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月照我还 > 第9章 初探大理寺

明月照我还 第9章 初探大理寺

作者:木兰笑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9 01:15:46 来源:文学城

程遥青一个手刀劈晕了罗亮。

这是一个狭窄的厢房,三面墙壁上竖了高高的实木柜子,刷着黑亮亮的漆,这是证物柜。房间的另一头,就是晕倒的罗亮和他的案几。

她走上前去,查看罗亮案几上摆得整整齐齐的一沓纸。果不其然,纸上是大理寺对于将军府失火案件的初步调查。

薄薄的纸片上写满了工整细密的蝇头小楷,一字一句写得极为详细,显然是花费了极大的心力写就的。

程遥青一张一张地翻阅起来。

前面几张,大略讲了一下整件事情的报案经过:将军府昨日失火,今早圣上亲发旨意,要求大理寺查明原委,尽快复命,如此云云。

后面画着表格分栏的,是将军府的整体状况和尸体辨认资料。程遥青匆匆扫了一眼,大概意思就是将军府东南角房屋损毁得极其厉害,根据现场痕迹判断,起火的房屋基本为木质结构,因此推断东南角的下人居所是火情的发源点。

这与程遥青昨天夜里观察到的情况相符。

然后,便是一长串的死亡名单,顾况的名字赫然其上。

有的人尸体后面跟了发现的地点,有的人则没有。顾况的名字后则标注了一行小字:临水听风。

看来大理寺也认为阿喜的尸体是顾况的。

程遥青松了一口气,继续往下看。

下面这几张可就让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罗亮看着一副病恹恹、木愣愣的样子,查起案子来倒有那么一手。这纸上写着,他怀疑将军府大火是松节油导致,这是因为松节油燃烧之后,会有一股微弱的异香,三日不散。罗亮在旁边批注说,此处有想不通的关窍,京城之人一般使用的是豆油,用松节油的极为罕见,因此他怀疑是有人恶意用松节油纵火。罗亮在最后一字一句地写到:将军府大火,并非无心之失,而是蓄意谋害,其心可诛。

松节油只在北边产,京城知道异香之事的人应该屈指可数。程遥青恰好知道,想不到面前这罗亮竟也知道。

“罗亮是哪里人?”

程遥青决定问问顾况。

顾况此时正研究罗亮身后的一排柜子,想要找到自己的锦衣被放在何处。听到程遥青冷不丁发问,他顿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回答:“罗亮是冀州人。”

冀北乃苦寒之地,接近边疆。

“难怪他知道松节油的事情。”程遥青确认了罗亮来自北方,对上了信息,点点头。

顾况此时也好奇地走过来,和程遥青一起翻阅她手里的那些案卷。

*

案卷上的字实在太小,厢房的烛火又明明灭灭的,顾况和程遥青差不多高,为了看清,他不免踮起脚尖,头从程遥青的身后探去,尽力凑近卷轴。

在这里,他可以清楚地看到程遥青莹白如珍珠的耳垂,上边不像寻常女子那样打了耳洞,反而是完整光洁的。

心思也就那么恍惚了一瞬,顾况赶忙集中注意力,去看卷轴上写了什么。

*

程遥青其实感到了顾况热热的鼻息喷在自己耳朵后面,小心翼翼的,痒丝丝的。

她不习惯顾况靠自己太近,于是将卷轴放在桌上,两人弓下腰围看。

下一页便翻到了罗亮做的物证分析。罗亮用了里头一整张纸详尽地记录了湖底发现的包裹着石头的衣服,还在旁边细细描绘了顾况衣服上的菱字纹,附上衣领、衣带的样式。

下面分析:湖中大水抽干,想来是因为蓄意纵火之人不想让人救火,临水听风旁的湖底露出白色衣服,上前查看,锦绣华丽,疑似顾小少爷的衣物。顾小少爷衣人两地,死状颇为诡异,怀疑凶手冲顾小少爷而来。

*

程遥青和顾况抽出了死亡者名单和顾小少爷衣服那一节,将大部分纸头放回原处。

其实在程遥青本来想独探大理寺,但是出发之前,顾况提出,他善于模仿笔迹,只消看几个字,就能把一个人的笔触风格模仿得惟妙惟肖。

既然顾况有这样的技能,官府守卫又不那么严密,程遥青就答应了携他前来。

此时,顾况就模仿着罗亮的笔迹,略微修改,重新誊抄了一遍,将拿出来的这两节内容偷天换日:首先在亡者名单上删去了阿喜的名字,重新插入案卷里面。阿喜无父无母,罗亮就算再查下去也死无对证。至于写满了罗亮对锦衣的分析的那张纸,则被放在烛火上烧掉,再将烧出的灰烬掸到地上,用鞋底一抹,了无痕迹。

回头看,罗亮此时还没有醒来的迹象,整个人趴在案几上,像真的睡着了一样。

修改完毕,顾况长舒一口气,目移向程遥青:“师姐,好了。”

程遥青闻言,罕见地给了顾况一个浅浅的笑容:“扶稳我的肩,咱们下一步去户部府库。”

