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牡丹花开 > 第12章 迎难而上

牡丹花开 第12章 迎难而上

作者:爱玲粉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11 13:08:19 来源:文学城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太子和光王,自然不能硬碰硬。怎么说太子都是代表着皇帝来的,不过最要紧的不是太子和光王如何,而是那个人!杨玉吸口气,对着胡管事道:“我嘱咐的事情你记住了,不要惊动人。”

胡管事脸色凝重,压低声音问:“这个,小人斗胆问一声,文白先生可是和那边有什么牵扯?娘子不放心吗?”胡管事听着杨玉环叫他悄悄地对去调查文白的身世来历,顿时紧张起来。别是文白先生是太子那边的人,专门安插在郎君身边刺探消息的。郎君对文白先生越发信任,几乎是什么机密事情都和文白先生商议。眼看着明年就要春闱会试了,别的读书人都开始往长安去了。倒是这位文白先生,压根不提赶考的事情。

“我拿不准。但是你平日看着文白先生,不像是和那边有牵扯的样子。但是经一事长一智,我不放心啊。或者是我小人之心了。因此才叫你悄悄地调查呢。这会郎君在做什么?”杨玉忙着安抚胡管事。胡管事的确是个忠心耿耿的,话不多,却总是能猜中主人的心思。

“娘子这也是为了郎君,不过——郎君最近越发的依赖文白先生了。虽然他足智多谋,学识渊博,什么事情都能想到别人前头去。可是——遇上大事还要自己拿主意。”胡管事字斟句酌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明白你的意思,郎君天真热情,文白先生的学问也好,他自然拜服了。驭下之术郎君还是欠缺了些。我会提醒他的!”杨玉表示自己会提醒李瑁的。

“郎君真是好福气,娶了娘子这样聪慧能干的王妃。”胡管事对着杨玉奉承一番也就下去办事了。

李瑁的书房里面,李瑁正不可思议的盯着文白:“你说什么?我这个时候出来帮着太子收拾烂摊子。他拿着朝廷的钱,我什么也没有两手空空的,我拿什么来安抚百姓啊!没准他们倒打一耙,说我收买人心呢?”李瑁觉得文白真是疯了,理想很丰满,想得美,可是现实很难看啊!

刚才文白和李瑁说起来拆迁工作进行的不顺利,这两年长安和洛阳的天气不怎么好,粮食歉收。因此更需要从南边源源不断的运来稻米补充这座大城市的粮食供应。现在南边的粮食穿已经净开始陆陆续续到码头上了,旧粮仓已经损坏了,没多久粮食就没地方存放,这么堆在码头上,这正是洛阳高温多雨的时候。用不了多久就霉变了。

李瑁心理暗想只要拖到秋天,太子就不攻自破了。办事不利,自己扳回一局!谁知文白竟然要自己出来全心全意的帮着太子修建粮仓!这不是给敌人递刀吗?自己愿意热脸贴冷屁股,人家未必领情。李瑁只是个皇子,没实权,他有什么资源?

“这个主意极好,郎君想差了!”杨玉笑意盈盈的进来,打断了李瑁的抱怨。李瑁噘着嘴,一脸的不满:“你自己算算,我们有什么实力帮着太子做事呢?”

太子肯定不会允许李瑁插手,但是事情难以收拾,没准太子会把烂摊子甩给李瑁,不给他任何资源。然后坐在一边等着看笑话。李瑁就算是有心办事,但是钱没有,人没有!拆迁的事情已经亏了一笔。现在真是没钱了。

“我管着账本呢,钱自然没有。文白先生,你是个什么章程,说来听听!”杨玉直接坐在文白对面,叫他报告可行性。

谁知文白说了一通,都是从政治方面,云山雾罩的,无非是李瑁这个时候出来帮着太子收拾残局,可以梳理寿王敢于承担,一心为国的人设。叫洛阳百姓和皇帝都知道,太子有困难就退缩,就甩锅。寿王是个可以托付的。至于怎么收拾烂摊子,文白倒是几句话滑过去了,无非是的向武惠妃求援就等于向皇帝求援。叫家长掏钱的意思。

杨玉托着下巴,心里暗笑,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没有主角光环加身,可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哈哈,人家说读书人不善于经济,看样子还真是如此。我以前还打量着文白先生不同于那些读书读得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是个实干家。今天看来还真是——文白先生难道认为皇家的银子就花不完吗?只要沾上点皇亲国戚的边就能拿着国库的银子随便花?”杨玉忽然凑近了文白,带着几分揶揄。

没想到杨玉忽然凑近,文白被吓一跳,他狼狈的向后躲闪着,差点撞翻了身后的凭几。文白的脸红了。不过李瑁和杨玉谁也没在意。杨玉从袖子里面摸出来一份东西:“就是上面的意思,文白先生润色下,用郎君的语气写出来。”

李瑁拿起来看了一会,不由得又惊又喜:“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兵行险招,好了就是名利双收,若是败了呢?”

