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末了归途(情书合集) > 第95章 玉汝于成(五)

末了归途(情书合集) 第95章 玉汝于成(五)

作者:叆乔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4-19 01:55:42 来源:文学城

大姨除了自己的儿子,便待我最亲。她总说想要个女儿,可一直没有,每每见我都要说:“你要是我家丫头,我就买很多很多漂亮衣服,每天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总是笑而不语,心里却觉着欢乐。

二零一六年夏天,她听说我男朋友要来,一晚上都满怀期待。第二天张罗了一桌菜,特意做了大盘鸡。我进门的时候她拉着姨父往门外看,没见着人便走下楼梯继续看。

二零一六年冬天,晚饭时她特别上心地问,“你和男朋友怎么样了?”我说,“我原谅他了,我们还在一起。”姨父这回很是冷静,“缘分这东西,还真是说不准,什么事情都是要自己去经历的。”我笑得甜蜜,想起之前,谈网恋这件事不敢给爸妈说却敢给大姨说,是觉得她能够理解我,“能像你们感情这般好就行。”

大姨和姨父很相爱,我总能听得到关于他们爱情的故事,幸福得折煞旁人。

我在市电视台实习期间,一到周末大姨就打电话叫我去她家里。天气热,屋里温度达到了四十六度,大姨和姨父刚买楼房没几年,还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添置一台空调。我们三个人都挤到地下室去,地下室里不开灯,怕吸引了蚊虫来。趁着黑,我便又想听故事。

“大姨,我姨父娶你之前有几个女朋友?” “好多个。他那个时候可风流,就仗着长得帅想跟他的女孩子可不少。” 姨父连忙纠正,“哪有,就两个。” 我只负责好奇加吃惊,“这么说我大姨都知道?” “那他敢不告诉我?” “后来呢?后来你们怎么认识的?”

大姨记得清楚,“在一次舞会上,他和一个小丫头过来,看我长得漂亮就立马不要别人就追我了。” “听说为了和你在一起,我姨父被很多年轻小伙视做眼中钉,我有一点儿印象,可能是以前有人说起过。” 姨父说得不紧不慢:“那天晚上我们两个约完会回去,好几个喜欢她但又追不上她的小伙子遇到我们,他们拿着啤酒瓶,二话没说就动手。”

大姨接着讲,“当时一伙人,一啤酒瓶下去你姨父头就流了血,我看打不过,拉着他撒腿就跑。” “后来我们跑远了,再后来,结婚了。”听到他们回忆着往事,时不时笑几声,在凉凉的小房间躺着,闭着眼听过去的事,我就觉得十分浪漫。

二零一七年寒假期间,爸妈在哈密租了一间里套外的房间给我住,我不十分喜欢,一心想回沁城的老房子,或者打算过两天就回姥姥家。“亚茹回来了!”大姨风风火火地来了,还没进门就听到她的声音,“我来看你了呀!”读了一学期书,我倒是冷淡惯了:“嗯,下班了?”

“等会儿斌斌下课来这儿吃饭。你看我今天穿的这件衣服好不好看?”酒红的毛衣,黑色丝绒短裤,粗跟黑色短靴,“好看,显得特别有精神。今年又买新衣服了。” “天天上班,下班了回家做饭,我就这么一个爱好。” “头发也很好看,剪短了也很好看。” “真的?你这么说我可开心了。你妈说你要回你姥姥家去?” “嗯,不想住这儿。”

“回来也没几天,你爸专门给你租的房间,租了三个月,开春就退了,怕你回来和他们挤在一起住不惯,你这又急着走。” “我以为他们一直租着那房间。” “你们家经济情况你也知道,回来就和爸妈多待一阵子。” “我知道了。”大姨倒是说得明白,爸妈从不在我面前说这样的话,从来都默默做些事,不告诉我我竟也从不知道。

大姨怕寂寞,总喜欢招呼别人去她家吃饭。我想着去那边也是闲来无事,便打算趁着空闲拍几张漂亮照片,于是带了化妆盒过去。自个儿悄悄坐在沙发上化妆,化眼线时手抖,惹得一屋子人都笑了。大姨看我笨拙,把她的眼线液拿过来,“你用这个试试?这款眼线液下水很好,线条流畅,很好上手。”“我还没用过眼线液,这眼线笔用了有些时间了,不太好上色了。”大姨乐于分享,有什么好东西了定是要招呼熟人来看看。

我接过眼线笔来轻轻化,上色很浓郁,我一时间明白了,“眼线液更适合初学者,不需要太多技巧,而眼线笔偏细,我就用不好了。”大姨趁着这股新鲜劲儿,“你看,我给你化。”她拿起我的眼线笔描,上眼线一笔到位,下眼线也化得娴熟利落,“别害怕,多练练就化的稳了。”大姨生得两颗黑葡萄似的眼睛,双眼皮,加上点点缀分外好看。对于她的眼睛,打儿时起乡里人就给她一个更接地气的比喻——跟牛眼睛似的。

