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谋君 > 第58章 审案

谋君 第58章 审案

作者:紫苏九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8 14:20:35 来源:文学城

墨云翻涌,顷刻大雨如注。

老丁佝偻身板,一路媚笑着引领大理寺卿进入厅堂议事,将苏绾冷落一旁——也不怪他没有认出苏绾来,苏绾一身男子装束,情急之下的敛声质问,也带着些许少年英朗气质。

她在人群中踮脚张望,逡巡许久方才发现手足无措的无霜,躲在一株芭蕉树下,任凭雨打绿叶滴落。

苏绾悄悄凑近无霜,伸手扯她的衣襟,唬得无霜直跳脚,头顶芭蕉叶一滩雨水,顺势浇头洒落,将无霜灌个透心凉。

无霜正欲尖叫,被苏绾捂住嘴巴,打嘘声,“是我。”

无霜回头一看,自家小姐归家,一时间委屈涌上心头,小嘴一扁,嘤嘤哭起来,小脸滂沱,分不清雨水还是泪水。

“小姐,你可回来了,家里出了大事。”

眼前并非谈话的最佳时间和地点,苏绾牵着无霜的手,趁人不注意,偷偷溜回紫竹苑。

一进门,正撞见扫院婢女春蝉躲在墙根下,手里攥着一只云雀,正心急火燎地向鸟腿缠绕什么。

眼见紫竹苑主人突然归家,春蝉吓得脸色青白,两手下意识地背向身后,险些捏死手里的雀儿。

苏绾立即阻止她,“时将军已告知我,说你是他派来监视我的卧底,你大可不必再躲躲藏藏。”

一语既出,春蝉倒没怎样,无霜像遭雷劈了般浑身颤抖,惊道:“天呐,春蝉竟是卧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不提这遭话头,我有话要问你俩。”苏绾一手拉着春蝉,一手扯着无霜,将她二人拉扯进闺房,随手关起门来询问事情始末。

原来芸娘近日为救苏绾脱离温府之困,夜夜于枕边细语,力劝苏君识修书给温侍郎,召回二小姐。

苏君识却以哼哈之声,敷衍了事,不愿卷入苏夫人与温侍郎之间的权谋之争。他深知,无论偏向哪一方,将来都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之境。

为官之道,集大成者,在于“无为”与“中庸”。苏君识将此二义融入其人生哲学之中,且行之以恒,力求不偏不倚,以保自身之安稳。

前有苏夫人欲以殷潜之力,设障于温如初赴杭州督办茶税之行,使其徒劳无功,负圣上之托,甚或招致罪责。

岂料温如初韬光养晦十日,忽出一计奇策。恰逢沈恪上疏,言及闽浙沿海海寇之患。温如初把握时机,自荐督运海漕,竟得圣旨,封为钦差大臣。

征茶与督漕,本为迥异之务。于浙江布政使殷潜而言,前者乃呈其功绩,后者则察其错失,其间利害,不言自明。

温如初此一妙计,由被动受制,转为主动出击,局势为之大变。苏君识背后冷汗涔涔,暗呼侥幸。若彼时附和苏夫人,待温如初南下杭州抗倭归来,苏君识恐将官途尽毁,身陷囹圄。

他抬起衣袖,拭去额间冷汗,急令芸娘速移家财,自己则上书请病,求圣上赐假休沐。

芸娘见苏君识无动于衷,只得另谋他策。然她不过为大族所豢之妾,一介玩物,根本求告无门。未及芸娘思得良策,苏绾被歹徒掳走的消息突如其来,一道封禁令从天而降,断绝苏家与外界之通途。

苏君识恍然大悟:这年头,光是恪守中庸已是不足,识时务者为俊杰,他须立刻马上跳出来,明确宣示自己的立场。他遂修“求和书”一封,呈于温侍郎案前,涕泪纵横,痛陈殷家兄妹之迫害,誓此生与殷家为敌,不共戴天。

然温如初似乎并不买他的账,非但严词拒之,更命顺天府刘府尹增派人手,日夜严守苏府,不许苏家人出入。

苏君识见前路断绝,不禁长吁短叹,怨天尤人,悔恨自己当初择队不慎。然其四十载糊涂人生,所犯之错,何止万千,又岂在乎这一桩?

