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陌上花开 > 第36章 漕运事变3

陌上花开 第36章 漕运事变3

作者:子不语非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6 18:16:31 来源:文学城

第三十六章漕运事变3

院门打开,刀疤吴站在中间扯着李慕青,李慕青除了有些憔悴并无其他不妥。两边分散站着四五个练家子,都拿着武器。

“顾家就派了你们两个?”

“有账册就行,你还管几个?”顾凛举起手中的账册晃晃。

“我怎知账册真假?”

刀疤吴故意为难,顾凛似毫不在意直接将账册扔过去,“慢慢看。”

刀疤吴接过将账册扔给身旁一个中年,手上的刀依然架在李慕青的脖子上,李慕青看着顾凛有些恍惚,昨晚被抓后惶恐难安,从劫匪们的只言片语中大概明白了他们是认错了人,本欲告诉他们真相,又怕对方不相信又怕对方相信后杀人灭口,只能强作镇定等待着,这一夜胡思乱想了很多,一夜过去除了疲惫连害怕也无。

那中年翻阅账册后朝刀疤吴点点头,刀疤吴嗤笑一声:“顾伯期和顾决一个没来,我还以为不看重这少夫人,算我走眼,可惜可惜……”说着将刀立起逼近李慕青的脖颈。

顾凛轻轻移目,陆火得令抽出腰间软剑瞬移上去直击拿账册的中年,抢夺账册。顾凛弹出手中石子击中刀疤吴的手腕,手腕受力大刀略歪斜向上划去,避开了李慕青的脖颈,从颊下斜向上划开右脸。李慕青感觉不到疼痛,一瞬间周遭似嗡鸣似嘈杂,天地间独留顾凛冲上前来捂住她的双眼,将她抱在怀中躲过刀疤吴的大刀。

耳边刀剑入骨,是顾凛在大开杀戒,所有的一切不过须臾之间,鼻尖全是血腥味,李慕青从未觉得自己这么恶心这味道。虽双眼被缚,但耳中所听鼻尖所闻,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随师父去沧州之战的战场,入眼全是残缺的肢体,血流成河。那时顾凛还是位少年,彻夜苦战后昏迷,营中将士都在传:主将身旁有位少年,无贴身兵器,入目所及皆可为兵刃,无固定身法,集百家之所长行杀人之事。将士们说,军营里再没有他那样的士兵,天赋异禀,终会封将。师父派她去营中看管昏迷士兵,她见到了将士们口中阎罗一般的少年,浑身是伤,失血过多,昏迷多时,但仍警惕所有靠近他的人,潜意识的反击。

战争结束,新朝建立,骁勇的少年并不适应风云变幻的朝堂,那是文臣的天下。李慕青再也没见过顾凛出手,慢慢地她也与京城众人一般遗忘了他原有的狠厉与身手。

恍惚间感觉有人横抱起自己,那是顾凛的胸膛,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除了床笫之间的旖旎,这还是顾凛第一次抱她,她想睁眼看看,白日里抱起她的顾凛是否如大浪翻腾之时一样满眼柔情。但是眼皮太重挣脱不开,太累了,她觉得自己太累了,怀抱太温暖,顾凛应该不介意自己睡一觉吧……

李慕青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伸手抚上脸颊,那里敷着草药和纱布。趴在床边打盹的小环惊醒,顶着核桃一样的青蛙眼沙哑的向外喊着:“我们小姐醒啦”。常满带着大夫跑进来,检查一番,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下去了。

“小姐,你还好吗?”小环一边说着一边给李慕青润润嘴唇。

“嗯,”声音沙哑,“我躺了很久吗?”

“一日夜了,还好将军带您回来的及时,没有发热。”

“将军呢?”

“昨天下午一直在这里陪您,晚间大少爷身边的顾立来喊走了,这会儿还没回来,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小环还在絮絮叨叨的说着。

李慕青看到床头有一沓经书,“这是什么?”

小环这才住了嘴,不让李慕青瞎碰:“夫人早上拿过来的,昨天您回来后,夫人来看过一趟,放了两个小丫鬟和一个婆子在这里照料就走了,我原本还觉得夫人未免太过冷淡。谁知今日一大清早又过来,便是拿来这个,说是昨天连夜抄写和供奉的经书,等您身体好了再烧给佛祖求个圆满。”

“夫人有心了。”虽与这位主母来往不多,在府中住了多日,听到的看到的,皆说这位主母心软慈悲,唯独对顾老爷清冷疏离,不知道当年这后宅到底发生了什么,致使恩爱夫妻形同陌路。

李慕青在府中养了三天,精神才恢复,先去后院陪顾夫人一起烧了经书,自是一番感谢。礼佛完毕,李慕青在后院陪顾夫人用了午饭,都是斋饭简单用过后李慕青本欲告辞,被顾夫人留下来喝茶消食。

“在顾府还习惯吗?听说你是京都人,那里与江州饮食皆有所不同。”

“习惯的,虽出生京都,但幼时跟随师父天南地北都生活过。”

“倒是个能吃苦的孩子,”顾夫人感慨,“还是要注意些身体,这脸上也不知会不会留疤……是顾府连累你……”

李慕青摇摇头:“我亦是顾府一员,怎能说是连累。”

