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月照我还 > 第5章 第 5 章

明月照我还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木兰笑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9 16:31:14 来源:文学城

檐下一灯如豆。

眼中的景象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跳跃的火苗像活泼的小鸟,富有生机地跃动着,也像他胸膛里那颗还在怦怦跳动的心脏。

顾况的意识逐渐回笼。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寻找摸虎贲匕首和随身携带的玉佩。玉佩好端端躺在他胸前,身上的衣服却换了一套干燥的粗布单衣。

这救命恩人不图他的玉佩,多半也不会拿他的匕首。顾况的目光移到身侧的案几上,果然看到匕首静静地躺在那里。

虽然不知道是谁救了自己,但是匕首放在别人那里终归不放心。顾况想要起身去拿回匕首,却感觉四肢酸软,只能无力倒下,在床上躺成一个大字。

此时门板嘎吱一声。

顾况使劲抻着脖子看去,想要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是何形貌。

门口进来的却是一位矮个敦实得像树桩子一样的老婆婆。粗布头巾,葛布围裙,皮肤也像树皮一样粗粝暗沉。

婆婆手里端了一碗姜汤,隔大老远就能闻到浓烈刺鼻的姜味儿。见顾况醒了,她说:“程姑娘说你在水中受了寒,让老婆子备上**辣的姜汤,等你起身了灌上一碗,消病消灾。”说着,把碗朝顾况面前一凑。

程姑娘?顾况心下疑惑。本能地伸手去接姜汤,手指一触碗沿,便被烫得一缩。

这婆婆也意识到了,粗黑的脸上泛起一点赧然的红色,笑道:“你们年轻人手嫩,不比老婆子。手老啦,不怕烫。”说着又朝碗里的汤匙努努嘴,”你用勺子,吹凉了再吃。”

顾况从小到大都喜欢在将军府中明德湖里凫水,每一次他上岸后,总得灌一碗姜汤下去。

可是眼前这碗姜汤与他往日里服用的都不一样。

将军府的姜汤,更应该叫作红糖姜水,明澄澄的橙红色汤面,吃进嘴里甜丝丝的,偶尔有一丝辣味,也立马被甜味盖过了。一碗下去,全身暖洋洋的,像是泡了个热水澡,通体舒畅。

眼下老婆婆端来的姜汤,黄黄水儿,底下半条捣碎的生姜,就算把姜末撇到勺底,稍不注意还是有漏网之鱼顺着水流进嘴里。这黄汤甫一入口,便有一股呛味儿直冲鼻腔。

婆婆一番好意,顾况面上也不好意思露出半分嫌弃之色,他只能一勺一勺,是捏着鼻子吃下了整碗姜汤。婆婆还想劝他嚼一嚼碗底剩下的姜末儿,被顾况婉言谢绝了。

喝完汤,顾况只感到一股热气从他肚子贯通到天灵盖。四肢百髓,暖是暖了,但是暖得暴力,暖得直接,暖得粗犷。

婆婆服侍他吃完姜汤就准备走了。顾况见状,赶忙拦下她:“婆婆刚刚说到程姑娘,请问她现在在何处?我想见见她。”

这婆婆倒也爽快:“程姑娘说啦,你看到这碗姜汤,应该就知道她是谁啦。她现在歇息下了,小公子不如明天再找她罢。”

顾况心中正摸不着头脑。但是他知道这婆婆叫自己小公子,并不是因为认出自己是将军府贵胄,只是老人家看自己着通身气度不似常人,猜出来的。

也就是说,眼前这位婆婆虽然不是敌人,但也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因此,顾况也不敢再多问下去,生怕一个不慎再次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他装作了然的样子,千恩万谢地送走了婆婆。