反复思量之下,他决意破釜沉舟,挥毫泼墨,书就一纸“和离书”,欲与苏夫人从此分道扬镳。若将来殷潜官败,殷家式微,他亦可免受牵连。

然和离书虽写得容易,递出去却甚难。苏君识一生唯唯诺诺,看人脸色行事,“怂”字仿佛刻于面庞。他不敢直面苏夫人提及此事,便转而怂恿芸娘代为传话。

芸娘手中捧着那份和离书,重若千钧。她虽非怯懦之辈,却也深知苏夫人之威,犹如猛虎难犯。若苏夫人因此迁怒于她,苏君识断不会挺身而出,为她遮风挡雨。昔日九香的遭遇,便是前车之鉴。

况且,苏绾如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温侍郎正四处寻觅未婚妻。苏君识作为人父,非但未显焦急之色,反而只顾自身安危,其自私之丑态,实在令人心寒。

天底下的男人,没有一个靠谱的。

夜半辗转难眠之际,芸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自己救苏绾。

然而人海茫茫,她渺小如蜉蝣,人微言轻,又凭什么去捞别人呢?

有钱能使鬼推磨。

她盗取苏君识的私印,清早翻墙越壁,躲过府衙守卫的眼线,悄然离开苏府。一路潜行至西市,将苏君识名下之房契地契,悉数以贱价抛售,便宜了整条街的地产商与中间商。又将银楼里存储的两大箱金银珠宝提出,高价收买镖局运往京郊。

然而,满载金银的马车未及出城,便听到京卫指挥使剿灭山匪的捷报。本是振奋人心之喜讯,芸娘却如遭霹雳,急急召回马车。

她尚未定神,已有小厮偷偷向苏夫人告密。苏夫人怒不可遏,随即率众气势汹汹直扑偏院,当场拿住芸娘及两箱珠宝,人赃并获。

老虎与狸猫相斗,胜负始难预料。

苏夫人拿出当家主母之威严,今日誓要严惩芸娘,以儆效尤。谁让这小贱人屡生事端,一再挑衅苏家权威。

芸娘使尽浑身解数,与众小厮搏斗。她虽为女流,然拼命之时,亦颇有几分骁勇,打得众小厮哭爹喊娘,跪地求饶。

苏夫人怒目圆睁,厉声呵斥芸娘,挥手示意小厮们上前将她制服。

芸娘心中一紧,却也不甘束手就擒,她身形一晃,使了招虚晃,骗过小厮们的围攻。随即,她身子向前一挺,猛地扑向苏夫人。

苏夫人始料不及,被芸娘一把揪住衣襟。紧接着,芸娘一掌甩向苏夫人的脸面。这一掌力道迅猛,打得苏夫人站立不稳,一个踉跄,跌倒在地。

苏夫人痛呼出声,脸色瞬间变得青白,继而开始红肿,显然受力不轻。

小厮们这才反应过来,急忙上前扶起苏夫人,又将芸娘团团围住。芸娘寡不敌众,终束手就擒。

这一仗,老虎勉强得胜。

苏夫人擒获芸娘之后,一心欲将她置之死地,然现有证据不够充分——那两大箱珠宝完好,并未得以偷运出府。

至于那些变卖的房契地契所得,已被芸娘换成银票,藏匿于首饰盒中,苏家包括苏夫人暂且不知情。

趁着指挥使剿匪的消息盛行,苏夫人故意诬陷芸娘与山匪暗通款曲,遂命家丁将她五花大绑,欲送至官衙治罪。一时间,府中上下议论纷纷,事态愈演愈烈。

无霜的小脸,因激动而微微泛红。她捂着胸口,娓娓叙述当时的惊心动魄。她并未窥得事情全貌,然则苏绾凭借对苏家人的了解,整个事件过程猜得**不离十。

唯有一事不明。

芸娘为何没有将珠宝运出城,而是紧急召回?

除非,那京郊某处的收货人,出了意外。

又恰好赶上京卫指挥使剿匪成功。

各种线索汇集一处,苏绾得出结论:芸娘打算花重金向山匪赎人。

可芸娘又是如何得知,是山匪掳走苏绾,而非水贼、流寇一类?

又或者芸娘豪掷千金买通山匪,为救回被歹徒绑架的苏绾。

可谁会买通山匪追贼啊?山匪自己不就是贼?一般人追凶,都是去鬼市招募赏金猎人。

逻辑断了一环。

事情迫在眉睫,苏绾无暇再做无谓的推断,她须得抓紧时间救下芸娘。

春蝉握着两只小手,有些局促不安,见无霜交代完毕,她想着,下一个该轮到她了。

可未等她先开口,苏绾却向她道:“方才你是打算报信给时将军,让他来帮忙救芸娘,对不对?”

春蝉愣了一下,点点头。

苏绾卷了卷眼眸,“他派你来监视我,而你却越俎代庖,恳求他出手救芸娘,为什么?”

