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别走啊~
燕九如漫步在打扮一新的大街上。
街道两边多了些绿化,一盆盆鲜花正怒放着,崭新鲜红的旗帜迎风招展,整个首都街头分外喜庆。
行人和自行车熙熙攘攘,还有一群群人举着横幅去往最大的广场,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行业代表和先进工作者们。
副食品商店、百货和供销门市部哪儿哪儿都挤满了人,门口的广播里传来女播音员优美的声音:“。。。。节日市场,首都各类商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
今年上半年革委会改了政策,个人家允许适当养家禽家畜和自给自足种菜吃,所以,今年的副食品倒是没往年那么紧俏了。
不过从商店里出来的人依然各个手里都提着东西,喜笑颜开的。
燕九如微微一笑,这就挺好。
***
回到家,前面没人,都在后面菜园子里呢。
燕城比北省要暖得多。
北省这会儿可能都落第一场霜了,这里还二十来度,对于天生爱种地的华国人来说,简直就是种得停不下来。
茄子、青椒、豆角、黄瓜、洋柿子、胡萝卜、土豆、地瓜。。。。。。
还有以前没种过的心里美和芥菜啥的,各种瓜类,反正哪怕是犄角旮旯有巴掌大的空地儿,老太太也要丢下一粒丝瓜种子啥的。
现在正是顿顿吃豆角也吃不完的时候,尤其是长豇豆,隔两天不摘就鼓豆了,必须赶紧摘了晒干。
他们家每年都要晒很多长豇豆,到时候用来炖肉,喷香,真是肉都不一定有它好吃。
走到后面,果然,一家人包括如月都跟着忙活摘豆角,晒豆角干呢。
燕九如招呼道:“我看大街上都是人,咱们也出去逛逛百货,买点啥去?”
他娘把一满把长豇豆捋了捋,放进大筐里,回道:“你要是闲着难受就过来搭把手。我可听说这火车站一车一车都是外地赶来燕城的人,咱跟着凑啥热闹?”
他爷也道:“我昨个儿还听说有个什么大百货,人太多把玻璃柜台都给挤碎了。”
这。。。他刚回来还真不知道。
不过,“应该都是奔着节日商品丰富,供应量大去的。”
“你休一个月呢,咱哪天去都行,不用非挤着去,也未必能买到。”
“也行。不过,不买东西逛逛街也好,总是个过节的意思吧。”
他奶心疼孙子,“那就下午去逛逛,上午大好的辰光,哪儿有不干活儿出去闲逛的?老天都看不眼。”
燕九如心话,老天可没那么多闲工夫管这点小事儿,不过,还是老老实实把跟着摘豆角啥的了。
“这可真没少种。咋种这老些豆角?”
放眼望去,什么长豇豆、饭豆,还有春天的早豆角,夏天的勾勾黄,大老肥,红花、紫花芸豆,反正这么大个后花园就没个闲地方。
“吃的时候就不嫌多了,你比谁都爱吃。”他娘怼一句。
“今年有经验了,明年啥种多,啥种少,调整一下。种啥都不白瞎地。”他爷最见不得浪费田地,有地闲着肯定是人懒,不够吃的时候就活该。
如山和如松口渴了却不想喝水,喊如月:“去洗几个洋柿子吃。”
燕九如也跟着吃了两个,他家种的品种不是那种大柿子,一串上有七八个果,比乒乓球略大一些,风味很浓郁。
“挺好吃啊。”他评价道。
他娘叹气道:“好吃是好吃,就是熟得太快了,放不住,还没法晒。吃不完裂开就坏了。”
“只能勤快些捡了喂猪。”
他们家现在后院圈出一块地,可是围着三头猪,二三十只鸡鸭鹅呢。
原来的大黄没法跟着搬家,给了如春养着,帮她看家,现在后院是大鹅的天下。
“喂猪干啥,熬柿子酱呗。”
***
燕九如又拿了柿子吃,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逝,快得没抓住。
“对了,如山,国庆节你们几个的学校都没搞活动吗?”
他猛然想起来了,大街上有学生方队在排练,他家几个弟妹都在家是怎么回事儿?
如山尴尬地挠挠头,“不是,学校有活动,我们没选上。人家要有才艺的。”
如月嘴巴伶俐,当即道:“要选会打小鼓的,敲大鼓的,会举旗、会吹喇叭的,会跳舞也行。二哥、三哥想打拳的,结果老师说不行。”
“我本来参加唱歌的,可排练的时候,老师说的和声啥的咱也不懂,我一唱歌,给他们整得都不会唱了。”
最后,不得不把她给唰下来了。
燕九如也没法了,前几年的学校确实也没教什么,只要不闹事儿都算好的了。
更别说敲鼓吹号啥的了,乡下地方也没这设备啊。
“赶明个你们放学了也去什么文化宫、少年宫去学学,免得以后啥活动都跟不上。爹娘,这点钱可以出。”
如山和如月立刻眼睛一亮:“我们想学武术可以吗?”
“可以,只要你们学了不去欺负人就行,不然,我亲自废了你们的武功!”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嗯,如山你也一样,想学啥自己去看,去试试,真喜欢学,大哥出钱。”
如山点头笑:“谢谢大哥!”
两个小的也跟着喊:“谢谢大哥!”
老爷子哼道:“你们跟我学的咋就不能表演了?花钱出去学的就好?”