“你是顾凛的媳妇,你能这样想我很开心,这些年我总是想到以前的事,或许是我对他太苛刻,我从未关心过他,除了指责就是疏离,终使他远离故土飘零多年。这么多年过去了内心魔障依然难以消除,一直不能与他亲近。”

“您切莫要自责,当年的事顾凛也与我说过一些,不管是姨娘的事还是大哥的事,都是他对不起您,他从没怪过您,一直很尊敬您。”

顾夫人陷入沉思,礼佛多年依然心魔难除,上月城外有高僧开坛**,自己前去拜会,大师曾劝自己,俗世烦扰困于心间,纠纠缠缠终成心魔,不如试着讲开然后放下。

李慕青看出顾夫人内心煎熬,尝试开解:“夫人心中所恼可否述说,慕青愿意倾听一二。”

“不过是个后宅女子的俗世烦扰,你真想听吗?”

李慕青点点头,顾夫人深叹一口气,决定说出内心煎熬。

顾夫人娘家姓柳,排行第三。柳家曾是江州大家,书香传家,只是到了柳老爷这一辈家中早无恒产,家中兄弟众多,养活不易,彼时顾家老太爷许以高额聘礼为长子求亲,柳老爷虽心里有些看不起商籍但碍于现实便将适龄的柳三娘嫁了过去。柳三娘从小被女德女戒驯养,谨遵父亲教导不敢忤逆,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嫁入顾家。顾家日子比原想的好过很多,顾老太爷和老夫人身体不好,长居别院,那时顾二爷顾仲禹还未娶妻便与大哥顾伯期同住一府,但顾二爷在外求学很少回府,不用侍候公婆叔伯妯娌,成亲两年柳三娘与顾伯期感情迅速升温,并诞下麟儿。生活唯一不足就是生顾决时柳三娘是难产,休养半年身体才恢复只是再难有孕。

顾伯期刚及弱冠,成家立业春风得意,接手顾家生意后更是野心勃勃,除了偶尔回来看看妻子,大多时候都在外奔波,朝廷不稳天灾**频发,顾伯期忙的焦头烂额自然不知道此时独守顾府生产未满一年的柳三娘已被逼至绝境。

“我们成亲后,顾家对柳家多有照拂,柳家听说我身体有损再难有孕,又听说伯期常不在府里,害怕失去这些照拂,便常常来府里劝说我为伯期纳妾。他们从柳家旁支挑选了一位乖巧的女子,貌美如花但乖巧听话,他们告诉我与其等待别的女子进门争宠,不如安排自己人更好拿捏。一次两次三次,整整一年我日日煎熬折磨,一年之后我被说服。”

顾伯期离府多月,事情终于解决,归心似箭,只是等待他的并不是娇妻幼儿,而是一位从未见过的女子,妻子将她领到自己面前,说是为自己纳的妾。顾伯期觉得不可理喻,自认不是重色之人,虽与妻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成亲三年以来夫妻和谐生活美满,这是顾伯期认为的。柳三娘搬出柳家传输给她的那套三从四德,强忍酸涩劝说顾伯期开枝散叶,那是顾伯期与柳三娘第一次吵架。

事情的转折是顾老太爷和老夫人在一月内接连离世,老人们并不知道府内发生的事,像所有渴望儿孙满堂的老人一样,死前说着希望两个儿子开花结果的话。这些话顾伯期和顾仲禹都未放在心上,柳三娘却听进了心里,日夜琢磨,总觉得这是老人在责备她。

安排完老人的丧事后,柳三娘以老人遗愿为由强制顾伯期传宗接代,她甚至找了善妇科的女医师为妾室算好日子只一夜就能成,她沉迷往日所受的女德教导,疯魔一般把自己的丈夫推向别人。顾伯期仿佛第一天认识柳三娘,对于柳三娘的疯狂,他被逼的无路可逃。

“柳三娘,这真是你想要的吗?”

“是。”

裂痕一旦产生再难愈合,顾伯期开始住商铺,偶尔回来也是宿在书房。妾室生产那日,顾伯期问柳三娘:“即将得偿所愿,你可开心?”时隔十月两人终于有了交谈。柳三娘很不好,内心焦灼,愈发清瘦,她开始思考自己十几年所受的教导是否正确。母亲说的,父亲说的,她照做了,可是婚姻并未幸福,反倒自己与丈夫离心。这一年来,柳家从未放过她,不停地期盼以子嗣来绑住顾家给予的恩惠。柳父清高内心看不起顾伯期商人的身份,但又期盼以顾家的钱财重振柳家往日风采,一个腐朽闭塞没落的家族用他们长久以来迂腐的教育控制着嫁进商籍的女儿。顾伯期没等妾室生产,只见过柳三娘一面又匆匆离开。

两种不同的思想在顾府碰撞激化,都不好过。

江州顾家源于齐州顾氏,齐州顾氏同柳家一样是书香世家,但顾家家风极严,家规有言“有妻无子者三十方可纳妾,有妻有子者四十方可纳妾一二”。这样的家风影响着顾家一代又一代,包括早已脱离齐州主家来到江州定居的顾老太爷,顾伯期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让他无法理解也无法共情柳三娘心中所想。那个硬塞给他的妾室,让他不断地怀疑自己的妻子并不爱自己,不过是企图用这些男女情事控制他,这让他异常反感,仿佛自己是一个牲口,而不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