接着我捣鼓着假睫毛,大姨平常里鲜少贴假睫毛的,但只要是和美有关的东西她都喜欢,比起个中长辈,她更容易接纳新事物。“亚茹你给我也粘一个。”我靠近了帮她粘,近看时,大姨眼周已有了明显的皱纹。“粘好了,要等一会儿再睁开。”她就耐心闭着眼睛,等了那么几十秒后她眨巴两下眼睛,“好看吗?”我还有些没回过神,梦梦倒是接得快:“美得很。”

我专心于贴自己的假睫毛,第一次尝试,贴了取取了贴,贴不好。大姨傻坐着,忽然一句话:“掉了。”我哈哈大笑:“我也是第一次粘。”她把假睫毛放在桌面上,“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把眼睛遮住了。”“嗯,就是这样的,上一次我迎新晚会演出时也是这样的感觉。”“你们爱美吧,我做饭去了。”做饭似乎是一个女人一生的使命,大姨上班刷碗,下班做饭,忙忙碌碌,利利落落。

我把假睫毛贴得乱七八糟,但一时半会儿也不至于会脱落下来。想到爱晒照片的女同学时常都戴着亮闪闪的耳环,如星星似月亮,显得整个人都气质非凡。我三两步冲过去厨房玻璃门前,“大姨,你的耳环给我戴下呗。”大姨一边摘手中的蔬菜一边回答,“在浴室旁的梳妆台上的圆形铁盒里,你去拿吧。”

盒子里有很多对儿耳环,我选了一对长款水晶流苏耳坠。接着三两步跑去卧室,“文文,你的胶布呢?”“在铅笔盒里,我给你拿。”“剪刀呢?”大姨在厨房里大声回话:“就在桌子抽屉里,自己找。”身在曹营心在汉,这都听到了?没打耳洞的我,拿耳坠的挂钩穿过勒紧的透明胶带圈,带把耳坠吊在耳朵上,快速跑去白墙边拿起手机,按下快门,难得啊……这些零碎装饰能够在我按下快门之前,勉强保持住。

在家里受了什么委屈,我也爱往大姨家去,去了就静悄悄坐着,不言一语。“你妈爱骂你得很,一老就爱到我这儿来,有什么话也爱和我说。”大姨边和面边笑着说。我从来就被家里人说内向,但大姨总能体会到这些时常变化的情绪并把它表达出来,不吝惜关心不吝惜言语。“我一个人待着也挺急的,你过来和我待着也有个说话的人,我要是有你这么大一个闺女,天天给打扮漂漂亮亮的,哪还来得及不喜欢。”以及,不吝惜夸赞。

情人节前一天,和花店老板约好去送花,但是,没有一件穿起来像样的大衣。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姨,“你大姨好看的衣服多。”在大姨家,我挑了一件大红色刚到膝盖的呢绒大衣,看起来格外喜庆。“亚茹穿哪件衣服都好看,天生的衣架子。”大姨不仅爱及时夸赞,还爱笑,我只放在心里欢喜。“一天天呆在家里自己就不爱打扮。”我心里一暗,妈又是在嫌弃我了,妈总爱说些丧气话,她一直如此可我听到了还是会难过,不想解释。“你就细得很,舍不得花钱,给丫头多买几件漂亮衣服自然就爱打扮了。”妈听了便跟着傻乐呵几声,毕竟是姐妹,她也不会指着鼻子随便骂。

“大姨,吃过饭我来洗碗吧。” “好,你在还能给我帮把手,我这两个儿子,还有你姨父,三个都是老爷,一把手都懒得帮我,有个女儿多好。”我对此番倾诉没有过多的看法,只知道大姨能够表露出对我的喜欢,我心里就欢喜。

将午饭后的碗筷都洗干净,我正准备去卧室睡午觉了。听到卫生间有声音,走近了,是大姨正在收拾着一堆衣服,我小声问了句,“不去睡午觉吗?” “你先睡去吧。”我没吭声,走过去看,提起斌斌的校服,“后天才周一呢。” “这不给早点晾干,那个老爷又发脾气。”

看着面前这一件又一件大人小孩的脏衣服,我倒是发愁:“初中的时候我妈就让我自己手洗校服,我自己的衣服洗来都觉得辛苦。” “洗了这么多年了,要是没有我,这几个老爷可怎么过日子?” 家中收入有限,每个月都没有多余的预算拨给家电,空调没有,洗衣机自是也没有的,大姨就手洗,一次洗十几件,一大盆。上班、做饭、洗衣,要把家里人都照顾周到,是她多年来不遗余力一直在做的事,言谈间无不透露着对着这个家庭浓厚的爱意。

二零一七年春节期间,去姥姥家拜完年的当天,我就凑去大姨家,挤挤睡。年间人多,我和大姨睡了双人床,姨父就在床边整齐的摆一排凳子,铺上点东西将就着睡一晚,可就将就着,他也定是要和我们睡前聊天。