婆婆心善,临走时为他熄了灯。室内顿时一片黢黑。

顾况却一时半会睡不着。他睁着眼,逐渐适应了黑暗的环境。

月光透过薄薄的窗户纸洒将进来,婆娑的树影也被勾勒在窗纸上,像一副工笔画作。有风拂过,树叶子簌簌摇晃,窸窸窣窣的,却令人莫名安心。

顾况这才想起来今晚是十五,正是明月高悬,清辉无限的时候。

经历了一晚上的火场逃生,月下惊魂,直到此时此刻,顾况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他又一次感受到自己坚实有力的心跳声,年轻,笃定,有无限的希望。

久违的睡意渐渐爬上顾况的眼皮,但是他心中有诸多疑问牵挂着,关于刘公子和玉郎,关于异族人阿叵苏,关于神秘的程姑娘。半梦半醒间,他的记忆不断倒流,流回临水听风,流回年少时的明德湖,最终流回六岁时的夏日。

他记起这所谓的程姑娘是谁了。

程遥青。

八年前不声不响地消失,她如何又突然出现了?

他恨恨地在舌尖转过她的名字,心头一松,沉沉睡去。

*

在混沌未明的梦境中,顾况回到了第一次见程遥青的场景。

那时他正和爷爷送来的新朋友在明德湖里玩一种追浮标的游戏。

所谓追浮标,就是一个人身后绑了浮标,先行出发,第二个人待他游出一尺有余时奋起直追。

如若追上,则能赢下顾小少爷所设的奖励。

顾况兴致勃勃地当戴浮标的那个人。

岸上一声号令,他便往湖心奋力排浪游去。

也许是他游得有点太性急了,没划拉几下,就感到左小腿的腿肚子一片酸软,根本使不上力。

他的心一下子慌乱如麻。腿上无处使力,手里还在扑腾,奋力将自己的头浮出水面,高喊:“救命啊!救命啊!”

所幸岸上家丁众多,水里还有一个能泳的,很快,乌泱泱一群人如同下饺子一般,把呛了好几口水的顾小少爷从水里捞了出来。

顾况伏在地上,在仆人们的帮助下呕出脏水。

正当他呕得胃里酸水都要出来的时候,抬眼看到了一角素白的裙裾。

他抬起头,看到了一位一身缟素,头簪白花的少女。

剪水瞳,远山眉。

顾盼神辉,肤赛霜雪。

容色逼人,摄人心魄。

顾况的呼吸不由得一窒。

如果不是此时一身秽物的尴尬境地,他一定会盛赞一句:“姑射仙子真临世,九天仙女落凡尘!”

只是这少女脸上带着些掩不住的憔悴,眼中还含着一种顾况没见过的神色。

后来顾况才品出来,这种神色叫嫌弃。

少女手里拿了一个花鸟纹青瓷碗,蹲下往顾况嘴边一凑。

“喏,姜汤。”

顾况想也不想,一仰脖子灌下去。

舌尖传来燎烧般的辣意。

嘶,好辣!

顾况欲哭无泪。

仙女姐姐,你忘了放红糖!

*

一觉醒来,已是天光大亮。

一宿黑甜,令人餍足。他试着活动了一下手脚,发现经过一晚上的休整,已经有了力气。

起身下床,就看见桌上有一碟三个细白面包子。顾况的肚子适时发出了响亮的一声,他顾不得什么仪态,抓起一个就塞进口里。

细白面的包子还有隐隐的余温,想来已经在桌上放了一些时候,嚼起来已经有点硬了,淡然无味。顾况禁不住想念将军府中每天热气腾腾的早饭。

清粥小菜,鲈鱼春卷,抱蛋鲜羹。

厨房的老高,布菜的小螺,服侍的阿喜。

数十年的光阴就这么湮灭于一场大火。

顾况空口大嚼,白面包子渐渐噎住了喉咙,变得难以下咽。

别想了,都已经不在了。

他告诉自己。

顾况这才察觉自己的脸上有些异样。

伸手一摸,才发觉不知不觉流下两行清泪。

他静静的抽噎了一会,将眼泪胡乱一抹,估摸着眼眶不那么红了,便拿上碟子里剩下两个包子,推开木门。

门口空地上的女人朝他回头看来。

一身青衣短打,头发束成高高的马尾,手上握着一柄缠布大刀,正舞得游刃有余。

正是程遥青。

顾况努力憋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师姐,好久不见。”