“败了就上街要饭!”杨玉势在必得,文白却是皱着眉,在想着什么。李瑁以为的文白没明白,解释着说:“娘子的意思是,我上疏给圣人,先承认错误。不过是的年轻人不懂事,做错事知错能改。反正也没什么别的后果,我吃了闷亏也没伤害了别人,加上请阿娘帮着说情,对了再把宁王请出来,就更好了。购买田地的事情就过去了。其实我买城内的地总好过兼并民田的,然后呢,有了圣人的首肯,我们就能插手粮仓的事情了,先联合城内的商家发放债券,有朝廷做信用保证,自然就能顺利筹到钱,等着粮仓建好了,经营权就到我们手上了。那个时候,粮仓修建好,解决了长安洛阳的粮食安全,债券按着预期支付,信用也保住了。最要紧的是,功劳是我们的了。和只会要钱,闹事出纰漏的某人比起来——”

李瑁做个手势,对着杨玉做个鬼脸:“似曾相识啊!”当年陈轩家的企业也是一场并购,重新该换了控制人,这一切都是杨雨操盘,现在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文白猛地抬头盯着杨玉,杨玉被文白的眼神吓一跳,浑身汗毛倒竖,差点跳起来:刚才太得意忘形了,怎么有种被看透的感觉呢?“先生可是觉得哪里不妥吗?”杨玉镇定下,端着杯子掩饰情绪。

“没什么,娘子真是——真是老练独到,我自愧不如!”文白又恢复了平日的样子,语气里面却带着些的淡淡的哀怨似的。“先生别生气,我实在是没什么文采,愧对先生这些年的教导,一片奏疏都写不好。还请先生按着郎君的语气,好好地润色下。”杨玉故意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古文功底还是不怎么好啊。

“哪里,娘子学习进步很快了。其实写好文章很容易,我推荐些大家名篇,娘子认真朗读背诵,读的多了,也就会写了。”文白一副好老师的样子,先给杨玉开了书单,然后对着李瑁和杨玉拱手告辞,回去写文章了。

等着屋子里面安静下来,李瑁忽然从身后抱住杨玉,把脸埋在她后背上,感慨道:“我真的不能离开你,亲爱的,你又救了我一次!”

………………

长安,武惠妃叫报信的宫人出去,就传来通把,皇帝向着这边来了。武惠妃打量下自己身上朴素的穿戴,对着镜子整理下妆容就出去迎接皇帝了。

李隆基老远就看见武惠妃一身素净的站在宫门前,正翘首看向自己的方向,他心里嗤笑一声,为了十八,惠妃也是费心了。这个孩子平日不言不语,也没什么特别出挑的地方。本以为他就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谁知——

“外面风大,你脸色不好怎么还站在这里吹风呢!”李隆基一把拉着武惠妃起来,对着那些山呼万岁的宫人们一摆手,拉着爱妃进去了。武惠妃一脸羞愧无奈的说:“都是十八年纪小不懂事,还请三郎不要很责罚他。这个孩子——都是因为我不好!”说着武惠妃眼圈一红,哭起来了。

“十八不过是小孩子心性,不知深浅。他上疏朕看了,言辞恳切。既然孩子认识自己错了,朕也不追究了。你这是做什么呢?”李隆基看着武惠妃伤心,有些诧异。“臣妾这些年一直有些小病小通,十八很有孝心,决定为我修建一座宏伟的寺庙祈福。奈何这个孩子刚成亲哪有什么积蓄呢。就想着也学人家做生意。若不是我的病,他也不会这么冒失了!其实十八并没剥削获利,也没想与民争利。”

李隆基眉头一皱,看样子自己的消息有点偏差啊。哼,都长大了,有主意了。“你不要说了,我都知道。这次十八孝心可嘉,其情可悯,我不会追究了。只是这个孩子,还要为将功折罪,为民出力呢。我本来不想叫他插手这件事。嗯,既然十八这么懂事,我就叫他也出来做事好了。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和说的那样,要为国为民不计报酬得失。”

武惠妃顿时一喜,嘴上却是忧心忡忡的:“十八年纪还小呢,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呢。上次已经是闯祸了。这次还是不要是吧插手了。一来孩子还需要学习,别耽误了国家大事。再者,只怕是人多嘴杂。有人要多心了!”武惠妃别有所指,李隆基自然知道她说的是谁。

“你只管放心,太子很稳重。而且十八是他的弟弟,做兄长的就该提携弟弟。”李隆基脸上带笑,可是眼里却没什么笑意。武惠妃识相的闭上嘴,皇帝心里对太子开始怀疑了。她只需要静待时机,要知道皇帝对太子已经没以前那么欣赏了。只有挑起皇帝对太子的猜忌,她的计划才能顺畅的进行下去。

洛阳太子东宫,李瑛正和光王李琚在商量着如何进行下一步。真是手上没钱,太子也不灵验了。为了平息百姓的怒气,太子只能答应多添加赔偿,一边是越来越热的天气,昨天晚上还下了一场雨,那一声声的雷声预示着洛阳的雨季就要来了。听着老人们说今年雨季来的格外的早,雨下的很大,怕是有发洪水的兆头。