我的父亲向来严肃、动辄发怒,母亲温柔软弱、怨言颇多,我打小就寄居姥姥家,不会察言观色,也并不调皮捣蛋。长辈们生活不易,鲜少有人愿意问我想要什么,我便从来没想过自己想要什么,吃得饱穿得暖我便心存感激了,不爱表达、时常沉默。

姥姥姥爷爱安静,我不愿惹得人心烦,就自己给自己说,因此更是不会通过撒娇、哭闹的方式来得到更多的疼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想法观念逐渐清晰起来,对于是非观念、憎恶喜欢都有自己的感知。我爱和母亲分享日常趣事,直到她说她心烦不想听。她开始时常埋怨我做得不如领居家孩子好,我就努力做家务,偶尔得一句,“今天知道做家务了啊”的无故提起。我努力学习,争做第一,我得了第一她便又拿我的单一生活和差生的丰富日常作比较,除了寒了做女儿的心,再剩不下什么。只有大姨,会说句理解的话,说不是没人喜欢没人疼爱,说她很喜爱我了,说母亲心里也是爱我的,只是母亲心里苦,无处诉说,只是母亲嘴巴笨,不会表达。

所以放了长假,我得空了便去看她。家里洗发水护肤品她都备得齐全,最重要的是大姨做的饭好吃。大姨在厨房煮面,我和姨父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脑子里灵光乍现,我忽然好奇,就问了句,“姨父,你为什么会和大姨走到一起?” 大姨倒是先答了:“你看他,他一下班回来就懒得坐在沙发上不动弹,除了我心甘情愿对他好还能有谁更好?” “你大姨做饭好吃、勤劳能干,还长得漂亮。” “快过来吃饭吧,净会说甜言蜜语,我也就是爱听他的甜言蜜语。”姨父就定定看着大姨,傻笑。

记得,上小学时,回到姥姥家写完作业,太阳已经落山但天色还没暗那会儿,我就会悄悄跑去大姨家门口去。铁门高大,门上漆着红漆,门外有很多圆形的场圃,大门和场圃间有一条时而流水时而干涸的石头镶成的大沟,大沟旁长着带刺的旱地植物,足足有一米来高。每到春天的时候旱地植物会开满米黄色的小花,小花败了便结上果,生出一根一根透白的须,像蒲公英似的但不会飞走也很难折断,生的十分奇特,我总总喜欢摘几朵白须团拿在手里把玩。那时候我读学前班,斌斌刚好会走路。大姨坐在姨父开着的装满青草的拖拉机上正回来,穿着青色衬衣戴着粉色围巾拿着铁叉卸草。如今再想起,唯有这个场景无比清晰。

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二日,大姨出殡的日子,我守在手机旁内心焦急地等待着妹妹的视频电话,实在等不来我先打给了姨父。姨父接通电话,“亚茹……你好好……学习……学习……”他就只重复这一句,带着凄落的哭腔,断断续续,而后泣不成声。我再无法压制内心的沉闷,小声念叨,“姨父,不要太难过,我寒假回去看你。” “你回来去大姨坟上……再看她。”

不能说姨父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他并不多么坚强。还在租房子住的时候,有段时间姨父拉不到货,没事做,早些下班回来就先做好午饭。大姨也并没有因为他挣不来钱而数落他,两个人的关系是一如既往的好。那段时间全家人就靠大姨一个月一千八百元的工资过日子,日子过得紧,大姨都不在乎,只因为一回来姨父就快把饭做好了而她就傻乐呵,可高兴可自豪。院里邻居也有闲言碎语说姨父不是的,从亲戚口中偶尔也听得了。唯独大姨理解姨父,她爱姨父,就一心一意的付出,她常说,“过日子是两个人的事,两个人都高兴就好。”

在大姨家里,我能感受到明显的理解、尊重,还有——爱。

“你一天你买这么多扎头发的干嘛?全扎到头上,来。有个钱就不知道省着。”我读高一那会儿,妈躁郁症,总是看我不惯,不管我做什么都能让她唠叨个不停,从来不赞同我买任何饰品。我心里觉着委屈,很少回话,或是不敢,或是觉着不必要她明白。“小姑娘都爱打扮,你年轻的时候还不是,说下这么个是咋了?”大姨总是觉得女孩打扮是正经事,听到了便会反驳上两句。

所以周末一回来我就先去大姨家,自己家里没人,大姨家有大姨在,总是任何饭点去都有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今天是蘑菇炒小白菜。”我看着菜盘在期待着菜入口的味道,大姨就继续说,“你在学校也吃不到拉条子,今天的主菜还在后面呢,大盘鸡。”大姨盛了端过来,忙活着下拉条子。姨父专门给我腾个位置:“来,先吃鸡肉。”大姨做的大盘鸡,鸡肉鲜嫩,色泽鲜艳,爽滑麻辣的鸡肉配上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盘中的绿辣椒增了一份鲜脆,红辣皮添了一份浓郁。可我总顾着吃,从没问过她怎么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