程遥青挽了个刀花,将刀收至背后。

面前的顾小少爷眼圈红红的,塞满包子的嘴让原本俊秀的脸多了一丝滑稽。他整个人如同抽离了魂魄一般摇摇欲坠。

像一只落魄的小狗。

程遥青心下如是想。

她朝着顾况招招手,示意他过来:“既然起来了,就让我看看这些年你的早功如何。”

*

顾况就知道,遇到程遥青准没好事。

顾况第二次见到程遥青,她正身着一身劲装,头发高高束起,右臂上扎着黑色纱布,抱着一把看起来就非常沉重的大刀。

顾老将军为顾况介绍:“这是你的师姐,程遥青。程女侠的刀法名冠江南,日后暂由她带你习武。你要向程师姐多多讨教。”

说是师姐,其实就是顾老将军给顾况找的临时习武师傅,顾况需要执师礼,遵师命。

顾况高兴地应下了,在祖父的指导下冲着程遥青磕了三个响头。

顾家的拜师礼不注重繁文缛节,无需礼金束脩,只需拜得三拜,就算诚心入门。

顾况三次拜首完毕,被程遥青双手扶起。

他抬首望去。

只见她眸色深深,如隔冰雪。

她是一个严格到近乎苛刻的老师,在顾况跟着她习武的一年内,真真是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譬如马步,一定要沉肩挺胸,塌腰直背,绵息长吐,腿定如松。

如若顾况下盘不稳,程遥青一脚就能将他勾倒,摔一个大马趴,然后从头开始计时。

再譬如虎贲拳,打起来得虎虎生风,手攫足踏,气势兼雄。

程遥青与他拆招,总是轻轻松松就化去顾况使出吃奶劲的拳头。“不够,再来一次。”顾况日日下习武场,噩梦里都是这句话。

一整年,无论是三伏酷暑,还是数九寒冬,顾况都被迫勤勤恳恳,不敢稍有懈怠。

连顾府里的小丫鬟都笑说:“小少爷好似变了个人呢。”

但是一年之后,顾况的苦日子结束得猝不及防。

当他又一日拖着不情愿的腿走到演武场中时,程遥青不见了,面前换了个粗憨魁梧的大汉。

“顾小公子,我是虎贲军第四营的牛七,顾将军说,让我负责以后教你习武。”

程遥青就此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

*

逃脱程遥青魔爪的顾况怎么也想不到,他有朝一日又经历了自己幼时习武的痛苦。

他屈膝蹲腿,双手平举,拼命想稳住颤抖的腿脚。

身后风声传来,程遥青一个刀面拍在他的背上,顾况的身子晃了晃,几乎就快面朝地栽了过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堪堪稳住。

“顾小少爷这几年可是疏于练功啊。”

程遥青语气淡然,顾况却从里面敏锐地听到了一丝嫌弃。

不过是嫌弃他武艺不精呗。

顾况恨得牙痒痒,只能低头沉默以示不服。

缠了布的刀尖转到顾况的前方,挑起他的下巴。

“双目正视前方,想象你足坠千金。”

程遥青说着,又用自己的脚去勾顾况的脚。

这一次顾况没有被勾动,稳如磐石地站在地面上。

顾况感觉脚下的状况稳定,赶忙问出自己最想问的问题。

“师姐,你怎么来京城了?”