*

相较还有小吏夜半加班的大理寺,户部在浓墨般的夜色中显得更加清闲冷僻。

也是,府库中装着朝廷各级官员的名册,这些东西自开辟朝代以来,大多是一年一增,平日里就访者寥寥,也没有人对它大加守卫。

程遥青带着顾况,很容易就潜入了府库里。

黑黢黢的府库中没有人,只有一排排两人多高的书架,暗处觑上边的花纹,是百年的黄梨木,防蛀防潮,柔韧坚固,打成的器具能放置百年而不腐。

月光从窗棂上泠泠映到地面,整个府库笼罩着一股子神秘的幽暗。

光凭月光视物还是太暗了,程遥青点燃了一支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照亮前路。

程遥青谨慎地把火折子举在胸前,拿手在旁边护住。这里无论是书架还是卷轴都极易点燃,平日里严格禁止明火进入,她得小心火星子溅开坏事。

程遥青精神紧绷,顾况也不敢放松。

他紧紧跟随在程遥青身后,又觉得不安稳,悄悄捏起一点程遥青夜行衣的下裾,就像跟在鸭妈妈身后的小鸭子一样,亦步亦趋地往前走。

穿过迷宫也似的曲折甬道,终于找到了当今的官府名册。

程遥青在下头护法,顾况则站上梯子,打开书,快速翻阅。

*

一点微弱的火光在书架丛照亮顾况眼前的书页。

落针可闻的府库里,只有顾况轻微的翻页声,如同明德湖上轻拍的波浪。

程遥青开始还能耐心等待,但当顾况将这本官府名册又一遍从头翻起的时候,她眉头一拧,用气声问道:“怎么了?”

迎接她的是一句意料不到的话:“师姐,兵部并没有刘姓官员。”

“整个京城,也没有姓刘的九品以上官员。”

*

顾况想象过很多种情况。

譬如刘公子来自大夏位高权重的家族。

譬如刘公子实际是兵部底下一个小喽啰,身份低微但又通天撼地之能。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京城官员之中,除了不记名的末流,竟没有一个姓刘的。

难道这刘公子给玉郎的是假名?

顾况开始往离奇的方向发散思绪。

忽然间,他听到窗外东西掉落的声音。

*

程遥青也听到了这个声响。

掌风一动,火折子熄灭。

黑暗像冰冷的海水,从四面八方涌来。

程遥青感到身边的顾况有些微微颤抖。

她伸出空着的那只手,从顾况异常冰冷的指尖攀上,将他的整个手掌包裹在手中。

*

糟糕的回忆涌上顾况的心头。

他好像又一次回到明德湖底,周遭的空气如水般挤压着他的头,他的脚,他的肺,让人下一秒就要溺亡。

他以为自己已经走出了昨日梦魇,但是身体告诉他,他没有。

他仍然是湖底那个无助无用的顾小少爷,因为自己的贪生怕死,连舍生取义、免遭受辱都做不到。

这时伸来一只温暖干燥的手,握住他冰凉的拳头。

是师姐。

他贪图这一刻的温暖,张开手掌,试图与程遥青的手十指交错。

程遥青没有拒绝他。

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十指相扣了好一会,直到刚才的那一声动静再也没有后续。

程遥青率先一步松开手。

她示意顾况把官府名册放回架上,两人应该回到西坊去了。

*

程遥青再次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着顾况飞身上了屋顶。

京城除了特殊节日,夜晚都实施宵禁。因此,程遥青和顾况从东坊到西坊,都是从屋顶的脊梁上,如踩平衡木一般疾行。

所幸今天早晨刚刚复习过下盘功夫,顾况还能稳住自己走几步路,不至于全程需要程遥青提携。

就在路过一处屋顶时,顾况敏锐地发觉,靠近大理寺的屋檐处秃了一块瓦片。再往地上一看,果然见到瓦片摔下后的碎片。

想必刚刚听到的响动就是来自于这片瓦罢。

顾况心想。

说不定是猫儿打架,无意间碰落的。

顾况收敛心神,紧跟着程遥青,生怕自己走得太慢,拖累了师姐。

顾程二人的头上,明月如霜,十六的月轮依旧圆如玉盘,给整个京城洒下一层迷梦般的奇异光辉。

*

一转眼又是新的一天。

祝婆婆照常去市场上买菜。

程遥青照常早起舞刀。

顾况……顾况今日照常被薅起来练功。

“你的轻身功夫是得好好练练了。”这是程遥青的原话。

顾况正站在地上,预备下一次纵跃。

联系轻功要循序渐进。首先是从地上调到小几子上,然后再是高一点的木条凳,再是吃饭用的桌子,最后顾况得能从地上一跃而起,稳稳站在大水缸边沿而不栽倒。

然而顾况只能做到木条凳,还在向桌子阶段进发。

将军府中连轻功,有一节节的梅花桩可以跳。此时在祝婆婆院子里,程遥青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顾况练习,倒也像模像样。

忽然小院的门开了,露出祝婆婆的身影。

婆婆这次回来比昨日早了很多。

程遥青和顾况双双转头看去。

“前头罗姐姐家儿子彻夜未归,她今儿一早去大理寺找了,也说没见着人,她去官府报案,人家却不理。这不,一个气没喘上来晕倒了,老婆子回家拿点醒神的药。”

“大理寺?”

“罗亮?”

顾况和程遥青双双发问。

“哎,罗大姐膝下独子就叫罗亮,你们怎么知道的?”祝婆婆心直口快道。

可是昨日罗亮分明只是被劈晕在大理寺厢房,怎么会失踪呢?

我来作话只为三件事

收藏 收藏 还是**的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初探大理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