犹如被春雷击中,春蝉大大的眼睛倏而噙满泪水,她哽咽道:“我生在猎户之家,从小习武,并不懂得如何伺候主子。自来苏府打工仨月有余,每每频出差错,经常被府里的嬷嬷训斥。唯有二奶奶,不嫌我身份卑微,时时欢语解忧,还会亲自下厨蒸榆钱馍馍给我吃。如今二奶奶遇难,我愿尽自己最大力量,救二奶奶出水火。”

原来如此,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啊。

苏绾扯下丝巾,替她揩去泪痕,“好孩子,时将军府上出了点事情,暂时无法分身。眼前这局困境,还得靠我们自己解决。”

可她说归说,当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唯有寄希望于大理寺卿的断案。当下吩咐无霜为她更换衣裙,一路摇摇行至苏府前堂。

珠雨麾飏,飞流吹响。

大理寺卿端坐厅堂中位太师椅,拿起案边白玉盖碗,微微揭开盖儿,用盖子在碗边刮上两遭,轻轻呷入一口。

阖合眼眸,细细品鉴一番。啧,不愧是狮峰龙井。

推手将盖碗送回案几。眼角扫过下方位的苏氏夫妇,以及跪在地上,手脚捆绑的姨娘。

“本官今日登门造访贵府,不全是为审案子。想必你们早已收到消息,京卫指挥使大显神威,一举剿灭黑风寨,释放寨子里关押的百姓。这里面恰巧包括府上的二小姐,苏绾。”

“前头温侍郎报案,言及苏绾被歹匪掳掠,如今这桩案子也可了结。我已知会顺天府的刘府尹,叫他拆去贵府大门的封条,看来你们也自个儿拆完了。本官的差事已了,实在不该跨过县衙,越级审理苏郎中的家事……咳。”

他抬起衣袖,清咳了一声,“既然你们提到,嫌疑人乃山匪的亲信,换而言之,此案与本官审理的山匪绑架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官只好勉为其难,代为审理之。”

身子向前探了探,“台下所跪者,可是苏家姨娘,陶芸娘?”

大理寺卿长篇大论,事无巨细,不厌其烦,早就堵塞芸娘的视听,神思不知漂向何方。面对对方的质问,芸娘呆愣了半日,迷迷糊糊摇摇头,猛地一下子惊醒,又拼命点点头。

寺卿大人微微颔首,又问道:“你可承认偷盗挪运钱财之罪?”

芸娘干脆答道:“启禀大老爷,我无罪。那两箱珠宝来自我本人的嫁妆,及老爷的赏赐。何来偷盗一说?况且,箱子好好地存放在我屋里,怎么就挪运出府了呢?实在是冤枉了我。”

她掀眸瞟了一眼苏夫人,咬牙切齿道:“打从我嫁进苏家那日起,夫人就看我不顺眼,处处刁难我,先前还无缘无故将我关进柴房,骗人说我生了麻风病,她巴不得咒我早点死。”

旁边苏夫人坐不住凳子,手里帕子啪得一甩,站起身来,指着芸娘眉头骂道:“谁咒你死了?天地良心。我可怜你个外室,孤儿寡母住在通县,怪可怜见的,亲自派人将你娶进苏家。整个京城里,可还有比我更大度的主母?没想到,我这一片赤诚之心,竟迎进来一个吃里扒外的冤家。”

芸娘怒目而视,恨道:“你娶我进门,安的可是黑心!就为了变着法子弄死我们娘俩。可惜,姑奶奶命大,活蹦乱跳得很。你别以为自己干的那些龌龊事情无人知晓。浸猪笼,扎银针,我什么不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恶人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旁人尚未注意,苏夫人被她“浸猪笼,扎银针”六个字震得魂飞魄散,唯恐被大理寺卿听了去,遂提高嗓门,掐腰訾骂:“我掐死你个小娼妇,还敢威胁老身?你算个什么东西,跟我苏殷氏叫嚣?我殷家吐口唾沫,一准淹死你这田埂上的土耗子。”

俩女人你一句我一句吵架,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谁都不肯让谁,听得苏君识的老脸直抽搐,翻来覆去的难受,而寺卿大人也是一头热汗。

他抬起青色衣袖,轻拭额间细汗,又端起案边盖碗,咕噜咕噜牛饮一气。

断案六七载,从未碰到过比家务事更棘手的案子。蹲守白云观的女鬼,也好过听女人掰扯不清。

“行了行了,本官知道了。”寺卿大人不耐烦地打断“口水战”,“你没有偷盗挪运钱财。至于山匪亲信一事,也是受人冤枉的,对吗?”

芸娘突然抬起头,额间刘海青丝成缕,一双杏眼望着寺卿,许久,复低下头,艰涩道:“她说的没错,我的确是山匪的亲信。黑风寨的寨主,是我的亲生父亲,已被京卫指挥使打死了。”

言毕,两颊泪雨滂沱,扑倒嚎啕大哭。

堂外苏绾一路急急忙忙赶来,绢鞋还未踏进门槛,陡然闻听这么一句,顿时心凉半截,如坠冰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8章 审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