*

程遥青隐去了自己与顾老将军的三个诺言,将顾老将军嘱咐自己在出征前暗处保护顾况的事情解释了一遍。

“老将军料到他出征后必有宵小作乱,因此派我在暗中盯着将军府的状况。但是他没有料到,心怀不轨之徒比他想象的还要多,手段比他想象的还要激烈。”

程遥青接到嘱托,以为只是需要摆平将军府的家务事,看好顾小少爷,不让他毛毛躁躁的出意外就行了。

谁曾想,真的有人胆大包天,敢在皇城根角火烧将军府。

现在情况比预想的糟糕,程遥青的脸上多了一两分凝重。

顾况感受到了程遥青情绪的变化。

他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师姐,我在火场中遇到了两个人。”

他把铁塔人阿叵苏和白衣人玉郎的事情转述给程遥青,末了又加上自己的分析:“我看那阿叵苏留的胡须不是京城样式,名字又那么奇怪,怕不是异国士兵混入京城。而玉郎的背后还有一位不知身份的刘公子。我的想法是,京城有内奸,和异族人里应外合,共同烧毁了将军府。”

说到将军府,他又鼻子一酸,强忍着没在程遥青目前掉下眼泪。

程遥青认可了他的判断,用刀拍拍他的屁股,示意顾况从扎马步起身。

“屋里讲。”

*

顾况还以为要去程遥青的屋里,结果程遥青转首就往他的屋里径自走去,顾况赶紧在背后亦步亦趋地跟上。

到屋内掩好房门,程遥青从怀中拿出来一支箭镞,一枚军令。

“先看这支箭。”

顾况拿起黑黑的铁箭细看。箭身漆黑如墨,坚硬光滑,是难的的好箭。但是翻来覆去地看,只知道这箭矢其貌不扬,并无特异之处。

“看出点什么了吗?”

顾况迟疑地摇摇头。

程遥青一脸“我就知道你看了这么久还是什么都不懂”的神情,解释道:“这支箭既无纹样,又无标识,你当然看不出来。”

她手一伸,从顾况手中轻巧地拿过铁箭:“但这柄箭本身,却暴露了它的来历。”

程遥青一手抓住箭头,一手抓住箭尾,双手下掰。这支箭略略弯曲,然后就纹丝不动。放开手后,又是一枚直直的箭,没有任何被人力弯折的痕迹。

顾况知道程遥青的手劲有多大,他心中暗暗惊叹,这箭真厉害。

“生铁脆,熟铁韧。熟铁造的箭,折弯而不断,复而回弹。因此这造箭的铁必是熟铁,而且是经过千锤百炼方才锻造出的。”

程遥青把箭还给顾况:“你凑近了细看,箭头表面有一层幽蓝色的光泽。”

这回顾况看清楚了,确实有蓝紫色的荧荧光芒。

“这是时兴的一门冶铁工艺,叫作淬火。在热铁出炉时立刻浸入水中,凝固出来的铁会比一般的铁更硬,做成的箭头也更锋利。这种淬火过的铁外面会覆有一层蓝色的薄膜。”

顾况听的是目瞪口呆。

一枚小小的铁箭,便能被程遥青分析出如此多的信息。

他不由自主地按照程遥青的思路说下去:“所以说——”

“所以说——”程遥青也此时张口。

顾况没想打断程遥青的话,小心翼翼地看了她一眼,见她面上不恼,还闭上口等自己分析,于是大着胆子继续:“打熟铁和淬火都需要先进的工艺和大量的人力,这说明背后的人有一个巨大的钢铁制造处。”

程遥青点点头,补充说:“而且这个锻铁厂,很可能就在京郊。”

看了看顾况不解的眼神,程遥青决定多解释两句:“朝廷对钢铁制造有着严苛的管制,想要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就要尽最大可能缩短钢铁兵器供应的距离。”

顾况点点头。他此前对钢铁、箭镞一窍不通,听了程遥青的解释,才稍微心中明朗了些。

*

下一个是军令铜牌。

这是程遥青从将军府把守的士兵身上摸来的。

这枚铜牌倒没有刚才那枚箭镞那样质量好,上面还有一点使用时的划痕。大夏朝以铜为钱,将军府的小丫鬟们平日里的月钱就是铜串子和铜锭。也就是说,这铜牌并不是什么需要高工艺的稀罕之物。