那些粮食就堆积在码头上,可是那边拆迁还没完成!“这么下去肯定不行,你有什么办法?”李瑁竟然没有任何的把柄,李瑛不由得泄气的叹息一声:“早知如此,我干什么跟圣人讨了这个差事呢?”在长安接见下各国来使,剩下的日子关起门来和自己的属下消磨时光,那是多么的惬意啊。现在可好了,前两天太子亲自到码头边上,那些百姓多半已经搬走了,一条曾经繁华的街道变得残垣断壁,冷冷清清,可毕竟拆迁开始,一切都会变得顺利起来。太子的心情也好起来了。

但是太阳无遮无拦的晒着大地,太子回去竟然中暑了,全身无力,头疼恶心,躺了一天才慢慢的好起来。若是往年这个时候,他不是在终南山避暑,就是跟着皇帝岛玉华宫。哪里像是在这里,在烈日下操心劳累。

听着太子有后悔的意思,光王忙着说:“太子可不能这么想。这不是以前了。以前太子年纪尚轻,圣人自然不会叫太子承担多少政务。可是现在,太子已经是成年了,圣人几次叫太子监国,太子也都没出什么纰漏。圣人正该叫太子多锻炼下,正好堵上那些人的嘴。长安已经有不少的人在暗地里的说闲话,说什么太子肯定办不成这件事。还意有所指的说太子之所以被立为太子不过是沾了排行为长的光。自身的才学能力,根本配不上东宫储君的位子。”

李瑛无奈的叹口气:“我何尝不知道这些话!但是眼前我真是骑虎难下了。你赶回长安去,帮着我想想办法。去问问张九龄!”

“张九龄岁虽然是宰相,但是他也不能明着——”光王话还没说完,就见着太子身边的亲信来了,脸色凝重的说:“殿下,寿王来了!”

李瑁怎么这个时候上门来了?光王李琚顿时紧张起来,别是他知道了什么,上门对质来?显然太子也是这么想的,他看着李琚:“我不是说了,不要紧追不舍,事缓则圆,现在好了,人家找上门了。你还是先躲一躲!”李琚是没奉诏擅自来的,太子忙着叫光王躲起来。

“我可不怕他!一个小孩子家家的,翅膀还没长硬呢,就敢和自己的兄长别苗头。有个宠妃的阿娘了不起吗?”光王李嘴上嘟嘟囔囔的,但是人还是坐到了屏风后边了。太子心里想,别说李瑁的亲生不是宠妃了,你这么明目张胆的罗织罪名,给李瑁扣帽子,谁都要和你拼命。为了证明是李瑁教唆的拆迁的百姓闹事,李琚抓了不少的人,而且为了挖证据出来,李琚动用了霹雳手段,已经出人命了。但是却没抓住什么确切的证据。

这会李瑁上门,别是——太子心里也没底,他故意板着脸,正襟危坐,等着李瑁进来。一阵脚步声,还没见人,就听见李瑁的笑声:“我上门叨扰了,打搅了太子公务!”说着一个笑嘻嘻的青年站在李瑛面前,他身后跟着个随从,端着个精致的盒子,李瑁面带歉意的说:“我本来是不想这个打搅太子的,不过事关朝廷政务。圣人旨意——”

原来李瑁是来宣布皇帝旨意的,太子顿时浑身一僵,紧张的盯着李瑁,仿佛这个弟弟忽然变成了一头饿狼或者大灰熊,会忽然扑上来狠狠地咬住自己!

李瑁像模像样的宣读了皇帝的敕书,太子已经缓和过来,他摆着一副的兄长的架势,拿着教训的口吻说:“我不过是敲打敲打你,你还年轻。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现在世风不好,总是有些奸诈之徒实行坑蒙拐骗之事。我担心你呗人蒙骗了。叫圣人失望!”

李瑁一脸诚恳,笑着说:“还是兄长疼爱我们这些弟弟。小弟年轻有些事情还要兄长多指点。我怎么会记恨呢。倒是请兄长不要多想才好。圣人的意思也和兄长是一样的,有错就改,不能因噎废食。这是圣人锻炼我呢。更是希望兄长带着弟弟们做事,加深我们兄弟的感情。您是太子,今后还要带着弟弟们守住山河社稷。”

李瑛碰上个软钉子,心里一阵憋闷——本想着十八是个被惯坏的孩子,一上来就和自己别苗头。他正好拿出太子的威势来敲打他一顿,就此绝了十八伸手的心思。就是皇帝那边也好交代。谁知这个十八,一拳打上去,竟然没一点反应,反而像个牛皮糖,黏腻粘牙!

太子心里拿定主意,咬着后槽牙笑着说:“小十八长大了,也懂事多了。我也不好辜负你一番热情,既然是圣人的意思的,小十八你想做什么呢?”

“我全听太子的。叫我做什么都行,我是来学习的不能挑三拣四怕辛苦!”李瑁把球踢给了太子,老子看你有什么花样!

“既然这样,十八,你在洛阳时间长了解情况。就请你去安抚那些拆迁的百姓,三天之内叫他们都搬出去!”太子一脸阴柔笑容:“只是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若是违了期限可要受罚的。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苟利国家生死以,我一定完成!”李瑁倒是一脸正色,答应下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迎难而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