,忽然一下子断了线,就好像小机器人被拔断了电源,断电前全身电流噼里啪啦地响,那是某种戒断反应。大约是年少的时候对时间的流逝太过敏感,短短几个月的分别也漫长得好像一生。

终于有一天江夏在网吧里发呆的时候,右边浮窗的企鹅软件里那个灰了很久的暹罗猫猫头亮了,网线对面的谢冉打字:下课了?

江夏扑哧一声笑了。她都能想象这家伙绷着脸承认他想她了,还要装作随意地问一句她在不在。

夏天:某人说过高三了要断网。

大角:我给你写信吧。

夏天:啊?

于是在谢冉念高三断网的那一年,他给江夏写了很多信。他经常在课后午休的缝隙里写信,每周把一叠信纸折进一个大信封里,贴好邮票扔进学校附近的邮筒。

另一边的江夏从楼下旧信箱里取到信的时候,还能嗅到正午阳光的味道和一点淡淡的薄荷香。

谢冉的字很好看,带着淡淡的薄荷气味。江夏没见过他的样子,猜测他一定是个很爱干净的男生,写字的时候坐得端正,阳光从他的发梢垂落下来,在信纸上沾染一片温暖的弧光。

木心写:从前的车马邮件慢。江夏那时候就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她和谢冉做了大半年的信友,每次等他的来信都要等好久。等收到谢冉的信的时候,她已经忘记自己在上一封信里写过什么。信件永远都不会及时,隔着信纸就像隔着光阴。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谢冉,谢冉说,就像是昨天的我在和今天的你说话。写信的那一刻被信纸保留下来,仿佛凝住了时间。

如今轮到江夏念高三了。

她要专心读书准备考试,放学了不能往网吧里跑,两个人又要大半年不能在网上聊天。

江夏有点依依不舍,犹豫着要不要重启写信的方式,这时候对话框里的猫猫头谢冉提议:写信太花时间了。要不我们发短信吧?

江夏摇头,打字:可是我没有手机。

大角:你有。

夏天:?

大角:去邮局看看。

大角:你有一个包裹,应该已经到了。

江夏轻轻眨了眨眼睛。

大角:是生日礼物。

江夏啪地关了电脑,从网吧里匆匆忙忙跑出来,踩着阳光的尾巴往巷尾的邮局里冲,赶在拉闸前的最后一刻拿到了包裹。

她坐在石阶上撕开包装纸,夕阳的光把她的影子拖得老长。纸盒子里装着巴掌大的崭新手机,握在手里很轻。手机品牌是诺基亚,按键是黑色的英文字符,小小的屏幕是方形的,像一扇窗。

江夏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手机。

她长按开机键,点开通讯录,里面只有唯一的联系人,备注是“大角”。那串电话号码以1开头,以7结尾,很好记,刚巧是这家伙的生日。

江夏摁了拨号键。

嘟嘟的声音响过几次以后,对面的人接通了电话。

听筒那边是干净好听的男生嗓音:“喂,江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