从材质上,顾况看不出什么来。

铜牌背面写着:张有才,第八队。

顾况嘴快:“说明他们前边至少有七队士兵!”说完,看着程遥青,希望从她那里得到一点肯定。

程遥青看着他求夸奖的眼睛,莫名就想起街边叫花子养的小狗,也是这么眼睛湿漉漉,黑亮亮地盯着人看。

她不置可否,顾况有些失望。程遥青手一翻,露出令牌正面的花纹,问:“看出什么来了吗?”

顾况这次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请师姐赐教!”

没曾想程遥青却道:“这玄凤标识,我不认识。倘若你也没有头绪,那这枚玉牌就没有用了。”

说着,她将玉牌随手搁置,转过头来,却看到顾况一脸沉思。

“嘿,别偷懒,”程遥青站起身,挤开发呆的顾况,打开门,“今日还有一半的早功没有做呢。”

顾况却幽幽地憋出一句:“师姐,我想到在哪里看到过这个玄凤图案了。”

程遥青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顾况又重复了一遍:“我看到这只玄鸟,是在三年前的一场宫宴上。”

*

三年前,万寿节。

这是出了先皇孝期的第一个万寿节,宫里宫外,朝廷上下,都盼着能大办一场。

顾况长了那么多年,第一次见到宫中如此热闹。

大到路上偶遇的朝廷命官,小到迎来送往的太监宫女,人人都精神焕发,好似有道不尽的喜。

宫门口的小太监脸上笑得好似盛开的菊花,顾况忍不住多给了他一把碎银,小太监捧着银子,跟哈巴狗似的冲顾况点头哈腰,恋恋不舍地把他带给了引路的宫女。

*

容长脸,葱绿褙子,白绫裙的宫女引着他,走在笔直细长的宫道里头。

顾小少爷用全新的目光地打量着周边的一切:两旁是高高的宫墙,朱红色,为了万寿节新刷了漆;宫墙顶上是金色的琉璃瓦,被擦拭得在阳关下熠熠生辉,如同朵朵盛开的金莲;墙后宫殿无数,鳞次栉比,巍峨壮丽;再往上是澄澈如蓝色湖水般的天空,偶尔划过一队南飞的雁,一会排成一个人字,一会排成一个一字。

此时已是深秋,丰收的果实填满了大夏国每一处仓库。天高云淡,令人心旷神怡。

顾况的心思已经飞到了九天云外去了,他脚步轻快,不过多时,就随着宫女走到了宫宴的大殿上。

这大殿是这满宫建筑中最气势恢宏的一座。金色夺目的九曲盘龙抱柱仿佛直冲云霄,上连浓墨重彩的彩绘藻井,金碧辉煌。秋天的肃杀完全没有在大殿里发威的机会,殿内的花草争奇斗艳,娇艳欲滴,恍惚间令人置身天庭。

宫女将顾况引到位置坐定。顾况转头一看,就见到几位平时常来往的朋友。

说是常来往,其实也就是爷爷和他们的父辈有些往来,因此几个人也常常能在各种宴会上打个照面,聊上两句。

那个黑面长须的先开口:“顾老弟,来得够早啊。”

这是兵部尚书的儿子章瑛。

“承让,承让,还得是章兄。”顾况拱手,哈哈一笑。

一个脸上长了几粒麻子的也凑了过来:“听闻小顾公子最近得了几句好诗,不止能否让兄弟们讨教讨教?”

