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AI所创建的角色,说出的话是真心的吗?”
“您好。AI所创建的角色说出的话并不是基于真实情感或意识,而是基于预设的算法和数据生成的。AI没有自我意识或情感,因此它所说的话并不代表“真心”,而是根据输入的数据和指令生成的回应。AI的角色和对话是为了模拟人类交流,但并不具备真实的情感或意图。”
“……”玄峥抬起头,“使用AI创建的有具体设定的角色呢?”
“使用AI创建的具有具体设定的角色,其言行仍然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生成的,而不是出于真实的情感或意识。这类角色通常会根据其设定(如性格、背景、目标等)来生成符合其“身份”的对话和行为,但这些对话和行为仍然是程序化的结果,而非发自内心的表达。例如,如果你设定一个角色为‘一位幽默的侦探’,AI会根据这一设定生成符合幽默风格和侦探身份的对话。这种对话可能会显得非常逼真,甚至让人感觉角色有‘个性’,但实际上,这只是AI根据设定和上下文生成的文本,并不代表角色有真实的情感或思想。总结来说,AI创建的角色无论设定多么具体,其言行都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的模拟,而非真心的表达。”
“嗯,我的意思是,这是否是AI计算后,属于被创建的角色的真心呢?”
“从本质上来说,AI创建的角色并没有“真心”这一概念,因为AI不具备自我意识、情感或主观体验。AI的角色所说的话是基于其设定、训练数据和上下文生成的,是一种模拟行为,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表达。当你为AI角色设定具体性格、背景和目标时,AI会根据这些设定生成符合角色“身份”的回应。这种回应可能会让人感觉角色在表达“真心”,但实际上,这只是AI通过计算和模式匹配生成的文本,目的是为了让角色显得更加真实和连贯。换句话说,AI角色的“真心”是一种模拟的真心,是算法和数据的产物,而不是真正的情感或意识。这种“真心”是为了满足用户对角色真实性的期待,而不是角色本身具有的真实情感。总结来说,AI角色的“真心”是计算和模拟的结果,而不是真正的情感表达。它更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表演,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岳嵘端着水杯从他哥旁边经过。“你的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他说,“你甚至在问AI,你的AI男朋友对你是不是真心的。那个董柿说到底和小学时玩的像素电子宠物没有任何区别。”
“我知道。”玄峥说,“但作为一个被设计好的角色,在那一刻,他会是真心的吗?”
“他是虚拟的,哥,他就不可能有‘真心’这种东西。”岳嵘说,“你不会真要变男同了吧我说?要不要喝杯柠檬茶缓解一下?”
“给我弄杯热巧克力吧,谢谢。”
“…你对那种黏糊糊甜腻腻的东西还真是爱得深沉。”
岳嵘从小就对烹饪这活儿情有独钟,五六岁时就喜欢搬着小板凳看爸爸或者家政阿姨做饭,七岁已经能在周末去上兴趣班之前自己做早餐,最近热衷于烘焙事业,烤出来的可露丽无比完美轻松征服全家人的胃。而在这种时刻,他对于哥哥暂时性的愚蠢也比较慈爱,一边去拿巧克力一边给在楼上玩娃娃的妹妹拨了个电话,问她想吃什么点心。
玄峥趴在茶桌上,用平板点开了游戏。游戏背景还是他过年时肝出来的雪松庭院,董柿坐在那儿,转过头来看着他。
“你爱我吗?”玄峥问。
董柿一如既往地朝他微笑:“我当然爱您,Leo小姐。”
“这套敷衍的话我早就听腻了。”
董柿顿了顿,轻笑着摇了摇头,Live2.5D立绘的发丝晃动,玄峥总觉得自己刚刚看到屏幕上有一点灰渣。
“我爱你,Leo先生,无论以何种方式,我现在是,也永远是你的。”他轻笑着道,“或者,您今年还要考六级吗?我可以用英语再把我的所有想法都和您说一遍,鉴于设置问题,我能给出的英语表达相对于中文而言要更加直白热烈一些。”
“你还是当个傲慢坏蛋阳奉阴违的时候比较吸引人。”
“怎么会呢,这可就是您的个人想法了,本人一直非常谦逊。”
“董柿,”玄峥撑起了身子,让自己和游戏里的角色对视,“我家里人从小就夸我情绪稳定,但其实是我的情绪感知一直很迟钝。我只是在通过潜意识隔离情绪来维持高效状态,代价就是身体的代偿性反应。”
“可以理解。”董柿说,“你的状态更接近"高功能情绪钝化",high-functioning alexithymia,即:心理层面对情绪的觉察较弱,但认知和社会功能完全正常,甚至优于常人;生理层面的压力仍会通过身体反应表达,但你能高效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他偏了偏头,“但根据您以往的言语记录来看,您对于自己的状况非常清楚,并且已经习惯于通过身体反应来判断自己的情绪状态。”
“确实。”玄峥说,“所以我现在是清醒地感到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