如山无奈道:“爷,您师傅那是云游四方的道长,教您的也都是保命的功夫,我们一出手,体育老师就说不行。表演需要好看的套路,不是咱们这种要命的。”
老爷子想想是这么个理儿,就不说话了。
几个小的这下美滋滋地想:哼,等他们学成了,到时候有活动咱就表演一套武术。
啧啧,想想就热血沸腾啊!
啊啊啊,国庆节后学校开运动会的,到时候她一定好好表现一把!
不过在文化宫也好,少年宫也好,老师们都忙着指导排练节目呢,所有兴趣班都暂停了。
只好等着了。
***
下午逛街的时候,几个小的直奔体育用品的柜台。
别说,节日里其他柜台人多的根本都挤不上前,体育用品这里倒是还好。
“大哥,你看那个!”如月小丫头指着柜台上的一套纯白的练功服。
这种练功服就是早上公园里晨练打太极拳或者舞剑的老头、老太太常穿的,宽松,舒展,方便好看。
这群人老的小的一看就是一家子,出门又都捡了好衣裳穿,这会儿自然没有发生什么看不起人的事儿。
售货员立刻笑着介绍道:“这可是金申石化厂新出的人棉料子的,又耐穿又透气,厂家第一次试销,一套大人的只要五尺布票,小号的三尺布票。”
“价钱呢?”燕大娘忙问。
售货员笑容顿了一下,道:“大号的15.8元一套,小号的10.5元一套。”
燕大娘和燕奶奶几乎同时啧了一声,自己买布顶多三毛钱一尺,就算七尺布也才两块多钱,加上缝制和零碎配料顶多三块钱到头了。
练武都摔摔打打的还穿什么好衣裳,随便一件旧褂子就行了呗。
不过,燕九如瞅着却挺顺眼的:“大号的我看看。”
对方立马把样衣给他拿了下来,“您瞅瞅,再摸摸这料子,自己可做不出来这样的。”
燕九如摸了摸,别说,这化工产品掺了点棉,手感确实不一样。
“那就给我拿一套老爷子能穿的。”
燕爷爷盯着衣裳推辞道:“不用给我买,我练功用不着非穿这个。”
营业员都是练出火眼金睛的,一看就知道谁是做主掏钱的,当即笑道:“老爷子还会功夫呐?您这看着就不一样。倍儿精神儿!”
老爷子被夸的有点儿找不着北,稀里糊涂就同意买下来了。
***
说是不买不买,最后,不但给爷爷买了练功服,还买把练功的长剑。
人家体育用品专门卖的剑,可是真家伙,没开刃而已。
如山也大胆地选了一把剑,他现在坚持每天跟老爷子学一个小时,正好一起练剑;如松选和如月都要了长棍。
燕九如也没想到小妹会选棍。
人家有话呢,“爷爷说的,在外面如果遇到坏人,随手捡一根棍子就行了。方便啊。”
***
来都来了,燕九如给其他几位老人也各买了一双懒汉鞋,也分男女款的,这鞋今年特别流行。
长辈们死活不肯买衣裳,就只好退而求其次,扯了几身布料。
弟弟们平时上学都有两双球鞋了,就不给他们买了。
妹妹还是要宠一些,给买了条漂亮的红格子背带裙,还给壮壮买了一只铁皮青蛙玩具,上了劲儿会蹦跶。
他也买了一双懒汉鞋,给陈茵买了一双小牛皮鞋。
此外,还买了羽毛球拍子和乒乓球拍子啥的,他家前院地方也大,空闲了可以玩玩儿。
他本打算给媳妇买一只口红,可惜好不容易挤进去,居然还分个啥色,啥牌。
他啥也不知道啊,只得尴尬地摸摸鼻子,讪讪退了出来。
还被他挤后面的顾客好一顿‘切’。
算了,改天带媳妇一起去买,让她自己挑吧。
***
晚上接了媳妇孩子回来,在街口正碰上五六个老头老太太坐那儿扯闲篇。
陈茵捅了捅她,下巴示意了一下:“喏,就那两个老婆子。”
这时候老头老太太们一个两个的还跟燕九如搭话呢,“哟,九如回来啦?”
“啥时候回来的呀?”
“这次能呆多会儿啊?”
燕九如乜着那两个没事人一样的老太婆,皮笑肉不笑地道:“嗯,这不是特地请假回来看看媳妇么,任务要紧,媳妇也要紧啊。再不回来媳妇都要被人编排没了。”
“大伙儿说啥呢,我正好也听听,都谁那么爱扯我媳妇的闲话。”
几个老头老太太顿时想起来了,这燕家大小子可不是个善茬,听话音儿这是要找谁秋后算账了。
“哎呦,咱可啥也没说。人民子弟兵是保卫人民的,可不兴瞎说。那什么,你们聊着,我得回家看看了。”
“就是呗,哪家当兵的见天在家啊,扯当兵的闲话都拉去写检讨去,那什么,我家里有事儿呢,回见啊!”
啧啧,一个个说得比谁都好听,溜得比谁都快。
燕九如盯着落荒而逃的两人背影扬声喊道:“两位大婶儿别走啊,要不改天我找你们去,咱好好聊聊~”
哼,有胆扯闲话就别跑啊!
开启隔日更,每天存稿中。病毒太厉害了,这几天状态没那么好,保持隔日更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7章 别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