这是武选司指挥使的儿子古择。

“近日府上得了一盆牡丹,唤作抓破美人脸。这美人为何破相,大有想象之处。兴致一来,倒也有了几首新巧的,来日古大哥来将军府上,我请你吟诗赏花。”顾况一谈到作诗,不由得多说了几句。

“哎呦喂,我一介粗人,还得小顾公子不嫌弃才成。”古择大笑起来。

古择的声音粗犷,顾况每次听他大笑,都感觉有十八只鸭子在耳边聒噪。

他选择打断古择:“看,石兄来了。”

一个白面馒头似的胖子喘着粗气过来了。

他是兵部左侍郎的儿子石瑞。

*

石瑞身宽体胖,笑起来如同弥勒佛一样眯眯眼。甫一坐下,他就笑道:“这宫道可真长啊,走得我腿都发颤。”

石瑞在母亲怀他的时候,就有些先天不足,长大了总是体虚。而且还有些胎位不正,生产的时候,腿先出来,接生的稳婆一扯,石瑞长大就落了个长短腿的毛病,走起路来总是气喘吁吁。

石瑞的母亲在生产的时候落下了病根,不多久便撒手人寰。他的父亲石崇兴似乎半年后便续弦了。

同样是武官世家出身而不练武,同样是丧母失恃,顾况自觉和石瑞惺惺相惜,外头的朋友里,也与他最为要好。

“石老弟啊,我说你这易发汗的毛病,几时能好。”

章瑛自斟了一杯果酒,一边放在手里慢慢地晃,一边开口对石瑞道。他是这四人里头最大的,如今已入选了京畿营守卫,几人的座次也一直是章瑛为首。

石瑞赶忙从衣服里掏出帕子,搽在脸上。

“这几日秋老虎厉害,不怪石兄。”顾况也往自己面前的杯子里倒了一杯果酒,凑近鼻子一闻,“章兄,你可别说,这宫宴上的果酒,醇香特异,色如琥珀,真是难得一见的好酒。”

“可不是嘛,顾老弟,”古择也来了兴趣,他本是个武生,镇日里吃的都是烈酒,乍一看见这么精致的果酒,就有些掉以轻心,“这不,咱们走一个?”

“哎,这可不对。”章瑛见古择倒酒,立马截住话头,“这果酒虽看着如果浆一般,实际上是十几年的陈酿。如若奔着拼酒喝,宴前便能灌得烂醉如泥,就看你古老弟愿不愿意在今上面前出这个丑了。”

“哎呦呦,章老哥,这话说的,我可不敢,不敢。”古择听了这话,立马缩回了伸向果酒的手,哈哈大笑。

*

“你们说,今年万寿节我们的位次,是不是比上次要低些?”

这时,刚刚一直沉默的石瑞发话了。

古择的笑一下子收住了,四人之中出现了一秒的短暂沉默。

今上不同于先前那位,重文而抑武,四个人的位置,确实比以往低了三四席。

“听说今日北狄泰赤乌部的族人也携了大礼,给今上贺喜。”章瑛开口解释道。

“哈,是不是那几个?”古择指了指对面。

顾况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过道上走来几个宽脸狭目,作异族打扮的人。

这几个人头上扎着小辫儿,小辫串着珠子,顾况草草一眼扫过去,就有绿松石,红玛瑙,青金石,晃晃荡荡,琳琅满目。他们身上也坠着装饰和挂坠,粗粗的络子,各色的吊坠。最吸引顾况注意的,就是后头一人腰间的一串狼抱燕子的赤金坠。

*

《楚辞》曰:“玄鸟,燕也。”,《毛传》曰:“玄鸟,鳦也,一名燕,音乙。”

从古书上来看,玄鸟就是燕子,燕子称作玄鸟。

顾况悄悄指着这枚坠子对石瑞道:“你看后头那人的坠子,狼和燕居然能抱在一起,真神奇。”

他想了想,继续对石瑞咬耳朵:“我前几天看地方志,说是草原上有一种传说,玄鸟浴火而生,带来福瑞,或许这就是草原之人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另一种解读。”

石瑞听着他讲,有点迟钝地点了点头,握着手里的酒樽饮了一大口。

他的脸立刻腾的一下红了:"顾老弟,你的解读可真好。"

*

“狼抱燕子,狼与玄鸟……”

程遥青听完了顾况的讲述,内心好像有什么东西要呼之欲出。

她整理了下思路,说出了目前已知的信息:“那年来朝贡的泰赤乌部是北狄的一个大部落,他们几十年前就与咱们行商往来,算是和大夏比较亲近的北狄部族。草原人有自己的神灵,泰赤乌部的人尊崇狼主,狼是他们的图腾。”

她换了口气,继续猜测:“所以玄鸟可能是另一种精神图腾。反正,这事和泰赤乌部的人脱不了干系。”

顾况用力点点头,表示认可她的推断。

“泰赤乌部的族人,怎么会和将军府有仇呢?”程遥青喃喃自语。

“爷爷在边疆打的,不是泰赤乌部的北狄人罢?”顾况发出疑问。

“不是。”程遥青斩钉截铁地说,“顾老将军在边疆对付的,是北狄的另一个部族,唤作札答兰部。札答兰部生活在更加偏远的草原,每年秋天,他们都会南下,烧杀抢掠,最远能冲锋至大夏边境。不仅大夏,旁边的泰赤乌部也深受其扰。”

顾况点头如小鸡啄米,分外虚心。

程遥青想到这里,刷地起身:“不行,我得给顾老将军发一封信,提醒他注意泰赤乌部有无异动。”

*

目送程遥青转身出门,顾况一下子放松下来,有闲心锤锤自己扎马步扎得酸软的腿。

真好,希望程师姐把做了一半的早功忘掉。

顾况内心暗暗期待。

*

他回想起宫宴上的三位小伙伴:石瑞,章瑛,古择,心念一动:将军府失火,无人逃生,他们一定也在关注这件事情。要不要给他们报个平安呢?

顾况只迟疑了一秒,就摇摇头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不知道背后之人是谁,不知道那些隐匿在暗处的爪牙有没有消失,他不能就此暴露自己的身份。

就算是以前的朋友也不行。

那么程遥青就可信吗?

顾况脑海里忽然冒出这个问题,把自己问得一阵悚然。他把桌上的虎贲匕首收入怀中,贴身放置。深深吸了口气,他一条条分析:

第一,程遥青是爷爷介绍给自己的,他自幼与她相识,知根知底。

第二,程遥青疑似在将军府明德湖的湖底救了自己,还给自己渡气。

想起湖底触碰到的柔软嘴唇,顾况不禁有些面热。

这是他第一次和人有如此亲密的接触。对象还是程遥青,他的师姐,他的师傅。

他给自己扇了扇风,平静了下心绪,分析下一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程遥青要害他,怎么会要求他练功习武!

哪有仇人盼着自己学成武艺的?

*

顾况自己说服了自己,感到十分满意。

他抻了抻酸软的腿,往凌乱的被窝卧倒蜷起,心想:既然程遥青还没回来,不如偷偷睡个回笼觉。

下一秒,院子门口传来沉重的拍门声,还有男人粗鲁的吼声:“豆腐胡同三十七号,祝婆,在家吗?”

顾况吓得从床上弹起来。

栓门的铁链子被震得哗哗作响,好像下一秒就要被人破门而入。

门口那人又喊:“豆腐胡同三十七号,京畿营巡查,立马开门!”

1. 【引用】玄鸟部分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2. 【架空设定】关于一章出现的多个官职排序:章瑛(兵部尚书)=顾况(大将军)> 石瑞(兵部左侍郎)> 古择(武选司指挥使)

我真的好爱写阴阳怪气型角色。这一章是信息量很大的一章,也是伏笔很多的一章,基本上统领了整个第一卷的谜题。

------

25.1.22已修,前面情节架构稚嫩,回忆杀比较多,后面会好一点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万寿节【二合一8K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